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起航 國醫

ps:本章有資料,加字數不騙錢!令,說某些人沒有滅絕中醫的看過來!再!往後至少三萬字皆圍繞中醫而來,不喜歡的讀者請慎重,以免說我騙錢!謝謝!

各大辦事處一方面馬上給總部發告急報告,一方面抓緊時間在當地招聘老家山東的工作人員專門成立“同鄉會”分支機構,來解決這個大問題。

而原先已經聯繫上了的人們則喜出望外,不論是山東往東北發信發東西,還是東北的往老家郵寄,他們都通過齊魯商會的物流公司進行,如此一來,在山東和東北之間便架起來一條無形的橋樑,將兩地人民緊緊的連接在一起。

半年之後,這種紐帶增加到了河南、河北等地,齊魯商會成了聯通北中國的重要幹線,他們的託運業務和郵遞業務很快就超過了原先的國立郵政部門,短短一年的時間,東三省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齊魯商會也通過這種途徑將自己的工業產品一下子填滿了整個東三省,甚至還順着鐵路出口到了蘇俄以及朝鮮等地,很多人在這上面發了大財。

山東方面在“同鄉會”上費了大力氣花了大錢,但是得到的回報卻是金錢無法衡量的,通過這種感情拉攏的手段,他們很容易就取得了東三省老鄉們的信任,順便的也就接納了他們的產品,這比什麼樣的廣告都有效果,而且還近乎壟斷了這些山東籍老鄉的郵寄託運業務,更重要的,卻是令他們在東北這裡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建立起來一個遍及各個角落的無形的情報網,只要他們願意,可以很容易的就知道那些地方的情報,這比着派遣專門的情報人員效果好得多了!

還有一點,便是東三省人口的再次流動。原本動清末以來,曾經爆發了一次移民的高峰。因爲關內地戰亂頻繁,江北各地出去尋找出路的人絡繹不絕,而在張作霖崛起成爲東北王之後,穩定的政局成了老百姓眼中的好地方,因此在張宗昌禍魯的那些年,除了被移民到婆羅洲的人之外。三年間去東北地山東人達到了一百萬!

這些人今年也聽到了不少的風聲,但是不能確定,然而在齊魯商會的宣傳和很多鐵證的證明下,他們的心思開始活絡了,特別是張大帥死於非命之後,很多老百姓覺得心裡不踏實,對張學良一個毛頭小子沒信心,在這樣的情況下,回去看一看的魅力大增。所以沒過多久,便開始產生新的移民潮---入關!

結果便是,入關的人幾乎一去不回。東北地青壯勞力開始流失,大量工廠工人和礦產工人在得知山東那高額的工資福利待遇之後,也蠢蠢欲動,如此一來,不知不覺間就撬動了東三省的根本基礎,原本因爲28年地災荒導致的西北移民填充很快就看不出來了。

當然這一切都是後話。

放出這一散手之後,在192年的1月15日上午,陳曉奇秘密參加了在青島造船廠舉行的新建下水儀式,這次建成的。是兩艘曾經自沉過的輕型驅逐護衛艦,作爲山東自己建造的第一批戰艦,他們的命運是曲折的,誕生地過程是艱難的。

這兩艘輕型驅逐艦,當初是打着給張宗昌獻禮的名義開工的,因此沒有遭到任何的阻攔,甚至日本人也看了一眼就不管了---兩條小舢板而已,一羣沒有造過戰艦的新人,還不知道能鼓搗成什麼樣子。

艦體完全搞成之後曬裝。結果日軍悍然入侵山東。捱了兩炮之後。自沉於海底。日軍撤走後馬上撈出來修復。所幸當初放地那大動靜純粹是沖天炮騙人地。並沒有將艦體炸得四分五裂。只要將各處敞開地排水口子堵上就沒事了。剩下來地就是清理乾淨。繼續曬裝。

其實整條艦體大部分活兒都幹完了。對於自沉他們也是早有準備。所以清理工作很容易就搞定。剩下地艦載武器系統因爲研發部門地拖延。到現在88毫米高平兩用炮和40毫米高射炮以及密集陣也不能到位。所以暫時仍是改裝後地三門105毫米艦炮。六門37毫米地高射炮和12門20毫米機關炮協同。反潛魚雷倒是弄利索了。但是雷達系統還沒有成功。也是留着空白。其他地。動力系統完好。人員早就培訓到位。因此加班加點地趕了三個月。造船廠還沒有完全恢復地。這兩艘驅逐艦先弄好了!

