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朝堂議戰(二)

午時到了,李恩來到宮外,大聲宣旨:“聖上有旨,宣文武百官進宮朝見!”

文武百官謝恩畢,在鴻臚寺官員帶領下,按官職大小,魚貫而入。

王興是正四品官員,按品級排不到前邊,因他是實際上的詹事府一把手,所以,在文官隊伍裡,他的位置還是很靠前的。

進了啓祥宮,王興才發現,原來老師方從哲早已經來了,看來是皇上單獨召見。

看着老師花白頭髮,王興心中也是不忍。本來內閣就只有兩個人,方從哲和吳道南,但去年吳道南致仕,內閣就他一個人撐着了,偌大一個爛攤子,也真夠他受的了。

……

“諸位愛卿,昨日遼東巡撫李維翰發來加急奏摺,十三日建奴大舉進攻撫順,撫順守將李永芳叛降,該撫急令遼東總兵張承蔭馳援,卻被建奴設伏擊潰,張承蔭殉國,所部官兵全部陣亡。衆卿議議,朝庭當何如之?”

待衆官員大禮參拜畢,文東武西站好,皇帝朱翊鈞方纔說出朝會的原因。

王興看他雙眼帶青,面帶疲態,顯然從得到消息那一刻起,就沒有好好休息過。

聽他的語氣,不急不躁,倒沒有多大的傾向性,看來也是不想誤導羣臣。

“譁……”,皇帝剛一說完,文武百官登時亂了,互相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肅靜!肅靜!”

見到這種情景,禮部左侍郎劉一燝出班連忙喊道:“再有大聲喧譁者,按君前失儀論處!”

隨着這一聲喊,議論聲才小了一些。

“臣有本奏!”

王興看去,說話之人卻是武將之首英國公張惟賢。

“准奏。”朱翊鈞道。

“遵旨。”張惟賢躬身施禮,然後出班奏道:“皇上不必憂慮,建奴撮爾小寇,成不了氣候。臣願親赴遼東,提師北上,定斬奴猷之首獻於闕下,解吾皇之憂!”

張惟賢是武將之首,又是勳貴之首,率先表明態度也是題中應有之意。不過,文貴武賤,他雖貴爲國公,在朝堂之上卻是沒有多少發言權的,再說,不論是皇帝還是文官集團,斷不會容許他帶兵的。

“張愛卿肯爲朕分憂,朕心甚慰,然張愛卿乃國之柱石,豈可輕動?且先退下,聽聽衆愛卿意見。”朱翊鈞毫不猶豫地否決了張惟賢帶兵出京的請求。

張惟賢也知道是這個結果,自己代表武將們表明忠心和態度的目的已經達到,就遵旨退回班內。

“皇上,臣有本奏!”文官隊伍中兵部左侍郎黃嘉善朗聲說道。

兵部缺尚書,黃嘉善現是兵部最高長官,涉及軍事,自是由他先來奏陳。

“准奏。”

“皇上,撫順乃遼東門戶,此地一失,建奴必西窺開原、鐵嶺、瀋陽、遼陽一線,因此,臣意徵調天下宿將勁卒,趁奴尚未坐大,收復撫順,進搗奴巢。”黃嘉善道。

“皇上,不可。”黃嘉善剛說完,戶部尚書李汝華連忙出聲表示反對。

“李愛卿有本奏來。”朱翊鈞說道。

“皇上,兵法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徵調大軍進剿,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今長江以北各地連年遭災,民不聊生,歲入只有三百萬兩,不及往年三成。而每年邊餉就要支出二百萬兩,餘銀還要賑災、發俸,已入不敷出,哪還有餘力支付大軍糧餉?因此故,臣請皇上不可擅發大軍。”李汝華奏道。

李汝華作爲戶部尚書,當然得從自身職責考慮,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發兵容易,錢糧哪裡來?此時不表明態度,等形成出兵定議,爲難的還是他。

“李尚書,不出兵難道任由建奴肆虐?任由遼東百姓受苦?汝身爲大臣,值此危難之際,不思忠君愛民,反欲襄敵乎?”

