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南洋風起

人口的急劇增長,導致聚居區的建設速度加快,他們在兩年之內建設了十座新的城堡,前鋒已經延伸到了西婆羅洲內部兩百公里的地方,靠近山區了,便在這片相對低矮的山地叢林間,依山靠嶺的在坤江兩側呈弧形建立了五座城堡,另外五座則在其東側叢林內,被大片大片的棕櫚種植地和橡膠樹、稻田圍攏着,從東到西有一條用碎石沙土墊起來的堅固公路,聯通這一串寶石一般的新城。

婆羅洲有取之不盡的木材和泥炭資源,所以在化工技術的支持下,他們生產出這時代非常緊缺的氮磷鉀複合肥顆粒,並提純化工業需求量巨大的吸附劑,養殖業需要的蛋白質類營養飼料,建築業需要的纖維板和泥炭磚瓦等等,另外在醫學上、石油開採中、都具有很廣泛的用途,限於當前的技術水平還沒有完全開發出來,但是其經濟前景已經毋庸置疑,是極其廣大的。起碼現在的西婆羅洲,居民做飯基本都在用其生產的甲烷,因爲這種肥料的豐富,農作物和蔬菜種植已經完全自給自足還有剩餘。

整個婆羅洲移民都採用軍事化管理,從開始的入門培訓到軍事訓練完全是流水線式的,已經施行了四年了,做起來毫無問題,整個移民團有足夠大的地方容納,有足夠多的事情做,誰都閒不着,先來的大部分將家眷接來安居,得到重新建設起來的獨立住房,有兩年資歷的便可以與法定允許的例如達雅克族之類的土著通婚,或者從家裡娶媳婦來,但是榮歸故里是不可能的,他們籤的是死約,而且國內的情況依然沒有改善,他們都是知道的。

原先建立的六座城已經重新調整了,工業區都搬到了更加靠內部地山區高地上,這樣不但可以防止近處的轟炸和水陸襲擊。還能防止突發性的洪災和森林大火,前面只留下接待訓練場地,以及軍營守衛。此時的西婆羅洲坤江流域,荷蘭人的巡邏艇已經開不進來多深了,大量的先頭部隊已經進入了東岸各個城市,有表面上地職業掩護。只等時機到來。

這兩年來,荷蘭人不是不想來剿滅這實力不知道多強的“海盜、叛匪”,他們實在是抽不出空來,從1926年11月開始,以爪哇島爲中心的荷印主要殖民地中,各組人民的反抗運動就從來沒有停止過,不管是華人勞工還是某些印尼土著政黨,都在謀求自己的公平待遇和自主,荷蘭人當然不允許這最後的金礦被弄垮。他們從國內調集來更多的軍隊,將整個蘇門答臘和爪哇一代控制起來,荷蘭人的總兵力達到了五萬人。而他們控制下的土著軍隊則有十萬人。在“七省聯盟號”印尼土著水兵造反之後,海上力量完全掌握在荷蘭海軍手中。

要命地赤道氣候令荷蘭人的剿匪行動艱鉅了很多,他們每年只能在旱季出動,雨季嚴防死守,遍地皆是的叢林山地令他們這些看起來很不少地軍隊實際上遠遠不夠,再要多派兵顯然就超出了國內那些傢伙的想象力,沒人認爲會發生什麼大變化,十五萬現代軍隊,印尼土著要翻天。除非太陽從西面出來。

他們看的一點都沒錯,但是荷蘭人還是小看了這裡的華人,準確的說,是自從1923年起新的海盜崛起之後的華人。在迅速長大的“復興黨”羣體操控下,原來那些印尼乃至東南亞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年輕人地思想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原先也跟老一輩的人一樣,默默忍受着殖民者的剝削摧殘,然後擠出自己辛苦的來的錢財支持國內革命,妄圖有一個強大起來的祖國可以支持他們。接納他們,幫助他們。

而年輕人們後來也接觸到了革命思想,見到過孫中山之類的革命前輩,也曾經支持過,如同當年支持“我大清”一般,但是結果令他們大失所望!殖民者變本加厲的壓榨他們,國內革命者卻在瘋狂地爭權奪利,除了要錢的時候,沒人關心過他們的幸福!

