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攪動風雲 大局

國,此時的名字應爲暹羅,從19世紀末列強入侵殖民T始,他也未能倖免遇難,很快便陷入到英法兩國角力的夾縫當中。後來因爲法國人與俄國聯盟力量大增,稍稍壓過英國一頭,其後英國考慮到更大的在華利益,終究放棄與法國人爭搶這片地方的打算,轉而雙方心照不宣的約定作爲緩衝區存在。

即便如此,暹羅人也沒有幸運解脫,爲了生存,他不得不割讓出部分領土滿足兩頭西方巨獸的胃口,同時消減軍事力量,開放自家的市場,最大限度的不引起兩大強國的反感。在最糟糕的19世紀末,暹羅全國的武備力量只有一千名警察,一千名正規軍士兵,等同於無。就算如此,在某些人的挑唆之下,內部也不是那麼的平穩,爭權奪利的事情時有發生。

羅的穩定事態,吸引了大量的華人移民前來生活定居。從1860之後,每年都有大約15萬人的華人遷徙到這裡,這些華人主要來自於東南沿海的各省份,與東南亞華僑同出一源。時至今日,整個暹羅國中,華人的數量佔到了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以上,大大超過另一時空的百分之十。

從1925年開始,華人移民的數量開:家華人大富豪的經濟觸角延伸,大量資本投入到暹羅市場。1928年,美華集團設在這裡的商業機構升級,同時齊魯商會的辦事處也建立起來,憑藉着他們遍佈各處的工廠和物流公司便利快捷、低廉的運輸隊伍,大量的優質商品開始搶佔這一片地區,同時也投資在這裡的特產資源深加工生產方面,帶來大量的華人移民就業生活。

對於外來人口的遷入暹羅國還是比較歡迎的,長期以來仍舊處在古老的農工文明時期的他們,接受外來工業的速度極爲緩慢,英法兩國爲了避嫌也儘量不將觸角深的太遠,卻給了華人資本乘虛而入的機會。

泰國盛產糧食、木材,同時也有很不錯的礦產資源,只是道路運輸建設各方面條件並不太好,少有人投資進來開發而已。

但是在1928年後,陸陸續續的有華人資本投入進來,除了曼谷區港口以及南部的錫礦之外,很大一部分投入到了北部的清邁地區,對那裡的煤、鎢、鉛、、的開發當中。到目前爲止,這些產量少、開發難的礦產還都看不在列強的眼中,其規模太小利潤太薄,在滿世界有豐富礦藏還沒有挖掘出來的今天,這樣的做法似乎有些愚蠢。

然而,這些規模不大但數量衆多的工業以及農業、木業吸引了大量的人口,特別是華人,這些年來光是清邁地區的華人新增人口就超過了十萬,其中有兩萬集中在了清萊這個邊境小鎮,他們中間很大一部分,做得是與穿越漫長的山區,從雲南思茅、海、景棟一路過來的馬幫。這條茶馬古道存在了一千多年,到現在仍舊是各方通達的便利要道。

華人進出暹羅各地已經成了最習以爲常的事情,相對於紛紜離亂的東方世界,這裡就像是一個世外桃源一般,雖然落後破敗,但是尋找安逸平靜的人,卻一定喜歡在這裡生活,這一點深得華人的喜愛。

近五年來,華人在泰國北部建立起來一系列的工業和商業農業產業,爲這個地區帶來新的活力和財富,也爲暹羅的富強奉獻了不少的力量。全國信佛的羅人比起其他地方來也平和的多,講道理的多,加之自古以來沒斷了的來往,這裡總體上還算不錯。

但是,這樣的平和終究不可能長遠,夾在日漸興盛強大的世界各國中間,單純的忍讓懦弱是沒有出路的。因此,暹羅人也在醞釀着君主立憲,從朱拉隆功國王學習西方文化開始變法圖強以來,數十年間暹羅前往各國留學的人日漸增多,且已經組建了人民黨,藉着經濟危機造成巨大傷害的節骨眼上,這些受西方教育的精英人才開始謀劃這項影響深遠的大行動。

1932年地五月份。人民黨正在緊鑼密鼓地整頓軍備準備武裝政變地事情。整個國家亂紛紛地。沒多少人關心其他地事情。甚至連這段時間以來。連續三個月地華人進入數量增多地異常都沒怎麼察覺。更沒有發現到。在清邁地區到清萊一線。這部分從曼谷登岸地人正在悄悄地聚集。

