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按捺不住

劉子秋沉吟道:“若是這些人果有什麼大的圖謀,主使之人不可能一直呆在幕後,總有露面的時候。..。不過,凡事皆有萬一,李愛卿所慮亦不無可能。傳令禁軍不可鬆懈,以防這些人早已約定時日動手。”

趙凌皺眉道:“陛下,臣以爲,若是他們早已約定了時日,必會選在科舉當日!”

劉子秋“哦”了一聲,問道:“趙愛卿何敢如此確定?”

趙凌捋了捋頷下那數縷長髯,笑道:“如今四海晏平,律法嚴明,百姓安居樂業。只要人心不亂,縱有些許反賊,卻也無從着手。臣以爲,這些人不過是想趁着國家選才大典之際,製造些亂子,蠱惑人心罷了。”

“蠱惑人心?”劉子秋皺了皺眉頭,沉聲道,“他們難道不清楚京城守衛有多嚴密嗎?就是爲了惑亂人心,便要白白送上數千條性命,未免有些匪夷所思了。依朕看來,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魏徵拱手道:“科舉便是明日,若是他們真是選擇那個日子,明日便見分曉。只要城中多加防備,又何懼數千宵小!”

劉子秋擺了擺手,道:“也罷。不管這些人是何來路,爲何而來,都是我大漢的子民,朕也不想多造殺戮。傳朕的旨意,明日調大軍入城,加強京城各處守衛,直至科舉結束。希望這些人可以明白朕的苦惱,知難而退。不過,即使這些人離開京城,也不可以掉以輕心,要暗中傳令給各地官府,弄清他們的來路。”

其實,要弄清這些人的來路,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抓幾個人起來,嚴加審訊,總有人會熬不過刑罰,主動交代。不過,劉子秋總覺得他們背後的主使之人絕對不簡單,所以始終不願意打草驚蛇,想要藉助這些人的行蹤而找出那個幕後主使。

第二天一早,當京城的百姓打開自家院門的時候,都驚訝地發現,大街上巡邏的士兵比平時多了數倍。不過,今天是科舉考試開始的日子,爲了防止有人搗亂,加派人手也是極正常的事情。畢竟是京城的百姓,到底見多識廣,大家很快便鎮定下來,該幹嘛幹嘛去了。

但是,也有經歷過第一屆科舉的京城百姓發現,今年的科舉現場守衛好像太嚴格了一點。離着太學院還有好遠,維持秩序的士兵便是三步一崗,五睄一哨。所有考生排起長龍,經過六道搜檢方可進入太學院內。今年的考試還有一個特點,考試所用的一應物什包括筆墨紙硯,全部由朝廷供給。考生什麼都不用帶,只要人到場就行。這樣一來,搜檢的工作強度便大大降低了。即使比往年比了四道搜檢程序,考生入場的速度還是快了許多。當然,這樣做朝廷的支出也會大大增加。也就是大漢王朝這些年通過對西方的貿易以及在非洲開採礦蔵這兩個途徑獲取了大批金銀,負擔起來並不覺得吃力。

巳時,考生入場完畢,京城中一片寧靜,那夥可疑人物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舉動。但是在短時間內,也沒看出這些人有離開京城的打算。

三天之後,考試結束,考生們從太學院魚貫而出。雖然還沒有放榜,但考試結果卻已經寫在了他們臉上。有人欣喜,有人唉嘆,也有人擺出一副無所謂的態度。而在這一天,大街上的守衛再次得到加強,巡邏的隊伍比往常多了將近一倍。也不知道是因爲那夥人約定的日期沒有到,還是他們被街頭增加的兵力給震懾住了,總之,他們既沒有特別的動作,也沒有離開京城。

考試完畢之後便是閱卷,所有的試卷都先封好考生的姓名,然後由書吏統一謄抄之後,再交由主考官批閱。這樣可以防止閱卷官和考生之間通過辨認筆跡而產生某種聯繫。爲了保證考試公平,防止舞弊,魏徵他們也着實動了不少腦筋。

劉子秋既然已經決定放權給內閣,對於考試結果也就不願意太多過問。但是,在閱卷結果出來之後,魏徵還是趕緊把榜單送到了劉子秋的御案前。因爲,今年的榜單中又出現了一個意外的人物,那就是新任江都駙馬李世民。

李淵一家和劉子秋之間的恩恩怨怨,魏徵非常清楚。到了魏徵這個地步,不管他原來心地有多仁慈,行事也會變得果斷狠辣。他就曾經提醒過劉子秋,不可留下後患!但當時情況特殊,李淵獻洛陽城而降。爲了收天下人之心,劉子秋也不得不赦免了李淵一家。當然,要想取李淵一家性命,對於現在的劉子秋來說,簡直是易如反掌,隨時都可以做到。讓魏徵不滿的是,劉子秋卻遲遲不肯下這個決心,反而取李建成中了科舉,不日就要外放地方任職。而現在,李世民又中科舉,並且是高居第二,這個成績註定是要進入內閣的。出了這樣的情況,魏徵又如何能夠不着急?

