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藏兵計劃(三)

ps:今天第二更!歡迎大家拍磚砸票!

還有一部分人成爲水利工程隊,組成百數人一個的小分隊撒到全省各地的農村土地上,爲那些因爲缺乏水資源而導致土地產出太少的地方提供打機井、修渠道、挖河塘、築堤壩的工作,首期工作目標是美華公司控制下的土地,以及跟美華扯上關係的這些大富士紳的地皮,這上千萬畝的廣闊土地足夠他們忙活一陣子的了。

還有一部分被拉去修公路。他們要修整濟南城環城路,要休整濟南西到黃河渡口的公路,要修整工業園到濟南北貫穿黃臺車站、濟南站的公路,要修整工業區與濟南城永固門的公路,要修建各區之間的公路,同時還要走出去準備修建從濟南到章丘、從章丘到周村、從周村到張店、從張店到博山,從博山到萊蕪、從萊蕪到泰安、從萊蕪到新泰等等一系列的公路。他們的修建標準和方式當然不是這時代軍閥政府們那種應付事兒的土路。在一年後石化廠開工後,將會產生大量的瀝青,這些地方將由瀝青鋪就,而在長期的計劃中,從萊蕪出來的幾條主要幹道,將要建成能夠行走重型坦克的水泥路!

這又是一個長期的建設工程,所需要的人力也是巨大無比,需要花點錢自然也是海了去了。不過話說回來,這一來不用陳曉奇馬上就掏出來,而來也不可能由着他自己往外掏腰包啊!只要有了經濟利益趨勢,不用他招呼,自動有人涌上來主動給錢往裡參與,他這大樹在前面撐着,其他人還用擔心自己的錢會陪在裡面不成?

這時代最大的好處,就是這些最基礎的勞動力太低廉了!絕大多數人是爲了自己出來找點吃的,可以不跟家裡的老幼婦孺爭那一點點僅夠維持生存的食物,工錢不工錢的根本不敢奢望,而美華集團還能夠提供每月兩塊錢的工錢,還管吃管住,這可是天上掉下來的大好事!他們要是不瘋狂纔怪!

當然,對於這些沒什麼技術和特長純有一把子力氣的民工來說,這份錢拿的並不容易。他們得不到工廠裡面那些工人的待遇,他們每天付出的汗水要多得多,他們也幾乎沒有什麼休息日,而且起早貪黑的加班是常事,並且兩塊錢是上限,輕易是不會有加薪的。但就是這樣,他們也乾的很高興,因爲自己不僅能養活了自己,還能夠拿着這錢去養活家裡人。有的時候,勞動人民的要求就是這麼簡單。他們這些人整天除了吃就是幹活,時不時的就轉換工作地,因此,陳曉奇也不擔心他們這些人裡面會出現什麼革命黨鬧事的,雖說越窮越革命,那也要有一定的基礎,好不容易有個地方拿工資掙飯吃,傻子纔去鬧那什麼革命呢!

這樣的計劃,說他是五年計劃或者十年計劃都不爲過。但是陳曉奇的腳步沒有就此停下,在整個工業園區的建設進入到第二階段之後,所有的設計人員被拉到了萊蕪地區內,他們將在那裡規劃設計“美華集團”的第二個基地,同樣是以煤炭和鋼鐵爲核心的重工業中心。其規模和產能將更大。

除此之外,王天雲的工程兵團選拔建立起來之後,他們將移師到南部山區中,按照從德法請來的專家們的指導設計,在從濟南東南穿過泰山東部到萊蕪之間這條斜線上,開挖一系列的穿山公路,並在山體穩固的地方挖出大量的山中洞穴,按照陳曉奇的說法,是要將整個魯中山區搞成連成一片的大型山洞羣,裡面要能夠容納至少五萬部隊和五萬輔助人員生活三年的廣闊空間,同時還要容納將要建立起來的秘密研究基地。

要將一個佔地兩萬畝的大型研究機構全部塞進山洞裡不說,還得將這些研究機構所需要的試驗設備展開,其中就有戰鬥機所需要的風洞,這麼巨大的工程量可真是考驗人,那就不說要花多少錢了,真要是能搞出來搞成功的話,一支強悍的工程兵團絕對能鍛煉出來的。

整個“藏兵計劃”就是這麼巨大,其週期之長、覆蓋面之廣、投資之大都是這時代之冠,也許只有後來希特勒上臺後搞得那一系列海外軍隊建設和軍事研究活動才能超過,當然隨着陳曉奇漫長的更大計劃的展開,這個計劃的影響之大就不見得比小鬍子差多少。

能招出來這麼多的兵,當然不是“小財神”身負王八之氣,其實他的手段單調的很---利益驅使罷了。

不是被抓壯丁和以性命安危相要挾,這時代的老百姓誰願意去當兵啊!“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這是明訓,實則也沒有一個心裡面還有“保家衛國”這種念頭了,看夠了軍閥混戰,看夠了兵痞橫行鄉里,樸實的老百姓很明智的選擇了躲避。但是到了這裡他們看到陳曉奇的招兵手段之後,就再也受不住那誘惑了。

