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瀚海新軍

巴圖撫摸着身上這件磨得晶亮的整面胸甲,以及連接前後兩件胸甲的皮繩,同樣晶亮的頭盔以及頭盔裡面用樺樹皮絲、經過鞣製的藤條、鹿皮條複合製作的網兜,不禁有些愛不釋手。

頓項是用鐵環編成的,這是這件鎧甲製作最麻煩的地方,頭盔上還連着一個部件,作戰時將這個部件拉下來後,整個面部除了眼睛都遮擋得嚴嚴實實。

胳膊、大腿還是用厚厚的牛皮甲遮護,到了此時,瀚海國處理各種皮子的工藝也愈發成熟了,巴圖這套皮甲看上去鋥亮、摸上去光滑,叩擊時又會發出“蹦蹦”類似金屬的聲音——既好看又結實是如今瀚海國皮甲的一大特點。

頭盔重三斤、前後兩件胸甲重八斤,加上皮甲,一共十五斤,尚屬於可接受的範疇。

接下來便是飛龍騎的主要武器虎槍,還是一尺長的厚刃,槍刃底部是一個圓環,附近還有一簇紅纓,虎槍的槍鉤略向外擴展了一些,更利於切斷敵方的木製兵器。

還是一丈長的柞木杆,經過瀚海國的工匠處理後既堅實又有韌勁,算是上好的槍桿材料。

考慮到飛龍騎的士兵普遍力氣較大,專門爲飛龍騎打製的略帶弧形的騎刀比其他兵種的騎刀重一斤,有四斤重,刀鞘是木製的,刷着黑色的油漆以及紅色的雲紋。

與以前的相比,騎刀的刀柄末端不禁向下彎着,還增加了護手,作戰時就算不敵對方還能有效握住,以防發生騎刀失手落地的情形。

戰馬也是特別挑選出來的高大雄健者,比一般的蒙古馬多半要高五寸以上,是這幾年兵部的馬場專門培育出來的。

一色的騸馬,馬蹄釘有鐵掌,訓練時、作戰時前半身都包有半身的牛皮甲。

與往常一樣,一開始,飛龍騎的騎兵要進行半日的紀律訓練、半日的騎槍、騎刀訓練,按照尼堪的規劃,三個月後便可完全過度到半日騎槍、半日騎刀訓練,半年後可在野外進行大隊合練。

