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時局

“好了,關於錦衣衛的整編,這件事情王大哥下來和羅通商議商議,之後給我一個最後方案就是,另外,錦衣衛改編只是第一步,接下來,西京軍也要做好改編的準備,還有,要記得將這件事情快馬報給季常,神武軍雖然目前在關中,可是將來也要走上整編的這條路,軍隊不能一統,對於未來爭霸天下將會是一個很大的阻礙!”

整編軍隊,牽扯甚多,所幸的是,顧同目前對軍隊的話語權是絕對的,在加上亂世紛爭,給軍隊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時機,若是放在太平盛世,改編軍隊,即使是做皇帝的,估計也得思量再三之後,才能夠動手。

“主公放心,我和王大哥會用最快的時間拿出一個方案出來的。”羅通點頭說道。

對於羅通和王仁杰,顧同自然是放心得很,所以也就沒有再說什麼,就將話題引到另外的事情上。說道:“王大哥,你掌管錦衣衛,應該知道當今天下時局的變動,雖然之前的情報中也說了一些,可是不甚詳略,現在你也在,就當面給咱們說一說,如此,大家心中也都好有一個底。”

顧同雖然熟知歷史走向,可是那也是對原來的歷史,自從他建立神武軍之後,這個世界就被改變了太多太多,是以他也不能再像以前,全憑着對歷史的記憶來做事情,好多事情,傳聞不如眼見,只有事實,纔是佈局天下的依據。

對於這些,王仁杰這個錦衣衛頭子自然是清楚的。

心中將近來錦衣衛探子送回來的情報稍微整理了一下,王仁杰先看了眼路伯達,又看向顧同,說道:“主公,近來天下,看似平靜,其實平靜之下,****早已經醞釀。”

“先來說南宋,如今坐着皇位的是趙擴,可是臨安人人知曉,掌權的卻是丞相韓侂冑,韓侂冑乃是前朝名將韓琦之後,世代位居高官,韓侂冑的妹妹,更是皇帝趙擴的皇后,韓侂冑深的趙擴信任,一般軍國大事,全賴韓侂冑處理。”

“韓侂冑掌權之後,先是使用“宗室不得爲宰執”的祖宗家法,讓趙擴罷免了宗室趙汝愚,並且將其所提倡的理學貶爲‘僞學’,打擊朱熹等一批理學家,實行****,打壓異己。直到今年年初,韓侂冑權威鞏固,加上葉適上書,他才同意解除禁制。啓用了一批理學出身的臣子。”

“韓侂冑也是一個胸懷大志的人,他任相以來,一改趙宋皇室南渡之後的萎靡之象,重用主戰一派,主張對金強硬,更是暗中策劃北伐事宜,這在臨安,幾乎是不用掩蓋的事實,只是迫於言和派的掣肘以及時機等問題,韓侂冑纔沒有正式將其提出來。不過去年,他就任命吳曦鎮撫巴蜀,節制西北軍務,更在淮水一線,操練兵馬,啓用辛棄疾等主戰派,將宋軍的主力分佈在江淮、四川兩翼。想來北伐的事情,已經成爲事實。”

說完南宋的政局,王仁杰又說西夏的情況,“相比趙宋,西夏的情況就要簡單一些了,主公前番出兵西夏,想必也有了解。”

略作停頓,王仁杰繼續說道:“西夏李安全自從篡位之後,在朝中將桓宗的舊臣不是打壓,就是殺害,更是違背李元昊當初制定下來聯金的國策,與女真人交惡,雖然此前和主公、完顏永浩交戰失利,不得已派出使者言和,可這只是緩兵之計,據說因爲這次的失敗,李安全已經在國內大肆徵召兵馬,企圖來年繼續興兵,一雪前恥`````西夏朝廷,對於李安全種種行爲,不滿的人大有人在,黑水鎮燕軍司指揮使羅世昌早已經暗中勾結桓宗舊臣,似是有所圖謀,如果要將西夏的政局做一總結,那臣下只能說是一個字——亂!”

王仁杰講到這裡,顧同不由得一笑,心說西夏的亂局不在於興兵伐金,而是暗中勾結蒙古人。

李安全企圖勾結蒙古人共同伐金,豈不知蒙古人乃是惡虎,和蒙古人勾結,無異於與虎爲謀,等到蒙古人在戰略上清醒過來之後,只怕第一個就是對西夏動手,到了那個時候,不管是內是外,西夏才稱得上是一個亂呢!

想到蒙古,顧同就不由得問道:“鐵木真那裡如何?還有那個闊闊出,上次沒有整死他,想必他對我恨得要命,我盼他找我報仇,只是這廝不知怎麼了,到現在也沒有一點點的影訊,哈哈!”

