第294章 七君子(一)

2003年11月,王啓年接到北影校方通知,參加一次學校的會議。

“會議,什麼會?”王啓年不解。

“還不是那些被操碎了心的第六代導演。”校方的教師說道。

“貌似,我也算第六代。”王啓年說道。

“怎麼說呢,我是說第六代裡面拍地下電影的導演,一個個都上國內的黑名單。在你之前,張元、王小帥、賈樟柯他們走的路,都很讓人操心。”這名老師說道,“不過,那也是特殊年代,導演沒有出路,沒辦法的事情!”

“怎麼沒出路?去劇組打工,拍拍廣告,拍拍電視劇,甚至,當話劇導演,怎麼就沒出路呢?”王啓年不以爲然的說道。

“能拍電影的,誰願意拍廣告和電視劇?”

“說的也是!”

即使在電影市場最蕭條的時期,電影導演畢業就等於失業。但大電影的逼格還是遠遠超過賺錢的電視劇和廣告片。另外,目睹第五代導演,一出道就是天之驕子,就能直接拍電影。所以,第六代導演心氣很高,讓他們到劇組給別人打雜鍛鍊,多半是不情願的。

所以,不少導演紛紛硬是要走大電影之路。由於,國內商業片沒有市場,政府出資拍攝的主旋律電影,又不可能找他們這些新人。最終,不少的導演,接受海外資助,拍攝被國內稱之爲“地下電影”,國際上稱之爲“獨立電影”的路子。

獨立電影,是20世紀末在美國興起。

因爲,美國電影行業被好萊塢巨頭壟斷,電影題材受到商業因素影響太深。與此同時,一名新人導演。想要獲得投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一個簡單的數據——好萊塢電影公司每年會收到幾萬個劇本投稿,最終,只會拍幾百個。往往是幾百個愛好者中。只有一個人能出頭。其他大多數人,都是顆粒無收。混的很慘。

正是因此,美國的獨立電影運動爆發了,一些電影愛好者,用很簡陋的工具,很低的預算,自己拍攝電影作品。往往幾千美元、幾萬美元,就拍出了一部作品。這種小成本的獨立電影,大多數都是拿去電影節參展。如果能獲獎了,甚至,可以在一些小衆的電影院線上映。

有些小衆的獨立電影,甚至成爲了票房市場黑馬。幾萬元成本,斬獲了幾百萬、幾千萬,甚至有上億票房的逆天存在。

這就更吸引很多電影愛好者,紛紛開始拍攝獨立電影。獨立電影,就像是草根創業一般,絕大多數,都是血本無歸的。但有些成功的案例。激勵者無數愛好者,前仆後繼的參與。

在中國電影市場,雖然不存在好萊塢八大電影巨頭那種存在。但是。獨立電影同樣興盛起來。第六代導演們開始登上電影舞臺,是從獨立電影開始。

中國第六代導演,按照時間算起,應該是從85年開始。其中,85年的青年導演王小帥、張元、唐大年、婁燁、路學長、管虎等等北影畢業的學生爲主,後來又把中戲的一部分導演也劃分在內。

這批導演絕大多數都拍攝獨立電影,參與海外電影節和電影獎,拿獎之後,國內就被禁。

之所以。第六代導演海外拿獎之後就被禁,因爲。他們的電影大多數沒有得到電影局的批准和支持。

當年,第五代導演是拿着國家的錢。拍攝個人的片子,榮譽歸個人所有。張藝謀、陳凱歌都是趕上好時代。

而第六代導演時期,國內經濟轉型,國產電影公司自身難保。新畢業的導演,很多人畢業等於失業,已不像第五代導演可以那麼走運。更不像後來的國內電影市場大興,無數商人爭搶新人導演那麼不愁市場了。

所以,第六道導演們畢業後,最大的困惑是自身的出路問題。國內電影製片廠沒有給他們安排工作,由於電影廠效益很差,老員工的工資都發不出了。更不會招新人,也不會給他們這些菜鳥的電影投資。

而商業片,他們試過了。由於,他們大多數都是藝術片導演,拍不出觀衆愛看的片子。所以,走國內商業片路線,更是不可能。

因爲,國內電影教育體制,並不是教商業電影的。所以,很多導演出道時,如果是學院派的,往往很難拍出觀衆喜歡看的電影。

比如,在80年代,張元拍的一部電影《媽媽》僅僅幾萬塊錢投資的小成本電影。對於普通觀衆而言,這部電影非常糟糕,僅在國內製作了6個拷貝。這證明了,第六代導演剛剛出道,商業上是一敗塗地的。

但這部很冷門的電影,卻是參加了歐洲電影獎項,拿到了大獎。在幾十個電影節參展之後,張元似乎踏上張藝謀、陳凱歌等等第五代導演的老路,成爲國際電影節中關注度很高的中國導演。

