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我們的軍刀

PS:半夜三更上來發一章,馬上要上架了,這些鋪墊文都發了的好!嘿嘿!

陳曉奇也不是那種不通情理的人,在這個亂世之中,能夠保持理性人性就已經不錯了,不能強求人去完全違背自己的本性,壓制終究不是好辦法,再者說,這也是美事一樁,值得讚揚的地方多過錯處,再者他聽得也很樂和,因此說:“這件事情就這樣了,第一你沒有犯強搶民女禍害百姓的錯,你情我願的這個誰都管不着,第二你能主動坦白交代清楚,也不算是徹底違反有關規定。不過咱們內部的規矩不能變,那就是不能因爲個人私慾去亂搞男女關係,在一個,事出有因草草了事,有些對不起人家姑娘,等咱們這裡太平了安穩了,到時候再給你們倆隆重的補上一場婚禮,光明正大的,不能讓女人家一輩子遺憾。”

這種決定黃鎮山自然是高興得很,原先的擔憂就打掉了。作爲一支有思想有紀律的部隊,這種事情是萬萬不能亂開口子的,否則就是一盤散沙了。

扯完了這個,黃鎮山接着把山上的隊伍擴充情況和訓練情況彙報了一下,雖然很多的情況實際上陳曉奇已經通過別的途徑知道了一些,但他仍然希望從黃鎮山到這裡得到正確的詳細的答案。

從去年中到達山區進行了短暫的適應性訓練之後,武裝起來了的“復興軍”即開始迅速擴張,到年底的時候已經擴展到五千人,轉過年來濟南工業園開始建設和招工,爲了配合這部分重要的工作,他不得不抽出來一千人分散成多路小隊,一方面配合地質勘探隊和水利工程隊,另一方面就是要配合招工保護,其後又接着參與到工業區的警衛工作,再次加入到新成立的三支隊伍中擔任班排長帶領訓練。

如此半年多時間下來,從山上先後抽調的人手有將近兩千人,而新成立的築路隊和建築隊開進去之後,作爲協助人員他們不得不抽調兵力對各主要關口進行防衛警戒,這麼一來看着好像很強大的兵力就有些捉襟見肘了。於是在最近,他們不得不開始新一輪的擴編工作。

這年頭最缺的是有文化的人,最不缺的卻是有力氣想吃飯的人。根本不用他去招收人手,光每天慕名而來想加入他們的小股人馬就數不勝數。散落在魯中山區和魯西南、蘇魯邊界的區域內,光這幾年來軍閥混戰造成的潰兵就數以千計,各股被打散的所謂民團也不在少數,他們這些人都是老油條,控制好了就是一羣好兵,控制不好呢那就成了禍害人的玩意兒。

所以眼前條件下,黃鎮山根本不用擔心自己沒兵員,在經過一年的磨合之後,他的這個隊伍的核心層和中間層都已經像模像樣,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分散吸收消化外來力量的體系,除了數千人的大股綹子突然加進來之外,可以說凡是加入他們的最後都會被徹底淹沒,被以各種形式裹進去就出不來了。

有槍,有餉,這就是招兵買馬的本錢。亂世之中做事往往簡單。不是生活所迫,不是爲了一口吃的,誰會願意提着自己的腦袋混日子?天下弄成現在這個樣子,還不都是列強圖謀分割,軍閥圖謀霸權等等這些爛事給攪合的麼?

黃鎮山此來除了跟陳曉奇見見面彙報一下工作之外,便是要接受其面授機宜,着手下一步工作的安排,臨回國之前的制定的行動目標現在已經實現了,該是進一步的時候了。

對此,陳曉奇的指示有三個,其一是協助其後不斷擴展壯大的工程兵團將魯中山區佔領區內修出來一條穿山越嶺的公路來,這條能夠容納兩輛重型卡車並排行駛的公路要求能承載五十噸重型坦克的壓力,因此修建的時候工程量必然非常之大。但好在陳曉奇給出的時間足夠長,他們只要配合好人家就行了。

其二,是開始將山中那難得的一部分空地中的少量村戶開始動員移民,範圍包括萊蕪城北的三個聚居點,其實也沒有多少人,這時代的萊蕪裡裡外外加起來不過二十萬人,其中一大半還在萊城之中。當然這次移民的目的不止是強制性把人趕走那麼簡單,陳曉奇是要在萊蕪南部後世的萊鋼那片地方興建一個新的煤鋼聯合體,那裡將會建成一個新的巨大的人口聚集點,需要大量的人工和輔助設施,不要說現在動員搬遷的那些人,就是連山裡面所有的散落村莊裡的人都拉出來也不見得夠。這件事情並非當務之急,但是建設工作將在1925年展開,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