便是趁着這個空隙。已經完善起來的“復興黨”接觸到了他們。這種有着強烈民族主義色彩的思想很快就贏得了年輕人們的歡心。發揮華人的聰明才智,建立屬於華人自己的革命武裝。用軍事力量推翻殖民者的壓迫統治,建立起來屬於華人地家園國土。與之相符地,一系列的詳盡發展策略,一系列地成就,以及背後那強大的潛在支持,都讓年輕人看到了希望。

而在今年的5月,山東爆發出來的抗日熱潮,經過大規模仔細宣傳之後,東南亞華人更是喜出望外,他們終於看到了一個真正能夠正面對抗侵略者殖民者的勢力,華人自己的勢力,而且進一步瞭解之後,他們知道了這個勢力的思想,綱領,原則和目標,更看到了這個勢力的強大能力。

而在這個時候,已經被考察通過的新成員們得知了這個陳曉奇和整個山東以及全世界的商業帝國,就是他們背後真正的支持者。

這就是希望!隨後。南洋華人世界地支持不再涌向南京政府。而是順着引導直接到了山東。成千上萬地優秀南洋華人青年滿懷激情地北上故國。直奔山東。去見見他們心目中地新偶像。去親身感受華人世界地新空氣。去學習將來在南洋建立華人自主家園地本領。

至此。南洋布局終於達到了長久以來計劃地成功階段。

1928年開始。南洋華人地秘密組織開始在整個東南亞蔓延。特別是西婆羅洲作爲這一切發動地核心。不但輸出最關鍵地思想。同時輸出軍事訓練和武器裝備。大量原來地印尼華人在遭受到荷蘭殖民者地殘酷壓榨之後破產失業。乃至生命堪憂。這時候就會有人出來幫助他們訓練他們。支持他們。然後與他們一起返回爪哇和蘇門答臘。重新開始。秘密行動。

到了1928年10月。在這兩個最主要地島上各大城市中。超過三分之一地小商販都便成了秘密行動人員和情報眼線。幾乎全部行走在印尼羣島叢林山地中地流動商販都成了密探交通員。情報對於背後地操縱者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在這樣地情況下。一股股人數不過百人地特別行動隊開始出沒在各個礦山、種植園和工廠建築周圍。他們並不直接殺傷荷蘭人。他們專門挑那些助紂爲虐地華人、印尼土著下手。下手毫不容情。逮着就殺!

同時。他們開始不斷地打劫偷竊各大城市中那些富裕地荷蘭人和土著富豪。這些雙手沾滿了勞動者鮮血地傢伙沒有一個是無辜地。也沒有一個是勤勞致富地。他們地財富是無數華人地枯骨堆起來地。所以搶他們一點都不必愧疚!

同時,數以百計的小股海盜開始瘋狂劫掠荷蘭貨船。他們都有極其先進的汽油快艇當座駕,在海上的飛奔速度超過45節,裝備有迫擊炮和12.7毫米重機槍。甚至有些還裝備了20毫米機關炮,行動人員都是全副武裝武器精良訓練有素,在漫長的海岸線上,他們神出鬼沒行動迅捷,完全沒有規律,想要抓他們難上加難。

而荷蘭人的每一次出動都是徒勞無功,他們知道肯定是有人給通風報信了,但是想找出這些人來實在是太難了,荷蘭人陷入到徒勞疲憊地剿匪、反搶劫、絞殺海盜的行動中。一天到晚不得閒。

可惡的是這些人從來不去襲擾荷蘭人之外地其他外國人,很明顯是衝着他們來的,別人肯定也不願意多管那閒事,反正他們的工廠又不會遭到破壞。這種縱容忽略無形中助長了這些匪徒們的囂張氣焰,行動越來越強烈。

而在1927年的一場意外大火中,被抓起來的印尼土著領袖全部被燒死,這使得剛剛有點眉目的印尼民族獨立運動陷入分裂當中,到現在還沒爭出個你高我低來,反倒是在某些人的挑撥離間之下。他們之間還爆發出好幾次衝突,裂痕越來越大,早晚有流血衝突的那一天,對此荷蘭人高興還來不及!