尼堪沒有在其他的飛龍騎中挑選軍官的想法,只是挑了幾個飛龍騎老兵負責訓練。

與飛龍騎不一樣,猛虎騎卻是標準的佛朗機銃和雙騎刀的配置。

佛朗機銃長五尺、重十斤,一般配備六個重一斤的子銃,騎刀還是三斤重的標準模式,與飛龍騎的一樣,也增加了護手。

猛虎騎的鎧甲還是沿用繳獲的建奴騎兵的鐵甲。

與飛龍騎主要專注於騎戰不同,猛虎騎還要進行步戰的訓練。

眼下,葉鐸正在同伴一起列隊進行紀律訓練,這算是很枯燥的,不過與下午的左右臂各揮舞騎刀五百下相比就舒服得多。

而隔一天的佛朗機銃的操練則是最輕鬆的。

幾日下來,葉鐸晚上抱着痠麻的雙臂睡覺時,腦海裡迴響的不是騎刀破空的呼呼聲,便是佛朗機銃擊破蒼穹的炸裂聲。

烏恩其所在龍騎兵只有一身皮甲,實際上,在大部分時候是不需要龍騎兵握着騎刀拼殺的。

新式的隧發火銃發下來了,帶有一尺長的刺刀,加上三斤重的標準騎刀,龍騎兵的目前漸漸成了以快速反應的步戰爲主,騎戰爲輔的角色。

訓練也是異常枯燥的,半日火銃、半日揮刀的訓練量一點也不亞於猛虎騎。

這三種騎兵各一千五百人,都是十八歲左右的後生,臨時的軍官也多是出自各大學堂的。

當然了,最終的軍官還是要等到訓練結束後再重新安排。

這支步軍的統領已經有人了。

陳文盛。

他僥倖從天津戰場逃脫了,當時他受了重傷當即昏倒在戰場上,建奴一時不查,竟讓他躲過去了,等他醒過來時,周圍全是屍體,他用盡全身力氣爬到海邊時再一次昏倒了。

等他再次醒來時已經在孫佳績的大船上了。

用死過一次,年紀與新入伍的的漢民少年差不多的陳文盛擔任這支步軍的頭領,尼堪自然是有他特殊的考量的。

果然,在陳文盛近乎嚴苛的訓練下,步軍的訓練量一點也不亞於騎兵。

這支總人數達到五千的步軍也是從新近加入到瀚海國的十萬戶遼東漢民新長成的十八歲左右的少年中徵召的。

如同騎兵,除了教官,步軍臨時軍官也是從剛從學堂畢業的學生中選拔的。

與騎兵不同的是,五千人的步軍中,竟有三千人都是清一色的隧發火銃手,只有一千五百人是純粹的長槍手。

按照尼堪心裡的盤算,這四千多人都應該配上帶有刺刀的隧發火銃纔是,不過在牧仁、李延庚等人的勸阻下,以及瀚海國主要的對手都有大量騎兵的現實,還是配備了一千多人的長槍手。

這一千多人都是身材、體力上的佼佼者,每人配有與飛龍騎一樣的鎧甲,人手一杆長達一丈二尺的長槍,其中有一半人配備了虎槍,剩餘的都是普通長槍。

作戰時,按照一排虎槍兵、一排普通長槍兵的配置,既可有效遮護受到敵騎威脅的火銃兵,還能作爲“重甲步軍”擊破敵人嚴陣以待的步軍。

普通火銃兵都不着甲,刺刀那是最後的選擇,如此規模的步軍還需要用刺刀最終決定勝負的話,指揮官乾脆一頭撞死算了。

步軍還有五百人,這都是各大學堂數學成績中的佼佼者,普通學堂畢業後都在赤塔炮兵學校學過一年。

五百炮兵,頭領還是老人張雋,話說此人進到炮兵學校後一時還受到其他學院的嘲笑,不過等到畢業後開始操練起來,這些人才意識到學到了不一定會用,而張雋無疑是學以致用,自己還能不斷總結的典型。

這五百人,纔是此次赤塔練兵的重中之重。

尼堪親自參與了這五百炮兵的訓練。

雖然是剽竊後世成型的產品,不過卻不能叫拿破崙炮,最後命名爲尼布楚十二斤青銅炮。

此次新兵的編制、訓練,尼堪完全採取了後世的模式。

以炮兵爲例,一門尼布楚十二斤青銅炮包括炮身、炮架、第一份彈藥重達三千多斤,需要四匹馬拉動;加上備用的彈藥,兩匹馬拉一車,需要兩車;這便是八匹馬,加上備用的馬匹,至少需要十匹馬才行。

(PS:正常情況下,一匹馬可以馱載0.125噸的物體,在軟質路面上,可以拉動0.625噸的馬車,在硬質路面上,可以拉動1噸重的馬車,此處按照保守0.5噸計算)

負責瞄準的炮長、副炮長,負責調整炮架上的裝置以變更火炮角度的兩人,拿着推杆裝填火藥、炮彈的至少有兩人,拿着搠杆清理炮膛的兩人,負責搬運彈藥的至少三人,負責照料馬匹的四人,這便是十五人,加上預備的,至少二十人。

