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李好義、楊巨源、陳自強傳

李好義,下邽人。祖師中,建炎間以白丁守華州,積官忠州團練使。父定一,興州中軍統制。好義弱冠從軍,善騎射,西邊第一。初以準備將討文州蕃部有功,開禧初,韓侂冑開邊,吳曦主師,好義爲興州正將,數請出精兵襲金人,曦蓄異謀,不納。未幾,關外四州俱陷,金人長驅入散關,曦受金人說,以蜀叛。好義自青坊聞變亟歸,與其兄對哭,謀誅之。

會曦遣李貴追殺宣撫程鬆,貴語其徒曰:“程宣撫朝廷重臣,不可殺。”好義知其赤心,可以所謀告之。貴遂約李彪、張淵、陳立、劉虎、張海等,好義又密結親衛軍黃術、趙亮、吳政等。女弟夫楊君玉亦與知,好義戒言曰:“此事誓死報國,救四蜀生靈,慎毋泄。”留其母以質。好義兄弟謀曰:“今日人皆可殺曦,皆可爲曦,曦死後,若無威望者鎮撫,恐一變未息,一變復生。”欲至期立長史安丙以主事,蓋曦嘗授丙僞丞相,而丙託疾不往,故兄弟有是謀也。

既而君玉與李坤辰者來,坤辰因言丙亦與合江倉楊巨源陰結忠義欲圖曦。好義遂遣君玉偕坤辰約巨源以報丙。丙大喜曰:“非統制李定一之子乎?此人既來,斷曦之臂矣。”遂與好義約二月晦舉事,見《巨源傳》。乃約彪、術、貴等七十有四人及士人路良弼、王芾。好義夜饗士,麾衆受甲,與好古、好仁及子姓拜決於家廟,囑妻馬氏曰:“日出無耗,當自爲計,死生從此決矣。”馬氏叱之曰:“汝爲朝廷誅賊,何以家爲?我決不辱李家門戶。”馬氏之母亦曰:“行矣,勉之!汝兄弟生爲壯夫,死爲英鬼。”好義喜曰:“婦人女子尚念朝廷不愛性命,我輩當如何?”衆皆踊躍。既行,小將祿禕引十卒來助,各以黃帛爲號。好義誓於衆曰:“入宮妄殺人、掠財物者死。”

時僞宮門洞開,好義大呼而入曰:“奉朝廷密詔,安長史爲宣撫,令我誅反賊,敢抗者夷其族。”曦護衛千兵皆棄梃而走,遂至僞殿東角小門,入世美堂,近曦寢室。曦聞外哄,倉皇而起,露頂徒跣,開寢戶欲遁,見貴復止,以手捍內戶,貴前爭戶,戶紐折。曦走,貴追及,手執其髻,舉刃中曦頰,曦素勇有力,撲貴僕於地不能起。好義急呼王換斧其腰者二,曦負痛手縱,貴起遂斫其首。引衆擁曦首出僞宮,亟馳告丙宣詔,軍民拜舞,歡聲動天地,持曦首撫定城中,市不改肆。

楊巨源(?—1207年),字子淵,利州昭化(今四川省廣元西南)人,祖籍成都。開禧三年(1207年)正月,南宋叛將吳曦,爲四川宣撫副使,兼陝西、河東招撫使,按兵不動,獻關外階、成、和、鳳四州地於金,求金封蜀王。並遣將利吉引金兵入鳳州,僭王位於興州,議行削髮左祍之令,統軍十萬沿嘉陵江而下,聲言約金兵夾擊襄陽。嘉陵土豪首領郭靖和當地百姓卻不願降金,投江自殺。楊巨源與安丙、李好義等密謀,巨源、好義乘夜率勇士七十人斧門而入,殺吳曦,裂其屍。

楊巨源又與李好義共商大計。李好義指出楊巨源與安丙商議的計劃欠妥,“彼出則齪巷,從衛且千人,事必難濟”,應改在吳曦“熟食節(寒食節)祭東園”時殺吳曦。於是楊巨源假造聖旨,倒蓋合江倉印,這樣即使事情敗露,也與安丙無關。以後又恐日久事泄,決定提前於二月的最後一天進行。李好義遂約敢勇軍士李貴和與李貴關係密切的李彪、張淵、陳立、劉虎、張海等人,以及吳曦的親衛軍黃術、趙亮、吳政等低級軍官及軍士74人,加上李好義的弟兄李好古、李好仁、李好問、妹夫楊君玉等親屬,後又有祿褘所率軍士10人,共百餘人。在李好義的率領下,黎明前衝進吳曦內宮。李好義宣稱是奉密詔來殺吳曦,楊巨源也騎馬趕來宣佈密詔。吳曦的親衛兵遂放下武器逃走,李貴首先衝入吳曦的臥室,“手執其髻,舉刃中曦頰,曦素勇有力,撲貴僕於地不能起”。李好義急忙命王換連砍吳曦的腰二斧,吳曦因痛鬆手,李貴遂乘機砍下吳曦首級。

