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小心防備

滎陽,漢王府!

今日,漢王劉邦的心情很是不錯。原因無它,趙地韓信那邊傳來消息,燕國已經擺平!

韓信聽從了蒯徹的建議,燕齊之戰儘量不要動刀兵,最好可以和平方式解決。具體方案就是採取恩威並施之舉,武力威脅,使者遊說。

對此韓信深以爲然,貫徹的很是徹底。在大軍壓境,幾場兇猛大大戰之後,燕國銳氣盡失,臧荼更是提心吊膽。

就在這個時候,漢國的使者到了。準確地說應該是韓信的使者,試圖溝通和平解決燕國問題。看來欒布的推測沒錯,韓信果然是這個招數。

使者沒有多餘的客套,一見到臧荼就開門見山,直接挑明瞭來意。實際上他就是替韓信來傳話,提條件的。

韓信提出的條件,可以保全臧荼燕王稱號,還會給他一塊食邑封地,不過燕國的軍政大軍必須得要交出去,也就是說讓他做個有名無實的諸侯!

條件不可謂不苛刻,但是臧荼也不敢說什麼,人家韓信有強勢的資格!而自己呢?弱國無外交,現在弱國連生存的權力都沒有了。想不到最後竟然混到這個地步,如此悲慘……

有名無實的諸侯王?沒了權力會是怎樣的生活?想想臧荼就覺得害怕,簡直太過分了。可是要說拒絕,他還有沒有這個勇氣。要是自己不同意,臧荼真的不敢想。後果會多麼嚴重!

不過韓信已經替他想好了。若是燕國冥頑不明,負隅頑抗,漢軍將會踏破燕地。燕國已經擺脫不了被滅亡的下場,土地也會被韓信收入囊中,不過臧荼就得步魏豹和趙王歇的後塵了。

其實臧荼也知道,韓信願意和自己談判,或許也是有限難處,未必那麼輕鬆地拿下燕國。儘管如此,燕國本身並沒有充足的實力,萬一要是惹怒了韓元帥。漢軍長驅直入,燕軍根本沒有把握抵擋。他已經問過欒布,欒布對此也很沒有信心,不過還是表示只要大王有吩咐。願意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其實說實在的還是臧荼本身沒有那個膽量,現在每走一步他都要考慮自己的處境和下場……

到底是做個富貴閒人,還是堅持下去,堅持自己的權力和尊嚴,當然最終的結果還是國破人亡。理性地選擇應該是前者,可是……臧荼最爲擔心的就是這個富貴閒人能做多久?亡國之君被毒殺的不在少數,短時間或許不會,時間要是稍微長久一點,劉邦還能容得下自己嗎?

韓信似乎知道臧荼會有這樣的擔心。使者還專門對此保證,以後會善待他。當然了,臧荼還試圖以其他的條件和韓信討價還價,無奈使者表示,談判只有這一次機會,要是不同意便直接開戰好了。

臧荼雖然不大相信,但是韓信的強勢是擺在那裡的,根本就不給自己討價的還價的機會。而且很多時候討價還價弄不好,往往自己會更加吃虧,到最後什麼都剩不下。思前想後。猶豫許久之後,臧荼最終還是接受了韓信的條件。

其實臧荼未必是相信韓信的承諾,而是無可奈何,沒有辦法!不相信韓信又能如何?將來的事情不好說,總歸還是有幾年富貴日子可以過的。要是現在不答應,撕破臉皮下場將會更慘。魏豹和趙王歇已經是很好的例子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啊!

臧荼投降的消息由韓信通報給了遠在滎陽的漢王劉邦,可是把劉邦高興壞了。不過唯一讓他有些不悅的是,和臧荼談判的事情,韓信竟然沒有向自己請示就自作主張了。雖然不悅,但韓信終究是奪下了燕地,而且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在他還沒高興多久,一個令人驚訝還有些沉重的消息傳來,劉邦立即不這麼想了。

外黃的彭越來信了,奏報了一件事情——范陽辯士蒯徹被韓信“請”到了大營!

一件看似平淡無奇的事情,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中蘊藏着十分危險的信號!

張良,酈食其、周勃、曹參、樊噲等一干重臣幾乎是同時感到了王府!

