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轉折點

這時代的中國精英,絕大多數都是留學歸來的,特別是近十幾年來留學西方國家的那些人,親眼看到世界的巨大反差,看到自己國家的衰落殘破,那種錐心的痛苦是無法形容的,除了少數留學日本的被洗腦的腦殘體之外,他們其實都有一股爲了國家而奮鬥的願望!只是在現實的巨大壓力之下,他們無奈的選擇了麻木和妥協!

一場重溫大唐盛世的展覽,一曲激揚志氣的慷慨悲歌,喚起英雄中國人心中多少年夜不曾消磨的志氣和勇氣,不該如此沉淪啊!不該就此放棄!我們的國家還在,我們的民族還在,我們的親人同胞還在!我們仍然有希望!

感情是這樣一種東西,他可以傳染,可以宣揚,可以影響其他的人,當你真的用心去表達的時候,就一定可以感動其他人。

曲老好不容易止住了悲情,精神有些衰老,神情有些疲憊,但是他的眼睛卻是少有的明亮,他那乾瘦的手用力的攥住陳曉奇的手,急切的問:“這是哪一位前輩做的曲子?太能契合我們這些人的心思了,我一定要謝謝他!”

陳曉奇將他安撫下,嘆道:“這是一位叫黃的前輩所寫的曲子,至是可惜啊,他已經不在了!

曲老擊節嘆道:“這位前輩文采斐然,定時一個絕世的奇才,可惜啊天壽不永,我等無緣相見!小陳啊!你的所作所爲我都看到了,很好!當年我們那麼多前輩沒有做到沒敢想做的事情,而今你都做到了!我們都老朽了,別的辦不到,便拼着一把老骨頭給你吶喊助威也是好的!你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也儘可以找我們來商量。不過有一樣,你日後不可再將那些編鐘編拿出來濫用了!此等重寶,豈可這般折損!”

陳曉奇大汗!這位老前輩說話夠直接地,他可絕對沒有想到居然會有這樣的意外收穫啊!曲老什麼人他還沒打聽明白,但是這個歲數的早期留學前輩。\\\\\那是個頂個的高人啊!跟詹天佑那些人同一時代的留美幼童,那一個不是響噹噹地人才啊!雖然現在他們都老了,但是別忘了,他們的資格在這裡擺着,門下晚輩學生多不勝數。若是他們巨臂一揮,那自家需要的人才還不滾滾而來啊!

他大喜的說道:“多謝曲老前輩的提攜!晚輩感激不盡!不過那編鐘,那是我找人做地贗品,並非珍品那!”

曲老眼睛一瞪,斥道:“你少蒙我!若不是埋藏千年的真品,如何發的出來那堂皇正大幽古渾樸之音?莫欺我年紀大了耳朵不好使?我還不糊塗!”

陳曉奇大汗!這老人家真的就有這麼好的耳朵啊!你說你這麼大年紀了欣賞一下就好啦嘛,幹嘛聽得這麼真切呢?那兩套古傢伙倒真的是從地裡扒出來的原版貨色,陳曉奇不是不想仿製,但是一來時間不足。而來,這玩意道道太深了,沒那水平的誰搞的定啊!

不過他主意轉地很快,馬上笑道:“這個事出有因嘛!不過曲老是行家裡手,若是您有閒的話,可否給我們晚輩一些指導意見?這國家重寶,不可隨意動用我也是知道,但是無奈手邊無人能做的了做得好這樣的事情啊!”

曲老這才滿意的捋着鬍子道:“老朽可以考慮去濟南轉一轉!聽說你建了一所國學堂,連章老先生都去了?還有一座博物館和藏書樓?嗯。老朽到要去看看都有些什麼珍奇寶貝!”

陳曉奇樂道:“到時候晚輩一定恭迎您的大駕!”

