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給我殺了他

王濟的父親王渾曾任越騎校尉,當初司馬望出督關中之時,任便任命王渾鎮守陳倉,後來陳倉失守,王渾以身殉國,司馬昭憐其忠義,乃將王濟留在了自己的身邊任職。

王濟是幷州太原人,當時胡人內遷,幷州乃是漢胡雜居之地,王濟很容易地就結識了劉淵。

劉淵是西漢時期匈奴首領冒頓單于的後裔。漢高祖劉邦一統天下建立漢朝之後,大舉進軍準備滅掉匈奴,但白登之圍卻讓劉邦吃足了苦頭,不得以將一位宗室之女,作爲和親公主嫁給冒頓單于,並與冒頓單于拜把子做了兄弟,所以,冒頓單于的子孫都以劉氏爲姓。

東漢建武初年,烏珠留若鞮單于之子右奧鞬日逐王比自稱南單于,進入西河的美稷定居,當時離石的左國城就是單于遷移的宮廷。中平年間,羌渠單于派其子於扶羅率兵援助東漢,討平黃巾軍。當時正碰上羌渠單于被國人所殺,因此於扶羅將所率的兵衆留駐在東漢,自稱單于。緊接着董卓叛亂,於扶羅率兵劫掠太原、河東,後駐紮河內。於扶羅死後,其弟呼廚泉繼位,任命於扶羅之子劉豹爲左賢王,劉豹就是劉淵的父親。後來,曹操將呼廚泉的兵衆分爲五部,任命劉豹爲左部帥,其餘部帥也都由劉姓擔任。

這個劉淵幼時便極爲聰明,雖是胡人,但對漢人的文化卻是極爲地精通,不但對四書五經多有研習,而且極喜兵書兵法。身爲胡人,劉淵自然也繼承了家族的好體魄,別看劉淵今年只有十七歲,但卻生得是虎臂熊腰。身高八尺六寸,極是魁梧。鬍鬚長三尺多,心口上有三根紅色的毫毛。長三尺六寸。

這那個時代,凡是生有異相的人都是極受重視的。司馬炎長髮及地雙手過膝,就被裴秀奉爲有帝王之相,這劉淵也是極被人看重的,當時,屯留人崔懿之、襄陵人公師彧等都善於給人看相,見到劉淵,他們都非常驚奇,並且相互轉告說:“此人形貌非常。吾所未見也。”

所以,在幷州一帶,劉淵還是相當有名氣的,身爲太原人的王渾自然對劉淵十分地看重,其子王濟與劉淵同年,王渾便令王濟與劉淵交好,所以王濟雖然談不上和劉淵是總角之好,但也稱得上是發小,兩個人關係一直很不錯。

後來,王濟和劉淵都相繼離開了幷州。王渾任職越騎校尉,王濟自然也跟着到了洛陽。隨後劉淵也到了洛陽,但劉淵到洛陽來。卻並不是來做官的,由於劉淵的父親劉豹是匈奴左部帥,所以他是做爲人質被送到洛陽來的。

所以,在此次的洛陽事變發生之時,劉淵正好也在晉王宮內,看到司馬炎的身邊並沒有什麼得力的武將,王濟便向司馬炎推薦了劉淵。

劉淵不光是生得孔武有力,而且弓馬純熟,十八般武器樣樣精通。有着匈奴人應有剽悍和豪猛。司馬炎一聽,甚爲欣喜。立刻差人將劉淵給傳喚上來。

不多時,劉淵便牽着一匹渾身如火炭一般的駿馬來到了宮門處。手捂心口,彎腰致禮,以匈奴人的標準禮儀向司馬炎行禮。

“不知世子召見卑下所爲何事?”

