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風口浪尖(一)

陳吉橋並不清楚陸政東和楊劉廣談了些什麼,楊劉廣和陸政東談完話之後不久就召開了常委會,常委會結束之後,楊劉廣示意竟陵區的區委書記何文明以及向東流留下來,而市長郭興隆也沒有離開,顯然是楊劉廣和郭興隆已經有了默契。

向東流現在是市委秘書長,但是作爲已經擔任過一屆市委常委的秘書長,他現在在市委常委排名也比較靠前,而且在市委裡也頗有影響力。

“楊書記,郭市長,秘書長,是不是那件事情有迴音了?”

何文明,扶了扶眼鏡,手中拿着皮包,往坐着的楊劉廣和郭興隆的那一頭走了幾步,靠近了一些。

楊劉廣和郭興隆含笑交換了一下眼色,卻搖搖頭,“文明,我看你也是不驚不詫,看樣子是胸有成竹啊。”

“楊書記,我這也是表面現象,總不能在你們面前表現得惴惴不安的低着頭站在你們面前認罪伏法吧?”

什麼樣的領導什麼樣的兵,別看何文明一副文質彬彬的樣子,實際何文明性格很豪爽大度,算是一個相當有風度和個性的角色,別看接任竟陵區委書記時間不算長,但是很快就全盤接手了竟陵區的工作,並迅速控制住了局面,其手腕和魄力並不比向東流差多少。

“呵呵呵呵,你何文明啥時候能變成那樣,那太陽可真是打西邊出來了。”

楊劉廣笑了起來:

“真是不好意思,雖然我遊說了許久,可這件事情現在還沒有迴音。我問過省長了。他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這件事情值得好好琢磨一下,我看他對這件事情很感興趣,而且我也知道省發改委這段時間一直在和衛生部下來的一名專家進行交流,應該和我們交上去的這份東西有關聯。”

楊劉廣目光擡起來,看了一眼向東流,事實上他這話裡也有未盡之言,陸政東雖然沒有明確表態,但話裡的意思卻是持支持和鼓勵嘗試的態度。繼續道:

“東流說得沒錯,這件事早總比晚好,而且竟陵區現在殺進全省經濟十強縣,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安新差一點就佔據全省十強區縣的半壁江山。實事求是的講,其他十強縣在各方面應該都比我們竟陵要強,所以我們竟陵。除了gdp和財政收入外,總得拿出一點讓人耳目一新的東西來,總得有點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得實惠的東西出來纔對,那麼這個全民醫療體制改革的問題我覺得選材很好。值得一幹。”

“如果楊書記您真這樣看,我心裡就放心了。我就怕給您和郭市長捅了一個大簍子,沒準兒省裡邊覺得這就是一個燙手山芋,咱們市裡邊把這事兒交到省裡手上,他們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沒準兒就把咱們焦雲恨透了,埋怨我們啥事兒不去幹,卻弄出來這樣一個新花樣來,弄不好就得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都要目光焦點匯聚在我們焦雲身上呢,是禍是福,還真難料定。”

何文明話雖然說得挺活泛,但是語氣中卻表露出了很堅定的態度。

“文明啊,若是換成別的人,你這樣說好像還真有那麼點可能性,不過政東省長是很有擔當的一個人,在這樣的事情上不會把責任推到我們身上的,至於我,那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了,其實這些都是很其次的東西,重要的是要做這件事情,挑戰是極大的,這種挑戰最困難的不在於經濟上,不在於財政上,而在於政治上,在於新生事物會有人帶着有色眼鏡來看待,非議、爭論甚至是攻擊,這些恐怕都會有的,當然只是若是沒有一點挑戰性,我想別的地方恐怕怕早就幹起來了。”