五月十日。徐元帶領八百人分批進入暹羅後最終在清萊小鎮中地一座東部山下農業莊園內聚起。並在這裡見到了兩個月以來先期出發地其他人員地負責人。他們。清一色地是來自原蘭芳共和軍地軍人。

巨大地莊園周圍全部是密林和稻田間隔分佈。地廣人稀少有人家。方圓幾十裡內。幾乎都變成了華人地家園。憑藉農業機械和化肥農藥地助力。這些根本都不必擔心糧食沒處去地農莊在經濟危機中似乎沒受到什麼影響。隱藏在防守嚴密地山腳密林之中。幾百人地藏匿全然不當一回事。

巨大地穀倉改成地臨時會議室中。徐元揹着雙手面無表情地看着陸續到來後坐成一圈地諸位軍官要員。冷靜似冰山地眼神幾乎消散了炎熱帶來地焦躁。每一個被他看過地人。遍體凜凜生寒。精神不由得集中起來。不敢有絲毫地懈怠。

誰都難以相信。一個二十歲地年輕人。在現場多半超過三十歲地軍官們面前。會發出這樣地無形威懾力。並且那些人地臉上也看不到絲毫地不爽不甘。似乎這樣地場面纔是最正常地、最理所當然地一般。殊爲怪異。

積威若此。是徐元三年來得到地成果。從八百近衛軍到達婆羅洲之後。他們憑着強大地戰鬥力和冷酷血腥地無情作風很快得到了所有軍人地認可。也令大部分人對他們敬而遠之。

不過在數百萬人中,終究有不少的另類認同他們的作爲,如此而下三年多來,他們選拔出來一批擁有共同價值觀的隊伍,總數上萬人,勉強湊足一個師。三年來,通過漫長的殺戮洗禮,這支隊伍的人幾乎個個是叢林作戰的好

是冷酷無情的殺手,他們精通各種小股部隊叢林作戰和原始叢林生存技能,在這裡,他們是比任何凶煞歹毒的野獸還要危險的一羣人。而今,徐元把他們帶到了羅北部。

“人都到齊了,我們無需廢話,長話短說!”徐元清冷如刀的聲音打破了現場的寂靜,硬邦邦毫無笑意的臉上不做任何表情變動,揮手一指後面打開的一張大地圖,淡淡然說道,“我們這次全軍北上的的目的,是要執行一項更爲艱鉅的任務。期目標,要佔領位於緬甸境內英國殖民控制區的重要據點,景棟。”

地圖上,用觸目驚心的紅色叉號標出來在羣山之中一塊殊爲難得的平整谷地,那裡正是鑲嵌在茶馬古道中最爲緊要的中轉地之一,可謂是一串串山海中的錦繡孤島,是貫穿南北的戰略要地。

徐元繼續說道:“暹羅北部、緬甸東部與老撾西部這片三角形地區,除了是貫穿各地的交通要道之外,更是通往雲南腹心的重要關口,從這裡到景棟的湄塞、大其力、孟林、孟帕亞以及相鄰的其他寨子,都是我們的佔領目標,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徹底掌握這一片地區,把這裡沉底變成我們的橋頭堡與核心基地,爲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們的動作必須要快!必須要狠!必須要隱秘!在所有力量發現之前,完成它!”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明白接下來他們將面對什麼。在徐元的隊伍中,不存在“爲什麼”這樣毫無用處的問題,他下達命令,所有人執行,就是這麼簡單。至於說是讓他們跳火坑還是下地獄,那都是不需要考慮的,這支部隊,就是這麼的瘋狂!

佔領景棟,不是問題,英國人對於整個撣邦高原所謂的統治基本是放羊式的管理,任命各寨子的頭人和土司之後,他們便放任不管,隨便他們怎麼去折騰,只要不是引着其他力量打過來佔領了,以至於取代他們成爲威脅中國腹地的力量,且打破他們對印度重要殖民地的外圍屏障,他們不會去管,也沒那個閒心在這麼複雜危險的山區中閒逛。

這個任務最困難的是,怎麼在一切不利消息傳出去之前,截斷所有的消息通道,然後讓這片地區立刻穩定下來,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做法只有一個,把這裡的通道徹底鎖死,把所有的不安定因素,清理乾淨。這就意味着,要有很多的人因此被殺,儘管他們是無辜的。

“張行!偵察部隊的部署是否完成?能否在24小時之內,徹底截斷景棟周邊各主要隘口的通行聯絡?”徐元目光凌厲的看着靠近他這邊的一名三十來歲少校軍官。

張行“噌”的站起來,短促有力的答道:“報告魁首!所有弟兄都已經於三日前部署停當,隨時可以發起行動,絕無紕漏!”