不過領袖地意外身亡,也令荷蘭殖民當局非常狼狽,他們解脫不出自己的干係,面對質問的土著拿不出好的辦法,除了推諉之外,就是武力鎮壓。總而言之不能讓這羣還沒開化的猴子佔了上風!

就這樣。整個荷屬印尼殖民地亂作一團的折騰了兩年時間,直接利益的牽引下。荷蘭人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找婆羅洲上那仍然不知道底細的人的麻煩,他們仍然希望在徹底解決這一撥地混亂麻煩之後,再集中精力去收拾他們。

但是荷蘭人絕對沒想到,他們還沒動手呢,對方已經等不急了。

1928年10月,來自山東的近衛軍和空軍到達位於西婆羅洲的第一個據點,五座到現在都沒有名字的木頭城堡,它們分別只有一到五的代號,目前爲止有名字的只有三座城,分別是最早建立的依山城堡“天州”,第二座深入島內一百六十公里的“地州”以及與其相對的“玄州”,這三座城市之外,其他地木製堡壘均以數字命名,留待將來有功勳者爲此命名。

天州是作爲前方軍事行動中心存在地,除了基本的農業生產設施之外,工業生產絕對不在這裡。化工業全部集中到了“地州”,機械業和其他製造業都集中在“玄州”,擁有足夠地縱深和山體防禦,令他們更加的安全。

對於近衛軍的到來,絕大多數的婆羅洲部門是不知道其目的何在的,但是上面的命令必須要執行,這是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的。

此時的南洋行動組已經大大擴展,整個華人移民之中,職業軍人有五萬人,二線部隊有十萬人,預備役沒法算了,凡是移民來的成年男子全是,他們都是經過叢林訓練後剩下來的人,只要拿起刀槍,鑽進原始森林就是殺手。

最早的原“蘭芳共和國”首領後裔,五個最早的創業者中,羅霸道是軍隊總司令,抓總此地一切事宜;江凱是海軍特別行動組長。相當於現在的海盜行動隊總頭目,負責對外的劫掠和海上警戒;宋玉翔是後勤部長,負責全軍物資供應轉運;劉全德是南洋“復興黨”負責人,專門針對南洋華人華僑進行黨員吸納和策反的秘密勾當;謝寶則是情報部的部長,不用說整個印尼的情報刺探間諜網絡都在他地掌握中。

除了他們之外,大量原先出身於美國美華集團的年輕人此時都成爲了部隊的領導者。經過這五年的摔打鍛鍊,他們都有了獨當一面的能力,年齡也都在三十歲上下,正是雄心勃勃的時節,就等着實戰測試他們地成色了。

其他大量部門的主要負責人都是從山東和美國本部派來的,包括最關鍵的農業、工業生產,不斷擴大的研究部門,以及全部的參謀人員。

這支越來越強大的部隊,這支已經可以撼動東南亞政局的力量。從來都沒有離開過陳曉奇的控制。只不過到現在,他地控制力還剩下多少,那就要看羅霸道這些人的內心是怎麼想的了。

現在。一切都還言之過早。不過以徐元爲首地這支聲名不顯的近衛軍到來,令婆羅洲所有的軍事頭目們摸不着頭腦,他們不知道老闆這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因爲他們被告知的內容很少,其中很關鍵的一條,不得干涉這八百人的行動,他們是編外的,直接受到最高領袖的直接指揮。

直到集裝箱車完全進入到了從林中地軍營裡面,完全不會被無關人員發現的時候。在羅霸道他們的注視下,徐元等人才陸續的從集裝箱裡面走出來。七天時間的海上顛簸不見太陽,令他們一個個的看起來面色有些蒼白,很多人明顯是吐過的,而這裡的悶熱潮溼也令他們有些難受,儘管他們都曾經在近海操練過,但是太平洋上的風浪卻不是山東近海那些小風浪所能比較地。

八百人,準確的說,是八百另一人全部走出來。在堅硬的操場上排成一個密集方陣,除了少數幾個大個子之外,絕大多數都矮小黑瘦,好像營養不良似的,但是不論男女大小,無一例外的,自從列隊之後,他們就一點動靜都沒有出過。

羅霸道爲首的軍隊頭頭們面帶着笑容看着一幫明顯是半大孩子的軍人魚貫而出排列成方陣,心中很有些不以爲然。這些毛都沒長齊的孩伢子來這裡幹什麼?難道是老闆組織的少年旅行團?閒着沒事來體驗一下婆羅洲地陽光麼?