楊劉廣心情很不錯,對於他而言,雖然前後做過幾個市的市委書記,但多是過客一個,只有在焦雲他才逐漸安定下來,至於原有也很簡單,這個比兩山等兩山三片地理位置等各方面均優於兩山平湖等地的地級市卻是和這樣自然環境惡劣的貧困帶相提並論的貧困市在省裡一些領導看來就算他喜歡折騰也折騰不出什麼花樣,所以纔有這樣的機會。

“既然我們能想到這個爲什麼不能嘗試一下?中央早就鼓勵各地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創造和研究新的規則機制,只要是對老百姓有益的,都可以嘗試。”

“不過,財政問題要考慮周全,尤其是需要考慮在推進全民醫療機制改革的後續資金保障,更要從制度上來確定避免人走政息的死衚衕,竟陵現在財政收入雖然不低,但是你要看到醫保耗資的規模不小,另外還有一個問題也需要你們認真加以考慮,那就是還有幾十萬人口外來人口,他們雖然沒有取得焦雲戶籍,但是實際上他們中很多人都已經在這裡住了很久,成爲常住居民,像這樣一個羣體怎麼來解決,這也需要加以考慮,而且在這裡也不妨透個底你,中*央可能會在較快時間內就這個問題進行專題討論,主要就是探討外來民工如何融入到他們生活的城市社會中,這是政東省長透露的,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焦雲可能也要嘗試先行一步,而且最爲重要的是要考慮到一個長期能夠承受的底線,考慮到即便是經濟出現一定的下行也依然能夠承受,在這方面要切實規劃好,只有在這些方面考慮得周全和長遠,這樣的試點才具有真正的推廣的意義,也才真正能夠起到試點的作用。

醫療體制改革涉及的問題要比義務教育複雜得多,不是簡單的財政出錢那麼簡單,涉及到整個體系運行機制,這一點你們一定要有思想準備。”

郭興隆半開玩笑般的道:

“現在壓力越大,也正是讓你快速成長起來的機會呢,怎麼樣。文明。有沒有信心?”

何文明略略吃了一驚。竟陵也有至少十七八萬以上的暫住人口,其中相當大一部分都是外來務工的農民工,當然也包括部分來這裡經商人員。

目前焦雲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城區北邊分屬景和和竟陵的兩個鄉鎮已經正式劃歸開發區管轄,所有原有農村人口也將穩步推進農轉非,而市裡也有意尋求將開發區這個非行政區正式變爲南河新區這樣一個特殊的行政區劃,正在積極尋求省裡的支持。

如郭興隆所說,恐怕全市要推進外來務工人員落地生根變爲本地常住人口的話。那麼從醫療到教育再到各種社會保障機制體系都平添一倍的壓力,這是以前他以及竟陵未曾考慮過的問題。

看見何文明臉上露出凝重的表情,一時間沒有吱聲,楊劉廣和郭興隆又交換了一下眼色,微微笑道:

“當然,竟陵雖然是試點,但是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幾十萬外來人口,怎樣分步驟分階段的將他們轉化爲本地城市人口,這也是一個很複雜的綜合配套體系建設工程。不僅僅是竟陵區,市裡省裡恐怕都要出臺一系列配套政策。你也不要過於擔心。”

“楊書記,我倒不是擔心這個,我也知道這肯定需要一個過程,但是我的琢磨如果這個試點落到我們頭上,那我們區裡就要有一個相對長遠的打算規劃才行,那其他幾個區那邊不和竟陵一起試點?”何文明試探性問道。

焦雲其他幾個區這幾年發展也相當快,單論速度早已經超過了竟陵,當然這與其他幾個區基數太低有很大關係,而經濟技術開發區就不說了,沒有行政事務牽絆,專心專一謀經濟發展,可以說發展經濟就是其唯一的職責,現在兩個鄉鎮劃歸給它再加上原來相當一部分早已經農轉非的居民也劃歸他們,他們也就算是有了一個相對固定的行政區域,只是這個新區的定位究竟怎樣來定位,現在省市都還沒有一個定論,是重建一個完整的區,還是走那種以經濟發展爲主行政事務兼顧的半行政區的路子,現在都還在研究之中。

