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藏兵計劃(一)

PS:謝謝大家的支持和幫助!不過還是懇求一句,討論時能不能不罵人?餓,繼續求票。

他更加不知道的是,在幾年之前,美國人和英國人就已經將觸角延伸到了山東乃至河北的一些地方,特別是美國人,他們已經發現黃河下游的棉花種植有先天的優勢,並且通過一些實驗性的良種培育活動驗證了這種論斷,下一步只是通過什麼機會來達成伸手進來的事情了,陳曉奇的出現無疑是恰恰滿足了這個計劃而已。

陳氏突然回來大張旗鼓的搞出來這麼個“工業園”,對於日本人原本的計劃破壞影響相當的大,但因爲該計劃的主體是美國人,特別是能夠影響美國政府的幾大財團在背後支持,那就不是單純的去搞破壞所能解決的了,也不可能跟對付中國人似的強行霸佔,因爲日本不具備跟列強開戰的能力,至少目前不行。

其次,就是日本人本身經過仔細研究計算後發現,陳曉奇此舉對他們或許有利也說不定。首先日本人的工業生產需要一個市場來容納消化,而現在的山東乃至中國東北部的承受能力有限,因爲都太窮,陳氏鉅額資金的加入無疑會將這大片地區的經濟帶動起來,會給整個地區的經濟增長和人民富裕帶來巨大的拉動,這也就意味着一個更加巨大的消費市場的形成,這樣一來就比日本人自己辛苦投資拉動要好得多,快得多,對於目前的日本經濟是有利的。

再者,就是日本人經過計算後,得出來的結論是---中國的經濟再發展,沒有二十年是不可能追上今日的日本的,而且這還是在政局平穩的前提下,而不是現在這種軍閥漫天滿地混戰的局面,因此並不存在所謂軍事強大的可能性,而一個經濟軍事同樣強大的統一的中國是不符合日本和列強的利益的,這一點大家心中都有數,因此一個受控制的高質量消費市場反而更加對他們有利。

因此,陳曉奇沒有受到來自於其他各方的壓力,但卻把軍閥們給愁壞了。

他的前期計劃都在山東省內,那些外地的軍閥手伸不到這裡來,而且這裡是一整塊的勢力範圍,也就無所謂他怎麼折騰。但是最後那幾段鐵路就不妙了,那將會把整個中國的南北、東西都串聯起來,四川的獨特地理優勢將不復存在,西北方面和中原方面順着鐵路就衝下來,根本擋住不,而西北方面和中原方面、西北方面和北面、東北面一旦連起來,這爭鬥不免就大大增加,交通提供的不光是經濟便利,更是兵家必爭。這麼一搞的話,到時候恐怕這打仗的事情就越發糟糕,很可能會打成一團漿糊,造成全國性的混亂。

而且北方的老毛子對於鐵路的南北互聯和往西北的延伸格外警惕,他們可是從骨子裡都冒着擴展疆土的慾望,對於西北新疆地區不是垂涎了一兩年了,一旦中國人的鐵路修建了過去,那裡的變數可就太大了。好在目前只計劃到了玉門,而且也只是計劃。

只是一個計劃就搞得滿城風雨,這種結果陳曉奇非常滿意,攪局不用費多大勁,能夠一句話弄得大家都不安生,這就是最好的結果,他喜歡得很!

計劃被覈准之後,陳曉奇還真就開始幹了,他手底下的人中林瀟林澤生當然是不二的人選,這位詹天佑先生的學生和忠實的追隨者在沉寂了數年之後,終於有了用武之地。在周遊列國考察了世界強國的鐵路建設、地質勘探和諸多技術之後,按照陳曉奇的要求從英法請到了十幾位這方面的專業人士來山東任教、當顧問,而他本人則開始緊鑼密鼓的籌備築路大軍。

除此之外,陳曉奇對所有部門的領導發出指示---“藏兵計劃”開始。

“藏兵計劃”,是參謀部在回國之前制定的繼黃鎮山部的“混水行動”之後的另一項重大舉措。這個計劃的核心,就是眼前這個巨大無比的工業園外面數不清的建設隊伍。

招工令一出,能幹、肯幹、膽大的山東人集體運動起來,紛紛沿着自家的路線朝着濟南這個只聽過沒見過的地方涌動。在頭半年時間中,前三個月到達的主要是趙大寶那樣準備進行深度培養的年輕人,他們中間將出現的是經過第一階段識字培訓之後,再經過第二階段強化培訓的專業人員。只要不是被刷下來的少數人,他們都將被作爲班組長一類的準技術工人按照特長和意願分配到各個工作崗位,總而言之,他們就是基層幹部的預備役。這裡面也包括了未來的士官培養選拔。

後三個月招聘的人手,是在前面的基礎上特別加重了普通勞力和民工的數量。這些人首先是被強化訓練後作爲工業園建設隊伍出現的,而隨着建設工作的不斷深入和升級,他們的身份也在不只不覺中發生着悄然的變化。