劉子秋拿着榜單,沉吟道:“魏先生,考卷評判沒有任何問題吧?”

魏徵拱手道:“請陛下放心,絕對沒有任何問題!”

劉子秋點了點頭,道:“既然沒有任何問題,那就照此發榜吧!”

魏徵大驚道:“李淵雖然蟄伏一隅,但依臣所見,此人賊心未死。現在,其長子即將外放任職,次子又高中第二,早晚會入內閣。內閣乃是中樞之地,絕不可讓此等人入內。臣請將李世民降二等錄取,還望陛下三思!”

第一屆科舉之後,考生在太學院學習四年,有兩人得以最終進入內閣,那就是長孫無忌和出身寒門的潘志。爲了吸引更多的人蔘加科舉,同時也是爲了激烈下一屆考生,劉子秋特地頒下詔書,允諾在第二屆科舉考試結束之後,高中前三的考生有機會進入內閣。所以,魏徵才提議把李世民降二等錄取,也就是把李世民降爲第四,他也自然失去了進入內閣的最佳機會。真的進了太學院之後,學生成績的優劣全憑諸爲學士評判。用後世的話來說,那就全靠學士們的主觀印象了。只要稍加暗示,那李世民不管多麼優秀,都無法進入內閣。而這次科舉排名,幾乎是他進入內閣的唯一機會。

劉子秋卻搖頭說道:“即便他進入內閣,朕也無懼!”又道:“人可欺,天不可欺,有違公平的事,朕還是不欲爲之。”

魏徵見勸不住劉子秋,也只能躬身告退。

放榜之日,京城再次戒備森嚴,如臨大敵。爲了避免人羣聚集,榜單也是同時印製多份,張貼於京城的角角落落。高中魁首的便是劉子秋一直推崇的杜如晦,第二名李世民,第三名是位世家子弟,來自范陽盧家的盧正奇。

這一天,一直在京城中等待放榜的考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不過,所有的酒肆、青樓還是全部爆滿,歡歌笑語響徹雲霄。這樣的日子,京城中自然顯得凌亂了一些,而那兩夥可疑之人卻依然沒有任何動作。甚至讓人產生一種幻覺,這些人根本沒有什麼特別的目的,也沒想過要擾亂京城的治安,只是來觀摩一次科舉盛況罷了。但劉子秋卻不這樣認爲,他反而更加懷疑這些人的目的,只是他很沉得住氣。主使之人不露面,他是不會下令動手的。

又過數日,劉子秋在西苑設宴,以朝廷的名義宴請中榜的四百名考生。這些人都將進入太學院讀書,而劉子秋也是太學院的老師之一。也就是說,這些人今後都將是他的學生。劉子秋真正重視的並不是他和這些學子之間的師生關係,而是想要爲大漢培養出真正的棟樑之才。

西苑風景依舊,盛夏季節,綠樹成蔭,只是少了許多美人,多了許多自由。隨着時間的推移,京城中人也已經不再把西苑當作皇室的禁地,無論是有錢人還是市井小民,只要得了空都會到西苑遊玩戲耍。而劉子秋一向提倡平等觀念,即便今天是他在西苑宴請衆考生,卻也不禁止百姓來往。所以,今天的西苑依然是人流如織。

宴席設在綺陰院,這裡曾經是高秀兒棲身之所,劉子秋以過裡也是情有獨鍾,每次遊西苑都少不了來此一趟。如此重大的宴席,考生自然無人缺席,早早便候在了院中。劉子秋也沒有擺什麼車駕,只帶了達愣和數十名侍衛便出了皇宮。還沒等他來到西苑門口,便見幾騎快馬如飛而來。

京城之中是不許縱馬的,除非有什麼緊急軍情。雖然宴請考生也很重要,但再重要的事也比不上緊急軍情。劉子秋不由收住腳步,沉聲喝道:“去兩個人問問,究竟出了何事?”

不等侍衛離去,那幾人已經到了近前,滾鞍下馬,單膝跪地,大聲說道:“李大將軍有緊急軍情呈上,請陛下過目!”