“新區體制未定,其他幾個區的財力恐怕也無法和你們竟陵相比,市裡現在暫時也還未考慮這兩個區域,所以還是希望你們竟陵勇挑重擔先摸索着,但是後期會不會有變化,也還不一定。”

郭興隆搖搖頭: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步路遲早都得走,走得早未必就是吃虧了,有些時候吃虧就是佔便宜啊。”

“呵呵,郭市長,這個虧竟陵該吃,咱們沒有異議,但可不能說是咱們竟陵佔便宜不是?弄得市裡邊好像又把啥好事兒給了竟陵似的。東流秘書長,你說是不是?”

何文明注意到向東流一直沒有開腔,笑着道。

“竟陵現在是全省經濟十強,省裡恐怕也希望在社會事業上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有雄厚的財力作爲支撐,很多事情相對要容易一些,這也是省裡和市裡對竟陵的信任。”

向東流語氣平和娓娓而來:

“陸省長多次提到發展的目的是什麼,就是爲了讓廣大的老百姓能夠切實的感受到發展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的變化,作爲市裡經濟排頭兵,更應該要考慮普通民衆感受,怎樣讓普通老百姓感受到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要讓他們切身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幸福,這需要有一個明確的政績觀導向問題,我覺得竟陵在這一點上走到前面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說也算是扛起一面旗幟,而且扛起這面旗幟的確也有可能進一步提升竟陵的競爭力,社會和諧,民衆幸福,這將是今後社會發展的一個主要目標,竟陵如果能夠朝着這個方向先行一步,我想會受益匪淺,從這個角度講,竟陵確實是受惠,敢爲天下先也就意味着擁有別人不曾擁有的機會,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我就不再這裡畫蛇添足的一一列舉,當然這個機會能否把握得住,那就要看你們區裡一班子人如何謀劃實施了。”

向東流這一番話中正平和卻又恢宏大氣,把目前竟陵乃至焦雲所面臨的局面也清晰的點出來。楊劉廣和郭興隆都是面帶深思的表情。

“東流說得對。竟陵作爲咱們全市經濟排頭兵。財政收入同樣穩居第一,但是我們竟陵的社會事業和民衆幸福指數是不是也取得最好了呢?我看未必,人民羣衆對於我們的期望值也會越來越高,我們一方面要抓經濟,夯實發展基礎,另一方面也要認真研究琢磨老百姓最關心的最亟待解決的問題,竟陵區去年和安新一樣推行的十二年義務教育就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從今年開始其他幾個區也已經推行這個政策。到明年全市所有縣份都要全部實行十二年義務教育,這就是一個進步。”

楊劉廣很有力的一揮手,語氣沉靜:

“全民醫療體制改革這是一個大趨勢,國家採取全民醫保制度上的探索也是朝着這個方向在努力,我們焦雲如果有條件先行一步,讓我們焦雲老百姓率先感受到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哪怕是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和問題,那我們可以逐步探索和完善,這是值得的。”

“恩,事實上恐怕陸省長也早有這樣的心思。其實我們也從安新學習和借鑑了很多東西,不過有些東西還是沒有學到手。陸省長在安新實際上也是一手抓經濟一手抓民生以及安新老百姓迫切希望解決的一些事情,而陸省長之所以沒有一個明確的態度,原因恐怕在於一個時機問題,貝湖前些年欠賬太多,底子不足,而且需要迎頭趕上,需要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太多,想要在全省推行全民醫療,在先前貝湖顯然是力有不逮,但現在試行,過一段時間,也許情況就不一樣了……”

“我估計省裡很快就會就這個問題把意見反饋回來,到時候省裡可能還會對這個方案與市區兩級進行探討,一方面省裡可能也會考慮拿出一部分資金來補貼,雖然量很小,但也算是省裡的支持吧。”

