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IP時代(三)

在新聞發佈會上,王啓年鎮重其事的向媒體推介,《鬥破蒼穹》和《斗羅大陸》。

另外,兩部書的作者天蠶土豆和唐家三少,也亮相了新聞發佈會。

“大家好,我是天蠶土豆,89年出生,08年入行寫書,誰知道居然很受歡迎。《鬥破蒼穹》是我的第二本書,目前的成績,好的連我自己也感覺像是做夢……”

“大家好,我是唐家三少,從事創作8年了,將近2000萬文字,我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斗羅大陸》是我的第幾部小說,我自己暫時也不知道了,回頭數一數……“

會上,兩人顯得有點拘謹,不過,大體上還是發揮的比較可以。

另外,小夥伴公司找了一些職業的託,從其他的方面,介紹兩位作者,以及作品的市場分析數據。

大屏幕上,也開始展示各種數據和資料。

別的東西在場很多媒體未必能懂,但是,直觀的數據就很容易讓大家理解了。

“網絡文學行業雖然不是我們國家獨有,美國有亞馬遜模式,日本有手機出版模式。但毫無疑問,全世界最成功的互聯網出版模式,無疑是我們中國的網絡文學所開創。網絡文學時代,不僅僅是武俠小說時代的延續,也是中國近代通俗小說的一個史無前例的創作高氵朝,無論是參與創作的作家人數,讀者的數量,還是字數,都是超過了任何一個時代!而《斗羅大陸》和《鬥破蒼穹》則是這個時代裡面,非常非常紅的作品!可以說,《斗羅大陸》和《鬥破蒼穹》在當代讀者裡面的影響力,是僅次於金庸古龍級早期前輩,但是,比值溫瑞安和黃易的作品都影響力,是一個等級的!”王啓年表示說道,“而論稿費。這兩位作家單純的稿費收入的話,也是武俠作家們難以想想的。畢竟,當年金庸古龍的單純的稿費計的話,每年也就幾十萬至幾百萬元的稿費。而天蠶土豆的小說。一年銷售金額超過1億元,其個人純互聯網上的讀者訂閱收入,年收入已經是兩三千萬元的級別。當然了,他更新速度也比較快,一年可以創作200萬以上的文字。但也相當於是一個字二三十塊錢的稿費。”

譁!

現場媒體記者們對比,紛紛感覺到心理不平衡了,他們付出無數經歷,採訪的新聞稿,大致上,一篇也就是幾百塊稿費。一年下來,能有上百篇稿子,多賺個幾萬塊錢,加上基本工資,已經算是混的比較可以了。

記者一年能賺幾十萬。應該算的佼佼者。

沒有那個記者,一年可以賺千萬!

國內更沒有那個記者,一個字值幾十塊錢。

當初的金庸古龍,單純的小說稿費,也不過如此。當然了,只不過,當年的錢更值錢一點。而且,金庸古龍的小說,幾十年積累的影響力,也不是這些短期內走紅的新一代作家可以比得上的。

但毫無疑問。現在這些最頂級的作家,互聯網各大平臺點擊率破億,手機上的點擊率更誇張幾十億的點擊率,嚇尿了沒有?!

收入方面也是很誇張的。以天蠶土豆的書來說,電子出版方面已經屬於冠軍,打遍天下無敵手。手機閱讀市場,一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一個收費章節算0.12元計的話,大體上。《鬥破蒼穹》一年的總訂約10億次。也就是說,一天其小說新增訂閱3000萬次,銷售額300萬元人民幣!

在手機遊戲市場還未火起來之錢,手機閱讀一部分的小說,已經火成這樣了。換做是幾年前,《鬥破蒼穹》一部書的銷售額,可能就比幾年前整個網絡文學一年的銷售額都要高。

這麼一解釋,無數人看着天蠶土豆,已經是雙目放光——原來,這個89年出生的小夥,居然是低調的金領,不……應該說,年收入應該比很多億萬富翁還要多的多。不少的億萬富翁,僅僅是總資產達到上億,把負債除掉的話,很多人淨資產往往少的可憐。即使淨資產達到上億元,一年淨利潤可以有兩三千萬元,那種高利潤的資產,也是不得了的事情!

這時候,大家才直觀的認識到,什麼叫做——大神!