搬走人口後的那片臨河區域也不會閒着,那裡將建成一個新的研發中心和訓練基地,作爲美國本部逐漸搬遷撤退的核心研究人員真正的棲息地,在山中工事沒有徹底建立起來之前,那裡將建立起來的研究基地就是他們的暫時工作場所。在其旁邊,將興建大規模的練兵場和超過這時代的軍事訓練中心。按照陳曉奇的構想,他從後是看資料看美國大片瞭解到的那些美軍新式訓練中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設想一下越戰時的美軍和伊戰時的美軍,除了裝備強悍之外,人員的精神面貌和戰術素養簡直就是天翻地覆的變化,其中一定有着一整套科學詳細的訓練體系,只不過他不可能瞭解的過多,但是他可以率先開始摸索。

其三就是很重要的一點,也是關係到後續大動作能否保障的重要工作,是要配合從德國請來的工程師將以萊蕪爲中心的整片山區的小道關口能破壞的全部炸燬,只能留下萊蕪到博山、萊蕪到新泰和萊蕪到泰安這三條大的通道,並且將通道關卡徹底封堵住,將裡面變成一個獨立王國。其他的小道,不管是通往章丘和還是通往沂水的,全部能炸的就炸掉,實在炸不掉的就按照地形建立堡壘,對所有經過的人進行無差別的堵截,直到沒有人敢走爲止。

這一步完成之後,整個萊蕪區域將變成一個難以滲透的巢穴,除了上空的飛機之外,從陸路要想進入,不得允許,就只能大兵強攻了。而要完成這麼大區域的防衛工作,至少需要五千人的規模,因此接下來黃鎮山不但要大招特招人馬,訓練工作和羣衆統戰工作也必須要拉上正式日程。話說經過一年的交流,萊蕪地區的羣衆對於“復興軍”的感覺還是相當不錯滴!

通過一系列的行動,“復興軍”將在事實上逐漸朝着正規化轉變,起碼在當地人心目中他們將從土匪慢慢轉變成家鄉子弟兵,再次逐漸轉換成訓練有素紀律良好的官兵,這一點點的水磨工夫都需要不斷的推動,黃鎮山任重而道遠。

接受完了任務,黃鎮山突然嘿嘿笑着問陳曉奇:“老闆,我記得很久以前,你答應過兄弟們說要給我們配上好的軍刀來着,在哪兒呢?”

陳曉奇聞言一愣,緊接着恍然大悟---這幫傢伙還惦記着當初小日本的間諜帶着那些製作精良鋒利無比的倭刀呢!黃鎮山要是不提他還真的就能忘記了,這是他曾經考慮過的一件事,但是沒有正式列入工作計劃之內,因此沒人提醒他還真想不起來,因爲他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亂了!

軍刀,是這時代軍人的身份證明,也是軍人的良伴。不管是小日本的東洋刀還是西方國家軍人的細劍,還是後來國軍將領的短劍,都是代表着軍人武功的重要標誌,自古以來武將都少不得這玩意,而陳曉奇卻又是一個狂熱的冷兵器愛好者---雖然自己只親手製作了一些軍刺匕首。

他拍着額頭嘆道:“哎!忘了忘了,你不說我真是想不起來了,差點耽誤了大事!幸虧你提醒!太好了!”

黃鎮山一聽就明白了,感情這位大老闆把這茬給忘得乾乾淨淨!他很是失望的扣着腳丫說:“老闆,您這事兒辦的不厚道啊!當初我說要那刀吧您不給,最後還白送給了那幫子洋鬼子,這兄弟們可都是辛辛苦苦殺敵的來的物件兒,您答應過的事情得兌現啊!”

陳曉奇嘿嘿乾笑道:“這個嘛!我覺得吧,咱們中國軍人一定得用自己的軍刀,你說是吧?小日本的倭刀再好,那也是代表他們的軍威的,不適合咱們使用啊!我早想好了,給你們配備一種絕對好的軍刀,保證你們滿意!”

聽到陳曉奇這麼滿口的大話,黃鎮山頓時來了興頭,往前湊湊用剛扣完了腳丫子的大手撐在桌子上,黃板牙呲着笑眯眯的問:“老闆!您該不是又有了什麼超凡脫俗的設計了吧?能不能先讓咱老黃開開眼界呢?”

陳曉奇道:“這還不簡單麼?這事情我可是費了不少的腦筋呢!這主要的設計有兩種!我畫出來你看看那種適合你們!順便給點參考意見!”

拉開架勢拿出紙來,陳曉奇手拿黑筆揮灑起來,一分鐘的功夫就在紙面上畫出來兩種刀的式樣。一種是直身直刃的長刀,正是曾經震懾天下所向披靡的“環首刀”,另一種則是橫掃倭寇令其魂飛膽喪的一代馬刀---“雪楓刀”。