“漢王,發生何事?”漢王如此着急地傳召,張良知道必然是發生了比較緊急的事情,尤其是劉邦的臉上,更讓人覺得事情很是不妙。

“你們自己看吧!”劉邦情緒很是低落,伸手遞過來一份帛書!

張良幾人搭眼一看,頓時色變!

“漢王,韓信給您的捷報之中可有提到蒯徹的事情?”張良立即出聲詢問,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要是韓信之前有彙報,那及時合情合理的事情,至少在程序上沒有問題。若是韓信有意隱瞞,那就代表韓信心中有鬼,當真是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漢王劉邦擡頭冷冷道:“隻字未提!”

張良不由的咯噔一下,要是這樣的話,這件事情可就真的有些複雜了。韓信到底在想什麼?他不說是以爲做的密不透風嗎?

“不就是一個蒯徹嗎?什麼人啊?有什麼了不得的?”樊噲對此頗不以爲然。

酈食其搖頭晃腦道:“樊將軍,此事不簡單,這個蒯徹可是大有名堂。此人智謀不錯,也算是一個難得的謀士,自稱要輔佐有爲之君……”

“有先生厲害嗎?能比的過張良先生嗎?”樊噲立即反問。

酈食其苦笑道:“老夫可能不如蒯徹,但是蒯徹定然不及子房先生……這都不是關鍵,重要的是韓信只是一個元帥,是漢王的臣子,他需要一個篤定要輔佐有爲之君的謀士幹什麼?要是爲了燕齊之戰出謀劃策。倒也罷了!但是他應該奏報漢王的。如今他隱瞞事實。可就是居心叵測了……”

樊噲這才明白過來,原來如此。上次劉邦前去井陘口,樊噲可是跟着前往的,韓信領軍在外,要是居心叵測,可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難怪漢王和諸位先生如此擔憂,看來真是要出大事啊!

“漢王,這則消息的〖真〗實性如何?”張良旋即問起了另外一件事。“還有,彭越是從何處得到消息的?他送信給漢王到底是有個居心?”

劉邦沉聲道:“彭越自己說明白了,他派人去請蒯徹。結果被人強行帶走了……他的屬下發現蒯徹是被帶到了東北方向去了……不是韓信還會有旁人?”

“想必是了,此番對燕國的手段並非韓信慣用,反倒像是一個智謀高遠之人的籌劃,很可能及時蒯徹了!”

“那這個彭越也是居心叵測啊!”樊噲說完之後才發現自己說了一句廢話。彭越是什麼人。是什麼情況,彼此之前完全就是互相利用。彭越拉攏蒯徹自然是有所圖謀,這一點都不奇怪。因此彭越敢於將話說的很明白,劉邦也不能說是人傢什麼。至於這一次,很可能是韓信壞了他的好事,他現在是有意借劉邦之手來報復,只是劉邦對此也頗爲爲難。

至於韓信完全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不管怎麼說他都是漢王的臣子,一個臣子現在卻有了不臣之舉。而起才能,威望和現在的實力都可能導致出現大亂子。這是漢國承受不起的損失。正是因此,漢王劉邦和張良等諸多謀士才爲此憂心忡忡。

“興許情況沒有那麼嚴重!”周勃見劉邦愁眉不展,輕聲安慰。

劉邦說道:“不管事情是真是假,此事都不能夠掉與輕心,韓信一旦有了異心,後果可是不堪設想!”

“要不現在解除他的兵權?”不知是誰提出這麼一個建議來!

張良立即阻止道:“不可,萬萬不可!大將領軍在外,而且還是韓信這種有威望,而且還有嫌疑的將領,現在解除兵權豈非要逼他立即造反?何況事情還沒有查實。這樣會讓人說三道四,將士們不明真相,情況會更加的糟糕。”

“他手上不過才五萬兵力……”

“五萬?”張良冷笑道:“雖然此番出征的時候只帶着五萬軍隊,可是現在不還有燕投降的軍隊嗎?張耳雖然當上了趙王,可千萬別忘記了。整個河北都是韓信奪回來的,那裡的駐軍很多都是他曾經的部下。韓信在軍中的影響力你們是知道的,貿然輕舉妄動,後果更加不堪設想!”

“可是,若是他一直掌握着兵權,始終是個隱患啊!”

