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羅的計劃

羅霸道的出現,給陳曉奇的心中打開一扇窗,讓他看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曙光。他想到,若是能夠將這一代的東南亞華人青年用民族主義給武裝起來,然後給他們提供足夠的軍事訓練和思想引導,然後在前期給他們一定的經濟支持,則用不了多久他們就能在這個複雜的環境中打開一個小小的局面。這個時候,剛結束的大戰給各國列強帶來的損傷不可謂不大,他們需要時間休養生息,所以才造成未來十幾年的平安無事,這其中固然是爲了下一次大戰積累了力氣,卻也讓夾縫中的人有了喘息的機會。?

只要能將這片種子撒出去,無論上一代那些保守的老人們如何,已經挑起來的民族仇恨是隻能用血才能洗掉的,但是血洗的仇恨往往會帶來更加深重的仇怨,這就要看雙方之間會怎麼做了。如果有了一個強大自主的華人政權做後盾,那些沒開化的土人是不足爲懼的,剩下的,就是這些佔着地方不走的列強了。?

但是,大戰重新掀起,這些列強們自顧不暇,到時候就看華人自己怎麼做了。那麼既然有這麼難得的機會,不把握住的話,就太對不起自己了。?

計較已定,陳曉奇便放手讓他們一幫人自己去搞去了。過了沒多久,那個羅霸道果然不負衆望的搞定了一大幫年輕人,然後興沖沖的拿着一份報告來找陳曉奇。?

不得不說,陳曉奇從後世帶來的一些習慣和經驗給了這個時代的人一些很大的啓發和推動,不說別的,單是每項事情都要做周詳客觀的計劃這一點,就是這時代很多人都沒仔細去考慮過的,甚至在後世幾年後,人們還是習慣拍腦袋決定事情,以至於外國企業進入之後,首先不得不進行基本的工作培訓,其中做計劃這種基本功卻成了屢教不改的大難題。?

陳曉奇的組織之內,是要求每個人在做項目之前,都必須做詳細計劃的,其中不但要將自己的整套思路理清寫明,還要將可能的變化和相對的解決方案都給考慮清楚,這一點至關重要,他會讓施行者的思路更加清晰條理,面對不可預知的變化時也不至於手足無措,這種精神貫徹到每個人之後,就無形中大大減少了整體的錯誤,大大提高效率。?

所以儘管是羅霸道這些人也不例外,他們對於做計劃已經成爲了習慣,陳曉奇一說他們就很自覺的去把這件事情做了,所以來彙報的時候,手中自然拿着材料。?

材料交到陳曉奇手中後,陳曉奇大略的看了一下,就放下來,實際上羅霸道他們是怎麼商量怎麼計劃的,具體內容有哪些,他早就通過戴春風的報告知道清楚了,此時看看不過是走走過場而已。?

羅霸道他們終究還是沒經驗,他們做出來的計劃就像後世許多人寫得網絡小說一般都是想當然耳。他們的計劃看起來很周詳很條理,但是最大的問題卻都沒有考慮進去,比如說他們要在當地大張旗鼓的招兵買馬,還要建立華人自己的學校,建立軍事基地和培養機構,提出自己的綱領等等,這都是看起來很好,但是實施起來無比困難的事情。不說別的,單是當地的荷蘭人和沙撈越的英國人,就絕對不允許他們這麼幹。這些老牌列強對於被侵略民族和國家的反應實在是太熟悉不過了,他們甚至在這幫人剛開始冒頭的時候就能迅速反應,並且給扼殺在搖籃裡。?

所以陳曉奇的評語就是------這是一份華而不實沒設麼用處的計劃書,他們這是把那些列強當死人啊!?