王仁杰當初也聽說了顧同怒踩闊闊出的事情,此刻聽顧同再次說起,不由得心中滿是熾熱,只惱恨當初爲何沒有親眼所見。

“主公,蒙古人近來可是風光的很,鐵木真的鐵腕之下,將之前吞併的那些部落,馴服的和綿羊一樣的聽話,現今的草原,除了南邊依靠着我們的幾個部落之外,其餘地盤,都在鐵木真的掌握之下,今年秋天,鐵木真興兵乃蠻部,想要乘勢將乃蠻部也消滅,可是那乃蠻部也不是那麼好欺負的,雙方交戰月餘,後來不能分出勝負,於是各自罷兵,相約來年再戰,不過我看,乃蠻部不過是落日餘暉,沒有什麼希望,倒是蒙古人,好似清晨的旭日,活力無限,將來稱霸草原,必定是蒙古人和鐵木真啊!”

說到這裡,王仁杰不由不更加佩服顧同的眼光,要知道當初神武軍才成立的時候,顧同就要大家注意蒙古人,可是那個時候,沒有人能明白顧同爲什麼要那麼看中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部落,但是到現在,蒙古人幾乎是要稱霸草原了,這才證明顧同的眼光之厲害。

不過顧同可沒有王仁杰那麼輕鬆的心思,自穿越以來,他的心中,一直就將蒙古人視作平生第一大敵人,就算是女真人、党項人目前勢大,他都沒有怎麼上心過,可是面對蒙古鐵騎,那冰冷的彎刀,不知道爲什麼,他打心底裡就有一種心悸。

“可能是蒙古帝國的威名遠震,讓我這個後來者產生了心理陰影了吧!”

顧同心中暗自一笑,雖然對於蒙古人有一些忌憚,但是所幸的是,從他和蒙古人交手的記錄來看,目前保證勝局的在他這一邊。

“相信在有幾年的光景,等到我的火炮部隊發展起來,蒙古人也將要退出歷史舞臺了吧?”

強大的自信,是戰勝敵人的關鍵,作爲一軍統帥,顧同不能讓自己在氣勢上輸給敵人。

講了南宋、西夏、蒙古,王仁杰稍作休息之後,就又開始講述金國的政局。

“要說大金,目前看着承平,可是主公你明白,這只不過是表象,女真人早已經不復當年光景了。”王仁杰目光復雜的說道:“完顏璟前十年,做的確實不錯,可是自打改了年號,因爲年紀的緣故,他已經不再像當初執政的時候那樣的勵精圖治了,國力更是不斷後退,要不是依賴於之前的積累以及朝中一些大臣的不斷幫扶,只怕現在也是亂象橫生。”

“這幾年,中原等地區災荒不斷,老百姓生活困難,山東之地,時有暴亂,根據咱們的探子回報,有一個叫楊安兒的人,聚集亂民,佔山爲王,言說是什麼紅襖軍,在山東和金兵戰個不停,不過金兵勢大,楊安兒只好退避其鋒,轉戰山野,女真人也沒有辦法將他消滅,只好一邊作戰,一邊招撫`````另外河南等一些地方,因爲女真人橫徵暴斂,百姓難以存活,相繼越過黃河,往江淮逃散,更有甚者,不惜跋涉千里,往江南而去,造成中原腹地,凋敝如野。”

聽到這裡,路伯達負手一笑,說道:“王將軍還要在加上一點呢,就是咱們的主公,略施手段,就將女真國庫騰了個空,現在女真人,要錢沒錢,要糧沒糧,如果這一情況被南宋知道,只怕哪位好大喜功的韓丞相會抓住機會,下定決心,興兵北伐,到時候,宋軍在南,西夏在西,咱們在北,女真人你說他還能有好日子過嗎?”

路伯達說完,羅通、何方、王仁杰均是一笑,齊道:“這是天亡女真,哈哈,估計到了那個時候,女真人一定會叫天不應,叫地不靈,滿口苦澀,難以言表吧!”

看着自己的幾名心腹人人都對時局報以樂觀,顧同不得不出言警醒道:“南宋提前北伐,對咱們並沒有什麼好處,你們想一想,宋兵本來就羸弱,比不得女真人,如果他們貿然興兵,到時候肯定是一個失敗的下場,宋兵一旦失敗,女真人失去南面的顧慮,豈不會全力打擊咱們?所以,不能急,也不敢急,在我看來,兩年之後,宋軍出兵,那個時候,時機雖不能說是最好,但是有了咱們的配合,還是有相當大的勝算的。”

謀國大事,顧同絲毫不敢掉以輕心,雖然他一直都講兩年之後,時機最好,但那也是出於一切發展順利的情況下,如果這兩年之間,有什麼變動,那麼對於未來來說,就是更大的變數啦。

顧同不希望有太大的變化發生,他希望時局就這樣向前發展,而他自己,則可以利用這兩年的時間,囤積糧草,訓練兵馬,爲爭奪天下積累資本。唯有如此,將來天下,他纔能有話語權,不然,到頭來都是幫着別人忙活。