一個排兩門火炮,四十人、二十匹馬。

一個連三個排,一百二十人、六十匹馬。

一個營三個連,三百六十人、一百八十匹馬。

目前在赤塔有十八門火炮,便是一個火炮營的編制,而三十五歲的張雋當仁不讓的當上了少校營長。

當火炮營開始訓練起來時,張雋的眼睛不禁大亮。

四匹馬拉着一門火炮能快速進入陣地,而火炮就是在炮車拉着的炮架上發射的,在馬匹的協助下還能快速佈置到位。

火炮發射時的後坐力全部通過炮架傳遞到地面上,此時,連接炮架與馬匹的、進入陣地時從馬匹身上撤下來的沉重的、用硬木製成的架身便承受了大部分後坐力。

故此,炮架發射一次後便要重新調整位置,幸虧有車輪的作用,在多人協助下還是能很快調整到位的。

火炮目前只有五度、十度兩種仰角,想要更精確的打擊敵人,就需要將炮架調整到合適的位置才行。

令尼堪有些鬱悶的是,雖然製作出了十二磅的青銅炮,不過拉髮式引信以及安全的榴散彈依舊沒有製作出來,引信還只能採用標配的點燃式,炮彈也只有十二磅鐵彈與一份包含六十八顆小彈的散彈。

不過令尼堪欣慰的是,這種加長了管身的火炮不僅用藥少,射程還高的驚人,用實心彈就不用說了,就算用散彈,在四百米的距離能大量殺傷處於前面的敵軍,在六十餘丈的距離,也就是兩百米還能有強大的穿透力,一枚小彈甚至能穿透兩個敵人的身體。

兩百米,這可是以前短管火炮的有效射程了。

先是實彈,接着是散彈,與火槍有效配合的話,還是能給敵人大量殺傷的。

加上騎兵,全殲敵軍也不是夢。

這樣的配置,就算到了十九世紀依舊大行其道,在這十七世紀的東方,完全是逆天一般的存在。

不過這也需要敵人給你這樣的機會才行,等你慢慢吞吞安裝好火炮,敵人已經從其它方向殺到跟前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重甲騎兵、長槍兵還是能大派用場的,或者與敵人突然相遇又不得不開戰時,飛龍騎、猛虎騎、龍騎兵的組合還是非常有效的。

當然了,還有五百騎兵,自然納入到尼堪親衛隊裡面,由查克丹親自在訓練,與以往相比,親衛隊的裝備也跟着做了一些改變。

清一色的帶刺刀的佛朗機銃、標準制式的騎刀、短銃、建奴制式的鐵甲,五百騎的規模,這種配置機動力與防護力並重,在一般情形下,還是能遮護尼堪安全的。

這一萬人,全部採取新的編制,號稱近衛軍,由尼堪親自統領,實際上是瀚海國最大的一支機動力量!