輕輕的合上那本計劃,陳曉奇盯着有些忐忑的羅霸道說:“你們的計劃做得很周詳,但是不太切合實際,你們顯然低估了當地洋人勢力和土人們的警惕心。要知道,‘蘭芳共和國’纔剛剛被他們搞垮了不過十幾年的時間,他們絕對不可能放鬆對華人的監控力度,你們的計劃中提到的這些事不是不能幹,而是乾的時間不對,方式方法不對。你想想,就你們百十號人,縱然個個是神槍手,每一個都能打十個,那又怎麼樣?你們依然是敵不過有鉅艦大炮的洋人,和數百萬的土人合起夥來圍剿的,再說,你們這些人都是從小離開婆羅洲,甚至很多人就直接出生在美國,對於當地的山川地形和熱帶雨林的熟悉程度不夠,訓練不夠,作戰素養不夠,甚至武器配備都成問題,你們怎麼能確定自己就馬上能進入狀態迅速發展起來?你想想,這樣的計劃可行嗎?”?

羅霸道聽得汗都下來了,他這一聽也把滾燙的熱血給涼了下來,他平常可是也沒少了聽陳曉奇給他們大談國際形勢和國際政治,自然明白現代戰爭決定性的因素有哪些,說來說去還是天時地利人和,他們現在的計劃可是一樣都不沾,光剩下衝動熱血了,這自然不是不行的。根本不熟悉熱帶叢林的他們別說被洋人拿炮轟了,光是那些無數的土人拿毒箭伺候他們,都不用多久就能給消磨的差不多了,談何大業成功啊??

灰溜溜的回去之後,羅霸道算是長了記性,重新跟夥伴們商討新的計劃,爲此還不得不虛心向衆多老前輩們詢問國際形勢和大勢發展。陳曉奇也不可能任由他們在那裡胡琢磨,不聲不響的安排人將參謀部制定出來的合理計劃拐彎抹角講給這幫人聽,在他們弄明白想清楚吃透了之後,重新寫了份計劃上來。?

這份計劃核心主義還是陳曉奇他們出的,形式也跟當初黃鎮山回去搞得差不多,都是劍走偏鋒開始。黃鎮山是拿着正兵當土匪,陳曉奇出的主義卻是讓這幫小子們去當海盜。?

東南亞海盜的歷史那是久遠得很了,發展到現在已經從小帆船換成了機帆船甚至鐵甲船了,雖然炮火不夠強大,勝在這幫人熟悉地形,來去自如消息靈通,若是以偷襲加內外勾結來對海上商船進行搶劫,成功率還真的是非常高。?

這些海盜之中,什麼人都有,可以說幾乎每一股海盜都是八國聯軍級別的,十幾國聯合的更不少見,什麼出身的也都有,反正湊在一起幹的就是殺人越貨的勾當。這些人,不要說現在這個時代,就是21世紀也沒有辦法把他們清理乾淨,大海之中小島衆多,誰知道那個犄角旮旯就能藏下數百號海賊呢??

所以,陳曉奇他們認爲,在力量還薄弱的前期,不能光明正大的跟洋人和土人硬抗的時候,把自己藏進匪賊之中發展是最合適不過得了。你若是打着旗號來反對洋人的統治,那麼人家會不惜一切代價來搞你的,但是若是當海賊,只要不去輕易撼動洋人的統治地位,不去碰他們的軍艦港口,他們才懶得管你是幹什麼的呢。?

陳曉奇的計劃便是如此,首先,這一百左右的青年們先在艦船上進行嚴格訓練,全部熟悉海上作戰之後,再到東南亞海域去當海賊,沒有基地沒關係,黑吃黑就是了,只要僞裝的好,總有那些不開眼的海賊會將他們當作肥羊吞入肚中的,到時候誰吃誰的肉那還不一定呢。?

只要有了一個能落腳的基地,那麼便可以開展第二部計劃,一部分口舌靈便思想工作紮實的人開始分批進入東南亞的各個國家去策動年輕人加入到這個秘密團體之中,建立陸上的兵站,培養後備力量,海上島嶼的“海賊”部門,則在陳曉奇源源不斷的軍火物資支援之下,迅速吞併、發展壯大。?

