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高麗問題

顧同聽到柳蔭道方向傳來的巨響的時候,就意識到這個賀鬍子恐怕沒有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事,就在他還在爲柳蔭道一戰擔心不已的時候,賀鬍子派回來的傳令兵則詳細的將柳蔭道一戰的經過以及結果呈報給了他聽。聽完整個柳蔭道一戰的過程之後,顧同不由的在心中大罵一聲賀鬍子混蛋。

張復亨看到顧同的面色很是難看,當即就在顧同身邊爲賀鬍子求情道:“陛下,韓國公也是爲了想一網打盡高麗軍隊,您看,崔怡沒有被炸死,而且中原軍遠道而來,就立下這麼大的功勞,是不是``````”

“哼,功是功,過是過,賀鬍子這廝是三天不打就上房揭瓦,這次好在崔怡沒有被炸死,要是這小子死了,我拿什麼來威脅震懾崔忠獻,用什麼來完成對高麗國的佈局。”顧同深深地嘆了口氣,最後,無奈的說道:“還是等賀鬍子這廝到了之後在說吧。”

其實顧同不是生氣,只是覺得一下子就炸死了那麼多的人,實在是有違天和,可是經過張復亨和羅通的一番勸導之後,顧同也明白了過來,在這樣的戰爭之中,總有一方的死,敵人死總好過自己人死。

當中原軍抵達公主嶺元軍大營的時候,顧同、張復亨、羅通、潘武、哲別、李全等人悉數出營迎接,在歡迎儀式上,顧同對於中原軍不辭辛苦就在支援黃龍城一戰的路途之上取得了殲敵三萬多,俘虜敵軍兩萬多人的戰績大力稱讚,並且講了此番一戰對於整個東北戰局的重要性,在講了一通慷慨激昂的話語之後,顧同就命令潘武、李全負責安頓中原軍的營地事宜,然後他本人則冰着臉色將賀鬍子帶進了大帳。

一進大帳,顧同就劈頭蓋臉的對賀鬍子責斥道:“誰讓你自作主張在輛車上安置炸藥了,五六千斤的炸藥啊,這些炸藥要是放在黃龍城下,豈不是立即就能炸開城牆,現在好了,就算水師將火炮送來,沒了炸藥我看你怎麼辦!”

賀鬍子低着頭聽着顧同的訓斥,等到顧同說完之後,他才唯唯諾諾的悔過道:“陛下,臣知道錯了,臣險些壞了陛下的大事,臣認罰,請陛下`````”

“好了,你也是隨朕最久的老人了,現在也是帝國的國公爺,是駐守中原的重臣,有些事情,不是朕來處罰你,而是你自己要有一杆秤,做事要掂量掂量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言畢,顧同將跪在地上的賀鬍子攙扶起來,然後又命小鄧子將帳外的羅通等人全部叫進來。

等到衆人悉數進入大帳,顧同先將杜謙、燕寧、王韜三人誇讚了一番,讚譽之後,也隱晦的對衆人輕率的用炸藥炸死那麼多高麗、女真軍士批評了一番,爲了給這些帝國的將軍們灌輸一種人也是一種資源的想法,顧同不惜拉下皇帝的臉面,像是一個商人一樣給衆人算計道:“你們想一想,四五萬人的俘虜,如果留下來,送到中原,用這些人去修路,去整治河道,去修建城池,這將減少咱們國內百姓多少人力、物力,這麼多的免費勞動力,咱們只需多管幾頓飯,可是他們給咱們帶來的效益卻是無窮的,你們啊,真應該找個時間,好好的算算這筆賬。”

在資本時代最初的時候,充足的勞動力,無疑是支撐一場跨時代革命的關鍵,漢人的繁衍能力自然不容置疑,可是如果能夠將漢人百姓從最基礎、最艱辛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而改用這些異國戰俘來完成許許多多的國家大工程,那麼不僅可以將自己的人用在更加關鍵的地方,而且對於緩和國內的階級矛盾也是非常有益處的。

費了一些口舌,將這中間的道理給衆人講了一遍,然後顧同也不管羅通等人聽懂了沒,就打住這個話題,改爲詢問起衆將對於接下來的東北戰局的看法和想法。

中原軍的抵達以及充足的糧草供應,足以支持二十幾萬大軍在東北大幹一場,而失去了六萬多兵將的高麗、女真聯軍,此時不光在士氣上要比己方衰弱,而且糧食供應問題勢必已經成爲影響高麗、女真兩軍合作的禍患,在顧同看來,崔怡被俘虜之後,崔忠獻現在肯定在想着離開黃龍城和自己講和,但是顧同卻不打算接受崔忠獻的請和。