此次平叛有功,李好義自成忠郎特升轉承宣使,李貴特升補授武功大夫、團練使銜,楊巨源升補爲朝奉郎、通判差遣,任宣撫使司參議官。李好古等無官的授官,有官的升官,並都賞賜錢物。根本沒有參加平叛,僅僅是事前與聞其事,而持觀望態度的安丙,卻竊據首功,升任興州知州、利州西路安撫使兼四川宣撫副使,並享受執政官的禮遇。在平叛的獎諭詔書中,竟然對積極策劃者楊巨源隻字未提。而與平叛毫無關係,且“誅曦之日不肯拜詔”的吳曦黨羽、踏白軍統制王喜,卻被說成是“謀戮逆曦,備罄忠勞”,不僅特升轉爲節度使,還被任命爲興州諸軍都統制要職。這使楊巨源以賞不酬功,心頗不平。因而想向朝廷直接申報自己在平叛中的功勞。楊巨源在給劉光祖的信中,記述了當初策劃誅殺吳曦時,安丙的“酬答之語”,並刻印傳佈。安撫副使安丙害怕暴露他當初持觀望態度,以及他申報的平叛情形不實的情況,就以楊巨源“自負倡義之功,陰欲除之”。六月,授命彭輅逮捕楊巨源,押送閬州(今閬中)獄。押解至大安(今陝西省略陽南)時,楊巨源被殺害於途中,而安丙卻以自殺上報。楊巨源的被害,引起“軍情叵測”,安丙“以人情洶洶,封章求免”。南宋朝廷雖未罷安丙安撫副使之職,但因此另派劉甲出任四川安撫使,以穩定人心。後有李珙訟其冤於朝,嘉定六年(1213年),爲楊巨源立褒忠廟。嘉熙元年(1237年)又賜諡忠愍

陳自強者,福州閩縣人,字勉之。登淳熙五年進士第。慶元二年,入都待銓。自以嘗爲韓侂冑童子師,欲見之,無以自通,適僦居主人出入侂胄家,爲言於侂胄。一日,鄉自強,比至,則從官畢集,侂胄設褥於堂,向自強再拜,次召從官同坐。侂胄徐曰:“陳先生老儒,汩沒可念。”明日,從官交薦其才。除太學錄,遷博士,數月轉國子博士,又遷秘書郎。入館半載,擢右正言、諫議大夫、御史中丞。入臺未逾月,遂登樞府,由選人至兩地財四年。嘉泰三年,拜右丞相,歷封祁、衛、秦國公。

韓侂冑顓朝權,包苴盛行,自強尤貪鄙。四方致書饋,必題其緘雲:“某物並獻”;凡書題無“並”字,則不開。縱子弟親戚關通貨賄,仕進幹請,必諧價而後予。日押空名刺札送侂胄家,須用乃填,三省不與也。都城火,自強所貯,一夕爲煨燼。侂胄首遺之萬緡,執政及列郡聞之,莫不有助。不數月,得六十萬緡,遂倍所失之數。創國用司,自爲國用使,以費士寅、張巖爲同知國用事,掊克民財,州郡騷動。

方侂胄欲爲平章,猶畏衆議,自強首率同列援典故入奏。詔以侂胄爲平章軍國事。常語人曰:“自強惟一死以報師王。”每稱侂胄爲恩王、恩父,而呼堂吏史達祖爲兄、蘇師旦爲叔。

侂胄將用兵,遣使北行審敵虛實,自強薦陳景俊以往。金人有“不宜敗好”之語,景俊歸,自強戒使勿言,侂胄乃決恢復之議。吳曦有逆謀,求歸蜀,厚賂自強。自強語侂胄:“非曦不足以鎮坤維。”乃縱之歸,曦卒受金人命爲蜀王。侂胄姦凶,久盜國柄,自強實爲之表裡。

既開邊隙,朝野洶洶,三遣使請和。金人慾縛送首議用兵賊臣,侂胄恚憤,復欲用兵,中外大懼。史彌遠建議誅侂胄,詔以自強阿附充位,不恤國事,罷右丞相。未幾,詔追三官,永州居住,又責武泰軍節度副使、韶州安置。中書舍人倪思繳奏,乞遠竄,籍其家,詔從之。再責復州團練副使、雷州安置。後死於廣州。