在有了一定的人員、軍事基礎,特別是摸清了當地各部各組的力量分佈之後,可以進行第三步計劃------岸上基地的建設。這時代的東南亞多的是深山密林,熱帶雨林之中人跡罕至的地方多不勝數,而原本“蘭芳共和國”所在的婆羅洲可以說是山川、河流、叢林一樣都不缺,只要能找到越來越多老一輩人的支持,則他們想在裡面建立一個穩固的基地那是不太難的。?

只要陸上落腳點建立成功,他們的軍事力量繼續擴大,能夠擴展到足夠對抗荷蘭人那些木板鐵甲戰艦的時候,就可以冒出頭來向整個東南亞地區收攏華人建立自己的永久性聚居地,當然口號可不是重建“蘭芳共和國”,而是純粹建立一個華人城市,開闢華人經濟區,建立華人自衛隊伍,開展華人自主文化教育。?

這麼一來,數年時間,海上、港口、陸上的連接就建立起來,隨着人員規模的擴大,當正規軍人數達到萬人之後,基本上整個婆羅洲就沒有什麼人能夠威脅到他們了,要知道在陳曉奇給出的計劃之中,這最終萬人的軍隊建制的武裝程度,可是這裡所有荷蘭人和英國人以及土人加起來也比不上的,他們的訓練將會非常刻苦嚴格,軍械裝備精良,後勤跟的上,有自己的後備基地,源源不斷的外場支持,在這裡打開一片空間不是那麼的難。?

只要有一百萬的華人能凝聚在這個軍事爲主的團體周圍,那麼這一支孤軍便能夠保持自己的安全和發展,這時侯,已經在軍事力量上勝過荷蘭海軍的他們便可以明目張膽的要求華人自治了。這時不管荷蘭人什麼反應,都不可能一舉拔除他們的存在,而到這個時候,陳曉奇設想中的計劃也進行到了一定的階段,足夠給出軍事援助來震懾荷蘭人。?

第一個華人自治區建立起來之後,必然給當地的華人造成深重的影響,手裡面抓緊了槍桿子的陳曉奇一系當然也不怕這些人內部鉤心鬥角的倒臺,畢竟隨着進步思想教育的開展,新一代成長起來的有文化的年輕人將佔據主導地位,他們不可能由着那些目光短淺的老一輩人去折騰,何況有陳曉奇這麼個強大助力存在,他們註定不會走老路。?

第一個華人自治區域建立,作爲樣板必定會給馬來亞以及其他地方的華人帶來新的希望,他們或者在當地組織號召自治機構來爭取自己的權益,或者輾轉奔赴到這個已經穩固下來的地盤,反正不管怎麼搞,他們都是有了可供依靠的根底,到時候就已經不是那些列強派駐力量所能掌控的了的,局勢發展將絕不同於另一個時空的歷史。?

