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主使之人

洛陽裡雖然一下子增加了好幾萬人,但大多數都是讀書的文人和嗅覺敏銳的商賈,但也有不少攜帶兵刃的武士。讀書人和商賈雖然給京城的治安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但卻不會造成現實威脅,禁軍真正關注和警惕的是那些攜帶兵刃的武士。

因爲今年科舉制度的新變化,參加科舉的武生們並不用來到京城,而是直接進入各郡的軍營,京城中原本不應該出現這麼多武士。不過,劉子秋採取的相對自由和開放的國策,並不阻止人員的流動,只要他們能夠提供合法的身份證明即可。

無論是哪一朝哪一代,朝廷對戶籍管理都十分重視,劉子秋也不例外,而且他還在原來的基礎上引進了身份證明制度。全國朝野上下,每個人都有唯一的身份證明文書。所謂的身份方書,就是在工部新研製出來的一種紙張上註明持有者的姓名、籍貫、出生年月,同時畫上畫像,類似於後世的身份證。只是受這個年代技術水平的限制,證明文書不可能做得那麼精巧,每一張都比後世的十六開紙還要大一些。畫像也很粗糙,只能大致辨別出持有者的相貌。好在用來書寫身份證明的紙張比較特殊,而且留有暗記,外人很難仿冒。

根據身份證明顯示,來到京城的這些武士有相當一部分是各大世家的家奴。

在第一屆科舉考試中,由於受到了半數以上世家的抵制,許多寒門學子得以脫穎而出。但隨着世家紛紛宣佈參加第二屆科舉,從郡縣考試當中突圍的考生,世家子弟居然佔到了七成以上。這倒不是說各郡縣的官員徇私舞弊,而是這些世家底蘊豐厚,子弟們自幼讀書,又可以延請名師,無論是文才還是見識,自然要遠勝那些寒門學子。

對於這一點,劉子秋也早有預料,並沒有刻意去限制世家子弟的名額,以圖搞一些平衡。科舉的目的就是爲了給國家選拔人才,無論世家子弟還是寒門學子,只要有能力,都應當爲國家所用。當然,劉子秋也不擔心世家子弟會在朝廷中佔據多大的份量。他已經從國庫撥出了大筆專款,用於各郡縣興建學堂,按照當地的人口數量劃定招生比例。凡是進入學堂讀書的學生,全部實行住宿制,所有的費用也都由國家負擔。除了少數目光長遠的世家,一般世家是不會讓自己的子弟住到學堂去的,因此學堂招收的大多數都是那些出身寒門的孩子。這些孩子雖然基礎不如世家子弟,年紀也還幼小,但畢竟基數龐大,只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經過十年八年,必然可以涌現出大量優秀人才,從而在未來的科舉中佔據絕對優勢。

世家當中人才濟濟,並不是沒有人明白這個情況。只是世家歷來高高在上,不肯紆尊降貴罷了。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世家子弟們也習慣了大講排場,每次出行必是前呼後擁。即便是來京城參加科舉考試,或者沒能通過郡縣初試,只是來觀摩而已,照樣是奴僕成羣、護衛如雲。

因爲劉子秋出身平民,這些世家當初對他多少有些不屑甚至敵視。京城中多了這麼多來自各大世家的家奴,自然也引起了劉子秋的重視。調往城中的禁軍卻有一大部分精力就是爲了盯住這些人,以防他們從中搗亂。事實上,經過幾年的發展,大漢的局勢已經趨於平靜,各大世家也不得不接受眼前的事實,很難掀起什麼波瀾,劉子秋加強對他們的注意也只是爲了防患於未然。

然而,除了這些家奴,京城中還出現了一些來歷不明的武士。這些人都持有相應的身份證明文書,從文書看,他們來自天南地北,身份也各不相同。但他們再有什麼合法身份做掩護,卻也瞞不過禁軍探子的目光。能夠成爲禁軍當中的探子,除了武藝精熟、紀律嚴明、忠誠可靠之外,還必須經過一些特殊的訓練,化裝偵察便是其中必修的一項。這些禁軍探子撒進城裡,有的扮着貨郞,有的投身客棧當起了小二,在極短的時間內就遍佈京城的角角落落,很快就發現了這些人的可疑之處。