第419章 攻心計第231章 推還是不推?第310章 圖謀第468章 核心、圈子第591章 血洗開城(上)第585章 痛飲黃龍第187章 賢才畢至,吐哺歸心(上)第510章 一網打盡(一)第9章 改觀以及改變第342章 戰略制勝(上)第569章 合縱連橫,脣亡齒寒第558章 魚兒上鉤第35章 御女心經第446章 定局第419章 攻心計第569章 合縱連橫,脣亡齒寒第243章 奪城第484章 示弱第507章 算計第98章 兀立特部第231章 推還是不推?第292章 拉攏第180章 遊說(下)第26章 生命,即吾榮耀第425章 下套(中)第398章 第三白九十二章 說降第249章 攻城(上)第54章 再訪重陽宮第266章 炮轟克夷門(上)第366章 李好義、楊巨源、陳自強傳第119章 攜美人歸第453章 戰淮(二)第599章 西遼王朝(續)第144章 平叛(上)第279章 中都第534章 萊山殲敵第295章 元妃第290章 危害第251章 攻城(下)第586章 箭,我爲你擋第237章 商議第402章 激戰蒼山(上)第572章 精心凝神,等待戰機第98章 兀立特部第29章 大山深處的煙火第52章 票號問世(下)第415章 戰事起第154章 禮與希望第160章 結束和開始第135章 涌動第241章 古道、小城第629章 關鍵第310章 圖謀第518章 議立第496章 兵臨城下(六)第110章 真相第460章 四姑娘第514章 一網打盡(五)第47章 神武軍(上)第392章 囊船第145章 平叛(下)第33章 此去終南雲深處(下)第484章 示弱第152章 亂與無力第92章 佈局(上)第287章 封侯第583章 棋子的覺悟第158章 福禍相依第497章 不自量力第341章 進軍關中(下)第483章 離間(下)第330章 投靠第307章 等待第130章 逼迫第30章 頭狼法則第147章 紅燭舞第410章 老爺,抱緊我(下)第204章 女兒心思第227章 打的就是你第502章 最後的掙扎第79章 火藥帶來的慾望(下)第86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下)第208章 溫水煮青蛙第419章 攻心計第257章 對陣第108章 今天請假,累了一天,更新不出來咯第546章 對弈第388章 點將第60章 天山雪蟾第318章 鐵拳行動第592章 血洗開城(下)第107章 雨夜和刀光第499章 女中諸葛第319章 騷亂第302章 芸娘生子,顧同有後第447章 行刑第3章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上)第95章 草原風光無限好第491章 兵臨城下(一)第173章 汪古部
第419章 攻心計第231章 推還是不推?第310章 圖謀第468章 核心、圈子第591章 血洗開城(上)第585章 痛飲黃龍第187章 賢才畢至,吐哺歸心(上)第510章 一網打盡(一)第9章 改觀以及改變第342章 戰略制勝(上)第569章 合縱連橫,脣亡齒寒第558章 魚兒上鉤第35章 御女心經第446章 定局第419章 攻心計第569章 合縱連橫,脣亡齒寒第243章 奪城第484章 示弱第507章 算計第98章 兀立特部第231章 推還是不推?第292章 拉攏第180章 遊說(下)第26章 生命,即吾榮耀第425章 下套(中)第398章 第三白九十二章 說降第249章 攻城(上)第54章 再訪重陽宮第266章 炮轟克夷門(上)第366章 李好義、楊巨源、陳自強傳第119章 攜美人歸第453章 戰淮(二)第599章 西遼王朝(續)第144章 平叛(上)第279章 中都第534章 萊山殲敵第295章 元妃第290章 危害第251章 攻城(下)第586章 箭,我爲你擋第237章 商議第402章 激戰蒼山(上)第572章 精心凝神,等待戰機第98章 兀立特部第29章 大山深處的煙火第52章 票號問世(下)第415章 戰事起第154章 禮與希望第160章 結束和開始第135章 涌動第241章 古道、小城第629章 關鍵第310章 圖謀第518章 議立第496章 兵臨城下(六)第110章 真相第460章 四姑娘第514章 一網打盡(五)第47章 神武軍(上)第392章 囊船第145章 平叛(下)第33章 此去終南雲深處(下)第484章 示弱第152章 亂與無力第92章 佈局(上)第287章 封侯第583章 棋子的覺悟第158章 福禍相依第497章 不自量力第341章 進軍關中(下)第483章 離間(下)第330章 投靠第307章 等待第130章 逼迫第30章 頭狼法則第147章 紅燭舞第410章 老爺,抱緊我(下)第204章 女兒心思第227章 打的就是你第502章 最後的掙扎第79章 火藥帶來的慾望(下)第86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下)第208章 溫水煮青蛙第419章 攻心計第257章 對陣第108章 今天請假,累了一天,更新不出來咯第546章 對弈第388章 點將第60章 天山雪蟾第318章 鐵拳行動第592章 血洗開城(下)第107章 雨夜和刀光第499章 女中諸葛第319章 騷亂第302章 芸娘生子,顧同有後第447章 行刑第3章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上)第95章 草原風光無限好第491章 兵臨城下(一)第173章 汪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