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1)

袁時中在趙應元的策應下消滅了馬應試、翟五的親兵後,尚在左右觀望的宮文彩見狀只得老老實實聽從他的安排,實際上宮文彩也想投降大夏國,他雖然接受招安,不過也想找一家有前途的主。

不過拿下馬應試、翟五的親兵之後並不是萬事大吉,這兩人鎮守的睢州、夏邑都還有大量的兵馬。

不過,此時阿林阿軍團中的一個已經向東逼近歸德府,這個軍團的首領正是以前東江鎮三遊擊之一的林茂春,時至今日,三遊擊都當上了軍團指揮使,雖然在爵位上還不如郭天才,不過能在十五年後(彼等於1632年投靠瀚海軍)達到這個地步,殊爲不易。

而山東的阿克墩兩大軍團中的一個,同樣是三遊擊之一的王承鸞軍團也逼近了虞城。

在兩大軍團的威逼之下,夏邑的翟五部衆、睢州的馬應試部衆除了少數人負隅頑抗被自己人殺掉後,大部分人都投降了。

“我在安西待過”

等兩大軍團進入歸德府後,王承鸞出現了,他開始現身說法。

“那裡雖然冬季長一些,寒冷一些,不過卻不是漠南、漠北那樣,那裡都是黑土地,土壤異常肥沃,森林、耕地、牧場廣佈,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若是種地的話,根本不需要考慮灌溉的問題,那樣的土地不需要過多拾掇也能收上二三石,每戶五十畝,都是上好的好田”

“路途遙遠,你等若是願意去的話,現在就可以登記,登記了的可以在安西擁有住宅一套,諸位,普通農戶都是磚瓦小院一套,家裡的設施一應俱全,路上不用帶太多的東西,去了就可以入住”

看見衆人頗有些不相信的眼光,王承鸞笑道:“你等願意去的話,這運氣也是爆棚,我國最近拿下了克里米亞之地,那地方氣候與河北相近,不過全部是大平原,還都是肥沃的黑土地,種子隨便撒下去就能收穫一大片,如此好地,連我也羨慕不已”

宮文彩說道:“您說的好是好,不過那邊周圍都是胡人環伺,就怕不穩當”

王承鸞說道:“這世上能勝得過的大夏國的……”

見衆人都好奇地看着他,他不禁有些好笑,“那是……一個也沒有!何況在那裡我等還有整整一個軍團把守着,周邊的部族也大多交好,能有什麼不穩當的?!”

袁時中問道:“那這路上……”

“你等只需帶上十日的糧食即可,剩下來的全部由官府安排安排”

最終,袁時中、宮文彩答應去克里米亞,宮文彩原本不想去的,不過一想袁時中走了,單獨留下自己一不終究是不妥當,最後一咬牙決定跟着袁時中前往,這樣一來,袁時中的部衆大約有兩萬人,加上家屬便是十萬人,而宮文彩的部衆是一萬人,加上家屬就是五六萬,十五六萬,足夠讓現在的克里米亞(克里米亞半島以北,頓河以南的區域,大約有後世兩個海南省大,全部是肥沃的平地)穩定下來了。

而袁時中、宮文彩兩部是如今河南省境內最後兩支還保留着以前流賊作風的隊伍裡,解決了這兩支部隊,剩餘的都好辦了。

事情完結後,曲承恩不禁暗自佩服,他對王承鸞說道:“老王,都說以前的毛大帥麾下三遊擊打仗是一把好手,爲人卻過於忠直,沒想到到了大夏國這性情也變了起來”

王承鸞說道:“這叫此一時彼一時,我等的能力,不一定比孔有德他們差,不過是時運不濟罷了”

……

解決完小袁營之事後,林茂春就留在了歸德府,而曲承恩則與喀克篤禮兩人全部南下了,喀克篤禮沿着河南府、汝州、南陽府從北向南的進軍,而曲承恩則沿着歸德府、開封府、汝寧府的路線向南進軍。

至五月底的時候,瀚海軍已經完全佔據河南省。

此時,大瀚海軍的步伐突然停了下來,倒是讓緊張萬分的大順國、明國軍將鬆了一口氣。

“難道是因爲夏天來了,彼等都是北境人,怕熱,要等到秋天來了纔會進一步南下?”