郭興隆笑着道:“市裡邊也不會寒磣,該支持區裡試點的,也要支持,當然,主要還是要靠區裡財政,現在竟陵纔是市裡的大財主嘛。”

幾個人都笑了起來。

竟陵這幾年領跑全市經濟增速,稅收入庫也相當順利,尤其是在高速公路開通之後,獨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使得原本就有些基礎的焦雲終於厚積薄發,而便捷的交通條件和良好的環境也讓焦雲的房地產受到不少人的青睞,地產市場有一個明顯升溫的跡象,經濟發展也迎來一個高增長期,這也是焦雲方面希望在社會民生事業發展上希望取得一些突破的基礎。

——————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在陸政東醞釀着把來自焦雲的醫改試點方案提交給省政府辦公會進行討論。

事實上關於醫改的問題一直是各界爭論的焦點,之前國家推行醫療體制改革實際上是失敗了,讓醫療徹底商品化相當於國家放棄了醫療這一塊的公益性投入,這使得醫療機構變得惟利是圖,當公務員和國企職工可以通過醫療保險制度來實現保障時,當中高收入階層可以採用商業保險來彌補時,廣大的中低收入階層尤其是缺乏保障的農民卻成爲了一塊空白。

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就顯得勢在必行,政府對於補貼不斷提高以及在一些給付方式上進行了改革,通過這樣的方式逐漸吸引較多的參予,這樣逐步緩解因病返窮和得大病不願意去治療的現象,從而緩解困擾農民最大的經濟問題。

但不管是陸政東還是楊劉廣都沒有想到一場和醫改毫無關聯的風暴卻差點讓這個還沒開始實施的試點就夭折了,而起因就是焦雲推行的小城鎮建設。

按照楊劉廣和焦雲市委的要求,三年內將城鎮化的水平提高到百分之二十,用優惠政策吸引數十萬先富農民進小城鎮,並給每個鄉鎮下達任務指標,限時完成

可是社會輿論譁然,小城鎮是自然形成的,用政府力量去強制推動,只能是拔苗助長,有文采不錯者把此事畫成漫畫貼到市委市政府門口,畫上的仇和,穿着短褲跨大步,結果褲襠裂開了。更極端的說法是,“楊劉廣想搞政績工程,把老百姓的錢掏出來,往自己臉上貼金。”

當然這樣的反對還不至於形成極大的衝擊,對於這樣的質疑楊劉廣並不是第一次遇到,問題是這一次這件事被很多官員視爲“政治殺傷力極大”的焦點訪談給曝光了。

在國內的地理版圖上,焦雲是個寂寂無名的地方。這個九十年代新建的地級市,歷史太短,知名度太低,而且在貝湖這個並不算髮達的省份,焦雲之前排名也是極爲靠後,而這樣的狀態在楊劉廣到焦雲任市委書記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與此同時,伴隨而來的是焦雲從此變成一個太出名的地方。這裡“盛產”新聞,尤其出產“負面新聞”,焦雲頻頻成爲外界媒體曝光的對象,並連續出現了幾起標誌性事件……(未完待續。。)