“陛下,您說得對,咱們大軍兵強馬壯,要人有人,要糧有糧,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接受高麗棒子的投降,哼,既然他們敢觸犯天威,我看不如一鼓作氣,直接滅了高麗王國,省得將來在帝國的東北疆域又出現一個禍害。”賀鬍子顯然已經忘了先前還被顧同批評的情景了,在顧同說完之後,他就第一個發言,而且言語之中,滿滿的都是殺意。

不過賀鬍子的話,卻代表了軍方將領們一致的看法,賀鬍子之後,羅通也緊隨其後說道:“韓國公說得對,我軍目前佔盡優勢,不必和高麗人講和,當初崔忠獻敢於出兵幫助女真朝廷,那麼他就該有兵敗的覺悟。”

聽完軍方兩位國公的看法之後,顧同在心中微微點了頭,然後他看向張復亨,想要看看張復亨有沒有什麼好的見解。

張復亨在心中回想了一下目前掌握的各種有利條件之後,沉聲對着顧同以及一同參與軍機的軍中諸將說道:“陛下,各位將軍,高麗乃是戰國末年燕國人爲了逃避中原戰爭到達的後裔組建成的國家,其習俗、服裝,皆與中原無多大差別,可以這麼說,高麗國自古以來,也是我中華一部分。當年隋煬帝三證高句麗,就是想要收復這塊故土,可惜,隋煬帝三徵三敗,最後諾大個隋帝國也因爲國內局勢無力繼續征討高麗。等到了唐朝年間,唐高祖、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對於高麗採取懷柔政策,高麗國王臣服中原,年年納貢,高麗與唐王朝之間交流也日漸密切。唐朝末年,國力衰弱,中原王朝對於高麗半島的控制日益衰弱,北宋初建,契丹雄踞北地,契丹與高麗之間常有徵戰,後來遼滅於金,金取遼代之,高麗國又臣服金國。統管高麗與中原王朝的關係,一直都是中原王朝興盛,則高麗臣服,如果中原衰敗或者困於戰亂,那麼高麗人就趁機脫離。對於這樣的反覆之國,臣的建議是趁此次機會,一統高麗,將半島土地徹底的納入我帝國的疆域之內,以絕後患。”

張復亨的一席話,不可謂不振聾發聵,不僅僅是羅通、賀鬍子這些軍中將領,就是顧同這個穿越客也聽的很是認同,張復亨的話,不僅道明瞭高麗和中原王朝的關係淵源,而且還闡述清楚了高麗對於中原王朝的態度變化,事實上高麗與中原王朝的關係也正如張復亨所言,反反覆覆,遇強則臣服,中原亂則脫離。

顧同最初的打算是消滅崔忠獻的勢力,然後扶持高麗王上臺,進而控制高麗政權,可是現在聽了張復亨的話之後,顧同卻有了新的想法。

★ ttκΛ n★ C〇

此刻,他的大腦之中想到的不僅僅是高麗,他還想到了西域這塊地盤,可以說和高麗如出一撤,西域各國對於中原王朝的態度也是反反覆覆的,而其最根本的原因當屬於歷代王朝都沒有對西域這片廣闊的區域實現有效的管轄,西域和高麗,很大程度上都是作爲一個可有可無的附屬存在的,正是因爲這種思想,是以每當中原王朝陷入戰亂的時候,這些附屬地盤就會自行脫離獨立出去。

想到這些,顧同覺得是該用高麗作爲一個試驗田,並且用行省制的方法徹底解決高麗這個麻煩,進而將半島變爲中原地區的一個羽翼。

不過在具體的操作上,顧同覺得很多問題可能需要重新考慮,尤其是怎麼可以破除高麗國內百姓對於中原朝廷的隔閡,從而在民心上實現兩地的大一統。

民心統一,看似簡單,可是在交通欠發達的的一個小農經濟社會裡面,卻困難相當的大,尤其是在地獄偏遠,經濟相對獨立,可以自給自足的這些地盤上,想要一統民心,有的時候比攻打下來一個國家還要困難。

顧同想要徹底的將朝鮮半島納入中原的行政區劃之中,而不是想將這裡形成一個拖垮中原地區的泥潭所在。

當顧同將自己的看法說給衆人聽的時候,張復亨等人心中莫不感到一陣激動,自古以來,還有什麼比開疆闢土更能鼓舞人心,漢武帝之所以可以被萬世尊敬傳揚,也就是因爲中華的疆域在漢武帝的手上實現了一個大概的版圖,而現在,顧同要率領着他們,將以前只在文化意識上屬於中華範圍的高麗也納爲中華版圖的一部分,這件事情,一旦實現,他們這些參與到其中的人,必將隨之一同載入史書。