李汝華剛說完,亓詩教就站了出來,斥責道。

不同意別人觀點不要緊,亓詩教上來就扣個襄敵的大帽子,這就有些過了。他之所以如此,皆是因爲李汝華在朝中不羣不黨,亓詩教拉攏多次,李汝華都是置之不理。

齊黨勢大,況且亓詩教向來有“毒舌”之稱,李汝華雖貴爲尚書,卻也沒敢反駁,只是氣得臉色發紫,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亓大人,朝堂之上,聖君在位,賢哲環伺,李大人身爲戶部尚書,不該一抒已見?李大人言明糧餉之難,目的自然也是爲了讓皇上及衆位大人知曉目前國力之艱,難道這些話就是襄敵?即使李大人言之不妥,上有聖君,下有首輔,都尚未置評,亓大人就急不可待地出來扣帽子,此是君子所爲嗎?”

李汝華氣得說不出話來,旁邊惹惱了一人,卻是新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楊漣。

齊黨勢大,別人怕事,楊漣可不怕,反正作爲東林黨人,跟齊浙楚三黨爭鬥日久,就是怕,也無濟於事。

楊漣這番話說出來,亓詩教縱是有“毒舌”之稱,也是張口結舌,無從辯白。

“楊大人,建奴悍然佔我城池,殺我官兵,想來此時必已膽寒,害怕我大明發兵征討,李大人卻言不可發兵,難道不是正合建奴之意?難道這還不是襄敵嗎?難道楊大人也不同意發兵征討?”戶部給事中姚宗文站了出來,爲亓詩教助拳。

“姚大人,楊某不同意李尚書所言,恰恰相反,楊某也贊同出兵。但不同意李尚書所言,並不意味着他就是襄敵。”

“不同意出兵就是襄敵!”姚宗文重重地說道。

“你那是平白入人以罪,是小人行徑!”這時,楊漣好友,御史左光斗上來相助好友。

“你纔是小人!”周永春見左光斗上了,他也從旁邊閃出,指着左光斗就罵。

……

這下子朝上亂了套了,東林黨人與齊、楚、浙三黨各執一詞吵了起來。

王興看到這一幕,不由得感到好笑,又感到悲哀。面對強敵,憑這些人,怎麼才能擰成一股繩?怎麼才能戰勝強敵?