第76章 拭目以待第15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53章 領導第一個召見第212章 一日一夜(三)第25章 掀起你的蓋子來(二)第94章 責任重於泰山第15章 陸氏新政第一波(二)第126章 沒錢就不要顯擺第177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第85章 密謀第107章 敲敲警鐘第49章 重回安新(二)第28章 都聽你的(三)第24章 深謀遠慮第59章 做大做強第157章 喝酒第83章 鑰匙在你手上第198章 女人之間第221章 看望老幹部(二)第25章 擒賊擒王(二)第187章 風口浪尖(一)第15章 陸氏新政第一波(二)第75章 卯上了第26章 難辨第185章 巡視第133章 洗腦第80章 天大的喜訊第185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九)第150章 過年第46章 縣委書記來了第174章 自己人第26章 都聽你的第71章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第43章 女副省長第50章 分歧初現第137章 落水第22章 困獸猶鬥(下)第216章 因勢利導第195章 別意第19章 書記被差額掉了!第71章 大局觀第161章 大局感(二)第46章 激鬥第165章 遠慮第45章 袒露心扉(二)第95章 方向第101章 暗流涌動第40章 找上門來第87章 兩手都要抓第69章 深思第109章 情難自禁第58章 重壓第53章 遲到的蜜月第60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226章 後院第118章 善戰者無名第192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118章 東窗事發第190章 風口浪尖(四)第79章 京城四月風雲天第189章 風口浪尖(三)第6章 值得期待第21章 困獸猶鬥(中)第6章 值得期待第73章 才俊滿屋第57章 分歧初現第36章 三軍用命(二)第18章 市長的聲音第69章 迎面反擊第66章 有謀乃大第55章 制服遐想第73章 再上層樓第119章 聖女,剩女?第1章 綿西上任第2章 赴任(二)第46章 藉手推舟第47章 新工作崗位第121章 漣漪第89章 調任第207章 微妙局面(五)第183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七)第14章 堵槍眼第88章 齊人之福第100章 各懷心機第135章 說服第67章 羣魔亂舞第42章 多事之冬第11章 玉人來第9章 得適應地位的變化第46章 震撼(二)第152章 故地重遊第35章 小鬼難纏(二)第29章 逆轉第86章 遇險第88章 齊人之福第165章 遠慮第27章 沒賊膽的女人第150章 過年第180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四)第185章 巡視
第76章 拭目以待第15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53章 領導第一個召見第212章 一日一夜(三)第25章 掀起你的蓋子來(二)第94章 責任重於泰山第15章 陸氏新政第一波(二)第126章 沒錢就不要顯擺第177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第85章 密謀第107章 敲敲警鐘第49章 重回安新(二)第28章 都聽你的(三)第24章 深謀遠慮第59章 做大做強第157章 喝酒第83章 鑰匙在你手上第198章 女人之間第221章 看望老幹部(二)第25章 擒賊擒王(二)第187章 風口浪尖(一)第15章 陸氏新政第一波(二)第75章 卯上了第26章 難辨第185章 巡視第133章 洗腦第80章 天大的喜訊第185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九)第150章 過年第46章 縣委書記來了第174章 自己人第26章 都聽你的第71章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第43章 女副省長第50章 分歧初現第137章 落水第22章 困獸猶鬥(下)第216章 因勢利導第195章 別意第19章 書記被差額掉了!第71章 大局觀第161章 大局感(二)第46章 激鬥第165章 遠慮第45章 袒露心扉(二)第95章 方向第101章 暗流涌動第40章 找上門來第87章 兩手都要抓第69章 深思第109章 情難自禁第58章 重壓第53章 遲到的蜜月第60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226章 後院第118章 善戰者無名第192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118章 東窗事發第190章 風口浪尖(四)第79章 京城四月風雲天第189章 風口浪尖(三)第6章 值得期待第21章 困獸猶鬥(中)第6章 值得期待第73章 才俊滿屋第57章 分歧初現第36章 三軍用命(二)第18章 市長的聲音第69章 迎面反擊第66章 有謀乃大第55章 制服遐想第73章 再上層樓第119章 聖女,剩女?第1章 綿西上任第2章 赴任(二)第46章 藉手推舟第47章 新工作崗位第121章 漣漪第89章 調任第207章 微妙局面(五)第183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七)第14章 堵槍眼第88章 齊人之福第100章 各懷心機第135章 說服第67章 羣魔亂舞第42章 多事之冬第11章 玉人來第9章 得適應地位的變化第46章 震撼(二)第152章 故地重遊第35章 小鬼難纏(二)第29章 逆轉第86章 遇險第88章 齊人之福第165章 遠慮第27章 沒賊膽的女人第150章 過年第180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四)第185章 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