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
這丫頭忽然抱住了郭嘉嗚嗚大哭起來。
她有些對自己的任性感到後悔了。
見到這種情況,許褚自動的消失了。
虎衛軍不僅要守護好郭嘉,還要懂得分寸,這種時候杵在這了會礙眼的,所以要立即閃人。
好了好了!
郭嘉伸手擦了擦蔡瑜的眼淚。
“既然你已經決定了,我也就不強求了,還是那句話,其他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保護好自己。”
嗯!
蔡瑜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
“回去以後,有一個人你一定要小心!”
她似乎想起了什麼。
郭嘉雙目眯了起來,道:“是糜家嗎?”
當初他們在雲州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個事情了,只是一直隱忍不發。
蔡瑜點了點頭。
“前段時間,我做過了很多調查,發現這個糜家跟陰陽一脈交情匪淺。”
“我知道了!”
郭嘉點了點頭。
陰陽一系雖然不甘寂寞,想在亂世有所作爲,但卻一直都是因人成事,對郭嘉的危害並不大。
奉孝!
蔡瑜忽然壓低了聲音,道:“如果將來你要對付陰陽一系,能不能饒糜貞一命。”
二人是閨蜜,感情非常好,這些年蔡瑜也沒少從糜家獲取幫助,潛意識裡並不想這個閨蜜受連累的。
哼!
郭嘉冷笑了一聲。
對於敵人,他是從來都會留情的。
糜家如果只是跟陰陽一系有染也就罷了,如果他們真的有異心的話,他也不會輕易的放過了他們的。
“那就要看她自己了!”
郭嘉淡淡的說了一句。
蔡瑜欲言又止,最終還是嘆了口氣。
對於朋友,她也算是仁至義盡了,只是希望糜貞不要那麼糊塗,做出背叛郭嘉的事情纔好。
……
幽州,劉虞的府中。
砰!
劉虞憤怒的打碎了桌子上的硯臺。
“混帳東西,郭嘉這是欺人太甚。”
他剛剛接到朝廷的任命,任命他爲當朝太尉。
太尉雖然是三公之一,但卻是個虛銜,沒有什麼實權,再說劉虞身爲幽州牧,也不可能去朝廷上任。
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罷了,鄰居郭嘉的封賞着實讓劉虞羨慕嫉妒恨。
官封驃騎將軍,領雲冀兩州的軍務,手下將領也各有封賞。
當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更讓劉虞憤怒的是,郭嘉居然得到了冀州這塊膏肥之地,讓劉虞十分的不爽。
皇甫嵩、王芬下去之後,他可是一直覬覦這個冀州牧的位置呢?
幽州是個苦寒之地,外有鮮卑,內有烏桓,手下公孫瓚還有些蠢蠢欲動,他早就不想在這裡呆了。
不久前,劉虞也曾託人在朝中四處活動,想變動一下位置。
他本就是皇族,身份尊貴,頗有賢名,當一州牧守也無可厚非。
劉焉那個傢伙都能當上益州牧,論資歷論才能,他劉虞遠在劉焉之上,爲什麼非要守着一個苦寒之地呢?
於是乎,劉虞準備了不少財物,送到了何進和袁隗的門上。
二人也已經答允了,這冀州牧八九不離十了。
但哪成想,一場宮變忽如其來。
如此中天的大將軍何進莫名其妙的就死在了十常侍的手中,緊接着何進的手下貢獻了皇宮,十常侍也跟着完蛋了。
兵權落到了袁紹的手中。
還沒暖熱乎,就被郭嘉打的落荒而逃。
這樣一來,袁家也涼了。
好處全部落到了郭嘉的頭上。
他輕輕巧巧的就摘取了冀州,而且讓一個無名之輩徐庶擔任冀州刺史。
當真是豈有此理!
劉虞越想越氣。
“太尉大人爲何動怒?”
一名武將走了進來,正是公孫瓚。
劉虞雖然是幽州牧,但幽州早已不是以前的幽州了。
一場黃巾之亂,讓幽州陷入了四分五裂。
代郡、上古、廣陽三郡被郭嘉趁機霸佔,後來順理成章的劃入了雲州的疆土。
遼東遼西樂浪玄玄菟,都是些不毛之地化外之民,今天鬧事明天鬧事,大漢朝在那裡的影響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如此一來,劉虞實際控制的也就涿郡漁陽和右北平三郡了。他之所以能坐穩牧守這個位置,完全都是因爲這個三個郡。
這三郡纔是劉虞的根基,因爲這三郡有大羣的烏桓人聚居,烏桓騎兵可是幽州最強的戰鬥力。
“原來是文圭啊!”
看到公孫瓚來了,劉虞的臉上換上了一副笑臉。
除了外患之外,劉虞最擔心的還是內憂。
這個內憂就是右北平太守公孫瓚。
公孫一族是幽州的豪族,在境內擁有很強的號召力,跟烏桓鮮卑也千絲萬縷的關係。
這公孫瓚雖然只是公孫一族的旁支,但是也不容小覷。
右北平是幽州就境內經濟軍事最強的一個郡,太守公孫瓚的權力也很大,在幽州幾乎就在劉虞之下而已。
雖然劉虞很想弄掉公孫瓚,但是此刻卻有些心有餘力不足,一來公孫家族強大,二來這個公孫瓚也頗能打。
幽州之所以能夠穩定,跟這個公孫瓚有很大的關係。
前段時間漁陽張舉造反的時候,也是由公孫瓚出面鎮壓了下來。
此人弓馬嫺熟,打仗很有一套,手下也有數千烏桓騎兵和兩三萬郡兵,實力僅次於劉虞而已。
所以,劉虞碰到了公孫瓚還是要裝裝樣子的。
“尚未恭喜大人榮升三公之位呢?”
公孫瓚笑了笑說道。
這個時候的公孫瓚還懷抱中中軍愛民的想法,還沒有跟劉虞以較高低的想法。
呵呵!
劉虞苦笑了一聲。
“文圭說笑了,這當朝的三公,你又不是不知道,都是些虛榮而已。”
的確,這個時代三公和爵位都是能拿錢買的,曹嵩一個太監的養子都能登上太尉之位,劉虞這個皇族之後自然也不在話下。
“話雖如此,但太尉大人可沒出錢啊!換了在下,可是萬萬給不起的。”
公孫瓚戲謔的說道。
劉虞的臉色立即有些難看了。
他雖然談不上貪財,但也算不上是兩袖清風。
去京師活動遷冀州牧的時候,他也沒少花錢,這錢自然也是民脂民膏。
花了錢,事情沒辦成,劉虞正一肚子氣呢?
公孫瓚這話頓時覺得有些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