到此話一說開,相互之間再不陌生。談論起來便也無拘無束,曲老多年以來的心結終於有了打開的機緣,便不肯錯過,頓時跟陳曉奇敞開胸懷滔滔不絕的聊了起來。

曲老是最早一批留美地人員,不過他不是官派的幼童之一,而是家族跟風派出去地,回來之後他們這些人就被永久性閒置,直到滿清滅亡都不得重用,半生憧憬都被耗費在毫無意義的等待之中,除了將希望傳給下一代之外。^^ ^^他們沒有別的選擇。舊有的思想已經徹底限制住了他們的思想和作爲,他們也只能在午夜夢迴的時候涕淚沾巾。

沒有別的出路。潛心研究救國之道外,曲老這樣的人,許多人都用一生在考慮出路,國家的民族的自己地,劇烈地文明衝擊導致他們無所適從,不知道從哪裡下手,跟大多數人一樣,只能寄希望於另一個聖人出現,因爲中國傳統思想中,“五百年有聖者出”,算起來時間正好差不多。

不能說這個時代的人可憐愚昧,因爲後代人是站着說話不腰疼才這麼說。這些一生只想國家民族強大復興地人,不管他們做了多少,哪怕沒有什麼成績,都是非常令人景仰的,決不可隨意詆譭。

曲老答應陳曉奇,會擇時間北上山東,做長時間的逗留,或許還會請上二三好友,攜帶些後輩子弟。

第二天的報紙對於這一次的發佈會分別用頭版頭條大字宣揚,其中中國國內的報紙多半是褒獎的態度,什麼“重現大唐風韻,復甦華夏文明”啊,什麼“展示國人志氣,一表中華風采”,等等不一,但也有少數的報紙用很“冷靜”很“理性”的語調宣稱,此時都是民國17年了,仍有一些人抱着過去那些腐爛不堪的東西不放,如今日本已經大大的強大於我國,某些人卻仍執着於很久以前凌駕於人家之上的那點優越感,莫不知道當今世界是人人平等了的麼?

西方報紙的態度就沒有那麼曖昧了,比如法國《時報》記者就用誇張的語調說“當發佈會結束之後我走出會場,平生第一次發現整個世界失去了色彩!以前的一切都是那樣的蒼白!中國,唐朝,他讓我們記住了,人類的服裝文化可以是這樣地絢麗!”

英國的《商報》用相對冷靜的口吻稱“不可否認一千多年前的中國是璀璨和繁華的。^^^^那些美好地東西的確值得我們去讚美的,但是應該注意到,這似乎是中國人的一股懷舊風潮的風氣在復甦,他們懷念那個曾經讓萬國來朝地偉大時代。”

美國《郵報》說,“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多次類似唐朝一樣的東西方文化匯聚時期。無一例外的都強盛而且繁華,很可惜他們錯過了最好的發展機會。不過不能否認,文明和文化的美麗是屬於全人類的這句話非常正確,儘管美國沒有那麼悠久的歷史,但這並不妨礙美國可以彙集全世界最好的文化並創造出最燦爛的新文明。順便說一下。那些衣服實在是太美麗了!我想每一個女人都應該喜歡穿着它參加宴會地!”

“路透社”很犀利的指出,“舉辦這場盛會的背後支持者,那位著名的發明家陳先生,實際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國粹主義者,在他的心中肯定還涌動着一千年前偉大帝國時代的情懷,現在他正在用實際行動推動着新帝國的崛起!這應當引起我們的廣泛注意,在全世界普遍走向文明地時代,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古老文化悠久地生命力是會產生非常巨大的力量的,我們擔心它或許在有一天會挑起新的文明戰爭。一如當年的十字軍東征。”

日本的“讀報”酸溜溜的說:“日本是最完整的繼承了遠古中華文化的國家,我們可以在日本的每一個角落和日本人地生活中處處看到這種優秀地、傳承了幾千年的偉大文明地痕跡,而現在的中國早就丟失了他的一切!所以說,日本纔是東方文化的正朔,那些試圖打破歷史的必然結果去妄爲的人,註定是要徒勞的失敗!”

《字林西報》用生活在東方的西方人的視角提出疑問:“在新的時代,中國人還沒有從清國倒塌的灰燼中站起來,他們在茫然的尋找出路,包括整個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 ***體現在他們的穿衣上面,從1911年到現在。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切的無所適從,商人們和守舊的學者們仍然穿着清朝的長袍馬褂,女人仍然在裹腳和穿着肥碩的大褲子,官員們則是清一色的西裝,學生們卻穿着日本學生軍的制服,而從皇宮貴族傳過來的旗袍正在悄然興起,革命黨們,卻穿上了被稱爲中山裝的制服。但是在山東,廣大的學生們恢復了兩千多年前的漢服和漢禮,他們身上帶着刀劍行走在大街上。臉上非常的自信。對於中國人來說這是個紛亂的年代。三千年的帝王統治被推翻了,新的民主政治他們遠沒有適應過來。我們不得不說,一種帶有示範性和蠱惑性的風氣會給他們很大的影響,在被異族統治了三百年後,植根於絕大多數中國人心中的正統理念正在迅速的復甦,這將是對整個人類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事件,我們必須要認真對待!或許那些站在萬里之外政壇上的老爺們應該想一想,是不是換一種態度和方式對待即將爆發的中國人!”