但……問題是,張藝謀和陳凱歌他們當年參展,是國家支持和批准,他們出去拿獎是文化交流和爲國爭光。

張元的電影《媽媽》在國際上參展,卻從未獲得有關部門批准。按照政策法規,這是不允許的。所以,張元就成爲禁片導演。

但國內被禁,貌似並不影響他海外參展拿獎,甚至,還拿獎的電影,還可以在海外文藝院線上映。一部小衆電影,對於大公司而言是雞肋,但賺幾十萬元甚至百萬元,還是有可能的。能賺這麼多,對當時的國內的導演們而言,已屬於天文數字。

張元嚐到甜頭之後,又拍出《北京雜種》、王小帥拍《冬春的日子》,何健拍《懸戀》、賈樟柯拍《小武》……都是海外拿獎,國內被禁。

當然了,爲了迎合外國電影獎,抹黑中國人自然的難免的。於是,越是抹黑中國,國內越是敏感的性、政治、殘疾人、少數民族、小偷、性工作者等等話題,就越是容易拿獎。於是,第六代導演們創作的電影,越來越偏激,跟國內電影局之間的對抗情緒,也是越來越高,甚至,逐漸有的導演以被禁爲榮。彷彿,以禁就紅了,上了禁片導演名單,海外拿獎就更容易了。

不過,隨着國內的電影市場逐漸火了起來之後,這些上了黑名單的導演,開始請願,要跟高層對話。

以賈樟柯、王小帥、婁燁、張獻民等等最出名的幾個禁片導演,開始上書,尋求跟高層對話。帶頭請願的有七個人,合稱獨立電影七君子。

這起事件,也被成爲七君子請願事件。

而電影局也接受了這次請願,雙方約在北影進行一次座談會。不算是談判,而是雙方集中在一起,談談心。

在11月份,座談會如期舉行。

電影局的領導,學校方面、獨立電影導演和一些電影界人士,濟濟一堂,在北影會議室,參加了討論。

會議開始不久,獨立電影導演一方,顯得火氣很衝,一個個像怨婦一般,一個個的訴說委屈和不公平對待。

電影局領導也覺得自己委屈,尼瑪的,一羣刺頭,好心好意的跟你講道理,結果一個個都不把政策法規當回事。一個個違法,賺了錢,賺了名。又沒有坐牢,又沒有罰款,僅僅是在國內禁你的片子,委屈啥?

校方是和事佬,給這些獨立電影導演和電影局緩和氛圍。畢竟,獨立電影導演,大多數是學校出來的。電影局裡面的官員,嗯,也有不少是北影學校畢業的。

至於一些知名的電影人士,也多是北影校友。圈子都這麼大,很多人都是校友,純粹的鬥氣和對抗,也沒啥意思。

原本,王啓年就是打醬油的,看着雙方脣槍舌劍。

沒想到,電影局領導把王啓年擡出來,說道:“第六代導演,也不全是你們這些拍禁片的。比如,這位王啓年同學,就是一個好榜樣。他在學校的時期,就投資拍攝了商業電影《命運之門》,獲得千萬票房。走跟你們不一樣的路子,看看他現在的成就!再看看你們……想想吧,別認爲錯的都是別人,而不反思自己!”

一下子,低下的幾十名獨立電影導演,神情複雜的看了看王啓年。

“我們跟他不一樣,他……完全是商業電影,一個獎都沒拿到!”一名文藝片導演嘀咕道。

“拍的片子都沒有思想深度!”

“哼,不就是賺了幾個臭錢嗎?”

無數道羨慕妒忌恨的聲音!

衡量一個導演的成就,肯定不僅僅是賺了多少錢。但是……這個社會是金錢社會,很多人越來越傾向於用金錢衡量事業成就。

即使他們拿獎的導演……說實話,如果拿獎一點點沒有經濟上的回報,也不像吸引無數導演前仆後繼的走藝術片之路。

可以說……只要拿獎,再加上投資額不是太高的話,基本都是賺錢的!

當然了,藝術片的賺錢,往往是幾十萬、百萬級的。跟王啓年的用磅秤來稱金銀的商業大片比,顯然只能說是diao絲!()

ps:第二更,感謝六月天哥哥和妹妹月票支持!

