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

在政務分校的正中間,有一處三層的高樓,當洪承疇出來之時,有一人站在那高樓上,見到洪承疇這舉動時,不禁冷哼了一聲。

馮如京,軍政學校的副校長,政務分校的總教官。

“洪承疇這些人,包括王文奎、馬鳴佩等,並無絲毫節氣可言,非但如此,品行還極爲低劣,不過就是因爲如此,彼等對於一個新的政體也容易接受,何況我大夏並沒有將彼等當做奴才看待”

“再者,這些人的能力還是有的。清國用人,雖不能說十拿九穩,但終究比明國強一些,大多數人還是有真才實學的,這就夠了,在軍政學校修習半年,再分配到各地主政,還是能發揮大的作用”

“同樣,不算別的地方,就單論大淩河一地,投降清國的明國將領、文官,若是有一個好的土壤,彼等大多都會是傑出之士,推而廣之,明國不是沒有人才,而是土壤已經變了,出產不了好的人才啊”

一想到尼堪在自己上任前說的話,馮如京不禁感慨萬千。

“咱們這個皇上,不僅武事了得,對於政務、人才也不時有真知灼見,在大事上還能目光如炬,提前從容佈局,這樣的人物,莫說唐宗宋祖了,就是秦皇漢武也比不上啊”

……

與軍事分校相比,政務分校並沒有六點起牀然後出操這麼辛苦,不過彼等也就比降將們能多睡一個小時,七點起牀,八點正式“上課”,對於這個新詞,洪承疇等人都是一頭霧水。

這個時代,“課”字多半用成動詞,不過既然人家大夏的教授如此稱呼,彼等也只得跟着用起來。

在每一個房舍,都有一張表格,上面寫着最近六日每日需要修習的“課程”。

到了這個時候,大夏國在治國方面已經有了一套成熟的制度,包括人才的教育、選拔、考覈、調動、升遷、罷黜、退休,都有詳細的說明。

對於境內各類資源的使用,包括田畝糧稅、山川的維護和使用、道路的維護與使用、物資流通的稅收、牧場的使用與維護、礦產的維護與使用、漁場的維護與使用,也都有鉅細無遺的規定。

對於各類作坊,不同種類物資的流通,也有不同的規定和辦法。

其中,有幾樣需要特別指出。

大夏國境內禁止田地自由流通,不過還是可以買賣,但買主只有一個,那就是大夏國官府,而出賣田地也只有在幾種情形下才行得通,比如全家死絕,比如全家遷徙到他處,比如全家轉行,等等。

不過,對於那些有爵位並在西伯利亞擁有的土地還是可以自由轉讓的,彼等可以在官府那裡簽訂買賣契書,官府還可從中收取一定的契稅。

對於那些家裡丁口衆多,現有的田地不夠生活的,官府也有一定之規,可以向官府申請分家,然後再按照戶部制訂的《大夏田畝制度》分配新的田地,在這個基礎上,田地還不夠的,還想多種地的,還能向官府申請購買新的田地。

官府不鼓勵開荒,只能在現有框架下進行調整。

也是,大夏國境內地廣人稀,每戶五十畝上好的田地全家傾力耕種恐怕還力有未逮,誰還想到多種、多墾?

另外,如今在大夏“做官”,除了兩年一度的“科舉”,禮部、吏部還能根據各衙門的缺口隨時“開科”,不過大夏的官員可不像大明或者大清,按照皇帝陛下尼堪的說法,除了少數人,大多數人都是事務官,也就是大明嘴裡的“小吏”,但這些小吏並不是一輩子只能做小吏,幹得好的也能升到高位。

同時,民間舉薦、學校直接分配也是重要的來源。

大夏,人才的通道有多條,並非在“科舉”一條道路上吊死,況且就算是科舉,其考覈的內容也並只有四書五經,算術也佔據了相當的比重。

這些規定、制度林林總總加起來也有幾十本,加上相當於大夏基本法的《大夏通典》,這些降官們在這半年之中需要修習的內容着實不少,能在半年之中掌握者肯定也是人才。

就這樣,在各種複雜心情下,一百多位降官也開始了他們人生頭一次別開生面的“學習”生涯。

三個月後,像洪承疇、姚恭這樣曾在軍政兩途都浸淫許久的全才還是脫穎而出,雖然彼等都是五十左右的老頭子了,而僅僅在清國弘文館待過的雷興、馬鳴佩等人依舊吃力得很。

當時皇太極設置弘文館,無非是讓這些人積極建言獻策,對於人才卻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這些人是書生、謀士多過官員,自然比不上洪承疇他們。

這一日,已經是秋末時分,一個驚人的消息傳到了政務分校。

大夏國皇帝來了,下午還要與經過挑選的降官們“座談”。

“座談?”