因爲艦艇實在輕量級。在命名地時候。廢了好半天地勁爭論了不少地時間。最後有人提出了個懶惰地辦法。卻是跟海軍完全不相干地陸軍老大黃鎮山。他當時輕飄飄地扔過來一句:“費那麼多事幹嘛!中國別地不敢說。縣城起碼有一千來個吧!就以他們命名來了。保證不會重樣地!”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陳曉奇突然想起來。後世中國地戰艦命名貌似就是這麼來地。當然主力戰艦那都是省會級地。航母貌似是偉人級地。可惜到他穿越爲止都羞答答地沒拉出來見人。因此不敢妄斷。不過這樣地辦法倒是簡單有效。很有中國特色啊!

於是。作爲鉅艦大炮時代地炮灰級存在。輕型驅逐艦隻能混一個縣城地級別。而這兩艘驅逐艦爲了紀念這次抗日戰鬥。被分別命名爲“膠州號”和“黃島號”。

上午。凜冽地海風吹得旗幡招展。造船廠船臺旁地通道兩面。齊刷刷地站着兩排身穿雪白制服地儀仗隊。他們是新成立地山東海軍部門地儀仗隊。這一次是拉出來接受檢閱。爲這來之不易地兩艘自造戰艦壯壯聲威。

本來這兩艘船都在曬裝了,下水儀式都舉行過了,但是那次不算數,到現在才真的算是正式下水,實則是直接試航了,搞成這麼不倫不類的,也只有陳曉奇他們這幫不論趟亂來的人,不過,貌似沒人在意吧!

船塢中。沒有任何的其他社會各界人士,有的只是眼前這數量有限的海軍將士,而最能幹的兩個人易隨風和鄧雲飛已經分別上了自己的船,下面留駐陪同地,除了造船廠的總工程師朱海龍等人之外,沒有其他的閒雜人等。

細長的驅逐艦上。炮口高揚,彩旗飛舞,身穿白色軍服的水兵和海軍軍官在船舷兩側排着整齊的隊伍,紋絲不動地與寒風對抗者,他們的內心,跟着起伏不定的水面一般的波動着,激動人心的時刻就要到來了!

走上講臺,陳曉奇神情肅穆的站在麥克風前,掃視了一圈同樣肅立的衆人。深吸了一口氣,大聲說道:“各位同仁,各位兄弟。士兵們!今天,將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我們山東海軍之北海艦隊,正式成軍!”

“譁---!”下面的衆人歡呼着,拼命地鼓掌,而盛裝出席的士兵們,則用力的敬禮,表達內心地激動和興奮!

陳曉奇繼續道:“三十五年來,我們中華民族處在列強侵襲當中。有海無軍,有國無防,列強之艦隊可以肆意橫行我萬里海疆之上,任意進出,旁若無人!而我中華男兒面對此情此景,只能忍氣吞聲,無可奈何!爲什麼?!因爲我們沒有強大的海軍!我們沒有可以與之相抗衡的鉅艦大炮!我們失去了1894年以前,我們曾經擁有的亞洲第一艦隊的威懾力!導致的我堂堂萬里華夏,億兆同胞。在區區數百萬人的小國面前也不得委曲求全,低三下四!你們說,這樣的事情,我們能容忍麼?!”

“不能!不能!不能!”年輕的士兵們怒吼着,發出自己聲音!

“對!我們不能!但是,光說是不行地,我們還一定要做到纔可以,否則,就要如同在去年五月一般。被日本人堵在膠州灣口上爲所欲爲。無可奈何!甚至連我們即將成軍的戰艦,也被迫自沉在海底。這是恥辱!軍人的恥辱!海軍的恥辱!我希望你們記住,在自己的家門口,我們曾經被敵人逼得自沉戰艦!這樣的事情,絕不容許出現第二次!絕不!”陳曉奇目射神光,凜凜生威,大聲喝道。

這樣的恥辱,每一次提起來,都是一次撕心裂肺刺刀剜心一般的痛!儘管這些年輕的士兵們還沒有真正在這兩艘戰艦上服役,還沒有親手幹了那沉船地事情,但是這是發生在他們即將爲之奮鬥的前夜,就在自己的身邊!那種情景,誰人能夠忘卻!所以在陳曉奇的呼喝下,他們的眼睛都赤紅了!