張行,是新增一萬人軍隊裡面的偵察團團長,此次任務之前,他被授命首先帶人潛入北部地區,以各種身份潛伏在景棟及周邊各主要村寨,對所有地形和兵力部署情報詳加偵查,彙總到清萊前方指揮部作爲參考,隨時準備發動起來,達成致命一擊。

這支萬人部隊正式成立時間仍然很短,暫時還沒有得到上層的正式授編,因此,所有人仍按照這幾年的習慣,稱呼徐元爲魁首,一切以他的馬首是瞻。

“很好,坐下!”徐元一點頭,又點起另一人說,“熊燦!後勤部的準備工作做到何種程度?報一下!”

熊燦,該部隊中輜重部隊的長官,同時也是近衛軍的後勤部門總負責人,別看僅僅爲一萬人做服務,他們的編制卻是一個旅,輜重旅,原本是軍一級的下屬編制。由此也大略能夠看出這一支隊伍的特色和裝備如何。

熊燦將近四十歲的年紀,生的身軀敦實黑硬,儘管穿着肥大的軍裝,仍能看得出其肌肉鼓脹的健碩身軀本相。

作爲爲近衛軍服務了多年的老人,他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應對場面,不溫不火的站起來,粗豪厚重的聲音大喇喇的說道:“俺們旅的期準備工作已經完了,可以保證先頭部隊五千人三個月的常規物資不會短缺,但是武器彈藥和近衛軍特殊物品補給只能兩次中等烈度作戰,在得到總部支援之前,得悠着點用了!三個月後,前進基地建立起來,道路通暢的話,可以保證全部軍隊的物資儲備一年以上。”

“這就足夠了!這裡沒有多少人,英國人沒有能力組織起這樣地形的大規模作戰,少量軍事力量殺進來只能是送死,這個無需擔心。”徐元點點頭,這樣的數字足夠他們完成階段戰略目標了,以後的事情,自然不需要他們操心太過。

他又問第三個人:“荊長官!你們部門的準備工作是否完成?能否保證我們部的行動展開之後,保證後續支援與遮掩工作?”

一名約麼四十歲,文質彬彬身形富態,全然是新派商賈模樣的男子站起來,衝着徐元微微一笑,說:“徐司令但請放心,我們部的計劃實施到如今已經完成,可在貴部行動發起之後,保證一切後勤補給的轉運與供給,此外,建設基地所需要的一應物資也都運抵清邁大倉,待到通道打開之後運出即可。”

徐元點點頭,又問:“暹羅政府方面,是否已經做好相關工作?新政府會不會成爲將來掣肘的力量?”

荊長官道:“人民黨的幾位重要黨魁皆已經溝通完畢,我們華人在北部的商業行爲和資本安全將得到大力的保護,只要沒有太過糟糕的消息傳過來,我們的公關力量可以擺平一切麻煩。”

“好的,多謝!”徐元說着,一雙劍眉揚起來,眼睛看着遠處穀倉穹窿頂部,腦中迅速的組織着各類確定信息。

荊長官這一部人馬不歸他的調派,直屬於總部老闆,他們在暹羅北部經營了超過三年時間,基本上近衛軍到達婆羅洲的時候,他們就到達了這裡。數年之間,這些人在清邁建立起一系列的小規模工礦業設施,並大力統合該

農業,趁着經濟危機的時機吞下大量土地礦山,從經了主動權,並且利用金錢開道與正在醞釀政變的人民黨達成良好合作關係,甚至還給出了不知道多少的經濟援助。最終的目的,便是要在人民黨上臺之後,取得華人在清邁地區的某些不受管制的特權,比如說工商業和移民留駐,再就是北部的鴉片與寶石產業。最大限度的目標,就是讓新的政府不管他們在幹什麼,只要少不了他們的經濟利益好處就是了。

要達成這樣的目標絕不容易,徐元不知道這裡頭那些人做了多少的工作,他需要的只是在將來幾年的時間裡,這裡可以爲景棟基地提供所需要的大量基礎資源,糧食,物資,甚至構建那個基地所需要的一切東西的轉運。撣邦高原封閉無比,夾在英屬緬甸、法屬老撾、暹羅和雲南龍雲勢力中間,想要立足並實現遠大的目標非常不容易,泰國北部這個重要的補給基地是絕不容有失的,否則餓也餓死他們了。

因此,徐元必須要先確定這些東西才能動手,因爲,一旦他們下手開搞了,那就是一場絕對沒法回頭的天翻地覆大事情,跟發生在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上的一切一般。

一切算定,徐元重現看了眼衆人,朗聲說道:“此戰,關乎我們全軍上下的聲威,更關乎總部未來大計的戰略部署,絕對不容有失!所有準備工作已然就緒,諸位務必盡心竭力做好這一場,總部承諾,戰事結束之後,我部將正式授編,諸君,努力!”