第一個可疑之處,這些人都暗藏着兵刃。

大漢王朝如今疆域遼闊,西起西域,北至大漠,都屬於大漢的版圖,包含着漢、羌、突厥、室韋、契丹等多個民族。但從本質上來說,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仍然是以農耕爲主的漢人。農耕民族的特性,決定了漢人在和遊牧民族的多年爭戰中,經常會處於劣勢。爲了培養漢人的尚武精神,劉子秋並不禁止百姓擁有兵器,而且各郡縣還會定期舉行一些比武大會,優勝者會獲得朝廷的嘉獎。因爲劉子秋知道,如果像秦始皇那樣收天下之兵鑄幾個銅人,雖然可以維持短暫的安寧,卻會磨滅國人的鬥志,養成的只是奴性。長此以往,內患能不能消除還說不定,但外憂肯定會越發嚴重。

即使朝廷並不禁止人們擁有兵器,而這些人卻把兵刃蔵在暗處,自然就顯得十分可疑了。

另一個可疑之處,這些人彼此之間卻會經常聯繫。

按照身份證明文書所載,他們來自四面八方。在這個缺乏現代通訊條件的年代,不在同一個地域生活的人,基本很難有認識的機會。而這些原本應該素不相識的人,卻經常保持聯繫,這就讓人不得不懷疑他們的來歷了。很顯然,這些人要麼原本就互相熟識,要麼就受控於某個嚴密的組織。

最後一個可疑之處,這些人中的大多數都有行伍經歷。這些人雖然刻意進行了僞裝,但卻瞞不過經過嚴格訓練的禁軍探子的眼睛。他們的坐姿、他們的步伐、他們的神態,都在不經意間出賣了他們。要知道,這些禁軍探子本是禁軍中的佼佼者,爲了讓他們更加精於僞裝,訓練課的第一項內容就是“糾正”他們的這些軍伍習慣。

有了這三個可疑之處,這些人自然就成了禁軍探子關注的重中之重,他們的每個舉動都幾乎難逃禁軍探子的耳目。當禁軍探子把這些人的活動軌跡梳理出來以後,可以很清晰地發現,這些人居然不是一夥,而可以分成了兩撥。其中一撥人數量龐大,根據禁軍的初略統計,大約在四千上下。另一撥人則少得多,只有不足兩百人。不過,人數多的那一撥,雖然也生得孔武有力,但卻不似人數少的那一撥,個個氣息內斂,人人都是高手。

禁軍探子得來的這個消息十分重要,自然馬上引起了內閣的重視。魏徵、李靖、趙凌等人經過商議之後,一起求見劉子秋。魏徵拱手道:“啓奏陛下,臣以爲當調集重兵,將此等人一舉拿下,以絕後患!”

劉子秋皺眉問道:“不知這些人可有觸犯律法之舉?”

“這個……”魏徵等人都是一愣。

李靖拱手道:“他們雖然行跡詭秘,卻無不法之事。”

劉子秋一直強調律法面前人人平等,雖然在這樣一個年代想要做到這一點很難,他也沒有奢望憑藉他自己的能力可以實現這個目標,只是想在人們心中埋下一粒種子而已。但在具體事務上,他卻要儘量保持公平公正。如果這件,魏徵他們不來向劉子秋請示,而是直接行使內閣權力,將這些人先行捉拿,再嚴加審訊。劉子秋事後知道了,也不會責怪他們,畢竟他們也是爲了大漢王朝的安全,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既然他們來請示自己,劉子秋就要按照自己的原則行事。

他沉吟道:“既然他們沒有不法之事,那麼將其擒拿,便是於理不合了。”

趙凌卻起身說道:“陛下,我大漢雖然四海晏平,但也難免有前朝餘孽常懷不臣之心。以我大漢軍力之盛,這些人若是光明正大的決戰,自然可以於舉手投足之間予以剿滅。但他們行蹤鬼鬼祟祟,顯然是欲趁科舉之日爲禍京師。臣以爲,陛下不可掉以輕心,還當早作防備。”

劉子秋笑道:“朕不讓諸卿動他們,並不代表要對他們放任自流。這些人不遠千里來到京城,必有所圖,其後亦必有主使之人。所謂擒賊先擒王,射人先射馬。朕以爲,還是先不要驚動他們,通過他們順藤摸瓜,找出那幕後的主使之人,方可一勞永逸,卻不必濫施殺戮。”

魏徵是讀書人出身,提倡施行仁政,聽了劉子秋的話卻是深以爲然,不由長揖到地,大聲說道:“陛下仁慈,實乃萬民之福!”

趙凌形象猥瑣,心胸也不寬廣,他奉行的卻是寧可殺錯,不可放過,慌忙再勸道:“陛下說過,對敵人仁慈便是對自己殘忍。這些人一旦作亂,恐會累及京中百姓,還望陛下三思!”