“美華集團”招兵買馬的告示是對內的,在超過兩萬農民和青年人以及混不下去了的小學徒工們集中到濟南之後,這種內部選拔就已經開始了。來了之後分班分批的進行出訓,同時也是在觀察評估,合格的才能進入下一輪的篩選,當兵的,不管是民團兵、護衛兵、商團兵還是工程兵,他們的特色之一就是拿到的薪水比一般工人都高得多。

比如說,新進的工人培訓期間只有兩塊錢的薪水,但是進入士兵選拔的起步就是翻倍的四塊錢,在經過三個月的加強培訓之後,再次進行選拔,最優秀的加入到護衛中,進入“護衛學校”進行深造,這個過程會很長,並且還有着不間斷的選拔篩選,優中選優,直到他們不知道的頂端---特種兵。

其次的會加入到商團裡面,最次的才加入到民團。同樣的,他們受到的訓練也不一樣,待遇也是不一樣的。不過不管三種軍人哪一支,他們的待遇都不是其他人所能比擬的,他們的最低薪水有六塊,實餉實發,不存在喝兵血的勾當,另外製服裝備被褥飯食這些都是免費的,在這時代可謂是高收入人羣了。

當然單論餉銀他們是不高的,在廣東成立的黨軍裡面,普通士兵的薪水就比他們高,軍官就更不用說了,那是成幾倍的往上翻。但是有些條件是黨軍做不到的。比如說,美華集團提出,凡是正式進入軍隊的,可以爲他們家解決一個人的工作問題,也就是說你來了當兵,家裡就會出來一個人當工人,這麼算起來,一家兩個拿薪水的,足夠養活一家五六口人的,比種地都划算。

再比如說,美華集團還提供參軍者的家人或者後代入學學習,小學是完全免費的,中學也是半費,還免費給校服穿。如果在軍隊裡當兵三年,一個後代或者家人將得到小學到初中免費的教育機會。

再有,他們這些人當兵三到五年就有了退役的機會,而不是一輩子當丘八不得脫身。他們退役之後可以選擇在美華旗下繼續工作,或者從公司得到十畝地耕種,總而言之,只要進了美華,他們就不必再爲了下半輩子操心了。而他們當兵的目的,也是爲了保護自家人的幸福安危。

這種將一大家子人的利益全部拴在公司褲腰帶上的做法是很卑鄙的,但是老百姓卻不這麼看,在他們看來,這簡直就是真的財神爺下凡來拯救他們一樣的實在。所以,他們不但當兵當的心甘情願,無論是訓練還是拼殺,都有着於別人不同的勁頭。無他,自己拼命不光是爲了錢,不光是爲了一口吃的,更多的是爲了自己一家人的安危和幸福,爲了子孫的綿延,拼了命也值得,何況還有那麼優厚的撫卹呢,死了自己一個,一家子後半輩子不愁。值了。

除了軍人之外,已經確定成爲工人的那些人,類似的條款他們也可以享受的到,一家人中至少有兩個人能享受到美華集團的照顧,他們可以生活的很好,他們可以別這個時代大多數人都活得好,還活得更加有希望。

有的時候看美華公司辦事真的是很沒有人情味,他們不管來的人理解不理解,一律要去參加識字班,一律要去參加團隊訓練,一律要去學習那些長篇大論難以理解的條條框框。但是他們來到之後就停不下來了,他們就像眼前懸着胡蘿蔔的驢子一般,被那老是差一點就能夠到的希望勾引着不斷的走,一直地走。

爲了保證這一切的實現,美華公司從美國回來的第一批一百多人,和第二批一千多人加上當地招聘的那一大堆人,以及從山裡跑出來的“土匪”們,不得不全情投入。“美華銀行”專門成立一個部門,叫做“美華集團財務結算中心”,專門針對這一切的資金劃撥和分散使用,而在這下面又成立了針對每一個合資工廠的財務中心。

在對三個軍事編制的資金使用和控制上,陳曉奇採用的是跟這時代絕大多數軍閥部隊不一樣的管理方法,專門成立“後勤部”,同時“美華銀行”派出一個分支機構來負責軍餉的發放工作,這樣一來軍餉將不再過那些軍官們的手,而是直接發放到每個士兵一單登記在案就隨着發放的存摺上---沒看錯,存摺,這時代叫“存單”的也有。但是陳曉奇根據自己在後世的經歷引入了存摺,然後被金融專業人才們給深度挖掘發揮發揚,雖然變得面目全非,但是很實用,很有效。