“是!保證完成任務!”衆軍官肅然立起,大聲喝道。

接下來便是分派各部門的任務細則,這個無需徐元過多的囉嗦,一切計劃早就已經擬定了多時,一直都在等待各種條件的完善,包括他們近衛軍和這支萬人部隊的訓練結束。

徐元回想起當初從山東出發啓程以前,老闆向他敘述的未來十年中他所要承擔的重要責任,步,協助南洋部門建立蘭芳共和國,攪動起印尼羣島的血腥風雲,並訓練出一支能夠在最嚴酷的環境下保持戰鬥力的精銳軍隊,這一任務足足用了三年時間才完成。

緊隨其後的第二步計劃,便是北上中南半島,也就是西方人口中的印度支那,這個充滿了歧視味道的稱呼的地方。他們的任務,是在暹羅北部已經建立的前進基地輔助下,將貫穿四國的重要山中通道全盤掌握,擁有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基地,並將這片位於撣邦高原羣山之中的基地打造成足以攪動整個中南半島風雲的核心,在未來數年內建成能夠完全自給自足的大型軍事基地,那將包括基本的軍事武器生產,基本的糧食補給,和基本的人員後備。

所有達成這個目標的基礎條件都已經到位了,除了暹羅北部的這個基地之外,雲南已經建設完成的工業機構,和已經修通的那條緬公路,法屬越南北部的鋼鐵煤炭聯合工業,數以億計的巨大投資,都是圍繞着這個需要他來建成的核心基地的輔助補充,如何的將這三大片基業連接起來,運轉起來,是他徐元要承擔的責任,這一點,陳老闆說得很清楚很透徹。

搞這麼一個核心基地的目的是什麼,徐元也很清楚,一向以來,中南半島被英法作爲遠東的殖民地,和時刻威脅中國腹地的前進基地,造成的影響自然不必說,更重要的是,這片廣闊的土地,自古以來都是中國掌控之下的。現在,英法通過殖民手段掌控滲透,未來幾十年後中國再想拿回來也難,人心都不在自己那一邊了,還能做什麼?因此,要防止這種事情的發生,就必須要未雨綢繆,儘快破壞這一切,這是。

其次,是這麼一塊心腹要地,未來一旦發生全面戰爭衝突,敵人不可能不知道通過這裡來釜底抽薪,直搗黃龍。若是這片地方被攻下,屆時被打到西南腹地的中央主力將面臨覆滅之危,因此這片地區能否守得住,至關重要。

等等這些目標都需要有人來完成,徐元被委任承擔這一切,他毫不猶豫的接受了。這沒什麼可說的,對於他和八百弟兄來說,這輩子唯一的目標便是向這個世道報復,向那個人盡忠,在某一天他們死亡、瘋狂或者疲憊之前,他們只有不停的走在生死邊緣不斷刺激麻木的神經,才能覺悟到自己的存在,這是一種悲哀,卻是沒辦法了卻的。

更何況,這樣的事情不是沒有價值的。不管將來如何,他們做到的貢獻將是誰也不能磨滅的,在老闆隱約沒有說清的話語之下,徐元覺察到了那種駭人聽聞的瘋狂,然而今時今日的陳曉奇卻絕對不能說也不能做。所以,這把殺人的刀,這些註定要被唾棄咒罵的惡果,便由他來背起來吧!

511日,準備停當的徐元部悄無聲息的發動攻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心狠手辣的部隊輕而易舉的將清萊以北直到景棟周圍的所有人全部清理一空,該殺的殺,該抓的抓,該消滅的消滅,該消失的消失,總而言之從那之後,這片地區再也看不到其他的面孔,聽不到其他的聲音。

此後不久,全部萬人軍隊到齊之後,他們再進一步將孟卡、孟鵬谷底突襲攻下,所有人全部掌控起來,又將周圍七八個人口聚居小寨蒐羅一空,全部變成軍事防衛重地,而後將抓到的成年人全部驅使着修建從塞到孟卡的公路,憑着炸藥水泥和人力,他們要在這裡開出一條可供坦克進出的寬闊公路。

其次,是建成聯繫周圍各大隘口城鎮的星形交通網,要求全部能夠通行坦克和重型卡車,並在各地建立永固防禦堡壘工事。

完成這一切之後,他們要繼續修建從孟卡一直往北延伸出去,在平均海拔超過一千米的艱險羣山之中,闢出一條直到果敢的公路,這一路直線距離就有二百五十公里、彎彎曲曲不知道多遠不知道多麼艱險的道路,將消耗到來自以景棟爲中心所有能夠找到的人口力量。

而後,將有源源不斷的

別從雲南和清邁兩地運到山中,在制定的地方,按照T拉一個永久基地,再以此爲中心,向四方擴展開去,下一個目標,是法屬老!