早有侍衛上前,接過那人手中的一份文書,轉呈給劉子秋。劉子秋打開一看,原來是蟄伏在京城多日的那夥人有了動靜,不由冷笑道:“果然按捺不住了!傳旨,若是這些人真敢那幾個地方,殺無赦!”

第101章 聯手第84章 解救第61章 伊吾郡第70章 抄了後路第15章 出大事了第14章 無力感第74章 意外的收穫第111章 落入圈套第31章 十萬火急第32章 不義之財第67章 惹出禍端第75章 游擊戰爭第32章 人選第119章 領兵平叛第18章 罪人第62章 忍辱負重第1章 分而治之第3章 師徒之誼第22章 抱團取暖第81章 屋頂第29章 寶座第29章 接受第12章 不情之請第25章 排水暗渠第2章 物理降溫法第75章 江都郡主第99章 按捺不住第75章 家不好當第72章 拓跋兄妹第32章 不義之財第47章 逃脫樊籠第98章 主使之人第34章 拖字訣第12章 不情之請第48章 香豔的沐浴第59章 黑記鐵匠鋪第11章 論功行賞第14章 三關第115章 變亂突起第39章 新規第19章 岌岌可危第15章 天下將亂第50章 高麗公主第95章 興師問罪第47章 逃脫樊籠第9章 不談正事第102章 一線生機第11章 我本女兒身第20章 閒言碎語第44章 小小的請求第117章 化龍第18章 暴力千玉第43章 抽絲剝繭第57章 絕不放過他第38章 賊心不死第71章 自家人第14章 無力感第67章 雪爬犁第9章 師出有名第36章 託付第40章 舉賢不避親第118章 最難回答的問題第38章 打消了念頭第37章 楊家的老巢第32章 不義之財第55章 人選第59章 際遇第9章 驕兵必敗第63章 事不可爲第41章 香草的秘密第94章 記仇第55章 下藥第35章 軍師第15章 出大事了第36章 託付第9章 不談正事第34章 花落誰家第18章 嚼舌自盡第34章 民間高手第64章 各奔東西第122章 退位第34章 拖字訣第13章 十六院第63章 大膽的計劃第6章 陌刀陣第15章 你的事犯了第17章 小公主第74章 圖謀天下第58章 三彌山第51章 三年之約第91章 沒興趣第50章 五箭連發第33章 抓到了第54章 有恃無恐第63章 混個臉熟第60章 補補身子第27章 第一勁敵第15章 天下將亂第13章 寶藏第27章 第一勁敵
第101章 聯手第84章 解救第61章 伊吾郡第70章 抄了後路第15章 出大事了第14章 無力感第74章 意外的收穫第111章 落入圈套第31章 十萬火急第32章 不義之財第67章 惹出禍端第75章 游擊戰爭第32章 人選第119章 領兵平叛第18章 罪人第62章 忍辱負重第1章 分而治之第3章 師徒之誼第22章 抱團取暖第81章 屋頂第29章 寶座第29章 接受第12章 不情之請第25章 排水暗渠第2章 物理降溫法第75章 江都郡主第99章 按捺不住第75章 家不好當第72章 拓跋兄妹第32章 不義之財第47章 逃脫樊籠第98章 主使之人第34章 拖字訣第12章 不情之請第48章 香豔的沐浴第59章 黑記鐵匠鋪第11章 論功行賞第14章 三關第115章 變亂突起第39章 新規第19章 岌岌可危第15章 天下將亂第50章 高麗公主第95章 興師問罪第47章 逃脫樊籠第9章 不談正事第102章 一線生機第11章 我本女兒身第20章 閒言碎語第44章 小小的請求第117章 化龍第18章 暴力千玉第43章 抽絲剝繭第57章 絕不放過他第38章 賊心不死第71章 自家人第14章 無力感第67章 雪爬犁第9章 師出有名第36章 託付第40章 舉賢不避親第118章 最難回答的問題第38章 打消了念頭第37章 楊家的老巢第32章 不義之財第55章 人選第59章 際遇第9章 驕兵必敗第63章 事不可爲第41章 香草的秘密第94章 記仇第55章 下藥第35章 軍師第15章 出大事了第36章 託付第9章 不談正事第34章 花落誰家第18章 嚼舌自盡第34章 民間高手第64章 各奔東西第122章 退位第34章 拖字訣第13章 十六院第63章 大膽的計劃第6章 陌刀陣第15章 你的事犯了第17章 小公主第74章 圖謀天下第58章 三彌山第51章 三年之約第91章 沒興趣第50章 五箭連發第33章 抓到了第54章 有恃無恐第63章 混個臉熟第60章 補補身子第27章 第一勁敵第15章 天下將亂第13章 寶藏第27章 第一勁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