而被陳曉奇控制影響下的那些報紙和電臺,自是無一例外的大力誇獎無限宣揚,恨不得將這一場發佈會誇上天去,各種各樣的激情言辭充斥了報紙連續幾期的重要板塊,大量的保守派學者和書生紛紛發表看法,對重現大唐盛世,重溫中華文明的行爲大加讚賞,更有人提出來將這發佈會重新編排成一出絕佳的歌舞劇,在全世界巡迴演出,讓那些開化沒多久的洋毛子們都見識見識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這個主意倒真是不錯!陳曉奇當即拍板投資招兵買馬的在這個基礎上排量兩個歌舞劇目,分別是《春江花月夜》和《霓裳羽衣舞》,歌舞齊備的照着百老匯的那種格調進行排演,到時候不但拍成電影巡迴播放,還真就要到西方國家去巡迴演出!

當然,那正版的古董是不能帶出去了,否則肯定招賊的,那只有等到仿製品做出來之後再行決定。^^ ^^說起這個來,陳曉奇又開始思念仍然在湖南長沙馬王堆裡面埋着的那最大的一堆編鐘了!

陳曉奇旋風式的一次突襲上海三天完成。還沒等各種勢力商量好對付他地策略,他卻忽然乘坐從濟南飛來的專用客機在十幾架戰機的護送下直接飛回了濟南。這讓很多準備在鐵路沿途搞點事情的人頓時沒了目標,在中國,想要找到能追上他們家戰鬥機的還沒有一個!

陳曉奇跑了不要緊,他做地事情引起來的一系列後遺症卻是影響深遠。原本在這兩年就要異軍突起佔領主導地位的旗袍遭到迎頭痛擊,這種能夠勾勒出女子身材曲線美的服飾被打入另冊,與唐服相比它不夠莊重也不夠華貴大氣,雖然剪裁方便簡單了許多,但是架不住陳曉奇親自指揮下的那種超時空跨時代地打擊力度。從絢麗的唐服和漢服改良出來的新一代驢女子禮服常服令人眼前一亮,原本就大受歡迎的中國絲綢頓時有了銷量,而大量的中國女人早就看那些灰撲撲傻乎乎的衣服不順眼了,這樣一種中西結合的服飾正好填補了他們的需要空白,旗袍只有在已婚婦女身上才穿的出來,廣大地自命爲年輕漂亮的小姐們纔不穿這東西呢!

當然了,這種好看的服飾類型陳曉奇是不會放過的,在21世紀前後各種大型選秀活動和影視圈演藝界之類的活動中,旗袍被再次改良。上身依然保持曲線浮凸的剪裁,顯得人體玲瓏有致格外性感,下身卻不是那種兩面開氣直接拉到大腿的不規矩樣式,而是以華服長裙的形質加以改良,加上腰間束帶,看起來身體分外修長秀美。這麼一改之後,這衣服的銷路就大大地不一樣了!那種土得掉渣的藍布褂子和筒子裙還沒有盛行開來就給扼殺在搖籃裡。

陳曉奇還不罷休,他覺得既然已經下手開始做了,那就乾脆乾地狠一點。漢唐宋明的中原服飾在他的推動下,由“K國際”中國公司連續不斷的推出來。各種富含着中國傳統服裝韻味的新服飾從出不窮,相應的各種女士褲裝夾克裝等等非常後現代的“驚世駭俗”的衣服也都琳琅滿目的齊刷刷搞了出來。

這個時代,在西方,女子穿褲裝是非常不文雅不像話的表現(本文開始寫地牛仔褲有誤,經書友指正,特此感謝),在中國,也只有下層百姓家裡穿那些撒腳褲子,再就是走江湖地,除此之外絕大多數都是裙裝。穿“制服褲子”是很不端莊的做法。是要受到家主呵斥地!