洪承疇得知這個消息後啞然失笑。

“這個皇上還真能折騰啊,不就是‘詔對’嘛,嘿嘿,到底是蠻夷出身”

下午,在分校的一間“書房”,如今被尼堪改稱“會議室”的地方,尼堪高坐主位,他左邊是當今吏部尚書、政務院總理、端肅郡王孫秀林,右邊則是二等候、遼寧布政使李延庚。

下首左側,坐着一溜遼寧省的文官,軍政學校副校長、遼寧省按察使馮如京高居首位。

左側,洪承疇、姚恭、寧完我、馬鳴佩、王文奎一字排開。

這裡要說明的是,按照之前的規矩,對於文官,尼堪原本是準備按照五十歲一刀切的,最終還是罷了,故此,像姚恭、寧完我這些人才能進入學校“深造”。

洪承疇就不用說了,姚恭在大淩河投降清國前是永平監軍道,職掌“分道巡察,負責各道兵備、提學、撫民、巡海、清軍、驛傳、水利、屯田、招練、監軍事宜”,這個位子如果要幹好,可不是一般人能勝任的,不過姚恭官聲頗佳,顯見得還是有些能力的。

幾人中,姚恭年紀最大,今年五十三歲,寧完我、洪承疇差不多,都是五十歲,馬鳴佩、王文奎都是四十歲左右。

洪承疇是福建人,姚恭、王文奎是浙江人,身形都瘦小一些,而寧完我、馬鳴佩都是遼東本地人,倒是生就了一份好身板,這也是滿清的規制釋然,皇太極雖然對這些人優渥有加,不過如果跟隨出征,也是要上馬作戰的。

若是沒有大夏國,這些人在大清國曆史上都混得不錯:

洪承疇: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

姚恭:山西按察副使

王文奎:漕運總督

寧完我:太子太保、弘文館大學士

馬鳴佩:兵部尚書、江南江西總督

三個月過後,這些人也按照大夏文官的官服穿戴起來,不過是衣服上並沒有補子罷了。

尼堪今日也穿起了一身自從登基後由後宮尚衣監製作的皇帝常服。

烏紗帽,冠後折角向上,翼善冠是也。

金色盤龍紋袍服,窄袖、盤領,大紅中衣,交領。

用黃金、白玉、琥珀三色寶物製成的腰帶。

配上他那白皙清朗的面容,挺拔的身材,在洪承疇這位見過大明、大清兩國皇帝的人看來不禁甚爲感嘆。

“不論別的,單論相貌,此人就是人中龍鳳,與那兩位不可同日而語”

“諸位”

尼堪說話了,與文官們說話就與一衆武將不同了,他的聲音平緩、穩重、悅耳,令人油然而生親近之感。

“如今你等在學校已經修習了三個月,以前無論在明國還是清國,你等都是高官,而今清國已亡,明國也是苟延殘喘,我等今日就來議一議”

“這兩國爲何走到今日這一步?”

“嗯,先說清國”

說到清國,寧完我心中一凜,幾個月以前,他還是大清的柱石之臣,在皇太極心裡,他可是僅次於范文程的存在,短短几個月過去之後,他竟成了階下之囚。

世事變幻如此,到如今他還未能轉變過來。

若不是戰爭開始之後他還在廣寧孫定遼軍中“督師”,他肯定也是跟着豪格走了。

不過從目前看來,留下來似乎也不錯,不過想要一衆降官裡出人頭地,沒有一番表現是不成的。

“咳咳”,他站了起來,“奴才……”