“我們這是在作孽啊!”報告發到總部之後,陳曉奇召集各位軍政要員商議下一步行動的時候,報告附帶着行動計劃的解說發到每個人手中時,蔣百里得知這些內情,不由的如此感嘆。

對此,陳曉奇是默認的。徐元他們開始動手之後,必然不會留下任何的威脅,以他們的殺伐手段更不可能給對手任何的反擊餘地,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辦法就是斬草除根不留後患。但是這麼一來,得死多少人,真是不敢想象。在那片地區,不要說一萬殺人魔王組成的大軍,便是一千裝備步槍的雜牌武裝都可以橫行了,加起來都沒多少人口的撣邦高原,將因此造成多大的麻煩,卻是沒法說了,他們這裡只怕也難以看到準確的數字。

“不謀萬世者,不得某一時。爲了將來的大計考慮,一些手段當用則用,這卻是無可奈何也。”一把山羊鬍子,乾癟老朽的身體瑟縮在肥大的軍服中,參謀顧問孫桂芝頗有些意味深長的感嘆道。

“事情,果真會壞到那樣的程度麼?英國人,就確實那般的無用?”蔣百里心存憂慮,在明瞭陳曉奇這麼做的情況下,仍舊難以置信。在他心目中,橫行世界的大英帝國,怎麼會連自己的關鍵地盤都看不住呢?按照陳曉奇的說法,一旦中日全面戰爭爆發,日本人必然要尋找徹底解決中國的方法,那麼除了東北壓頂,上海一劍穿心之外,西南地區釜底抽薪的手段必然也要用上,屆時中央政府躲都沒地方躲,除了投降或者敗亡,再無其他。

若是在以前說這樣的話,蔣百里還會據理力爭的,但是現在,他卻無論如何也說不出來了。上海一戰,十九路軍和第五軍打出了士氣,令國人都感到驕傲,但是卻沒想到蔣某人重新上臺,便急不可耐的求全妥協,令一朝志氣全部喪盡。

這還不算完,日本人視十九路軍爲眼中釘,嚴禁他們駐紮在上海,國府便從善如流將他們調出,而某些人看這幫桀驁之輩不聽號令,乾脆打算將他們肢解,令三個師拆散駐紮到各處,若不是十九路軍上下抵抗不從,此時已經無可挽回。

見徹底沒法子操練這幫打了勝仗的驕兵悍將了,蔣某人再施妙手,準備將他們調往福建“剿匪”,你們不是能打麼?日本人都打得過,那些亂匪算什麼,肯定手到拿來嘛!

而後,幫忙的第五軍被勒令復原,短短几個月間,曾經爲億萬國人爭了一口氣,曾經令列強積累起一點正視的眼光的兩個強軍編制,就這麼眼睜睜的要風流雲散了。

蔣百里滿懷和信心的去上海,親眼目睹兩軍將士並上海各界戮力奮戰的雄姿,心中感慨不已,更感動不已。但是接踵而來的一系列醜陋表演令他大倒胃口更氣炸了肺,但他還偏偏就無可奈何,今時今日誰聽他的?這一切,陳曉奇本來就告訴過他,早知道是這樣的結果,他還不信,現在,無語了。

緊接着針對第五軍和十九路軍的陰謀損招他也看得明白,按照原先的打算,他決定去勸說十九路軍相機脫身,即便是老蔣就是要把這支不受控制的強軍給瓦解了,這些忠勇的抗日英雄們也不該遭受這樣的下場!藉着原先打下的伏筆,他再去找蔣光陳說情況,或可在某些利益交換之下將這支隊伍保存下來。即便是沒了番號,有這些人,早晚還能再立功勳,重振軍威。

蔣光卻是心灰意懶,將軍權全部交給蔡廷一走了之,去當他的福建一把手去了。跟蔡廷蔣百里就不那麼容易說得透了,而此時的蔡軍長卻又雄心勃勃,哪裡會聽他的改弦易轍投奔陳曉奇帳下?姓陳的算哪根蔥?別以爲給了點好處就能對十九路軍比手畫腳,這一條,談不攏。