自己還曾幻想着在危難面前這些人會放棄黨爭一致對外呢,看來自己還是想得太天真了。

想到這裡,不由得露出一絲苦笑。

偏偏他這一絲苦笑,讓萬曆帝看了個正着……。

第一百五十五章 賑饑平亂(四)第四十九章 報紙問世(一)第六十一章 京劇誕生第一百七十六章 賑饑平亂(二十五)第三十六章 北地梟雄(一)一百九十四章 穿越者有了後代人第十八章 兩個請求第八十三章 家書抵萬金第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一百零九章 破雷無計(一)第六十九章 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一)第六十一章 京劇誕生第八十四章 上班第一天第五十九章 預言成真第四十一章老太爺竟然破了例?第七十章 浮出水面第一百二十七章 談判(二)第三章 氣壞閻王因太懶第一百八十四章 山地火種第五十五章李忠的擔當第四十四章 建軍新思路(二)第五章 兩難第九章 舉家爲僕第三十九章 北地梟雄(四)第十章 小姐豈能爲婢?第八章 後花園要變莊稼地第五十二章 先保血脈第二十二章 孔雀開屏第二十二章 老狐狸第十三章女人心思你不懂第五十一章 不會放過賊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賑饑平亂(十六)第二十四章 朝堂議戰(一)第一百零六章 救兵到了第五章 不義之財第一百六十一章 賑饑平亂(十)第一百一十七章 惡整週永春(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賑饑平亂(一)第三十九章 校場點兵(六)第七十三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三十九章 路有餓死鬼第三十六章 書院招生開始了第三十六章 北地梟雄(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朱由楫之薨(一)第一百五十章 山東道上(十一)第八十四章 自願進坑第六十五章 悖論一時動芳心第一百六十章 賑饑平亂(九)第一百八十章 寬厚分功第六十一章 丟掉幻想第二十六章 惶惶不可終日第四十章 做好事不留名第七十三章 中秋喋血(一)第十七章 安家芙蓉苑第一百三十八章 什麼布的布袋?第七章 借屍還魂第一彈第一百九十章 朱由楫之薨(二)第七十二章 自揭畫皮(二)第十四章 稍盡人事第一百零九章 破雷無計(一)五十七章 再次驚喜第十三章 吃貨大會第四十四章 杏榜名標(五)第十六章 告狀第七十七章 吳王寶藏(一)第二十七章 朝堂議戰(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晴天霹靂(一)第四十章 做好事不留名第三十四章 利益共享五十六章 人不狠站不穩第六十章 遼陽城外不和諧的一幕第五十九章 聰慧頑童第一百零二章 兄友弟恭(二)第三十四章 提學王以寧八十八章 翰林院,我來過第十六章 避免悲劇重演第六十三章 天真爛漫的雪兒第一章 撫順危機第六章 便攜式冰箱第七十六章 深夜麗人來第三章 孽緣第一百一十六章 搶功第一百一十一章 破雷無計(三)第九章 主僕易嫁第八十九章 將帥失和第四章 英子的情商第十章徐光啓易職第十四章 稍盡人事第七十八章 李家亂了第一百二十章 誰屙的屎誰擦第六十二章 被當菩薩供起來了第二十七章 朝堂議戰(四)第四十七章 賀客盈門(一)第七十四章 君王死社稷第五十三章 分兵合擊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東道上(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賑饑平亂(十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賑饑平亂(十二)第四十章 做好事不留名第三十三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
第一百五十五章 賑饑平亂(四)第四十九章 報紙問世(一)第六十一章 京劇誕生第一百七十六章 賑饑平亂(二十五)第三十六章 北地梟雄(一)一百九十四章 穿越者有了後代人第十八章 兩個請求第八十三章 家書抵萬金第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一百零九章 破雷無計(一)第六十九章 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一)第六十一章 京劇誕生第八十四章 上班第一天第五十九章 預言成真第四十一章老太爺竟然破了例?第七十章 浮出水面第一百二十七章 談判(二)第三章 氣壞閻王因太懶第一百八十四章 山地火種第五十五章李忠的擔當第四十四章 建軍新思路(二)第五章 兩難第九章 舉家爲僕第三十九章 北地梟雄(四)第十章 小姐豈能爲婢?第八章 後花園要變莊稼地第五十二章 先保血脈第二十二章 孔雀開屏第二十二章 老狐狸第十三章女人心思你不懂第五十一章 不會放過賊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賑饑平亂(十六)第二十四章 朝堂議戰(一)第一百零六章 救兵到了第五章 不義之財第一百六十一章 賑饑平亂(十)第一百一十七章 惡整週永春(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賑饑平亂(一)第三十九章 校場點兵(六)第七十三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三十九章 路有餓死鬼第三十六章 書院招生開始了第三十六章 北地梟雄(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朱由楫之薨(一)第一百五十章 山東道上(十一)第八十四章 自願進坑第六十五章 悖論一時動芳心第一百六十章 賑饑平亂(九)第一百八十章 寬厚分功第六十一章 丟掉幻想第二十六章 惶惶不可終日第四十章 做好事不留名第七十三章 中秋喋血(一)第十七章 安家芙蓉苑第一百三十八章 什麼布的布袋?第七章 借屍還魂第一彈第一百九十章 朱由楫之薨(二)第七十二章 自揭畫皮(二)第十四章 稍盡人事第一百零九章 破雷無計(一)五十七章 再次驚喜第十三章 吃貨大會第四十四章 杏榜名標(五)第十六章 告狀第七十七章 吳王寶藏(一)第二十七章 朝堂議戰(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晴天霹靂(一)第四十章 做好事不留名第三十四章 利益共享五十六章 人不狠站不穩第六十章 遼陽城外不和諧的一幕第五十九章 聰慧頑童第一百零二章 兄友弟恭(二)第三十四章 提學王以寧八十八章 翰林院,我來過第十六章 避免悲劇重演第六十三章 天真爛漫的雪兒第一章 撫順危機第六章 便攜式冰箱第七十六章 深夜麗人來第三章 孽緣第一百一十六章 搶功第一百一十一章 破雷無計(三)第九章 主僕易嫁第八十九章 將帥失和第四章 英子的情商第十章徐光啓易職第十四章 稍盡人事第七十八章 李家亂了第一百二十章 誰屙的屎誰擦第六十二章 被當菩薩供起來了第二十七章 朝堂議戰(四)第四十七章 賀客盈門(一)第七十四章 君王死社稷第五十三章 分兵合擊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東道上(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賑饑平亂(十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賑饑平亂(十二)第四十章 做好事不留名第三十三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