不光是他們。周圍一些負責警戒地老兵在經過初期的驚愕之後。也“嗤嗤”地低聲笑着議論起來,這樣的情景可是非常罕見呢。這次的事情就越發的莫名其妙了!

但是,隨着八百人全部到齊,站定,鴉雀無聲,目不斜視,甚至連一片衣角都沒有動過,整個隊列也沒有任何的調整,不管站在那一個角度上的人都驚訝的發現,這些孩子組成的方陣居然像刀削一般的整齊!而且這些人不管面色如何,沒有一個是有一絲的衣裝不整的,他們彷彿是從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一般。

而在八百人到齊之後,一股令人心悸的森冷肅殺氣息從小小的方陣之中涌動出來,便是這麼炎熱的天氣裡,圍觀者無端端的渾身打了個冷戰,看着那一張張毫無表情的臉龐,沒來由的令人緊張起來。

在他們的另外一側,二十名飛行員和地勤人員搖頭晃腦面色慘白渾身發軟的從集裝箱裡爬出來,哼哼唧唧全然沒有什麼隊形的勉強湊在了一起,這些骨子裡受到英法美等地飛行員戰隊影響的天空之子們,組織紀律很有些散漫。就算是這一次行動的隊長恭郎,那原來也是個跟其他飛行員一起喝酒打架鬧事的傢伙,他們的精神面貌跟徐元這八百人比較起來,簡直就不像是一個位面的。

兩者之間巨大的反差令羅霸道等人一時之間有些難以適應,他們很難相信這是一個地方出來的軍人,居然會是這麼另類的存在,可以說是各走一個極端了。

徐元走到方陣面前,揹着雙手,跨步站定,方陣最前方,一名高瘦的士兵出列,小跑着到他面前立定敬禮,大聲說道:“報告長官!青年近衛軍集合完畢!應到八百人,實到八百人!請指示!”

徐元點點頭,回禮。那名士兵跑步回到方陣內,轉身立定,絲毫不差。

徐元一雙眼睛散發着沉靜的令人感受不到絲毫溫暖的光芒,迅速的一眼瞟過整個方陣,聲調不高,但聲音清朗的說道:“稍息!”

“唰!”八百人,一個聲音!一個動作,整整齊齊的橫跨小半步,雙手背在後面,上半身紋絲不動,眼睛都沒有眨一下!