至此,對這支鐵軍的收攏保護就此失敗,蔣百里只是嘆息自己的無所作爲,痛惜這支剛剛建立功勳的軍隊又將被作爲國內爭雄的炮灰棋子,這樣的下場對這些英雄何其不公啊!可又能如何?他畢竟沒有對那些人有多麼大的恩惠,以他們的心高氣傲那裡可能隨便委身於人,此事就此作罷。

迴轉頭來再綢繆大計,蔣百里驚聞陳曉奇這樣的全盤佈局,很是驚訝,也很是讚賞,正如老土匪頭子孫桂芝所說,這樣的謀劃才得大用,這樣始終將國家安危放在位的人,纔是他能放下身段來輔佐的人物啊!

不過,陳曉奇說得一旦開打英國人便要潰不成軍的事情,卻難以置信,在他想來,英國人怎麼說也是在歐洲戰場與強大的德軍打的差不多的強軍,緬甸腹地又是他們的關鍵所在,豈能會任由日軍橫行在此?

陳曉奇卻是感嘆,他沒法說那時候英國再一次被德國人打得屁滾尿流,遠東是顧不上了的,且約翰牛們未必就是玩命的小鬼子的對手,這種遠期規劃,沒有證據是說不明白的。

陳曉奇說:“我們不能把希望寄託在其他人身上,亞洲畢竟隔着歐洲萬里之遙,也是必要的時候可以棄之的棋子而已,英國人不可能爲了中國人拼命,他們金貴着呢!我們既然有能力自強自立,何必要等待他們的幫助?與虎謀皮的事情,是做不得的。

“如此說來,這樣的準備倒是很有必要的!日本人這次已經試探出來他們想要的結果,從中隊的裝備、士氣,到各方面勢力的態度和中央政府的決心,他們一定有了成算,下一次再來的時候便是你死我活!我方崛起時日太短,無能在短時間內掌控全局,或者獨立抗住日本全國之力,這樣的綢繆的確很有必要。就是這行事做法,太酷烈了些!將來史家如何評說……陳主席可有心理準備?”蔣百里憂慮的說道。

陳曉奇呵呵笑道:“歷史都是勝利者寫成的,將來的事情將來再說。現下我們必須要趁着其他

暇顧及的時機,將所有的準備都提前做好。三年內)建成運轉,我相信無人能奈何徐元他們,只是難以計算他們會做到什麼程度而已。現在,西北局勢已經平穩,連年大災已經過去,我們要準備新一輪的人口大遷徙了!”

“怎麼,西北開拓計劃可以實施了麼?”蔣百里再次驚訝起來。對於這麼一項同樣綢繆許久龐雜無比的巨大計劃,他來到之後只聽說沒詳細瞭解過,原本以爲只是民生方面的工程,後來瞭解到全然不是那麼一回事!這項工程的深遠用意,決不在西南基地之下,而且計劃進行的時間更長!投入的資金力量更大!

從1928年次西北賑災開始,以齊魯商會出面的賑災團體一方面在當地運糧就救災,一方面組織災民修路,一方面拉回來災民安置山東。

中間經歷兩次戰亂,斷斷續續的折騰到30年底才恢復,又繼續到今年,已經建成了陝南、甘南地區的公路網和鐵路,建成了甘中、包頭兩個屯墾基地和工業基地,包頭重工已經投入生產運轉,甘中基地在大力建設當中,這一步耗時耗資皆巨大的計劃,究竟是爲了什麼,蔣百里還是看的不夠透。不過他已經猜得到,若是沒有軍事部署價值,陳曉奇才不會花錢那麼幹呢!

現在終於到了要動的時候了,這個計劃,又會帶來什麼巨大的變化呢?蔣百里甚爲興奮的期盼着。

此時,李俊峰站起來解說道:“這一計劃實施以來,已經成功實現了我們在陝甘地區收攏人心的目標,且憑藉機械化步兵師與馬鴻賓、楊虎城兩方勢力的聯手,肅清該地區的不法勢力,公路網和農田水利設施已經初步完成,土壤地質勘探考察和解決方案也已經作出,是到了實施下一步計劃的時候了。我們在四年前在魯西地區實驗的‘新經濟農業循環體’,目前看來是非常成功的。這些來自於西北的人口動員已經完成,全部付諸實施所需要的物資設備和人員調配都已經到位,只要一切順利,只需要下半年的時間調整,到明年夏天,我們就可以實現對該地區的實際掌握!”