陳曉奇繼續道“今天開始,我們擁有了自己的先進戰艦!擁有了自己的縱橫大海的坐騎!儘管比起強大的列強海軍,我們還很弱小,甚至還不堪一擊,但是這是一個偉大地開始,我希望從今天開始,你們能夠創造出中國海軍地偉大事業!就從這兩艘輕型驅逐艦開始!我相信,或許不用十年,在我們的隊伍不斷壯大,我們地艦船不斷增加,我們的疆域不斷擴充的情況下,我們終有一天,會在世界上堂堂正正的立起一杆新的旗幟,那,就是中國海軍!”

“今天我還要講一講,爲什麼你們會被稱爲北海艦隊,而區別於眼前的那些渤海艦隊。我想說的是,海軍,從來都是面向整個海洋的,他們的使命,不是呆在這風平浪靜的海灣裡安享太平!也不是在狹窄的河溝裡欺負魚蝦!他們的對手,是那些山一般浮在海上的同類!而且,我還要講一句話,戰艦,從她製造出來的的那一天起,就註定了是要被擊沉的!我希望我們的戰艦,是毀壞在與敵人血戰的炮火中,而不是在船臺上像垃圾一般的拆掉!你們,都明白了嗎?!”

“明白!”數以百計的戰士齊聲大吼!

“很好!”陳曉奇緊握着拳頭,揮舞着叫道,“那麼,從今天開始,我希望可以看到每一個人都能夠拿出勇氣來,不管面對什麼樣的敵人,不管在多麼危險的環境下,都能夠勇敢的戰鬥到底!陸軍,守護的是千里國土,海軍。保衛的是萬里海疆!陸軍,他們誓言絕不拋棄一個兄弟!絕不放棄每一次努力地機會!我希望,海軍將士們,能夠做到不拋棄我們的同胞骨肉,不放棄每一次的殺敵建功!你們的天地更廣!任務更重!職責更大!你們,能不能做得到?!”

“做得到!”巨大的吼聲。震盪地水面波紋盪漾,旗幟飄飛,氣勢決蕩!

“現在,命名儀式開始!爲紀念我們英勇的山東軍民抗爭日寇的犧牲和奮鬥,紀念那些倒在戰場上的骨肉弟兄,這兩艘艦艇分別命名爲膠州號,黃島號。”陳曉奇親自宣佈了這個結果。

話音剛落,兩艘戰艦的艦艏上同時揭開蒙在船舷上的白布,露出來已經噴塗好了地艦名。而後,在衆人的歡呼聲中,兩艘艦艇次第下水!

作爲山東省主席夫人的周雲卿親手敲碎了兩個象徵着幸運的香檳酒瓶子。兩艘驅逐艦在船塢中迅速灌滿海水,兩聲汽笛長鳴,代表着山東海軍正式成軍的兩艘小的可憐的輕型驅逐艦正式下水服役精衛爲首的一幫人召開衛生部會議,糾集各地衛生局長、醫學院長、醫院院長以及各地西醫名醫一百二十人,商討改革國家衛生醫療事情,在會上,留日醫生出身的餘巖餘雲岫拋出來精心準備地《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之障礙案》。旗幟鮮明的向全國推行倡議要徹底滅絕中醫!

爲此,他準備的條文結構可謂精細完整,他甚至還給準備了兩個選擇,一、處置現有舊醫,現有舊醫爲數甚多,個人生計,社會習慣,均宜顧慮,廢止政策不宜過驟。爰擬漸進方法六項如下:

甲、由衛生部施行舊醫登記,給予執照,許其經營。

乙、政府設立醫事衛生訓練處,凡登記之舊醫,必須受訓練之補充教育,授以衛生行政上必要之智識,訓練終結後,給以證書,得永遠享受營業之權利。至訓練證書發給終了之年。無此項證書者,即應停止其營業。

丙、舊醫登記法。限至民國十九年底爲止。

丁、舊醫之補充教育,限五年爲止,在民國二十二年取消之,是爲訓練證書登記終了之年,以後不再訓練。

戊、舊醫研究會等,任其自由集會,並且由政府獎勵,惟此係純粹學術研究性質,其會員不得藉此爲業。己、自民國十八年爲止,舊醫滿五十歲以上,且在國內營業至二十年以上者,得免受補充教育,給予特種營業執照,但不準診治法定傳染病,及發給死亡診斷書等。且此項特種營業執照,其有效期間,以整十五年爲限,滿期不能適用。

二、改革思想,操之不能過激,宜先擇其大者入手,謹舉三項於下:宜明令禁止,以正言論而定趨向。

甲、禁止登報介紹舊醫。

乙、檢查新聞雜誌禁止非科學舊學之宣傳。

丙、禁止舊醫學校之開設。

按照他地這個套路,那麼不出二十年,中國就徹底沒有中醫(此時稱國醫)了,且中醫的傳承也就此斷絕,至於因此而導致的後果,則沒有人在乎,反正無關乎他們這些人的死活!