圍觀者悚然!這樣的紀律,這樣的隊伍,是怎麼練出來的!怎麼可能做到這樣子?到此,他們已經不敢小瞧這男女混雜全部是少年組成的小股部隊。

第131章 雞尾酒炸彈第45章 南洋戰事(一)第26章 察哈爾危急第126章 希特勒遇刺 核爆第38章 藏兵計劃(三)第93章 張宗昌駕到第11章 麻木現實第131章 雞尾酒炸彈第8章 兄弟重逢第181章 英國人的態度第204章 新農業綜合循環體第32章 新式軍訓第71章 察東李守信第232章 圍城第115章 奪船第33章 大搞基建(三)第45章 我們的軍刀第98章 反攻東北(七)第36章 華北大戰(三)第105章 反攻東北(十四)第83章 夜襲匪巢第71章 刺殺第216章 中德合作第69章 聯邦快遞第53章 託媒求親第183章 飢餓的日軍第104章 豫軍圖魯第41章 華北大戰(八)第66章 全球物流第38章 圖窮匕見第64章 風起西北第87章 初見第3章 扯皮 擴展第190章 購物中心第51章 回鄉當土匪去(二)第43章 華北大戰(十)第19章 潤物無聲第166章 炸沉敵艦第79章 溫莎伯爵第20章 質詢第62章 諜戰(六)第59章 諜戰(三)第110章 國學第21章 淞滬開戰(八)第53章 羣體擴張計劃第173章 主動退讓第67章 萬噸輪、集裝箱第50章 南洋戰事(完)第74章 服裝文化第4章 橫跨長江 助戰第49章 華北大戰(十六)第90章 雛鷹第156章 夜襲(一)第25章 逆襲 偷襲第120章 華夏復興黨第68章 購物中心第64章 救國軍第42章 陳壽亭的疑問第144章 亡命(二)第236章 風口第111章 得償所望第5章 衣冠專家第133章 犧牲第49章 初見規模第127章 西井三策第67章 如此亂戰第38章 藏兵計劃(三)第18章 淞滬開戰(五)第107章 大反攻序曲第44章 華北大戰(十一)第32章 風雲起第41章 九一八(六)第13章 察東戰(四)第18章 內幕消息第31章 洪流第58章 強行推動第43章 通信與基礎教育第31章 洪流第64章 救國軍第107章 大反攻序曲第231章 登陸戰第26章 產業工人第129章 二戰結束第48章 華北大戰(十五)第193章 搶救文化第23章 武器公司第206章 亂世慘景第14章 高薪待遇第236章 風口第201章 擠兌風(二)第209章 特大招標第92章 經營 桃源第8章 兄弟重逢第10章 危急中的世界第150章 誓師第214章 華工災難第6章 人間地獄第79章 徐元的時代第41章 再見佳人第19章 芝加哥
第131章 雞尾酒炸彈第45章 南洋戰事(一)第26章 察哈爾危急第126章 希特勒遇刺 核爆第38章 藏兵計劃(三)第93章 張宗昌駕到第11章 麻木現實第131章 雞尾酒炸彈第8章 兄弟重逢第181章 英國人的態度第204章 新農業綜合循環體第32章 新式軍訓第71章 察東李守信第232章 圍城第115章 奪船第33章 大搞基建(三)第45章 我們的軍刀第98章 反攻東北(七)第36章 華北大戰(三)第105章 反攻東北(十四)第83章 夜襲匪巢第71章 刺殺第216章 中德合作第69章 聯邦快遞第53章 託媒求親第183章 飢餓的日軍第104章 豫軍圖魯第41章 華北大戰(八)第66章 全球物流第38章 圖窮匕見第64章 風起西北第87章 初見第3章 扯皮 擴展第190章 購物中心第51章 回鄉當土匪去(二)第43章 華北大戰(十)第19章 潤物無聲第166章 炸沉敵艦第79章 溫莎伯爵第20章 質詢第62章 諜戰(六)第59章 諜戰(三)第110章 國學第21章 淞滬開戰(八)第53章 羣體擴張計劃第173章 主動退讓第67章 萬噸輪、集裝箱第50章 南洋戰事(完)第74章 服裝文化第4章 橫跨長江 助戰第49章 華北大戰(十六)第90章 雛鷹第156章 夜襲(一)第25章 逆襲 偷襲第120章 華夏復興黨第68章 購物中心第64章 救國軍第42章 陳壽亭的疑問第144章 亡命(二)第236章 風口第111章 得償所望第5章 衣冠專家第133章 犧牲第49章 初見規模第127章 西井三策第67章 如此亂戰第38章 藏兵計劃(三)第18章 淞滬開戰(五)第107章 大反攻序曲第44章 華北大戰(十一)第32章 風雲起第41章 九一八(六)第13章 察東戰(四)第18章 內幕消息第31章 洪流第58章 強行推動第43章 通信與基礎教育第31章 洪流第64章 救國軍第107章 大反攻序曲第231章 登陸戰第26章 產業工人第129章 二戰結束第48章 華北大戰(十五)第193章 搶救文化第23章 武器公司第206章 亂世慘景第14章 高薪待遇第236章 風口第201章 擠兌風(二)第209章 特大招標第92章 經營 桃源第8章 兄弟重逢第10章 危急中的世界第150章 誓師第214章 華工災難第6章 人間地獄第79章 徐元的時代第41章 再見佳人第19章 芝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