對西北地區實際掌握!這又是怎樣的大計劃!蔣百里急忙拖過計劃細則來迅速翻看幾眼,馬上看出這裡面的高明之處!他不由得心中感嘆,這都是些什麼腦袋啊!這樣的事情居然都想得出來?

這個計劃,關鍵一條在於抓住西北人的民心。步賑災,第二步運災民入魯安置,第三步重新按照計劃將這些災民組織起來投入新的經濟生產合作團體,經過長達三年的熟悉,他們都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生產方式,再進行第四步,回遷!

中國人不管生在那裡,故鄉情結是擺脫不了的。在魯西北,三年多來總共安置了超過四百萬西北災民,他們來的或早或晚,但至少都有一年以上的生活積累,專門爲他們騰出來的龐大生活區域以五十萬人爲單位組織成新的循環補充式經濟體。

現在,西北災情已經過去,重歸家園重新開始生活的契機降臨,這些災民絕大部分選擇了回去,並且在那裡,一切的便利條件都已經創造好了,他們只需要坐着火車帶着這裡的家業重新安置,完全可以仍舊按照這幾年來熟悉的方式生活,工作,不虞變化,在本鄉本土可以按照這裡的生活模式,這不是最理想的方法麼?

大災之中,西北的農田被賣到了五毛錢一畝,那種連地主都餓死的天災能造成什麼後果可想而知。齊魯商會的人昧着良心發國難財,在那個時候與山西財主和西北大族瓜分了這些土地,那一個團體拖出來都能湊夠千萬畝。經過各種交換,陳曉奇掌握了陝南甘南地區巨大的農業資源區,這些地方現在都做好了重新接納數百萬西北人的準備,現在,他要做的,就是將這些心朝着他的數百萬人送回去,民心所在,那片地方誰說了算?不言而喻。

要知道,他送回去的可不是一羣待宰的老實農民。這些經過軍事訓練、經過思想洗禮和合作生產培養的西北人重新煥發了他們骨子裡的彪悍勇猛血性,到時候將有數以萬計的人拿着槍組成自衛團,在新建的聚居區中形成輕易難以摧垮的武裝力量。陝甘勢力向他們徵稅是可以的,但是橫徵暴斂欺壓凌辱,那就難了!有發展起來的骨幹從中領導掌控,不得人心的軍隊國府想要對付報了團有了依仗的數百萬老百姓,談何容易?

而這些人將組建成西北的農業和基礎加工業、輕工業的骨幹力量,如此便可以跟西北即將建成的重工業形成上下游的互補,再影響其他數以百萬計的周圍五省人,在未來幾年內足可以建立起又一個涵蓋數千萬人口的大型經濟體。如此一個新的核心,可以影響到楊虎城,可以影響到閻錫山,可以席捲整個西北地區,與山東經濟圈遙相呼應。這樣一來,即便是從地域上切斷了河南河北,西北照樣活得好好的!只要山東至陝西的鐵路貫通,誰也割不斷這個江北的巨大經濟軍事力量。

這,就是陳曉奇一貫主張的,在不用大規模廝殺的情況下,切實創造市場掌控人口地域的擴展手段。

蔣百里至此恍然大悟,陳曉奇根本不是不擴張不謀勢力,他是在用他自己的手段,一步步紮紮實實的將勢力範圍不動聲色的擴張出去,這種多掌控一塊土地,便多發展一塊市場和一批優質人口的做法,纔是真正的步步爲營,也只有這樣做法,才能避免像其他軍閥一般猛然得到大量地皮卻導致消化不了,以至於成了內患的惡劣後果!如此做法掌控民心之後,別人想要撬動他的根基,何其難也!