在內閣當中,李靖直接掌管禁軍,探馬的消息也最先傳到他這裡,他對這兩夥人的情況也最爲了解,不由遲疑道:“這些人逗留京城已經數月之久,其主使之人卻從未現身。若主使之人並不曾來到京城,而是與這些人約定好於某月某日發動,又將奈何?”

第89章 良宵苦短第25章 軟骨頭第31章 誤會第16章 潰兵第15章 失敗第21章 降卒第103章 真相大白第39章 操練第79章 終於還是來第111章 落入圈套第74章 縱馬洛陽城第25章 逃亡第14章 林中劍第55章 斷產方第39章 操練第57章 絕不放過他第75章 游擊戰爭第49章 箭在弦上第46章 藏龍臥虎第2章 殺人立威第23章 落荒而逃第52章 偷雞不成第36章 託付第50章 天外有天第8章 不情之請第29章 接受第25章 排水暗渠第38章 打消了念頭第47章 獨闖萬軍第40章 姑娘請自便第122章 退位第19章 岌岌可危第27章 打聽點東西第33章 抓到了第6章 陌刀陣第65章 運氣第10章 等一個人第37章 流求來歸第36章 當衆賄賂第23章 首領第5章 滑車第35章 軍師第59章 有辦法了第75章 家不好當第21章 易容術第59章 黑風暴第58章 自由之身第25章 盡言其詳第24章 方子第67章 遣漢使第14章 論英雄第54章 以衆凌寡第41章 大開殺戒第16章 分工不同第75章 割發代首第21章 降卒第2章 對箭第59章 貼身侍衛第12章 抓鬮第4章 搜上一搜第30章 小麥有毒第21章 疑團第35章 種子第25章 盡言其詳第39章 新規第12章 瘋長的野草第100章 現身第62章 陰雲籠罩第56章 沙漠第39章 操練第53章 敵襲第115章 變亂突起第26章 呼之欲出第56章 愛莫能助第87章 爲時尚早第67章 惹出禍端第50章 高麗公主第55章 困獸第52章 挑釁第104章 藥性第63章 例外第33章 受傷的總是女人第12章 瘋長的野草第49章 北方來客第119章 領兵平叛第62章 忍辱負重第72章 印證第60章 釜底抽薪第38章 心亂如麻第58章 割稻子第21章 求情第64章 變故第6章 繫鈴人第47章 立字爲據第67章 遣漢使第4章 笨辦法第13章 十六院第89章 良宵苦短第57章 男扮女裝
第89章 良宵苦短第25章 軟骨頭第31章 誤會第16章 潰兵第15章 失敗第21章 降卒第103章 真相大白第39章 操練第79章 終於還是來第111章 落入圈套第74章 縱馬洛陽城第25章 逃亡第14章 林中劍第55章 斷產方第39章 操練第57章 絕不放過他第75章 游擊戰爭第49章 箭在弦上第46章 藏龍臥虎第2章 殺人立威第23章 落荒而逃第52章 偷雞不成第36章 託付第50章 天外有天第8章 不情之請第29章 接受第25章 排水暗渠第38章 打消了念頭第47章 獨闖萬軍第40章 姑娘請自便第122章 退位第19章 岌岌可危第27章 打聽點東西第33章 抓到了第6章 陌刀陣第65章 運氣第10章 等一個人第37章 流求來歸第36章 當衆賄賂第23章 首領第5章 滑車第35章 軍師第59章 有辦法了第75章 家不好當第21章 易容術第59章 黑風暴第58章 自由之身第25章 盡言其詳第24章 方子第67章 遣漢使第14章 論英雄第54章 以衆凌寡第41章 大開殺戒第16章 分工不同第75章 割發代首第21章 降卒第2章 對箭第59章 貼身侍衛第12章 抓鬮第4章 搜上一搜第30章 小麥有毒第21章 疑團第35章 種子第25章 盡言其詳第39章 新規第12章 瘋長的野草第100章 現身第62章 陰雲籠罩第56章 沙漠第39章 操練第53章 敵襲第115章 變亂突起第26章 呼之欲出第56章 愛莫能助第87章 爲時尚早第67章 惹出禍端第50章 高麗公主第55章 困獸第52章 挑釁第104章 藥性第63章 例外第33章 受傷的總是女人第12章 瘋長的野草第49章 北方來客第119章 領兵平叛第62章 忍辱負重第72章 印證第60章 釜底抽薪第38章 心亂如麻第58章 割稻子第21章 求情第64章 變故第6章 繫鈴人第47章 立字爲據第67章 遣漢使第4章 笨辦法第13章 十六院第89章 良宵苦短第57章 男扮女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