網絡文學行業雖然金字塔頂層的寫手,跟鉅富是有巨大的鴻溝,但年收入跟普通人相比,那也是,令人羨慕妒忌的大土豪。

這兩斗的人氣,實際上,是超過《龍蛇演義》的。

尤其是,《鬥破蒼穹》,連載期間日搜索量長期的在百萬次以上。各大搜索引擎上,常年是最熱門的關鍵詞。

起點主站、WAP網站、閱讀類APP、移動、聯通和電信的小說平臺,《鬥破蒼穹》的人氣,甚至是創造世界紀錄的。

幾乎沒有那一部小說,可以在互聯網上,一年可以有10億人次的點擊,移動端的訂閱付費破億。即使後來完本很多年,依然牢牢穩定佔據熱門小說搜索榜單。

當然了,在互聯網上的成績,並不一定是越紅IP價值就越高。有的數據太火了,有可能是過熱。

如,《鬥破》光論網絡上的人氣,可能是《鬼吹燈》的幾十倍。但是……假設,《鬼吹燈》和《鬥破》同時改編成爲電影,讓觀衆花幾十塊錢買票,誰的票房更火?估計有可能是《鬼吹燈》,原因是《鬥破》的火,某種意義上講是低端的,簡單說,已經逐漸已成俗套了,逼格上不夠。

《鬼吹燈》的點擊率和搜索量,甚至移動互聯網和PC網站的付費訂閱,都是不能跟《鬥破》相比的,但是,電影市場的主流,卻是喜歡稍微有逼格一點的題材。

但是換做是漫畫和動畫改編就沒問題了,兩斗的套路,一直是漫畫和動畫市場裡面的王道套路。故事和設定不同,但以升級、戰鬥和冒險元素爲主旋律的,往往是最火的。如,《龍珠》、《火影》的本質,跟《鬥破》和《斗羅》之所以火爆。基本上是基於差不多的原因。

甚至,可以說,國內看大神級小白玄幻小說的讀者,跟日本那邊看《火影》、《海賊》這類民工漫的人。年齡段和趣味性,本質上,都是非常雷同的。

網絡小說裡面的玄幻作品,既然是日本漫畫行業的民工漫!只不過,一個是以小說文字形式表現。一個是以漫畫形式表現。

此外,日本的漫畫商業程度比較高,通過動畫改編和各種形式的改編,擴大了米分絲羣體,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更大而已。

王道模式,在日本雖然被吐槽爲民工漫,這種題材的漫畫,其實是最熱門。不挑剔漫畫,抽空看新番的上班族們,並不是很挑食。

只有阿宅們。對於民工漫這種最火的漫畫不滿。因爲,阿宅有的是時間看漫畫,看動畫,玩遊戲。所以,他們閱片無數,已經開始不滿足於低級趣味,逐漸開始喜歡一些小衆高端的題材。

但可以說,這種王道題材,一直是最熱門的緣故是,適合於剛剛入門看漫畫。不挑食的讀者觀看。大多數的讀者,不是那麼挑食,不是那麼追求深度。以至於,越是契合入門級別讀者看的題材。越是最具備人氣。

畢竟,入門級的題材,老讀者看膩了,還有新人入坑,永遠不會缺市場。

而一些高端的題材,則是有可能因爲。一些老白們,已經閱片無數,逐漸升級到,沒有內容可以打動他,沒有辦法讓他激動和感動。

就像是聖鬥士不可能敗給同一個招式,一個再好的創意,被跟風次數多了,對於讀者的吸引力也是銳減的。

不過,在一個市場已經不新的創意,換一個市場,未必就沒有吸引力。比如,網絡小說市場一些已經過時的套路,被改編成爲漫畫,市場或許還是非常受歡迎的,畢竟,很多漫畫讀者未必是小說讀者,兩者有重合性,但重合度不高。

這個時空,《斗羅大陸》的漫畫作者,依然是穆逢春改編,作爲中國動漫行業資深的漫畫家,對於穆逢春而言,能改編唐家三少的《斗羅大陸》也是其漫畫事業的一個高氵朝。之前,穆逢春雖然憑着《我爲歌狂》等等作品,獲得了一定的名氣,但無論是影響力,還是吸金能力,跟《斗羅大陸》都是不能比的。

而對於唐三而言,《斗羅大陸》也是其一個轉折點。之前的唐三,雖然作品在網絡上人氣不俗,簡體繁體出版的文字數千萬字,也有遊戲改編,但影響力還是真正釋放。因爲,除了小說之外,其他的改編都不算的現象級別的作品。

直到《斗羅大陸》漫畫出爐之後,唐三的IP價值突然暴漲,有商人稱其唐四億,也就是其IP價值至少值4億人民幣,只低估沒高估。而後來IP火的時代,有人戲稱,如果把一個作家當上市公司去估值的話,按國內創業板的那種泡沫估值,頂級高產IP的作家,一個人等同於20億元市值的上市公司,是完全沒問題的。畢竟,一些20億元市值的公司,可能其利潤利潤,還不及一名大神作家一年稿費,更別說IP改編價值了。