但是陳氏纔不管這些呢!他盡情的將後世的那些妖嬈女士褲裝各種類型和要素絞盡腦汁的擠出來交給了呂忍,然後任由她自由發揮。這麼一來用不了多久,就在東方掀起一股新的“婦女解放運動”,特別是非常蠱惑人心的“女人能頂半邊天”這樣大逆不道的口號的宣傳下,早就蠢蠢欲動的女人們頓時將憋屈了將近一千年的那股子惡氣放了出來,放腳,換衣服,剪頭髮,起碼,騎車,參加體育運動,游泳健身,什麼都幹!

別的地方時不用說了,反正“大上海”自從開業後,他的各項輔助設施就沒有停止運轉過,如此的業績讓原來很抱有成見的幾大財團眉開眼笑,他們馬上決定在世界範圍內開設的這種連鎖購物中心都推行這種模式,將卷錢的對象面向所有國家!

一曲《我的中國心》傳遍大江南北世界各地,凡是有華人留學生的地方,就有這首歌的存在,凡是有這首歌的地方,沒人不知道陳曉奇。

也就是這時代沒有卡拉k,要不然這首歌一定是點唱率最高的,年輕人不會唱那是要遭天譴的,不會唱是要遭鄙夷的,一夜之間陳大老闆屁股後面有了一大羣的熱情“粉絲”,他們紛紛強烈要求聽一聽陳老闆的“原聲原唱”。

陳曉奇後悔的差點把頭拍破了,他要是早知道一首歌能有這樣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早在幾年前他就應該去灌唱片啊!這事情鬧得!太失敗了!

所以應廣大人民羣衆的呼聲需要,陳曉奇馬上在濟南的錄音室錄製了這首歌,同時興起,他將《男兒當自強》、《從軍歌》都錄了進去,後來想想不過癮,又將《精忠報國》、《中國軍魂》,再加上《大地》,赫赫然湊了一張專輯,全國發行!爲此乾脆又成立了一間音樂工作室,隨時準備陳老闆的盜版活動展開。

這張專輯是什麼成色?任何一首拿出來都可以造就一顆明星的!而今被陳曉奇全部盜版了來,大言不慚的直接聲稱是自己的作品,實話說他的嗓子也算不錯,這時代有沒有後世七八十年那麼專業的錄音設備和聲樂要求,所以沒人挑他的毛病。

這下麻煩大了!試想一首歌已經是驚起漫天風雨了,這一個專輯針對性這麼強,首首針對了年輕人和軍人去得,又是那樣的震撼人心朗朗上口,聰明點的聽兩遍就會唱了,而且百唱不煩,百聽不厭。這樣的六首歌幾乎創造了空前絕後的記錄。

各家電臺有事沒事就放這些歌,各個學校的學生有事沒事就唱這些歌,各種聚會出遊各種集體活動,都唱這些歌,無數的青年少年爲了去山東尋找陳曉奇,發現他的奇蹟,不知不覺成了他的擁簇,無數的人堅信,能夠創作出這些令人熱血沸騰正氣昂揚的此曲的人,一定是一個節操高雅胸襟廣闊的偉人,這樣的人,值得景仰和追隨啊!

這下可了不得了,陳老闆在一大串頭銜之後,又加上了這樣的一個大才子稱號,話說在這個時代,西體詩非常流行,而這六首歌的歌詞拿出來完全可以當詩一樣朗誦,這就是文采斐然的表現啊!陳曉奇說破嘴說他自己國學修養一塌糊塗,沒人信!

甚至就連他的老婆夫人周雲卿,都用白眼瞅他,那意思:“你以前都是裝的吧?”