司馬炎道:“舞陽侯趁着晉王病重,意圖謀篡王位,現在率兵圍攻晉王宮,素聞劉公子勇武非凡,所以請公子來,還望公子可以出手相助,以退賊敵,本世子定有重謝。”

劉淵看了看宮外的形勢,但已十分地瞭然了,不過劉淵可不是那種沒腦子的人,幾句吹捧的話下來,就能給對方賣命,必有重謝,那不是扯淡嗎,事成之後,司馬炎隨便打賞個百十來萬錢或者給個芝麻綠豆的官,那也就叫重謝,劉淵身爲匈奴左部帥的公子,自然也不會將一些錢財看在眼裡,他絕不可能會爲了那麼點蠅頭小利就去冒險。

劉淵顧作沉吟地道:“宮外賊兵好生勢大,卑下單槍匹馬,恐難勝任。”

司馬炎何嘗不明白劉淵這是在討價還價,他也清楚,人家本來就不是你的司馬家的部屬,只不過是做爲人質暫居京城的,人家其實是沒有義務出手相幫的,司馬炎現在也苦於手下無將,所以道:“天下誰人不知劉公子勇冠三軍,萬人之中亦可取上將人頭,本世子現委劉公子爲上黨太守,如果劉公子能退得強敵,本世子還有厚賞。”

太守是二千石的官職,是高官的門檻,一般沒有資歷或者沒有功績的,是很難親授的,司馬炎看來也急了,現在到了關鍵時刻,正是用人之際,司馬炎也顧不得許多了,當即封劉淵爲上黨太守,要他帶兵出戰。

劉淵面露喜色,他是匈奴人,如果沒有天大的功績,幾乎是沒有可能會獲得太守這類高官的可能,現在適逢良機,還沒打仗,就獲得了上黨太守的職位,這簡直跟天上掉下餡餅來沒啥區別,如果能幫着司馬炎退兵的話,估計職位還能往上面再爬一截,當一個刺史或都督都是很有可能的事。當下劉淵便是欣然領命,帶着司馬炎撥給他的五百人和自己手下的一些隨從,打開宮門,殺了出去。

攸軍陣中,趙卓剛剛斬殺了何剛,攸軍士氣大盛,卻見宮門大開,又殺出一枝人馬來。爲首一將,騎着一匹火炭一般駿馬,身披黑甲,身着黑袍,手中使着一條黝黑髮亮的鋼槍,氣勢昂然,神采非凡,在陣前高聲叫戰。

劉胤看到領軍之人容貌非凡,好象不是中原人,便問道:“此何人也?”

司馬攸是認識劉淵的,他還曾向司馬昭建議殺掉劉淵,認爲劉淵心懷異志,將來必爲大敵,但司馬昭沒聽。當下司馬攸便道:“此人乃是匈奴左部帥劉豹之子劉淵,驍勇非凡,切不可輕敵。”

劉胤聞言,眼中寒芒大熾,低沉地下令道:“不惜一切代價,給我殺了他!”(。)