第96章 反攻東北(五)第91章 南洋大戰(四)第238章 漁民第50章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13章 邪火拳頭第204章 新農業綜合循環體第34章 華北大戰(一)第52章 中國工業基地第49章 初見規模第105章 反攻東北(十四)第176章 列車炮第106章 反攻東北(十五)第145章 落幕第234章 挫敗第11章 麻木現實第53章 游擊戰 核工業第141章 突襲(四)第40章 九一八(五)第73章 砸鍋賣鐵第9章 多倫戰(三)第159章 空軍出擊第207章 分一杯羹第9章 軍備建設第217章 最後一擊第42章 柴油動力第69章 聯邦快遞第64章 救國軍第211章 沒有棉花第125章 民族自信心第78章 推波助瀾第118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58章 千年 發端第225章 中醫抗爭(五)第77章 刨根斷底第85章 莫斯科 珍珠港第70章 麗莎的煩惱第20章 淞滬開戰(七)第49章 華北大戰(十六)第32章 大搞基建(二)第122章 世界大戰的進展第57章 合作水泥廠第84章 對抗第151章 前夜第121章 攻佔沖繩島第98章 參觀指導第76章 一切皆生意第47章 華北大戰(十四)第48章 南洋戰事(四)第53章 爲了祖先的榮光第103章 全面開發第48章 南洋戰事(四)第74章 張宗昌南下第99章 反攻東北(八)第42章 華北大戰(九)第237章 靶子第228章 完成第105章 反攻東北(十四)第50章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60章 石油與相親第84章 摩擦與戰爭進程第115章 奪船第140章 突襲(三)第115章 斯大林格勒第27章 潛艇 石油第190章 購物中心第12章 環保工業(續)第38章 圖窮匕見第14章 淞滬開戰(一)第18章 未知方向第171章 空戰英豪第13章 察東戰(四)第130章 亂起第221章 中醫抗爭(一)第60章 諜戰(四)第227章 麻煩第13章 察東戰(四)第27章 潛艇 石油第27章 磺胺和尼古丁第31章 洪流第218章 噴氣紡紗第37章 藏兵計劃(二)第32章 大搞基建(二)第30章 美華元第51章 華北大戰(十八)第180章 標準戰略第35章 風雲起(四)第131章 大拆遷 全國亂第25章 實在過獎第16章 希望第43章 華北大戰(十)第45章 南洋戰事(一)第154章 蔡公罹難第23章 武器公司第1章 魚雷突襲第4章 橫跨長江 助戰第13章 察東戰(四)第33章 風雲起(二)第202章 準備賑災第104章 反攻東北(十三)第23章 棉蘭
第96章 反攻東北(五)第91章 南洋大戰(四)第238章 漁民第50章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13章 邪火拳頭第204章 新農業綜合循環體第34章 華北大戰(一)第52章 中國工業基地第49章 初見規模第105章 反攻東北(十四)第176章 列車炮第106章 反攻東北(十五)第145章 落幕第234章 挫敗第11章 麻木現實第53章 游擊戰 核工業第141章 突襲(四)第40章 九一八(五)第73章 砸鍋賣鐵第9章 多倫戰(三)第159章 空軍出擊第207章 分一杯羹第9章 軍備建設第217章 最後一擊第42章 柴油動力第69章 聯邦快遞第64章 救國軍第211章 沒有棉花第125章 民族自信心第78章 推波助瀾第118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58章 千年 發端第225章 中醫抗爭(五)第77章 刨根斷底第85章 莫斯科 珍珠港第70章 麗莎的煩惱第20章 淞滬開戰(七)第49章 華北大戰(十六)第32章 大搞基建(二)第122章 世界大戰的進展第57章 合作水泥廠第84章 對抗第151章 前夜第121章 攻佔沖繩島第98章 參觀指導第76章 一切皆生意第47章 華北大戰(十四)第48章 南洋戰事(四)第53章 爲了祖先的榮光第103章 全面開發第48章 南洋戰事(四)第74章 張宗昌南下第99章 反攻東北(八)第42章 華北大戰(九)第237章 靶子第228章 完成第105章 反攻東北(十四)第50章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60章 石油與相親第84章 摩擦與戰爭進程第115章 奪船第140章 突襲(三)第115章 斯大林格勒第27章 潛艇 石油第190章 購物中心第12章 環保工業(續)第38章 圖窮匕見第14章 淞滬開戰(一)第18章 未知方向第171章 空戰英豪第13章 察東戰(四)第130章 亂起第221章 中醫抗爭(一)第60章 諜戰(四)第227章 麻煩第13章 察東戰(四)第27章 潛艇 石油第27章 磺胺和尼古丁第31章 洪流第218章 噴氣紡紗第37章 藏兵計劃(二)第32章 大搞基建(二)第30章 美華元第51章 華北大戰(十八)第180章 標準戰略第35章 風雲起(四)第131章 大拆遷 全國亂第25章 實在過獎第16章 希望第43章 華北大戰(十)第45章 南洋戰事(一)第154章 蔡公罹難第23章 武器公司第1章 魚雷突襲第4章 橫跨長江 助戰第13章 察東戰(四)第33章 風雲起(二)第202章 準備賑災第104章 反攻東北(十三)第23章 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