一百零九章 齊魯商會第59章 各自的煩惱第47章 大躍進式的發展(二)第63章 南洋布局第42章 柴油動力第146章 持槍令第55章 蓄勢第231章 登陸戰第129章 縛手縛腳第88章 南洋大戰(一)第29章 超級忽悠第56章 實業先驅第82章 誓師第110章 反攻東北(十)第20章 土匪護衛第228章 完成第210章 激烈角逐第110章 反攻東北(十)第75章 誰比誰狠第67章 萬噸輪、集裝箱第1章 魚雷突襲第43章 大麻煩第41章 人才接踵而至(二)第66章 大刀砍鬼子第85章 莫斯科 珍珠港第103章 反攻東北(十二)第34章 文化教育第136章 舊軍孟家第126章 張宗昌問計第115章 斯大林格勒第19章 芝加哥第66章 風起西北(三)第204章 新農業綜合循環體第24章 衰落與崛起第64章 攪動風雲 大局第128章 新格局的劃分第179章 博弈與敲詐第127章 西井三策第41章 九一八(六)第17章 我爲復仇而來(一)第181章 英國人的態度第14章 籌劃第99章 政策與對策第50章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84章 對抗第97章 反攻東北(六)第8章 離奇身世第23章 生存選拔第73章 國防建設總結第72章 伊藤的算計第89章 南洋大戰(二)第109章 瓜島血戰(一)第32章 風雲起第98章 參觀指導第13章 察東戰(四)第85章 莫斯科 珍珠港第121章 攻佔沖繩島第75章 諾門坎 二戰開打第46章 華北大戰(十三)第183章 飢餓的日軍第218章 噴氣紡紗第14章 籌劃第26章 中國海軍之痛第127章 西井三策第218章 噴氣紡紗第6章 面見國父第104章 反攻東北(十三)第40章 東方大商(二)第58章 強行推動第7章 頭筆交易第24章 增援橫嶺城第141章 突襲(四)第50章 華北大戰(十七)第43章 夜幕下的刀光第5章 全線佈防 突出第86章 戰爭也是生意第123章 特殊的春節賀禮第137章 空軍投誠第108章 出兵瓜島第137章 空軍投誠第52章 中國工業基地第33章 大搞基建(三)地一百四十二章 突襲五第213章 瘋狂少年第169章 狂轟濫炸第92章 經營 桃源第62章 航母 災難第127章 核訛詐 投彈地一百四十二章 突襲五第64章 羅的計劃第16章 屠殺第103章 全面開發第204章 新農業綜合循環體第226章 落幕第125章 民族自信心第22章 淞滬開戰(九)第115章 奪船第100章 反攻東北(九)第20章 淞滬開戰(七)
一百零九章 齊魯商會第59章 各自的煩惱第47章 大躍進式的發展(二)第63章 南洋布局第42章 柴油動力第146章 持槍令第55章 蓄勢第231章 登陸戰第129章 縛手縛腳第88章 南洋大戰(一)第29章 超級忽悠第56章 實業先驅第82章 誓師第110章 反攻東北(十)第20章 土匪護衛第228章 完成第210章 激烈角逐第110章 反攻東北(十)第75章 誰比誰狠第67章 萬噸輪、集裝箱第1章 魚雷突襲第43章 大麻煩第41章 人才接踵而至(二)第66章 大刀砍鬼子第85章 莫斯科 珍珠港第103章 反攻東北(十二)第34章 文化教育第136章 舊軍孟家第126章 張宗昌問計第115章 斯大林格勒第19章 芝加哥第66章 風起西北(三)第204章 新農業綜合循環體第24章 衰落與崛起第64章 攪動風雲 大局第128章 新格局的劃分第179章 博弈與敲詐第127章 西井三策第41章 九一八(六)第17章 我爲復仇而來(一)第181章 英國人的態度第14章 籌劃第99章 政策與對策第50章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84章 對抗第97章 反攻東北(六)第8章 離奇身世第23章 生存選拔第73章 國防建設總結第72章 伊藤的算計第89章 南洋大戰(二)第109章 瓜島血戰(一)第32章 風雲起第98章 參觀指導第13章 察東戰(四)第85章 莫斯科 珍珠港第121章 攻佔沖繩島第75章 諾門坎 二戰開打第46章 華北大戰(十三)第183章 飢餓的日軍第218章 噴氣紡紗第14章 籌劃第26章 中國海軍之痛第127章 西井三策第218章 噴氣紡紗第6章 面見國父第104章 反攻東北(十三)第40章 東方大商(二)第58章 強行推動第7章 頭筆交易第24章 增援橫嶺城第141章 突襲(四)第50章 華北大戰(十七)第43章 夜幕下的刀光第5章 全線佈防 突出第86章 戰爭也是生意第123章 特殊的春節賀禮第137章 空軍投誠第108章 出兵瓜島第137章 空軍投誠第52章 中國工業基地第33章 大搞基建(三)地一百四十二章 突襲五第213章 瘋狂少年第169章 狂轟濫炸第92章 經營 桃源第62章 航母 災難第127章 核訛詐 投彈地一百四十二章 突襲五第64章 羅的計劃第16章 屠殺第103章 全面開發第204章 新農業綜合循環體第226章 落幕第125章 民族自信心第22章 淞滬開戰(九)第115章 奪船第100章 反攻東北(九)第20章 淞滬開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