第53章 託媒求親第34章 佈局與炮樓第54章 改變的起點第32章 風雲起第45章 華北大戰(十二)第141章 突襲(四)第225章 中醫抗爭(五)第222章 中醫抗爭(二)第84章 對抗第59章 各自的煩惱第59章 諜戰(三)第75章 諾門坎 二戰開打第69章 白銀法案第119章 仁川登陸第24章 增援橫嶺城第84章 摩擦與戰爭進程第64章 救國軍第49章 南洋戰事(五)第195章 盛唐之韻(二)第122章 鐵血少年團第163章 炮火地獄第46章 大躍進式的發展(一)第124章 神風特工第35章 華北大戰(二)第52章 陳平第238章 漁民第211章 沒有棉花第68章 都有難處第89章 南洋大戰(二)第24章 增援橫嶺城第134章 代價第196章 我的中國心第185章 威風掃地第24章 增援橫嶺城第33章 風雲起(二)第126章 張宗昌問計第164章 戰艦自沉第171章 空戰英豪第38章 圖窮匕見第119章 仁川登陸第10章 察東戰(一)第53章 游擊戰 核工業第98章 參觀指導第58章 強行推動第21章 底氣第60章 拜見督軍大人(二)第48章 南洋戰事(四)第17章 我爲復仇而來(一)第157章 夜襲(二)第145章 落幕第175章 各方關注第81章 婆羅洲基地地一百四十二章 突襲五第199章 打擊正金銀行第99章 政策與對策第215章 漩渦第86章 交火第17章 淞滬開戰(四)第208章 中醫戰略第207章 分一杯羹第9章 多倫戰(三)第49章 初見規模第124章 神風特工第37章 華北大戰(四)第147章 四大家族第25章 杜邦公司第197章 轉折點第110章 反攻東北(十)第87章 蘭芳參戰 鐵血出擊第17章 淞滬開戰(四)第121章 攻佔沖繩島第196章 我的中國心第58章 千年 發端第14章 淞滬開戰(一)第26章 “黑星”手槍第236章 風口第71章 我要回國第129章 二戰結束第45章 我們的軍刀第104章 反攻東北(十三)第30章 冒牌天才第99章 反攻東北(八)第185章 威風掃地第18章 我爲復仇而來(二)第118章 全軍覆沒第139章 突襲(二)第108章 藉機擴展第79章 徐元的時代第75章 諾門坎 二戰開打第180章 標準戰略第18章 未知方向第205章 我要賑災第6章 面見國父第177章 危機前沿第209章 特大招標第73章 國防建設總結第149章 賣國條款第200章 擠兌風(一)第12章 環保工業(續)
第53章 託媒求親第34章 佈局與炮樓第54章 改變的起點第32章 風雲起第45章 華北大戰(十二)第141章 突襲(四)第225章 中醫抗爭(五)第222章 中醫抗爭(二)第84章 對抗第59章 各自的煩惱第59章 諜戰(三)第75章 諾門坎 二戰開打第69章 白銀法案第119章 仁川登陸第24章 增援橫嶺城第84章 摩擦與戰爭進程第64章 救國軍第49章 南洋戰事(五)第195章 盛唐之韻(二)第122章 鐵血少年團第163章 炮火地獄第46章 大躍進式的發展(一)第124章 神風特工第35章 華北大戰(二)第52章 陳平第238章 漁民第211章 沒有棉花第68章 都有難處第89章 南洋大戰(二)第24章 增援橫嶺城第134章 代價第196章 我的中國心第185章 威風掃地第24章 增援橫嶺城第33章 風雲起(二)第126章 張宗昌問計第164章 戰艦自沉第171章 空戰英豪第38章 圖窮匕見第119章 仁川登陸第10章 察東戰(一)第53章 游擊戰 核工業第98章 參觀指導第58章 強行推動第21章 底氣第60章 拜見督軍大人(二)第48章 南洋戰事(四)第17章 我爲復仇而來(一)第157章 夜襲(二)第145章 落幕第175章 各方關注第81章 婆羅洲基地地一百四十二章 突襲五第199章 打擊正金銀行第99章 政策與對策第215章 漩渦第86章 交火第17章 淞滬開戰(四)第208章 中醫戰略第207章 分一杯羹第9章 多倫戰(三)第49章 初見規模第124章 神風特工第37章 華北大戰(四)第147章 四大家族第25章 杜邦公司第197章 轉折點第110章 反攻東北(十)第87章 蘭芳參戰 鐵血出擊第17章 淞滬開戰(四)第121章 攻佔沖繩島第196章 我的中國心第58章 千年 發端第14章 淞滬開戰(一)第26章 “黑星”手槍第236章 風口第71章 我要回國第129章 二戰結束第45章 我們的軍刀第104章 反攻東北(十三)第30章 冒牌天才第99章 反攻東北(八)第185章 威風掃地第18章 我爲復仇而來(二)第118章 全軍覆沒第139章 突襲(二)第108章 藉機擴展第79章 徐元的時代第75章 諾門坎 二戰開打第180章 標準戰略第18章 未知方向第205章 我要賑災第6章 面見國父第177章 危機前沿第209章 特大招標第73章 國防建設總結第149章 賣國條款第200章 擠兌風(一)第12章 環保工業(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