第520章 年會和分紅第584章 高調的刷存在感第325章 PEACH-PIT(一)第572章 《龍蛇》網劇首播第473章 各方反響(一)第70章 首映(二)第141章 跟風潮出現了第605章 亞視的變革第45章 化妝師是很重要的第180章 《江湖》開拍第202章 夢想永不褪色第80章 無人不知王啓年第454章 預告片的反響(二)第264章 劇本第550章 因爲我是活在二次元的女孩第77章 千萬票房第443章 《四大名捕》重新編劇第422章 初心第555章 手遊,手遊!(一)第211章 小夥伴劇院和girls組合(二)第292章 潘多拉魔盒(一)第587章 起點英文網第605章 亞視的變革第119章 《大聖篇》殺青第635章 鐮池和馬第632章 重操舊業第534章 要把逼格體現出來第554章 日元貶值紅利第5章 複試第382章 雅戈爾第94章 公測(一)第352章 魔獸來襲第379章 品牌價值第24章 歷史地圖上的中國第81章 我們一起來創業吧(一)第67章 電影未映,音樂先發第46章 願者上鉤第507章 步步驚心第90章 合作賣書?第403章 歸來第290章 大手筆(三)第313章 價值投機(五)第153章 首席二逼官第390章 小玩意(一)第330章 網文江湖(一)第624章 院線公司上市(四)第367章 《薔薇少女》電影版第137章 王啓年心目中的好遊戲第213章 新片選角第4章 漫畫和備考第126章 第二個宣傳片第71章 首映(三)第296章 何苦呢?第527章 三天三百億!第132章 《西遊記》是個巨大的寶藏第469章 紅包刺激下的雙十一第528章 互聯網僅僅是個工具第234章 首日票房第71章 首映(三)第539章 IP時代(三)第633章 輕小說(一)第551章 小夥伴大賞第468章 生死大敵第308章 陳嘉上和《畫皮》第317章 甯浩的首秀(一)第60章 98年大洪水第17章 籌劃首部學生作品第56章 配音和看片第486章 如日中天的阿凡達,躺着數錢的IMAX第359章 重生流大熱第386章 大格局(二)第233章 首映(三)第512章 大片時代(一)第473章 各方反響(一)第202章 夢想永不褪色第101章 拉投資(一)第591章 影視投資金融化(二)第165章 電子競技大賽(二)第70章 首映(二)第221章 酒吧和搖滾第229章 傳奇和半獸人第626章 賭約勝負第180章 《江湖》開拍第313章 價值投機(五)第101章 拉投資(一)第573章 《龍蛇》熱潮第556章 手遊,手遊!(二)第525章 餘額寶(一)第49章 “奇遇”劇情的設置第157章 又一部票房黑馬第197章 不火也難第100章 千萬預算第215章 911事件(二)第411章 預售電影票第418章 xphone發佈會(二)第517章 互聯網金融(一)第95章 公測(二)第414章 勢如破竹第324章 投資唐人第455章 預告片的反響(三)
第520章 年會和分紅第584章 高調的刷存在感第325章 PEACH-PIT(一)第572章 《龍蛇》網劇首播第473章 各方反響(一)第70章 首映(二)第141章 跟風潮出現了第605章 亞視的變革第45章 化妝師是很重要的第180章 《江湖》開拍第202章 夢想永不褪色第80章 無人不知王啓年第454章 預告片的反響(二)第264章 劇本第550章 因爲我是活在二次元的女孩第77章 千萬票房第443章 《四大名捕》重新編劇第422章 初心第555章 手遊,手遊!(一)第211章 小夥伴劇院和girls組合(二)第292章 潘多拉魔盒(一)第587章 起點英文網第605章 亞視的變革第119章 《大聖篇》殺青第635章 鐮池和馬第632章 重操舊業第534章 要把逼格體現出來第554章 日元貶值紅利第5章 複試第382章 雅戈爾第94章 公測(一)第352章 魔獸來襲第379章 品牌價值第24章 歷史地圖上的中國第81章 我們一起來創業吧(一)第67章 電影未映,音樂先發第46章 願者上鉤第507章 步步驚心第90章 合作賣書?第403章 歸來第290章 大手筆(三)第313章 價值投機(五)第153章 首席二逼官第390章 小玩意(一)第330章 網文江湖(一)第624章 院線公司上市(四)第367章 《薔薇少女》電影版第137章 王啓年心目中的好遊戲第213章 新片選角第4章 漫畫和備考第126章 第二個宣傳片第71章 首映(三)第296章 何苦呢?第527章 三天三百億!第132章 《西遊記》是個巨大的寶藏第469章 紅包刺激下的雙十一第528章 互聯網僅僅是個工具第234章 首日票房第71章 首映(三)第539章 IP時代(三)第633章 輕小說(一)第551章 小夥伴大賞第468章 生死大敵第308章 陳嘉上和《畫皮》第317章 甯浩的首秀(一)第60章 98年大洪水第17章 籌劃首部學生作品第56章 配音和看片第486章 如日中天的阿凡達,躺着數錢的IMAX第359章 重生流大熱第386章 大格局(二)第233章 首映(三)第512章 大片時代(一)第473章 各方反響(一)第202章 夢想永不褪色第101章 拉投資(一)第591章 影視投資金融化(二)第165章 電子競技大賽(二)第70章 首映(二)第221章 酒吧和搖滾第229章 傳奇和半獸人第626章 賭約勝負第180章 《江湖》開拍第313章 價值投機(五)第101章 拉投資(一)第573章 《龍蛇》熱潮第556章 手遊,手遊!(二)第525章 餘額寶(一)第49章 “奇遇”劇情的設置第157章 又一部票房黑馬第197章 不火也難第100章 千萬預算第215章 911事件(二)第411章 預售電影票第418章 xphone發佈會(二)第517章 互聯網金融(一)第95章 公測(二)第414章 勢如破竹第324章 投資唐人第455章 預告片的反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