至於,《鬥破蒼穹》這部漫畫,漫畫團隊卻是換成了玄機科技。玄機科技專門成立了一個20人規模的漫畫團隊,負責《鬥破蒼穹》的漫畫創作。此外,也是給後續的動畫改編,做準備工作。

這所以這麼決定,願意是歷史上,《鬥破蒼穹》的漫畫版的影響力,居然遠遠不及《斗羅大陸》。

這個問題,王啓年覺得,不是小說的問題。小說方面,《鬥破》的銷量是絕對壓制《斗羅》的。漫畫改編之後,出現了偏差,主要是因爲《鬥破》的畫師不如《斗羅》的畫師。

正是因此,《斗羅》依然按照記憶中的漫畫家來改編,至於《鬥破》乾脆讓玄機科技這個動畫公司來製作。

反正ACG是不分家的,優秀的動畫製作公司,必然是非常懂漫畫。

而兩斗的漫畫改編,在7月暑期,開始登錄了《北卡》雜誌,以及小夥伴漫畫網連載。

比如,國內的頂級漫畫刊物《北卡》和《漫客》每期發行量居然都已經逼近百萬冊。

這個銷量,放到日本那邊,也屬於最頂級的漫畫雜誌行列。

再加上小夥伴漫畫網,以及電紙書和手機上的漫畫發行量的話。實際上,真要說起來,此時的國內的漫畫市場,居然……跟日本那個漫畫最發達的國家,沒有多少差距。

差距,最多是心理上。

在心理上,還感覺,日本的漫畫具備世界影響力,我們的漫畫還很弱小。實質上,單論本土市場的話,國內的漫畫市場,已經是僅次日本。估計,日本的漫畫市場再停滯或衰退的話,未來,中國漫畫市場規模,超過日本,預計也是有可能的。

只要先是有市場規模,必然就會有大量的人從事漫畫創作。創作的人多了,市場自然會篩選出優秀的。能存活下來的,必然是優秀的。

漫畫行業的老兵越來越多,積累下來的底蘊,和市場整體創作水平, 就會提升。

而兩鬥從劇情分類而言,改編成漫畫之後,是跟《聖鬥士》、《七龍珠》、《海賊王》、《火影忍者》是一個分類。

用《食夢者》裡面是說法,就是——王道漫!既是市場最廣闊,讀者最做的一種漫畫分類。這一類漫畫,以熱血、戰鬥、友情、升級、冒險元素爲主。當然了,既然是王道,說明它市場最大,最紅的漫畫家,都是畫這種漫畫的。

但與此同時,其內涵必然不高,內涵一高了,市場就不吭擴大了。最普及的作品,必然是最廣大小白羣衆,最能接受的類型。

所以,這一類作品,日本那邊說好聽一點就是國民級漫畫,說不好聽一點就是民工漫。

換國內的說法,就是小白作品!

小白,既是入門級的作品。

不能太深奧,一開始看進去,吸引新讀者,發展新市場的作品。這種作品,其實就是王道、小白、民工級、國民級!

簡單說,這就是羣衆基礎,任何一個國家的通俗小說或者消遣性質的漫畫主流的基礎都是小白。

得小白,得天下。(。)