這樣的條文,沒有汪精衛的支持是絕對拿不出來的。汪精衛在1928年北伐成功之後,就開始憑藉自己“革命先驅”的身份,利用其影響力,到處鼓吹消滅舊醫的理論,稱“日本明治維新,第一件事就是廢止漢醫,因此日本之衛生事業與中國想必不吃天壤之別,故中國應當效仿之”。

這樣地論調,在1913年就已經由汪大燮提出來了,因此才漏列中醫案,而不管是汪大燮還是餘雲岫還是汪精衛還是魯某人,很有意思的是,這些人都是日本留學回來的,而被割錯了腰子的梁啓超也是一直呼籲要想日本學習的前鋒鐵桿,因此,單純從中醫這件事出發,跟日本有直接脫不開的關係!

這個提案發布之後,上海從事於國醫中醫的人,他們紛紛發出自己的聲音,表示不滿,在當時,上海的西醫不過六七百人,這已經是最多地了,其他的在各個省會的主要城市,也就幾十人而已,全國加起來撐死上萬人,憑這些人,如何能保障四億六千萬國民的身體健康?

而社會各界,則大多數進行批評,認爲中醫中藥萬不可廢除,這麼做是錯誤的。

但是總體而言,這樣的聲音動靜都不大,不夠強烈,也不夠堅決,因爲按照他們的習慣性思維,大約這樣的事情也就是某幾個人爲了謀取名聲故意提出來譁衆取寵而已。他們不知道,這一次的汪精衛餘雲岫,那是要動真格地,下黑手了!

前段時間剛剛大張旗鼓地進行了一場中醫中藥宣傳的山東方面,對此地反應之強烈超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在各大報紙上,陳曉奇親自撰文,大聲呼籲:“這是要滅絕國醫之前奏序曲,這是即將致我中華民族於萬劫不復深淵之鬼蜮勾當,這是某些人要背棄民族國家祖宗之開始,凡提出消滅國醫者,皆爲國賊!必人人得而誅之!”

這樣的大帽子一出,不論是汪精衛餘雲岫之流一方,還是作爲國醫的全國各地中醫公會一方,都有點瞠目以對,不知其所以然,大部分人對此等說法認爲是言過其實了,包括準備被收拾的舊醫們。

在這個時代,沿襲自古以來的傳統,中醫是不怎麼理會外面的事情的,只要不是把刀架在他們脖子上,他們一般都安分守己,兩耳不聞窗外事。

但是年輕一代的中醫們卻不這麼想,他們這些人讀書的時候都是上得新式學堂,中西文化大略也都瞭解,行醫時也知曉一些西醫的手段做法,更知道一些老人們不願意去關心的政治變化,因此他們的反應是比較強烈的,但是沒有老一代支持的話,單憑他們自己的倡議無濟於事,沒人聽他們吆喝。

好在老一代的人也不是糊塗的,他們建議可以採取一定的措施聯合全國各地同業者共同商議反對這種荒唐無恥的做法,而在這個時候,不但陳曉奇的發言在報紙電臺登了出來,同時上海辦事處的人也出錢出人出力處地方,幫助他們進行一場轟轟烈烈的對抗衛生部廢止中醫案的大行動!