“當我們將一億人口納入到這樣的經濟體系之中以後,日本便是全吞了東三省,又何足懼也!”面對這樣的未來,蔣百里亦是雄心百倍。

第110章 反攻東北(十)第46章 第一筆橫財第180章 標準戰略第7章 頭筆交易第65章 風起西北(二)第88章 南洋大戰(一)第15章 中國醫學第51章 刺殺第147章 四大家族第4章 意外大禮(二)第12章 察東戰(三)第112章 進軍外蒙第50章 南洋戰事(完)第131章 大拆遷 全國亂第180章 標準戰略第77章 內憂外患 大風起第177章 危機前沿第116章 叢林奇蹟第8章 多倫戰(二)第111章 瓜島血戰(三)第212章 南洋風起第34章 佈局與炮樓第56章 實業先驅第13章 察東戰(四)第4章 橫跨長江 助戰第227章 麻煩第66章 全球物流第3章 盧溝橋 想不到第3章 盤點家底第100章 收編序曲第201章 擠兌風(二)第54章 新戰艦 束星北第196章 我的中國心第175章 各方關注第57章 諜戰(一)第167章 鐵甲戰車第230章 登陸第216章 中德合作第57章 合作水泥廠第26章 產業工人第66章 大刀砍鬼子第145章 落幕第85章 爭執第45章 我們的軍刀第210章 激烈角逐第18章 未知方向第29章 佈局 謀算第35章 意外修煉第4章 意外大禮(二)第203章 省內移民第179章 博弈與敲詐第25章 風雲變幻第197章 轉折點第106章 八團雪恥第39章 留下小戴第221章 中醫抗爭(一)第177章 彰顯實力第48章 山寨版JEEP第34章 佈局與炮樓第81章 叢林夢魘(二)第2章 黃埔軍校第78章 秋後算賬第160章 驚天大爆炸第218章 噴氣紡紗第101章 軟硬兼施第164章 戰艦自沉第127章 西井三策第44章 土匪下山第17章 春—藥大亨第83章 導彈與戰列艦的命運第177章 彰顯實力第18章 我爲復仇而來(二)第103章 全面開發第64章 羅的計劃第68章 崛起的契機第34章 華北大戰(一)第27章 潛艇 石油第7章 多倫戰(一)第77章 刨根斷底第53章 託媒求親第161章 宣戰口號第83章 夜襲匪巢第95章 反擊東北(四)第25章 風雲變幻第159章 空軍出擊第49章 華北大戰(十六)第189章 大上海 杜月笙第71章 慘敗第112章 叢林圍剿第2章 談判第62章 蘭芳後人第230章 登陸第205章 我要賑災第61章 艱難的一步第34章 佈局與炮樓第63章 佈局 備戰第36章 華北大戰(三)第73章 砸鍋賣鐵第31章 洪流
第110章 反攻東北(十)第46章 第一筆橫財第180章 標準戰略第7章 頭筆交易第65章 風起西北(二)第88章 南洋大戰(一)第15章 中國醫學第51章 刺殺第147章 四大家族第4章 意外大禮(二)第12章 察東戰(三)第112章 進軍外蒙第50章 南洋戰事(完)第131章 大拆遷 全國亂第180章 標準戰略第77章 內憂外患 大風起第177章 危機前沿第116章 叢林奇蹟第8章 多倫戰(二)第111章 瓜島血戰(三)第212章 南洋風起第34章 佈局與炮樓第56章 實業先驅第13章 察東戰(四)第4章 橫跨長江 助戰第227章 麻煩第66章 全球物流第3章 盧溝橋 想不到第3章 盤點家底第100章 收編序曲第201章 擠兌風(二)第54章 新戰艦 束星北第196章 我的中國心第175章 各方關注第57章 諜戰(一)第167章 鐵甲戰車第230章 登陸第216章 中德合作第57章 合作水泥廠第26章 產業工人第66章 大刀砍鬼子第145章 落幕第85章 爭執第45章 我們的軍刀第210章 激烈角逐第18章 未知方向第29章 佈局 謀算第35章 意外修煉第4章 意外大禮(二)第203章 省內移民第179章 博弈與敲詐第25章 風雲變幻第197章 轉折點第106章 八團雪恥第39章 留下小戴第221章 中醫抗爭(一)第177章 彰顯實力第48章 山寨版JEEP第34章 佈局與炮樓第81章 叢林夢魘(二)第2章 黃埔軍校第78章 秋後算賬第160章 驚天大爆炸第218章 噴氣紡紗第101章 軟硬兼施第164章 戰艦自沉第127章 西井三策第44章 土匪下山第17章 春—藥大亨第83章 導彈與戰列艦的命運第177章 彰顯實力第18章 我爲復仇而來(二)第103章 全面開發第64章 羅的計劃第68章 崛起的契機第34章 華北大戰(一)第27章 潛艇 石油第7章 多倫戰(一)第77章 刨根斷底第53章 託媒求親第161章 宣戰口號第83章 夜襲匪巢第95章 反擊東北(四)第25章 風雲變幻第159章 空軍出擊第49章 華北大戰(十六)第189章 大上海 杜月笙第71章 慘敗第112章 叢林圍剿第2章 談判第62章 蘭芳後人第230章 登陸第205章 我要賑災第61章 艱難的一步第34章 佈局與炮樓第63章 佈局 備戰第36章 華北大戰(三)第73章 砸鍋賣鐵第31章 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