非也。

前面說過,當大夏國拿下河北三省後,除了在三省各增加一個以步軍爲主的軍團,在山海關還利用降卒新編了三個軍團,加上孫傳宇、朱克圖、查克丹、蕭阿林四人的軍團,一共有七個機動軍團。

其中一個軍團有楊庭棟率領去了甘肅,他到了甘肅之後,又在甘肅、寧夏、陝北利用降卒編練了兩個以步軍爲主的軍團,加上蕭阿林的軍團,一共四個軍團在寶雞與大順軍大戰一場並大敗之。

尼堪留一個軍團鎮守甘肅,一個軍團鎮守關中平原,而蕭阿林帶領兩個軍團來到了河南。

如此一來,對着湖北大順軍的瀚海軍又有了四個軍團,近五萬人的大軍,對湖北的大順軍形成了強有了的威懾。

在蕭阿林、楊庭棟軍團西去之後,北京還剩下五個軍團。

六月初,尼堪留孫傳宇鎮守北京,親自帶着朱克圖、查克丹三個軍團南下了,並在六月中旬的時候抵達歸德府。

與歷史上的多鐸一樣,他們同樣將歸德府當成了再次南下的大後方!

可惜的是,等尼堪率領大軍抵達歸德府時,梅雨季節也來了,彼等無奈,只得靜等雨勢停歇。

當然了,讀者看到這裡不禁要問,既然大夏國騎兵多、火炮多,爲何不等到秋季少雨涼快的時候再南下?

這裡便涉及到尼堪對軍隊的建設、訓練思路了。

“瀚海軍雖然多來自北方,不怕寒冷,不過至少依照目前的情形來看,長江以北的土地還是要拿下來的,就算你在秋冬季節進攻,佔據後還是要安排軍力在當地駐守,一樣要面臨炎熱的夏季,與其等到佔據此地纔來適應當地的氣候,何不一早就適應?何況,自己的軍隊也沒那麼嬌貴,只要做好防止瘟疫滋生的應對,夏季,還是可以一戰的”

爲了保證糧道,尼堪在山東境內,離歸德府不到一百里的曹縣設置了大型糧草,並在曹縣與考城之間的黃河上架起了寬闊的浮橋。

曹縣,去徐州、歸德府都很近,是大後方的上佳之地。

浮橋上木板經過船隻、鐵鏈、鉚釘固定後,可並排行駛十匹戰馬——當然了,通過浮橋時依然搖搖晃晃,騎在馬上自然不行,還是要牽着馬走才行。

……

就在尼堪帶着大軍在歸德府停留時,北邊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東邊的徐州、南邊的亳州。

眼下,歸德府南面屬於南直隸的範圍,包括亳州、宿州、睢寧一帶都是屬於徐州總兵、五軍都督府左都督、東平侯(可憐劉澤清,原本這個爵位是屬於他的)牟文綬的管轄範圍。

而這一帶,除了亳州是從河南倉皇了南下的原河南總兵許定國以外,都是牟文綬的親信在把守。

在得知瀚海軍大舉南下後,牟文綬坐不住了。

這一日,他親自帶了一百五十騎,還有自己的女婿、徐州分守參將、勇將鄧九韶,自己的第四子、號稱“賽呂布”的遊擊將軍牟國俊從徐州出發了,他的目的地是亳州。

以侯爵之尊,竟然要親領亳州巡視,今年五十二歲的牟文綬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自從許定國從河南退到亳州後,幾乎將亳州全部禍害,由於糧餉缺乏,他隔三差五就將自己的手下放出去劫掠,他倒不像袁時中,只劫大戶不擾小戶,他是大戶小戶通吃。

於是,在他駐守的這三年,整個亳州又成了“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河南,上書彈劾他的奏摺像雪片似的飛向南京,不過南京朝廷爲了穩住他,都將奏摺壓下了,爲了避免讓他繼續劫掠,還勒令牟文綬向他穩定供應軍糧。