流芳千古,對於任何人來說,都具有莫大的吸引。是以,一時之間,衆人都開始圍繞着如何在下好高麗這盤棋展開思考。

第482章 離間(上)第282章 衛王第287章 封侯第321章 南下第205章 朝堂、升官第136章 沈復心思第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中)第581章 高麗問題第271章 發展第84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上)第463章 甕中捉鱉(中)第621章 瘋狂第175章 草的未來(下)第613章 盟約,利益交換第605章 雙喜,喜得龍鳳第196章 羣芳吐蕊,會於一庭(中)第582章 恩威並濟第502章 最後的掙扎第431章 刺韓(三)第321章 南下第76章 榮耀第413章 強健精神,野蠻體魄第438章 奪權(一)第372章 除賊(二)第194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先(下)第578章 十面埋伏(上)第268章 撤兵第624章 進逼(二)第317章 殲敵第367章 明志第481章 夏奸第72章 練兵(五)第416章 四方動第489章 圍殺第638章 終戰(五)第126章 大戰闊亦田(五)第377章 除賊(七)第130章 逼迫第184章 苦難歷盡,良緣始解第316章 動手第325章 三(上)第448章 深情第197章 羣芳吐蕊,會於一庭(下)第18章 籌建餘慶堂(二)第198章 驚天變故第75章 迷離中的醒悟第222章 營救第107章 雨夜和刀光第334章 約盟第312章 反間第493章 兵臨城下(三)第433章 索權第634章 終戰(一)第570章 發兵攻城,以直破曲第638章 終戰(五)第40章 判官李泰第346章 士氣如虹第231章 推還是不推?第465章 妥協(上)第146章 未雨綢繆第371章 除賊(一)第98章 兀立特部第76章 榮耀第623章 進逼(一)第235章 決心第414章 愛的代價第121章 戰事緊(下)第587章 最後的女真第131章 秋日的長安第235章 決心第474章 激辯第480章 毒計第257章 對陣第93章 佈局(中)第492章 兵臨城下(二)第34章 重陽宮中丘處機第263章 造勢第610章 錦衣,踏血前行第200章 立斬不赦第234章 我纔是主角第152章 亂與無力第535章 捷報頻傳第7章 爭執第312章 反間第389章 出征第98章 兀立特部第591章 血洗開城(上)第575章 大軍圍城,各懷鬼胎第500章 兵不血刃(上)第630章 遇刺第573章 滅其威風,挫其氣焰第428章 利令智昏第113章 衆汗之汗(上)第85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中)第547章 野心第444章 奪權(七)第445章 奪權(八)第170章 災情和小發明第33章 此去終南雲深處(下)第150章 夾谷石裡哥的怒火
第482章 離間(上)第282章 衛王第287章 封侯第321章 南下第205章 朝堂、升官第136章 沈復心思第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中)第581章 高麗問題第271章 發展第84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上)第463章 甕中捉鱉(中)第621章 瘋狂第175章 草的未來(下)第613章 盟約,利益交換第605章 雙喜,喜得龍鳳第196章 羣芳吐蕊,會於一庭(中)第582章 恩威並濟第502章 最後的掙扎第431章 刺韓(三)第321章 南下第76章 榮耀第413章 強健精神,野蠻體魄第438章 奪權(一)第372章 除賊(二)第194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先(下)第578章 十面埋伏(上)第268章 撤兵第624章 進逼(二)第317章 殲敵第367章 明志第481章 夏奸第72章 練兵(五)第416章 四方動第489章 圍殺第638章 終戰(五)第126章 大戰闊亦田(五)第377章 除賊(七)第130章 逼迫第184章 苦難歷盡,良緣始解第316章 動手第325章 三(上)第448章 深情第197章 羣芳吐蕊,會於一庭(下)第18章 籌建餘慶堂(二)第198章 驚天變故第75章 迷離中的醒悟第222章 營救第107章 雨夜和刀光第334章 約盟第312章 反間第493章 兵臨城下(三)第433章 索權第634章 終戰(一)第570章 發兵攻城,以直破曲第638章 終戰(五)第40章 判官李泰第346章 士氣如虹第231章 推還是不推?第465章 妥協(上)第146章 未雨綢繆第371章 除賊(一)第98章 兀立特部第76章 榮耀第623章 進逼(一)第235章 決心第414章 愛的代價第121章 戰事緊(下)第587章 最後的女真第131章 秋日的長安第235章 決心第474章 激辯第480章 毒計第257章 對陣第93章 佈局(中)第492章 兵臨城下(二)第34章 重陽宮中丘處機第263章 造勢第610章 錦衣,踏血前行第200章 立斬不赦第234章 我纔是主角第152章 亂與無力第535章 捷報頻傳第7章 爭執第312章 反間第389章 出征第98章 兀立特部第591章 血洗開城(上)第575章 大軍圍城,各懷鬼胎第500章 兵不血刃(上)第630章 遇刺第573章 滅其威風,挫其氣焰第428章 利令智昏第113章 衆汗之汗(上)第85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中)第547章 野心第444章 奪權(七)第445章 奪權(八)第170章 災情和小發明第33章 此去終南雲深處(下)第150章 夾谷石裡哥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