第101章 軟硬兼施第5章 災難財第177章 彰顯實力第58章 強行推動第121章 攻佔沖繩島第100章 反攻東北(九)第111章 得償所望第39章 東方大商(一)第74章 硝煙再起第171章 空戰英豪第30章 冒牌天才第38章 九一八(三)第91章 南洋大戰(四)第40章 華北大戰(七)第1章 魚雷突襲第66章 大刀砍鬼子第29章 工業規劃第117章 爲了榮譽第2章 戰事將起第22章 淞滬開戰(九)第102章 反攻東北(十一)第215章 漩渦第35章 意外修煉第76章 復興之始第217章 最後一擊第78章 秋後算賬第42章 陳壽亭的疑問第156章 夜襲(一)第5章 災難財第30章 冒牌天才第56章 實業先驅第191章 圖謀越南第132章 最後的告別 以色列第66章 全球物流第21章 入學、買地第25章 風雲變幻第38章 藏兵計劃(三)第139章 突襲(二)第56章 暗潮涌動第58章 千年 發端第18章 淞滬開戰(五)第170章 再次空戰第119章 仁川登陸第29章 超級忽悠第202章 準備賑災地一百四十二章 突襲五第7章 多倫戰(一)第10章 察東戰(一)第55章 蓄勢第63章 柳暗花明第36章 藏兵計劃(一)第96章 危機公關第166章 炸沉敵艦第69章 孬兵第63章 調停 轉進第14章 淞滬開戰(一)第67章 如此亂戰第49章 南洋戰事(五)第105章 關門打狗第151章 前夜第8章 兄弟重逢第25章 風雲變幻第195章 盛唐之韻(二)第219章 尚武中華第60章 拜見督軍大人(二)第18章 內幕消息第12章 塞牙西餐第24章 炸藥發明第69章 白銀法案第39章 九一八(四)第153章 再見蔣中正第197章 轉折點第45章 日本人的烏龍第47章 華北大戰(十四)第83章 夜襲匪巢第42章 柴油動力第66章 大刀砍鬼子第213章 瘋狂少年第25章 杜邦公司第49章 南洋戰事(五)第11章 環保工業第59章 諜戰(三)第191章 圖謀越南第126章 張宗昌問計第15章 中國醫學第171章 空戰英豪第21章 底氣第177章 危機前沿一百零九章 齊魯商會第73章 種子計劃第28章 鐵軍入甘第24章 增援橫嶺城第102章 反攻東北(十一)第124章 對抗的開始第77章 面見張宗昌第165章 炸了再說第76章 波蘭滅 圖謀南下第61章 拜見督軍大人(三)第72章 英雄的背影第117章 阻止中國崛起
第101章 軟硬兼施第5章 災難財第177章 彰顯實力第58章 強行推動第121章 攻佔沖繩島第100章 反攻東北(九)第111章 得償所望第39章 東方大商(一)第74章 硝煙再起第171章 空戰英豪第30章 冒牌天才第38章 九一八(三)第91章 南洋大戰(四)第40章 華北大戰(七)第1章 魚雷突襲第66章 大刀砍鬼子第29章 工業規劃第117章 爲了榮譽第2章 戰事將起第22章 淞滬開戰(九)第102章 反攻東北(十一)第215章 漩渦第35章 意外修煉第76章 復興之始第217章 最後一擊第78章 秋後算賬第42章 陳壽亭的疑問第156章 夜襲(一)第5章 災難財第30章 冒牌天才第56章 實業先驅第191章 圖謀越南第132章 最後的告別 以色列第66章 全球物流第21章 入學、買地第25章 風雲變幻第38章 藏兵計劃(三)第139章 突襲(二)第56章 暗潮涌動第58章 千年 發端第18章 淞滬開戰(五)第170章 再次空戰第119章 仁川登陸第29章 超級忽悠第202章 準備賑災地一百四十二章 突襲五第7章 多倫戰(一)第10章 察東戰(一)第55章 蓄勢第63章 柳暗花明第36章 藏兵計劃(一)第96章 危機公關第166章 炸沉敵艦第69章 孬兵第63章 調停 轉進第14章 淞滬開戰(一)第67章 如此亂戰第49章 南洋戰事(五)第105章 關門打狗第151章 前夜第8章 兄弟重逢第25章 風雲變幻第195章 盛唐之韻(二)第219章 尚武中華第60章 拜見督軍大人(二)第18章 內幕消息第12章 塞牙西餐第24章 炸藥發明第69章 白銀法案第39章 九一八(四)第153章 再見蔣中正第197章 轉折點第45章 日本人的烏龍第47章 華北大戰(十四)第83章 夜襲匪巢第42章 柴油動力第66章 大刀砍鬼子第213章 瘋狂少年第25章 杜邦公司第49章 南洋戰事(五)第11章 環保工業第59章 諜戰(三)第191章 圖謀越南第126章 張宗昌問計第15章 中國醫學第171章 空戰英豪第21章 底氣第177章 危機前沿一百零九章 齊魯商會第73章 種子計劃第28章 鐵軍入甘第24章 增援橫嶺城第102章 反攻東北(十一)第124章 對抗的開始第77章 面見張宗昌第165章 炸了再說第76章 波蘭滅 圖謀南下第61章 拜見督軍大人(三)第72章 英雄的背影第117章 阻止中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