在此時的江北四鎮中,實際上要以牟文綬威望最高,讓他來壓服許定國也是最好的安排。

當然了,原本許定國是受鳳泗總兵、廣昌候劉良佐管轄的,不過最終還是孫傳庭提醒朝廷,“如今劉良佐之弟劉良臣已經在遼東投靠瀚海軍,再讓劉良佐與彼等接壤不妥”,故就在前不久纔將亳州劃歸牟文綬管轄。

牟文綬想要親自去亳州視察,還有其它的原因。

許定國雖然暴虐,不過手下軍卒的戰力還是相當可以的,但他只有三千人馬,朝廷讓他鎮守亳州,看上的肯定不是他這三千兵馬,河南與亳州之間一馬平川,幾乎無險可守,區區三千兵馬根本守不住。

以前河南在李自成大軍的肆虐之下,各地“義軍”也風起雲涌,紛紛響應,其中少林寺出身、登州人李際遇也是其中相當有勢力的一股,李際遇最後接受了明廷的招安,被劃到當時河南總兵許定國的名下擔任副總兵。

與袁時中、宮文彩一樣,李際遇的部隊也是拖家帶口的,他號稱有一萬青壯,身後自然跟着三四萬家屬。

李際遇武藝高強,尤善棍棒,他在投靠自己的農戶中挑選了三千人習練長棍,幾年後雖然比起官軍精銳力有未逮,不過在與各路義軍相比也算是相當了不得了。

三千長棍兵,加上七千武器駁雜的青壯,便是許定國除了自己的三千步騎之外最大的依仗。

何況,這兩人在歷史上都毫不猶疑投靠了滿清,這觀念不用說還是相近的,於是,兩人便牢牢捆在了一起。

許定國將亳州禍害一遍後,倒是讓李際遇的家屬撿了個便宜,亳州附近上好的田地全部便宜了他們,不過也幸好有這些田地,才讓區區亳州之地養活了如此衆多的丁口。

牟文綬是得知歸德府的流賊全部投降了大夏國才親自出發前來的,如果單單隻有許定國,他認爲此人雖然不堪,不過投降大夏國卻不見得,但那賊寇出身的李際遇卻不能掉以輕心。

第二十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五:尼布楚運河第二十三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下)第六章 霜狼騎兵(2)第十六章 克孜勒蘇(中)第二十八章 寧古塔風雲(三)事情有些不受控制了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二十六章 濟州風雲(上)鬆尾智保第十五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下)第九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①第三十三章 宇久-平戶之戰(中)第三十七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下)第五十五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中)第三十七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下)第十四章 高貴自由的哥薩克,請用農民來換第三十三章 白山黑水(四)迷霧第三十九章 兩河流域之王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第六十三章 俄勒岡大草原(下)淘金夢(下)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三十八章 行者無疆(6)壹岐島,秋雨之戰(中)第十一章 烏蘭固木協定第二章 邊荒傳說(下)第四十八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中)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三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③第八十四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下)第三十一章 白山黑水(三)博洛與嶽樂第七章 雙料家臣(二)出羽國,奧羽山,秋田古道第三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5)第二十一章 河套風雲(上)賀蘭山缺第二十六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中)第七章 索倫羣像之威:根特木爾與烏力吉第五十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2)密西西比第四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交響第二十六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下)第七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下)第二十五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3)第三十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中)第十五章 孤星傳之二:密會第十八章 潛龍在淵第六十六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6)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三十三章 大對決(四)板甲騎兵驚現遠東第一章 蘇哈的葬禮第三十一章 白山黑水(三)博洛與嶽樂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亞(中)第五章 夜襲第五十章 齊魯風雲之一:錯綜複雜第三十一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下)第二十七章 立陶宛省(2)大公堡的神秘來客第二十六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下)第六十九章 愛達荷第二章 總攻前夕(一)天草四郎第二十八章 濟州風雲(下)濟州海峽之戰之二第十章 秋之行(10)特蘭西瓦尼亞(上)第八章 霜狼騎兵(4)第四十五章 山海關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戰(6)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十七章 魅夜(上)第十六章 巴里亞加之戰第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下)第八十一章 落基山(3) 新嵊州第三十二章 遠洋艦隊(下)第二十七章 寧古塔風雲(二)圍獵與反圍獵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三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四:黑與綠(上)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四十七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上)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五十三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Ⅱ第六章 索倫羣像之宿:老孫頭與孫老頭第四十就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上)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五十九章 尾聲(5)八面來風第七章 阿拉套之戰(3)第四十六章 北京,北京(3)封賞第十七章 克孜勒蘇(下)第十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⑤第六十二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中)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二十一章 北絲綢之路的商隊(下)黑森林第二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下)第六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③第六十五章 川藏風雲(9)人間地獄第二十五章 諜影重重(下)千鈞一髮第六十九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3)第六十三章 俄勒岡大草原(下)淘金夢(下)第四十九章 蒸汽航線(1)啓程第二十四章 按圖索驥(上)薩雅克湖岸的推想第二十五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中)第六十七章 明斯克大公國(9)第六十六章 明斯克大公國(8)第七十三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7)第三十九章 東方初曉(下)第五十五章 尾聲(1)收穫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七十四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8)第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②