“未必,至少他現在尚未有明顯的反叛舉動,我們還有機會從長計議解決此事。若是稍有不慎,貿然行事,很可能會讓結果越來越糟。”張良說道:“所謂家醜不可外揚,要是鬧出什麼動靜來,漢國內部不穩,豈非給了有心之人可乘之機?想必這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結果吧!”

越王尹旭,西楚霸王項羽對漢國可都是虎視眈眈,一旦讓他們知道現在漢國內部是這個情況,在沒有完整的應對之策之前,情況簡直是無法估量的。

“那怎麼辦?”

“現在也還是有機會的,首先一點是確定蒯徹到底在不在韓信那裡,還有就是韓信請蒯徹過去到底有何目的,然後我們才能從容應對。”

“嗯,這個寡人回讓人去查的!”不用說,劉邦肯定在韓信的軍中安插了眼線。

張良略微有些歉意,當初劉邦詢問過自己,是否能夠派韓信出去作戰。自己也表現的很是自信,認爲不至於出現大問題,結果現在出了這樣的事情,當真是內疚不已。後悔已經來不及了,現在當務之急是防止事情惡化。

張良說道:“以現在的情況看,韓信想要翻起什麼大風大浪還是不能的,畢竟張耳已經是趙王,鎮守着整個趙國之地。韓信想要在河北之地有什麼大的作爲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燕國之地有在北方,地域狹小,根本起不到什麼大作用,韓信也不會傻到以燕國之地根基作亂的。所以想要成大事,他只有一個選擇!”

所有人都直勾勾地看着張良,終於聽到子房先生說道:“齊國!”衆人這才的鬆了一口氣,齊國之地確實具備這樣的條件,或是韓信佔據了那裡,當真可以爲一方諸侯,劉邦想要管束也是鞭長莫及。而且齊國乃是傳統強國,富饒之地,當地的物產,兵員,以及各方面的條件都可與幫助韓信堅守,發展壯大。

所以只要是個有頭腦,有想法的人,選擇齊國之地作爲根基地,繼而發展壯大完全是可以的,當然了,一切都是建立的實力的基礎上,否則都是空談。不過現在韓信完全具備這個實力,而且時機似乎也很好!

張良續道:“韓信之所以這麼快解決燕國的戰事,很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在於齊國,因爲他此番的重點在於的對齊國作戰,謀取根基之地。他和李左車在帶兵打仗這個方面很有一套,如今要是再多了一個蒯徹爲他們出謀劃策,只怕是要容易很多啊!”

“這可如何是好?出兵齊國是寡人給他的命令,他現在是打着寡人的旗號,用寡人的士兵在爲他自己做謀劃,當真是可惡……”

張良勸慰道:“漢王切莫着急,現在還不是和韓信撕破臉皮的時候,且先耐心等等!當務之急是如何防備他進入齊國之地!”

“怎麼樣?有辦法嗎?”韓信那邊的不穩定因素,讓劉邦有種火燒眉毛的感覺,現在可是無比的着急。

張良道:“如今之計,攻取齊國的事情絕對不能讓韓信一人進行,不若這樣,漢王可以再派出幾位將軍,就以協助韓信攻齊爲由,率兵進攻,到時候跟着他一同進入齊國之地。相當於在齊國之內安插了我們的勢力,即便是韓信想要做什麼,也會有所忌憚,也就不敢那麼肆意妄爲了,然後再逐步解除他的兵權!”

一旁的酈食其卻突然哈哈大笑:“張良先生所言不錯,但是風險依然很大,齊國之地雖然有我們的軍隊存在,但是主導的還是韓信啊!因此最好的辦法還是加以防備,讓韓信根本沒有機會進入齊地!”(。