第54章 殺青第77章 千萬票房第606章 京東方8.5代線第220章 友情、愛情和夢想第574章 《龍蛇》熱潮(二)第609章 十億票房第165章 電子競技大賽(二)第445章 缺芯少屏第45章 化妝師是很重要的第441章 控股IMAX第473章 各方反響(一)第447章 真3D和僞3D第451章 新聞發佈會和開拍第577章 Netflix(一)第464章 創業板和華誼上市(一)第309章 價值投機(一)第350章 選定角色第82章 我們一起來創業吧(二)第511章 大新聞第25章 緩慢的進度第321章 HAO123(一)第346章 編寫劇本第525章 餘額寶(一)第622章 院線公司上市(二)第58章 甩手掌櫃第438章 調整遊戲業務第438章 調整遊戲業務第602章 亞視股東矛盾(二)第313章 價值投機(五)第604章 股權紛爭塵埃落定第202章 夢想永不褪色第87章 漫畫單行本(二)第133章 票房冠軍,於冬加盟!第317章 甯浩的首秀(一)第262章 選角(一)第433章 劉翔的退役和轉型第432章 奧運和劉翔第460章 來自“熱心羣衆”的舉報第546章 日本之行(四)第601章 亞視股東矛盾(一)第615章 《降魔篇》影遊聯動第531章 小夥伴嘉禾影視樂園(一)第574章 《龍蛇》熱潮(二)第87章 漫畫單行本(二)第391章 小玩意(二)第251章 版權運營(二)第603章 亞視股東矛盾(三)第71章 首映(三)第442章 IMAX 亞洲第595章 亞視(一)第243章 家人第600章 X超級電視(三)第188章 安全第一第604章 股權紛爭塵埃落定第95章 公測(二)第82章 我們一起來創業吧(二)第613章 西遊降魔篇(二)第489章 王思聰第512章 大片時代(一)第156章 錯失江南,蕭潛投稿第579章 Netflix(三)第634章 輕小說(二)第40章 雜誌樣刊第232章 首映(二)第597章 亞視(三)第630章 文娛保險第180章 《江湖》開拍第178章 大賽落幕第278章 人們爲什麼要自相殘殺第34章 籌集資金第185章 哥倫比亞公司的陰謀第17章 籌劃首部學生作品第366章 畫皮和神話第539章 IP時代(三)第375章 收購嘉禾(三)第32章 寒假第65章 您的粉絲夏達第36章 只有王啓年知道的春晚看點第192章 公司年會(一)第629章 蘇寧第404章 fate(一)第83章 構思劇本第624章 院線公司上市(四)第561章 永續債券第481章 《FATE》再起波瀾第55章 剪輯第460章 來自“熱心羣衆”的舉報第247章 《飄渺之旅》遊戲發佈會第503章 寧缺毋濫第643章 開機第100章 千萬預算第412章 中二病也可以當總裁第624章 院線公司上市(四)第399章 科技園竣工第488章 IMAX大熱,嘉禾暴漲第397章 資本運營第351章 電影開拍第156章 錯失江南,蕭潛投稿第345章 新片計劃第647章 萌也是一種賣點
第54章 殺青第77章 千萬票房第606章 京東方8.5代線第220章 友情、愛情和夢想第574章 《龍蛇》熱潮(二)第609章 十億票房第165章 電子競技大賽(二)第445章 缺芯少屏第45章 化妝師是很重要的第441章 控股IMAX第473章 各方反響(一)第447章 真3D和僞3D第451章 新聞發佈會和開拍第577章 Netflix(一)第464章 創業板和華誼上市(一)第309章 價值投機(一)第350章 選定角色第82章 我們一起來創業吧(二)第511章 大新聞第25章 緩慢的進度第321章 HAO123(一)第346章 編寫劇本第525章 餘額寶(一)第622章 院線公司上市(二)第58章 甩手掌櫃第438章 調整遊戲業務第438章 調整遊戲業務第602章 亞視股東矛盾(二)第313章 價值投機(五)第604章 股權紛爭塵埃落定第202章 夢想永不褪色第87章 漫畫單行本(二)第133章 票房冠軍,於冬加盟!第317章 甯浩的首秀(一)第262章 選角(一)第433章 劉翔的退役和轉型第432章 奧運和劉翔第460章 來自“熱心羣衆”的舉報第546章 日本之行(四)第601章 亞視股東矛盾(一)第615章 《降魔篇》影遊聯動第531章 小夥伴嘉禾影視樂園(一)第574章 《龍蛇》熱潮(二)第87章 漫畫單行本(二)第391章 小玩意(二)第251章 版權運營(二)第603章 亞視股東矛盾(三)第71章 首映(三)第442章 IMAX 亞洲第595章 亞視(一)第243章 家人第600章 X超級電視(三)第188章 安全第一第604章 股權紛爭塵埃落定第95章 公測(二)第82章 我們一起來創業吧(二)第613章 西遊降魔篇(二)第489章 王思聰第512章 大片時代(一)第156章 錯失江南,蕭潛投稿第579章 Netflix(三)第634章 輕小說(二)第40章 雜誌樣刊第232章 首映(二)第597章 亞視(三)第630章 文娛保險第180章 《江湖》開拍第178章 大賽落幕第278章 人們爲什麼要自相殘殺第34章 籌集資金第185章 哥倫比亞公司的陰謀第17章 籌劃首部學生作品第366章 畫皮和神話第539章 IP時代(三)第375章 收購嘉禾(三)第32章 寒假第65章 您的粉絲夏達第36章 只有王啓年知道的春晚看點第192章 公司年會(一)第629章 蘇寧第404章 fate(一)第83章 構思劇本第624章 院線公司上市(四)第561章 永續債券第481章 《FATE》再起波瀾第55章 剪輯第460章 來自“熱心羣衆”的舉報第247章 《飄渺之旅》遊戲發佈會第503章 寧缺毋濫第643章 開機第100章 千萬預算第412章 中二病也可以當總裁第624章 院線公司上市(四)第399章 科技園竣工第488章 IMAX大熱,嘉禾暴漲第397章 資本運營第351章 電影開拍第156章 錯失江南,蕭潛投稿第345章 新片計劃第647章 萌也是一種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