第四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7)逆轉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第十七章 三老、嗇夫、遊徼與灰衣衛第七十二章 方濟各第三十二章 遠洋艦隊(下)第十三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Ⅱ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一:大對決(3)第三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上)第九章 霜狼騎兵(5)第四十九章 春之祭(三)部落的對抗第七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⑥第十四章 張北馬市第四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1)大阪城第二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③第三十六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中)第八章 海參崴第四十一章 聲東擊西(下)②第五章 夜襲第六十三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3)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五十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2)密西西比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計”第三十七章 行者無疆(5)壹岐島,秋雨之戰(上)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九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③第五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6)北上第三章 撥雲見日(上)第八十一章 川藏決戰(7)瀘州之戰第七章 西行漫記(六)孫傳廊與孫傳庭第七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②第二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6)第二十三章 東方欲曉(上)第三章 寧北將軍第六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①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六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一:騰籠換鳥第六十二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中)第六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⑥第六章 暢想九原郡第四十六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下)第十八章 密信(中)第二十四章 屠殺與偶遇第十六章 金自點的“野望”第六十七章 川藏風雲(11)萬馬奔騰與並駕齊驅第三十八章 行者無疆(6)壹岐島,秋雨之戰(中)第十章 東方已曉(四)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中)第十九章 阿巴坎(六)阿欽條約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十章 消失的奧拉部第八十五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7)第十六章 支奴幹(三)“怪獸”之擊第六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2)第十九章 聖戰(中)第二十二章 亢龍無悔(上)第四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四:巨人總督、恐怖伊萬與天狼第十二章 克孜勒(二)雷霆之怒第四十六章 克里姆林宮父子對話第五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新阿帕奇第六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中)第七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⑥第二十一章 狂飆(4)插曲第九章 西行漫記(八)烏蘭烏德三部索倫第五十五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中)第四十一章 貝加爾湖西岸的蒙古大汗第六十六章 月亮女神聯盟(2)第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1)追尋陛下的腳步第七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上)第七十七章 新金州(下)第七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上)第十七章 羅繼志,字定遠第二十五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3)第六章 旅順口殘唱之二:時空錯亂第七十八章最後一戰(3):阿勒泰薩爾大汗後裔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十七章 克孜勒蘇(下)第四十五章 小玉茲風雲(1)破碎圖爾河第十三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Ⅱ第十八章 堅昆王之後第三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4)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四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3)冥海號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十七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3)第三十七章 山海關之三:突圍第十二章 阿茹娜日記之一:謎一般的男人第四十八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五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3)第八十五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7)第三章 撥雲見日(上)第七章 直搗臨潢府第二十四章 諜影重重(中)宮裡的小慧子第十七章 密信(上)第二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二)第四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4)深淵第五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新阿帕奇第七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中)第十三章 東江諸人第四十七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大對決(2)第二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下)第二十六章 寧古塔風雲(一)林口內外
第四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7)逆轉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第十七章 三老、嗇夫、遊徼與灰衣衛第七十二章 方濟各第三十二章 遠洋艦隊(下)第十三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Ⅱ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一:大對決(3)第三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上)第九章 霜狼騎兵(5)第四十九章 春之祭(三)部落的對抗第七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⑥第十四章 張北馬市第四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1)大阪城第二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③第三十六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中)第八章 海參崴第四十一章 聲東擊西(下)②第五章 夜襲第六十三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3)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五十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2)密西西比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計”第三十七章 行者無疆(5)壹岐島,秋雨之戰(上)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九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③第五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6)北上第三章 撥雲見日(上)第八十一章 川藏決戰(7)瀘州之戰第七章 西行漫記(六)孫傳廊與孫傳庭第七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②第二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6)第二十三章 東方欲曉(上)第三章 寧北將軍第六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①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六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一:騰籠換鳥第六十二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中)第六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⑥第六章 暢想九原郡第四十六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下)第十八章 密信(中)第二十四章 屠殺與偶遇第十六章 金自點的“野望”第六十七章 川藏風雲(11)萬馬奔騰與並駕齊驅第三十八章 行者無疆(6)壹岐島,秋雨之戰(中)第十章 東方已曉(四)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中)第十九章 阿巴坎(六)阿欽條約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十章 消失的奧拉部第八十五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7)第十六章 支奴幹(三)“怪獸”之擊第六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2)第十九章 聖戰(中)第二十二章 亢龍無悔(上)第四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四:巨人總督、恐怖伊萬與天狼第十二章 克孜勒(二)雷霆之怒第四十六章 克里姆林宮父子對話第五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新阿帕奇第六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中)第七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⑥第二十一章 狂飆(4)插曲第九章 西行漫記(八)烏蘭烏德三部索倫第五十五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中)第四十一章 貝加爾湖西岸的蒙古大汗第六十六章 月亮女神聯盟(2)第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1)追尋陛下的腳步第七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上)第七十七章 新金州(下)第七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上)第十七章 羅繼志,字定遠第二十五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3)第六章 旅順口殘唱之二:時空錯亂第七十八章最後一戰(3):阿勒泰薩爾大汗後裔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十七章 克孜勒蘇(下)第四十五章 小玉茲風雲(1)破碎圖爾河第十三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Ⅱ第十八章 堅昆王之後第三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4)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四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3)冥海號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十七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3)第三十七章 山海關之三:突圍第十二章 阿茹娜日記之一:謎一般的男人第四十八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五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3)第八十五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7)第三章 撥雲見日(上)第七章 直搗臨潢府第二十四章 諜影重重(中)宮裡的小慧子第十七章 密信(上)第二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二)第四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4)深淵第五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新阿帕奇第七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中)第十三章 東江諸人第四十七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大對決(2)第二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下)第二十六章 寧古塔風雲(一)林口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