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甫去東漢官面上的命令是約戰,其次是幫助使團談判。但事情的走向完全超脫了所有人的預料。傅風雪擅自去了漢京,親手殺了劉啓。東漢政權大動盪,皇親國戚死了大半。二殿下劉旭在師傅蔡宜風的默許之下登基。顯然謀劃已久。
新皇登基,最要緊的是穩固國內政權。因而在對外的態度上大爲緩和,加之與二殿下與傅風雪似有暗中交易,今回的談判不談而勝,東漢大大出了一回血。
林甫雖未與韓辭正式決戰,但身份暴露之後,衆所周知,宮內比武那一回,兩位劍聖門人相較。林甫逼得韓辭先無法掩飾,使出了本門功夫,因而姑且算做勝之。兩件事雖然都沒有做,但效果卻幾近達成。
回京之後,皇恩浩蕩。如林甫之前所料,早早調他出翰林掛虛職只是象徵性的跳板。今回任務完成,加之與傅風雪同闖皇宮,林甫直入都察院。品級雖低,但隨着此前科舉之時所提出的計劃開展,林甫權勢日重。
陛下明面上對林甫大加賞賜,私下卻對傅風雪的行爲大有不滿。其他人或許看不明白,但在陛下的角度,傅風雪完全可以全滅劉氏。在這個血統論的時代,劉氏一旦死絕,東漢必大亂。他心念的東征即使不成,也能將東漢打個半死。
然傅風雪卻放任劉旭肅清國戚,將自己親信的分支安插出去。劉氏看似枝葉稀疏,卻也比李家少了許多勾心鬥角。
傅風雪對陛下的責難不以爲然,“陛下瞞了我,我也瞞了陛下,這很公平。”
劉雉是東漢皇戚,傅風雪查得到,陛下不可能不知道。但他卻一直不點明,反而說仇人在東漢。這在傅風雪看來毫無道理。裡應外合,這是逃不掉的,究竟哪邊多一些,傅風雪覺得有這層血緣在,反而是大周內部的蛀蟲嫌疑更大。
陛下怒而發問,“當初見面的第一天,她便告知了朕她的身份,並要朕不可與旁人知曉。如今斯人已逝,你教朕如何能夠不信守諾言?!”
傅風雪細辨語氣表情,未察覺到不對勁的地方,一時之間想不明白事情的真相。即沒有相信,也找不出證據,遂沉默離去,對陛下之後的命令置若罔聞,一心只順着林甫轉告的“家母是東漢皇帝之妹”的新線索一路盤查。
傅風雪雖沒有不信,卻也未信。東征一事恐怕化爲泡影,陛下心中惱怒至極。但這並沒有絲毫影響到他對林甫的重用和信任。經歷東漢一行,林甫親眼見到皇宮內二殿下肅清異黨的果斷和狠辣成長了許多。始知天家之無情,比自己所想更甚數倍。初見二殿下劉旭,是在醉仙樓中,美酒酥餅,繡花屏風。和煦和微笑,輕柔的語調。
但不足幾日,讓劉氏一系十去其八的二殿下,仍舊是那副溫潤君子的做派,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林甫清楚,自己能與他建交,靠的是傅風雪,靠的是自己母親給的血緣,若非如此,就算他是九品中的高手,那一日也要死在皇宮。
傅風雪入宮一次之後行蹤再次詭秘了起來,林甫多多接觸鷹衛只餘,總覺得傅叔不在,手中權勢不夠。因而漸漸與次輔嶽淞親近。但他還算聰明,公私分明,在都察院玩弄權術進境極快,但卻堅持“一切皆是爲了陛下能夠更好地掌控朝堂”爲原則。雖與嶽淞漸漸親近,卻只止於口頭上提前泄露風聲。讓嶽能夠摸清陛下心思,不肯借職權替嶽安插親信。深得陛下賞識。
只是見識過漢京慘案的林甫手法強硬,引起了夏首輔的不滿。夏以“都察院行檢察權,而今勢大,誰來檢察都察院?”勸告陛下遏制都察院權力。陛下佯裝答應,並在殿上訓斥林甫。然林甫深知陛下心甚悅之,俯首認罪,卻仍舊我行我素。不出半年,都察院便成了陛下手中最利的武器。涉及六部的官員,陛下想要摘誰的帽子,都察院都能壓得他擡不起頭。夏首輔多次勸誡,早就惹得陛下不滿。
柳文長爲人本就死板,在夏首輔的影響下對林甫的官僚做派極爲不滿。一次擬詔的時候用詞除了紕漏,夏彥觀之不覺有錯,嶽卻很是清楚這件事陛下定會大發雷霆,故藉此大做文章。此事本不會涉及夏彥,但如嶽所料,夏在朝堂上爲此時大力維護柳文長,大大落了皇帝的面子,甚至以死相逼。終於觸怒皇帝,被貶謫流放邊疆。
夏曾三落,卻又三起,每次迴歸朝堂都能重居高位。嶽心知夏聲望很高,且年紀不小,絕不會真的被流放邊疆,因而此次沒有任何含糊。夏彥一朝白身,嶽便遣人刺殺了夏彥。夏彥一死,陛下爲了自己的面子絕不會爲他平反。因而夏家一朝衰落。
柳文長被貶出京,常佳紀,親觀然等那批同考的學子毅然前去相送。柳文長見得遠遠觀望的林甫,很是輕蔑地看了他一眼,遂遠去。林甫輕輕嘆了一口氣,微微搖了搖頭,略有些迷茫。
與此同時,東漢那邊放出消息,大周重臣林甫竟然是現今東漢皇帝劉旭的外甥。昔日的一品夫人竟然是敵國公主。本來如日中天的林府瞬間門可羅雀,林甫大笑,如此也好,清靜了不少,少了那些個蚊子拜訪聒噪,倒也樂得清閒。木子有些心疼地看着他,知道他這是將夏彥的死歸罪在了自己身上。首輔參他林甫十幾本,最終卻落得這般下場。可以說夏彥的死,真正地確立了林甫在京官眼中的地位。溜鬚拍馬者越多,林甫就越自責。
如今東漢消息一放,衆人便作鳥獸散,着實滑稽。一人走出門去,昔日前呼後擁者,如今卻連個敢與他打招呼的人都沒有。閒走幾步,卻發現一位熟人在跪宮門,夏澹怎麼也不肯接受這個結局,遂怒跪宮門,久不肯起。
陛下聞言大怒,令杖八十,侍衛持棍而出,舉杖欲擊的時候卻被林甫攔下。衆大驚,都覺得林甫此時已經是自身難保,竟然還敢忤逆皇命,攔宮內的廷杖。夏澹也對其怒目而視,覺得他是惺惺作態。但林甫並不言語,而是將其攔腰扛起,直接搬回了林府。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對東漢放出的消息皇帝根本是置若罔聞。違皇命攔廷杖一事,陛下也是毫不在意。直到此時,投機取巧者這才明白,這位小林公子根本還是聖眷不減。再細回想,林甫抗命也不是一回兩回了,哪次當真受過半點懲罰?朝堂上的斥責都快成過家家了。本以爲這血統一事總該避諱,卻沒想到陛下根本不在意。衆人深感後悔,卻悔之晚矣。
夏澹在林家一直撒潑,林甫也懶得去管,最終還是木子不知以何方法將其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