第二十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五:尼布楚運河第二十三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下)第六章 霜狼騎兵(2)第十六章 克孜勒蘇(中)第二十八章 寧古塔風雲(三)事情有些不受控制了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二十六章 濟州風雲(上)鬆尾智保第十五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下)第九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①第三十三章 宇久-平戶之戰(中)第三十七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下)第五十五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中)第三十七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下)第十四章 高貴自由的哥薩克,請用農民來換第三十三章 白山黑水(四)迷霧第三十九章 兩河流域之王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第六十三章 俄勒岡大草原(下)淘金夢(下)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三十八章 行者無疆(6)壹岐島,秋雨之戰(中)第十一章 烏蘭固木協定第二章 邊荒傳說(下)第四十八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中)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三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③第八十四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下)第三十一章 白山黑水(三)博洛與嶽樂第七章 雙料家臣(二)出羽國,奧羽山,秋田古道第三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5)第二十一章 河套風雲(上)賀蘭山缺第二十六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中)第七章 索倫羣像之威:根特木爾與烏力吉第五十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2)密西西比第四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交響第二十六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下)第七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下)第二十五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3)第三十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中)第十五章 孤星傳之二:密會第十八章 潛龍在淵第六十六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6)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三十三章 大對決(四)板甲騎兵驚現遠東第一章 蘇哈的葬禮第三十一章 白山黑水(三)博洛與嶽樂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亞(中)第五章 夜襲第五十章 齊魯風雲之一:錯綜複雜第三十一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下)第二十七章 立陶宛省(2)大公堡的神秘來客第二十六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下)第六十九章 愛達荷第二章 總攻前夕(一)天草四郎第二十八章 濟州風雲(下)濟州海峽之戰之二第十章 秋之行(10)特蘭西瓦尼亞(上)第八章 霜狼騎兵(4)第四十五章 山海關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戰(6)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十七章 魅夜(上)第十六章 巴里亞加之戰第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下)第八十一章 落基山(3) 新嵊州第三十二章 遠洋艦隊(下)第二十七章 寧古塔風雲(二)圍獵與反圍獵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三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四:黑與綠(上)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四十七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上)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五十三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Ⅱ第六章 索倫羣像之宿:老孫頭與孫老頭第四十就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上)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五十九章 尾聲(5)八面來風第七章 阿拉套之戰(3)第四十六章 北京,北京(3)封賞第十七章 克孜勒蘇(下)第十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⑤第六十二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中)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二十一章 北絲綢之路的商隊(下)黑森林第二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下)第六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③第六十五章 川藏風雲(9)人間地獄第二十五章 諜影重重(下)千鈞一髮第六十九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3)第六十三章 俄勒岡大草原(下)淘金夢(下)第四十九章 蒸汽航線(1)啓程第二十四章 按圖索驥(上)薩雅克湖岸的推想第二十五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中)第六十七章 明斯克大公國(9)第六十六章 明斯克大公國(8)第七十三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7)第三十九章 東方初曉(下)第五十五章 尾聲(1)收穫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七十四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8)第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