建築大軍中,表現突出有發展潛力的被選拔進幹部培養梯隊中重點照顧,對於土建工程特別適應和特別上道的被選出來作爲專業建築工人進一步培養,他們將逐漸分成樓宇建築、工廠建設、水利建設、道路建設、礦山建設等不同的發展方向。其中工廠建設也細分了鋼鐵、發電、石化、輕工等不同的種類;築路大軍則分爲鐵路和公路兩大類;水利建設分爲農田水利、河道疏通、防洪發電、港口航道等等;礦山建設則分爲了煤礦、鐵礦、鋁礦、銅礦(金礦)等等一系列不斷擴展的技術工種,另外還有一類是不能宣之於口的,那就是工程兵隊伍。

篩選出以上的工人之後剩下來的那些,就是除了體力活什麼都不會幹的,那隻能去挖溝拋地扔磚頭砸石頭了,他們連水泥沙子的比例都弄不清,讓他們去幹建築工程會鬧出麻煩來的。

此外,在以上的工種內,還將開設一系列的機械操作人員培訓工作。陳曉奇迴歸之後,美國那邊將陸續運到各種輕型、重型建築機械和農業機械等等車輛,以及大量工業生產機牀、機械,這些都需要具有相關知識的人員去操作使用,否則都是一堆廢鐵。這一類的人員除了最早的選拔者之外,也同時在勞工大軍中慢慢的發掘尋找。

“美華集團”建立的大學城並非是真正的要培養這時代的大學生那麼簡單,在這個時代,能夠容納數萬大學生同時入住學習生活的空間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它甚至可以將全國的在校大學生都裝進去,後世的中國光山東一地每年畢業數十萬大學生的場面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夠出現,眼下,整個濟南城所有大學和專科學校的學生加起來不過數千人,很可能不超過兩千人。

那麼,這麼大的學校是幹什麼的?

超級無敵大學堂。這是陳曉奇惡搞的一個自我命名。來自後世的他印象最深的事情之一,就是山東電視臺每天早晚不停的那些“技校”的廣告,那加起來每天長達數小時連番轟炸不停的往人腦子裡灌輸一個個的名詞,讓你記不住都不行,林林總總加起來幾乎要包括了世界上絕大多數輕工和服務業技術工種,像什麼電氣焊、鈑金、機牀、汽修、駕駛、美容美髮、按摩保健、廚師麪點、電工機電、挖掘、裝載、推土、叉車、吊車、縫紉、農機、製冷等等,細分的那就不用說了,電腦數控之類的暫時不沾邊。總而言之,這一個技校辦好了,基層技術工人的培訓就算到位了。

陳氏的“超級無敵大學堂”的主要組成部分就是這些速成班。在選拔基地經過識字、紀律、協作培養之後,考覈合格的將被送到這裡進行爲期半年到一年的脫產學習,出來後就是升級版的工人了。

大學堂第二部分,是高了一格的正規化專業培訓學校,這裡將按照後世中等專業學校的標準來培養初中畢業的學生,將他們在兩三年的時間內培養成準專業技術工人,他們將組成工業大軍中的基層骨幹力量,作爲最低檔的專業人士存在,當然還有着無限的成長空間,那純粹要看個人努力的結果了。

再往上的,纔是今時今日的正規大學。陳曉奇惡趣味的想到,後世那些大學爲了所謂的規模,毫無必要的去將一大堆根本不同風格不相關聯的專業大學給兼併進去,組成動輒數萬大學生的超級大學,論人員規模自然是牛叉叉的,但是論師資力量特別是導師、院士的數量和水平,那簡直是繡花枕頭徒有其表。

將大學搞成了大學生流水線,將培養棟樑之才的聖地當作了撈錢的金礦,這樣的學校不要也罷。一所沒有精神沒有思想沒有靈魂的大學是沒有存在的必要的。

但是到了這個時代,陳曉奇卻怕的就是那些思想精神,他深深感受到這些激動地年輕人心中那些永不熄滅的火焰和熱情,卻也爲此頭疼不已,因爲他們幾乎都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抨擊時政對抗軍閥政客上面,而忘了自己本專業學的到底是什麼。