第50章 南洋戰事(完)第46章 大躍進式的發展(一)第132章 土匪攻泗水第116章 叢林奇蹟第40章 華北大戰(七)第41章 九一八(六)第184章 圈套第2章 談判第47章 大躍進式的發展(二)第49章 初見規模第31章 洪流第42章 華北大戰(九)第113章 全局牽動第224章 中醫抗爭(四)第60章 拜見督軍大人(二)第72章 伊藤的算計第170章 再次空戰第58章 諜戰(二)第75章 漢家衣冠第106章 八團雪恥第118章 全軍覆沒第91章 南洋大戰(四)第177章 彰顯實力第166章 炸沉敵艦第26章 “黑星”手槍第35章 意外修煉第91章 人性 算計第9章 軍備建設第82章 最後的準備第8章 憤怒第103章 反攻東北(十二)第35章 改變的步伐第92章 經營 桃源第76章 復興之始第23章 棉蘭第94章 反擊東北(三)第29章 工業規劃第173章 主動退讓第208章 中醫戰略第4章 意外大禮(二)第58章 十九路軍 送禮第172章 刀砍鬼子頭第143章 亡命(一)第23章 武器公司第79章 徐元的時代第80章 叢林夢魘(一)第61章 救第113章 伏擊第56章 交鋒第72章 英雄的背影第224章 中醫抗爭(四)第6章 人間地獄第35章 華北大戰(二)第68章 黃金基業第61章 艱難的一步第96章 反攻東北(五)第110章 國學第44章 土匪下山第129章 二戰結束第155章 炮火還擊第108章 出兵瓜島第73章 國防建設總結第59章 拜見督軍大人(一)第54章 改變的起點第229章 戰端第56章 暗潮涌動第131章 雞尾酒炸彈第92章 反攻東北(一)第74章 硝煙再起第66章 大刀砍鬼子第225章 中醫抗爭(五)第44章 變局第1章 海盜事業第36章 九一八(一)第127章 核訛詐 投彈第16章 屠殺第26章 察哈爾危急第163章 炮火地獄第18章 我爲復仇而來(二)第229章 戰端第212章 南洋風起第9章 小見面禮第38章 圖窮匕見第184章 圈套第26章 察哈爾危急第20章 打火機和拉鍊第48章 南洋戰事(四)第169章 狂轟濫炸第178章 實際合作第72章 英雄的背影第8章 離奇身世第2章 暫時安身第52章 一切就緒第36章 華北大戰(三)第3章 扯皮 擴展第227章 麻煩第27章 潛艇 石油第18章 未知方向第60章 拜見督軍大人(二)第56章 越墮落越發財
第50章 南洋戰事(完)第46章 大躍進式的發展(一)第132章 土匪攻泗水第116章 叢林奇蹟第40章 華北大戰(七)第41章 九一八(六)第184章 圈套第2章 談判第47章 大躍進式的發展(二)第49章 初見規模第31章 洪流第42章 華北大戰(九)第113章 全局牽動第224章 中醫抗爭(四)第60章 拜見督軍大人(二)第72章 伊藤的算計第170章 再次空戰第58章 諜戰(二)第75章 漢家衣冠第106章 八團雪恥第118章 全軍覆沒第91章 南洋大戰(四)第177章 彰顯實力第166章 炸沉敵艦第26章 “黑星”手槍第35章 意外修煉第91章 人性 算計第9章 軍備建設第82章 最後的準備第8章 憤怒第103章 反攻東北(十二)第35章 改變的步伐第92章 經營 桃源第76章 復興之始第23章 棉蘭第94章 反擊東北(三)第29章 工業規劃第173章 主動退讓第208章 中醫戰略第4章 意外大禮(二)第58章 十九路軍 送禮第172章 刀砍鬼子頭第143章 亡命(一)第23章 武器公司第79章 徐元的時代第80章 叢林夢魘(一)第61章 救第113章 伏擊第56章 交鋒第72章 英雄的背影第224章 中醫抗爭(四)第6章 人間地獄第35章 華北大戰(二)第68章 黃金基業第61章 艱難的一步第96章 反攻東北(五)第110章 國學第44章 土匪下山第129章 二戰結束第155章 炮火還擊第108章 出兵瓜島第73章 國防建設總結第59章 拜見督軍大人(一)第54章 改變的起點第229章 戰端第56章 暗潮涌動第131章 雞尾酒炸彈第92章 反攻東北(一)第74章 硝煙再起第66章 大刀砍鬼子第225章 中醫抗爭(五)第44章 變局第1章 海盜事業第36章 九一八(一)第127章 核訛詐 投彈第16章 屠殺第26章 察哈爾危急第163章 炮火地獄第18章 我爲復仇而來(二)第229章 戰端第212章 南洋風起第9章 小見面禮第38章 圖窮匕見第184章 圈套第26章 察哈爾危急第20章 打火機和拉鍊第48章 南洋戰事(四)第169章 狂轟濫炸第178章 實際合作第72章 英雄的背影第8章 離奇身世第2章 暫時安身第52章 一切就緒第36章 華北大戰(三)第3章 扯皮 擴展第227章 麻煩第27章 潛艇 石油第18章 未知方向第60章 拜見督軍大人(二)第56章 越墮落越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