第336章 何去何從第154章 獵物第82章 作戰會議第192章 范增的憂慮第44章 初試牛刀第420章 有匪君子第442章 魏國危機第663章 渴飲匈奴血第458章 臨江震動第190章 結盟第252章 兩封信函第666章 白登之圍第389章 多多益善第479章 詭異夜晚第37章 承影斷水第247章 失敗的偷營第71章 星象第376章 重逢第211章 尹將軍的逆鱗第547章 合縱連橫第8章 躲入深山做盜匪第147章 破釜沉舟第178章 日薄西山第667章 大破匈奴第359章 狹路相逢第170章 高臺夜話第485章 背疽病犯第307章 諸先生?第520章 生男生女?第259章 人口策略第181章 無傷告密第451章 報捷第424章 伊人倩影第572章 身不由己第581章 風起雲涌第78章 真刀真槍第639章 眼中釘第647章 翹袖折腰舞第305章 美女兼才女第408章 決戰彭城第575章 聯絡齊樑第249章 計劃調整第379章 洞房花燭第130章 亞父教誨第306章 機關術的厲害第300章 生死未卜(下)第260章 編戶齊民第524章 范陽蒯徹第293章 滅頂之災第81章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第422章 淡然應對第524章 范陽蒯徹第521章 生來即爲天子第563章 烹殺劉太公第174章 新安殺降(下)第374章 玉人無恙第35章 前途何在第604章 前程堪憂第570章 合理解釋第176章 入關否(下)第555章 互不侵犯第142章 楚國拆遷隊第51章 史書不可盡信第297章 不速之客第583章 張開口袋第67章 序幕拉開第327章 兩家命運第661章 下一盤大棋第658章 情況有變第578章 交給你來做第629章 一石二鳥第407章 項羽恐懼症第422章 淡然應對第568章 楚漢議和第459章 雲浩,雲青山第656章 了結恩怨第357章 父女重逢第462章 遷都計劃第99章 聲東擊西第184章 第一個謀士第174章 新安殺降(下)第219章 沐猴而冠第476章 醉臥魏宮第95章 先打楚國人第135章 輿論的力量第187章 打定主意第162章 威逼利誘第115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603章 達到效果第120章 茅屋夜話第604章 前程堪憂第356章 美女明察秋毫第163章 三戶津第134章 臨界點第122章 偏向虎山行第622章 形勢複雜第191章 張良計第510章 巴蜀琴氏第54章 根據地轉移第256章 安抵山陰
第336章 何去何從第154章 獵物第82章 作戰會議第192章 范增的憂慮第44章 初試牛刀第420章 有匪君子第442章 魏國危機第663章 渴飲匈奴血第458章 臨江震動第190章 結盟第252章 兩封信函第666章 白登之圍第389章 多多益善第479章 詭異夜晚第37章 承影斷水第247章 失敗的偷營第71章 星象第376章 重逢第211章 尹將軍的逆鱗第547章 合縱連橫第8章 躲入深山做盜匪第147章 破釜沉舟第178章 日薄西山第667章 大破匈奴第359章 狹路相逢第170章 高臺夜話第485章 背疽病犯第307章 諸先生?第520章 生男生女?第259章 人口策略第181章 無傷告密第451章 報捷第424章 伊人倩影第572章 身不由己第581章 風起雲涌第78章 真刀真槍第639章 眼中釘第647章 翹袖折腰舞第305章 美女兼才女第408章 決戰彭城第575章 聯絡齊樑第249章 計劃調整第379章 洞房花燭第130章 亞父教誨第306章 機關術的厲害第300章 生死未卜(下)第260章 編戶齊民第524章 范陽蒯徹第293章 滅頂之災第81章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第422章 淡然應對第524章 范陽蒯徹第521章 生來即爲天子第563章 烹殺劉太公第174章 新安殺降(下)第374章 玉人無恙第35章 前途何在第604章 前程堪憂第570章 合理解釋第176章 入關否(下)第555章 互不侵犯第142章 楚國拆遷隊第51章 史書不可盡信第297章 不速之客第583章 張開口袋第67章 序幕拉開第327章 兩家命運第661章 下一盤大棋第658章 情況有變第578章 交給你來做第629章 一石二鳥第407章 項羽恐懼症第422章 淡然應對第568章 楚漢議和第459章 雲浩,雲青山第656章 了結恩怨第357章 父女重逢第462章 遷都計劃第99章 聲東擊西第184章 第一個謀士第174章 新安殺降(下)第219章 沐猴而冠第476章 醉臥魏宮第95章 先打楚國人第135章 輿論的力量第187章 打定主意第162章 威逼利誘第115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603章 達到效果第120章 茅屋夜話第604章 前程堪憂第356章 美女明察秋毫第163章 三戶津第134章 臨界點第122章 偏向虎山行第622章 形勢複雜第191章 張良計第510章 巴蜀琴氏第54章 根據地轉移第256章 安抵山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