如果給自己弄出來這麼一堆的大學生,那他寧可不搞這個學校,至少現在不是時候,他需要的是能埋頭在專業學科上奮發向上孜孜不倦深入下去的工作者,而不是精神鬥士。

繼續求收藏了!成績不好意思見人了!大家幫忙啦!謝謝!推朋友書《超時空湮滅》

第55章 盜版衝鋒槍第219章 尚武中華第69章 大亂的序曲第3章 意外大禮(一)第5章 災難財第51章 刺殺第100章 反攻東北(九)第8章 多倫戰(二)第155章 炮火還擊第67章 武器定型第49章 華北大戰(十六)第60章 熱血 勇士 殺第106章 八團雪恥第30章 冒牌天才第36章 藏兵計劃(一)第58章 千年 發端第152章 熱血少年第213章 瘋狂少年第31章 洪流第213章 瘋狂少年第69章 白銀法案第21章 入學、買地第58章 千年 發端第78章 離開美國第85章 爭執第31章 洪流第35章 意外修煉第125章 登陸日本第45章 我們的軍刀第52章 中國工業基地第215章 漩渦第19章 淞滬開戰第218章 噴氣紡紗第26章 中國海軍之痛第50章 華北大戰(十七)第87章 蘭芳參戰 鐵血出擊第1章 海盜事業第154章 蔡公罹難第4章 鬱悶年代第68章 崛起的契機第3章 扯皮 擴展第39章 東方大商(一)第120章 遭瘟的南朝鮮第12章 大魚第52章 中國工業基地第21章 底氣第23章 棉蘭第101章 軟硬兼施第130章 搶劫日本第72章 艦隊成軍 備戰第16章 希望第9章 多倫戰(三)第24章 增援橫嶺城第47章 南洋戰事(三)第62章 諜戰(六)第61章 諜戰(五)第59章 諜戰(三)第52章 一切就緒第23章 華北劇變第29章 勇士再揮刀第50章 華北大戰(十七)第97章 督辦巡視第3章 盧溝橋 想不到第130章 搶劫日本第46章 大躍進式的發展(一)第26章 中國海軍之痛第69章 孬兵第60章 石油與相親第14章 擊約翰牛第64章 救國軍第96章 反攻東北(五)第234章 挫敗第26章 “黑星”手槍第1章 海盜事業第67章 如此亂戰第109章 瓜島血戰(一)第21章 底氣第30章 冒牌天才第22章 淞滬開戰(九)第3章 意外大禮(一)第39章 華北大戰(六)第77章 內憂外患 大風起第162章 第一場空戰第17章 前路第183章 飢餓的日軍第73章 重見故人第221章 中醫抗爭(一)第98章 反攻東北(七)第70章 暗潮 使命第64章 羅的計劃第35章 華北大戰(二)第32章 金剛號覆滅第80章 大移民序曲第34章 文化教育第40章 東方大商(二)第76章 復興之始第52章 陳平第63章 南洋布局第177章 危機前沿第26章 產業工人
第55章 盜版衝鋒槍第219章 尚武中華第69章 大亂的序曲第3章 意外大禮(一)第5章 災難財第51章 刺殺第100章 反攻東北(九)第8章 多倫戰(二)第155章 炮火還擊第67章 武器定型第49章 華北大戰(十六)第60章 熱血 勇士 殺第106章 八團雪恥第30章 冒牌天才第36章 藏兵計劃(一)第58章 千年 發端第152章 熱血少年第213章 瘋狂少年第31章 洪流第213章 瘋狂少年第69章 白銀法案第21章 入學、買地第58章 千年 發端第78章 離開美國第85章 爭執第31章 洪流第35章 意外修煉第125章 登陸日本第45章 我們的軍刀第52章 中國工業基地第215章 漩渦第19章 淞滬開戰第218章 噴氣紡紗第26章 中國海軍之痛第50章 華北大戰(十七)第87章 蘭芳參戰 鐵血出擊第1章 海盜事業第154章 蔡公罹難第4章 鬱悶年代第68章 崛起的契機第3章 扯皮 擴展第39章 東方大商(一)第120章 遭瘟的南朝鮮第12章 大魚第52章 中國工業基地第21章 底氣第23章 棉蘭第101章 軟硬兼施第130章 搶劫日本第72章 艦隊成軍 備戰第16章 希望第9章 多倫戰(三)第24章 增援橫嶺城第47章 南洋戰事(三)第62章 諜戰(六)第61章 諜戰(五)第59章 諜戰(三)第52章 一切就緒第23章 華北劇變第29章 勇士再揮刀第50章 華北大戰(十七)第97章 督辦巡視第3章 盧溝橋 想不到第130章 搶劫日本第46章 大躍進式的發展(一)第26章 中國海軍之痛第69章 孬兵第60章 石油與相親第14章 擊約翰牛第64章 救國軍第96章 反攻東北(五)第234章 挫敗第26章 “黑星”手槍第1章 海盜事業第67章 如此亂戰第109章 瓜島血戰(一)第21章 底氣第30章 冒牌天才第22章 淞滬開戰(九)第3章 意外大禮(一)第39章 華北大戰(六)第77章 內憂外患 大風起第162章 第一場空戰第17章 前路第183章 飢餓的日軍第73章 重見故人第221章 中醫抗爭(一)第98章 反攻東北(七)第70章 暗潮 使命第64章 羅的計劃第35章 華北大戰(二)第32章 金剛號覆滅第80章 大移民序曲第34章 文化教育第40章 東方大商(二)第76章 復興之始第52章 陳平第63章 南洋布局第177章 危機前沿第26章 產業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