第1112章 新任的中尉右丞第403章 五丈原之戰(四)第744章 夜奪五寨(二)第342章 幹得漂亮第350章 嚮導官第51章 雪舞的真實身份第1081章 密謀第8章 六王殿下第121章 以退爲進第1329章 破番禺(上)第139章 下馬威第1173章 只共存,不共亡第903章 匪夷所思的命令第255章 益州系的利益第925章 回援鄴城第526章 三個條件第132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915章 收穫之秋第664章 對付投石車第550章 變生肘腋第590章 篡位第1197章 周處軼事第902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587章 塵埃落定第879章 混亂的冀州戰局第1039章 大局爲重第1298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759章 所向披靡第1190章 孫秀投降第266章 從涪城撕逼到雒城第1352章 天牢第1302章 永安水戰第9章 殺機第362章 幕後的真兇第1191章 地道攻城第340章 脫胎換骨的虎騎營第1167章 冷處理第664章 對付投石車第74章 漢中司第757章 糾結第797章 攻破涅縣第622章 打柴溝之戰(下)第266章 從涪城撕逼到雒城第265章 戰雒城(下)第570章 審問裴秀第1186章 激戰魯陽第457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663章 兵臨潼關第238章 涪城之戰(四)第700章 五胡始亂起第1014章 司馬家的臉都讓你給丟盡了第949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37章 新官上任第837章 壺關口第102章 陽安關第887章 抱犢山第202章 腹背受敵第881章 毀書斬使第174章 三箭連珠第1136章 動手第922章 戰信都第236章 涪城之戰(二)第180章 脣亡齒寒第263章 戰雒城(上)第455章 蜀中的新格局第304章 住在草地邊緣的人第649章 大沙暴第1052章 情報第257章 一切皆在掌控之中第711章 直搗老巢第971章 底線第118章 私家部曲第1334章 莽山之戰(下)第1135章 各懷心思第1343章 周處之殞第379章 街亭之戰(八)第862章 正名之戰第968章 囊中之物第1124章 重新洗牌第662章 黃河難渡第1202章 三王殞落(五)第791章 金蟬脫殼第984章 決戰高梁邑(上)第244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454章 換位第1007章 重回冀州第442章 又見陽安關第86章 前往陳倉道第913章 緊追不捨第346章 反襲營第217章 衆叛親離第208章 追擊第1224章 敗逃第1309章 丹徒山事變第406章 斜谷疑兵第1063章 強渡黃河(一)第1290章 對戰第789章 第三條道路第1107章 劉恂第487章 備用計劃
第1112章 新任的中尉右丞第403章 五丈原之戰(四)第744章 夜奪五寨(二)第342章 幹得漂亮第350章 嚮導官第51章 雪舞的真實身份第1081章 密謀第8章 六王殿下第121章 以退爲進第1329章 破番禺(上)第139章 下馬威第1173章 只共存,不共亡第903章 匪夷所思的命令第255章 益州系的利益第925章 回援鄴城第526章 三個條件第132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915章 收穫之秋第664章 對付投石車第550章 變生肘腋第590章 篡位第1197章 周處軼事第902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587章 塵埃落定第879章 混亂的冀州戰局第1039章 大局爲重第1298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759章 所向披靡第1190章 孫秀投降第266章 從涪城撕逼到雒城第1352章 天牢第1302章 永安水戰第9章 殺機第362章 幕後的真兇第1191章 地道攻城第340章 脫胎換骨的虎騎營第1167章 冷處理第664章 對付投石車第74章 漢中司第757章 糾結第797章 攻破涅縣第622章 打柴溝之戰(下)第266章 從涪城撕逼到雒城第265章 戰雒城(下)第570章 審問裴秀第1186章 激戰魯陽第457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663章 兵臨潼關第238章 涪城之戰(四)第700章 五胡始亂起第1014章 司馬家的臉都讓你給丟盡了第949章 張良計,過牆梯第37章 新官上任第837章 壺關口第102章 陽安關第887章 抱犢山第202章 腹背受敵第881章 毀書斬使第174章 三箭連珠第1136章 動手第922章 戰信都第236章 涪城之戰(二)第180章 脣亡齒寒第263章 戰雒城(上)第455章 蜀中的新格局第304章 住在草地邊緣的人第649章 大沙暴第1052章 情報第257章 一切皆在掌控之中第711章 直搗老巢第971章 底線第118章 私家部曲第1334章 莽山之戰(下)第1135章 各懷心思第1343章 周處之殞第379章 街亭之戰(八)第862章 正名之戰第968章 囊中之物第1124章 重新洗牌第662章 黃河難渡第1202章 三王殞落(五)第791章 金蟬脫殼第984章 決戰高梁邑(上)第244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454章 換位第1007章 重回冀州第442章 又見陽安關第86章 前往陳倉道第913章 緊追不捨第346章 反襲營第217章 衆叛親離第208章 追擊第1224章 敗逃第1309章 丹徒山事變第406章 斜谷疑兵第1063章 強渡黃河(一)第1290章 對戰第789章 第三條道路第1107章 劉恂第487章 備用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