第569章 合縱連橫,脣亡齒寒第410章 老爺,抱緊我(下)第42章 隴西李氏(中)第23章 樓蘭女第46章 改編之議第271章 發展第513章 一網打盡(四)第441章 奪權(四)第446章 定局第603章 敲打,理順國事第548章 出招第546章 對弈第346章 士氣如虹第553章 喧囂落定第413章 強健精神,野蠻體魄第614章 第六百靈四章 祁連,決勝之望(上)第265章 變故第469章 溫情(上)第309章 世家聯盟第532章 錦衣夜行(下)第90章 難大同第83章 別緒第558章 魚兒上鉤第384章 土地第466章 妥協(下)第327章 三(下)第213章 世間事第120章 戰事緊(上)第120章 戰事緊(上)第264章 去留第627章 進逼(五)第120章 戰事緊(上)第460章 四姑娘第206章 代帝巡狩(上)第211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39章 各方雲動第30章 頭狼法則第316章 動手第621章 瘋狂第439章 奪權(二)第454章 戰淮(三)第622章 部署第311章 各自佈局第242章 潛入第303章 改革錦衣衛第234章 我纔是主角第368章 三年之約第68章 練兵(一)第581章 高麗問題第297章 炙手可熱第473章 關於元朝行省制度第464章 甕中捉鱉(下)第304章 時局第462章 甕中捉鱉(上)第64章 大婚(中)第101章 謀算第532章 錦衣夜行(下)第379章 塵埃落定第564章 乘風萬里,揚帆起航第608章 騎兵,不動如山第199章 聚將鼓第485章 轉機第34章 重陽宮中丘處機第268章 撤兵第97章 琪琪格第465章 妥協(上)第310章 圖謀第523章 稱帝第318章 鐵拳行動第518章 議立第40章 判官李泰第633章 開戰第512章 一網打盡(三)第22章 籌建餘慶堂(六)第282章 衛王第62章 傻姑娘第371章 除賊(一)第72章 練兵(五)第427章 嚇傻了第550章 引蛇出洞第276章 比拼(下)第283章 秋詞第427章 嚇傻了第72章 練兵(五)第102章 歸心第77章 新年第442章 奪權(五)第584章 元朝徵東行省第488章 誘敵第583章 棋子的覺悟第364章 重視第547章 野心第6章 一文錢第471章 大朝會第629章 關鍵第325章 三(上)第626章 進逼(四)第86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下)第569章 合縱連橫,脣亡齒寒第124章 大戰闊亦田(三)
第569章 合縱連橫,脣亡齒寒第410章 老爺,抱緊我(下)第42章 隴西李氏(中)第23章 樓蘭女第46章 改編之議第271章 發展第513章 一網打盡(四)第441章 奪權(四)第446章 定局第603章 敲打,理順國事第548章 出招第546章 對弈第346章 士氣如虹第553章 喧囂落定第413章 強健精神,野蠻體魄第614章 第六百靈四章 祁連,決勝之望(上)第265章 變故第469章 溫情(上)第309章 世家聯盟第532章 錦衣夜行(下)第90章 難大同第83章 別緒第558章 魚兒上鉤第384章 土地第466章 妥協(下)第327章 三(下)第213章 世間事第120章 戰事緊(上)第120章 戰事緊(上)第264章 去留第627章 進逼(五)第120章 戰事緊(上)第460章 四姑娘第206章 代帝巡狩(上)第211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39章 各方雲動第30章 頭狼法則第316章 動手第621章 瘋狂第439章 奪權(二)第454章 戰淮(三)第622章 部署第311章 各自佈局第242章 潛入第303章 改革錦衣衛第234章 我纔是主角第368章 三年之約第68章 練兵(一)第581章 高麗問題第297章 炙手可熱第473章 關於元朝行省制度第464章 甕中捉鱉(下)第304章 時局第462章 甕中捉鱉(上)第64章 大婚(中)第101章 謀算第532章 錦衣夜行(下)第379章 塵埃落定第564章 乘風萬里,揚帆起航第608章 騎兵,不動如山第199章 聚將鼓第485章 轉機第34章 重陽宮中丘處機第268章 撤兵第97章 琪琪格第465章 妥協(上)第310章 圖謀第523章 稱帝第318章 鐵拳行動第518章 議立第40章 判官李泰第633章 開戰第512章 一網打盡(三)第22章 籌建餘慶堂(六)第282章 衛王第62章 傻姑娘第371章 除賊(一)第72章 練兵(五)第427章 嚇傻了第550章 引蛇出洞第276章 比拼(下)第283章 秋詞第427章 嚇傻了第72章 練兵(五)第102章 歸心第77章 新年第442章 奪權(五)第584章 元朝徵東行省第488章 誘敵第583章 棋子的覺悟第364章 重視第547章 野心第6章 一文錢第471章 大朝會第629章 關鍵第325章 三(上)第626章 進逼(四)第86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下)第569章 合縱連橫,脣亡齒寒第124章 大戰闊亦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