作爲最早投降建州的幾位文人之一,寧完我肯定也是入了旗的,這個稱呼也只有見到皇太極後他纔會這麼說,不過話一出口他便意識到八旗制度早已煙消雲散了,眼前這位大夏國的皇帝明顯是要在遼東實行郡縣制的。

但說“微臣”也不對,眼下的他還是降官身份,並沒有得獲一官半職,最後他想着,“此人號稱索倫人,而索倫人與滿洲幾百年前還是一家,乾脆繼續用奴才自稱得了”

“奴才以爲”

他偷偷瞟了尼堪一下,見他並沒有任何動靜,這心裡一喜,便繼續說道:“清國雖然武運昌盛,不過與大夏相比又落了下乘,何況文事方面也以八旗制度爲主,原本並不覺得有何不妥,如今想起來,這個規制與武事極爲便利,不過與文事就多有不便,而奴才聽聞大夏國早就在境內實行了郡縣制,兩相比較,高下立判,故此,大夏必勝,清國必敗,早有端倪”

尼堪點點頭,此人雖然不堪,不過話卻說到了點子上,若是沒有大夏在,清國一統蒙古之後還真是不可阻擋,不過當其北邊出現一個武力更加強盛,財政更加寬裕的大夏之後,他的滅亡便是遲早的事。

何況,清國成立才十幾年,對於這樣“興也倏然,亡也忽然”的政權估計沒幾個人會在意。

接下來,諸人也七嘴八舌說了一通,都有些道理,尼堪也是頻頻點頭,在後面端坐的王文慧等人都一一記下。

“現在就來說說這明國”

見差不多了,尼堪便將話題轉到了明國。

第六十四章 明斯克大公國(6)第四十七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大對決(2)第七十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上)第十一章 美洲公司之四:俄勒岡新況第六十三章 明斯克大公國(5)第八十一章 落基山(3) 新嵊州第二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五:犬牙交錯第三十章 大對決(一)讓他動起來,好嗎?第十七章 支奴幹(四)聯姻第八十三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5)第二十四章 來自西邊的消息第十七章 密信(上)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十六章 貝爾湖以南第十三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中)艱難的開始第十九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下)第九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尾聲)(下)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第八章 人啊,不能太過安逸第二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中)第四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三:風吹過第三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2)第三章 土爾扈特(3)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七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②第六十三章 明斯克大公國(5)第四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六:二條宮第三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上)第二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四手第六章 韃靼海峽第四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三:林茂春的救贖(下)第八十一章 落基山(3) 新嵊州第六十一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上)第八十六章 惜別/尾聲第十八章 狂飆(1)嶽少保的兵法第五十五章 收官(5):三城記(上)第二十一章 飛龍在天(下)第五十一章 尾聲(上)第二十一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上)第八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9)卡斯特羅儒尼奧爾伯爵第十五章 東邊的消息第十二章 阿茹娜日記之一:謎一般的男人第六十一章 明斯克大公國(3)第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1)追尋陛下的腳步第十二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五)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下)第八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2)南下第七十二章 方濟各第十七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3)第二十九章 立陶宛省(4)維爾紐斯規劃第六十六章 月亮女神聯盟(2)第十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⑦第十三章 土爾扈特(中)第三十五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上)第六十二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中)第六十四章 川藏風雲(8)風雲變幻第八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8)柳川憶興和立花次郎第六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⑦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十七章 三老、嗇夫、遊徼與灰衣衛第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③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五:這個冬天有點冷(新年快樂!)第七章 蝴蝶效應(三)北境三少之風流倜儻王子云第七章 大馬哈魚季,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第四章 邊荒傳說Ⅱ之四:荒漠駝道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六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一:騰籠換鳥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二十二章 亢龍無悔(上)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十三章 霜狼騎兵(9)第十七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1)辛龍子歸來第九章 美洲公司之二:彈指一揮間,煙波萬里第二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下)第十九章 支奴幹(六)牧仁的心思第五十五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中)第三十一章 遠洋艦隊(中)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二十三章 新克里米亞(上)第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②第二十二章 冰火島(二)較量第三十章 大對決(一)讓他動起來,好嗎?第五章 蝴蝶效應(一)北境三少之白皙通候最少年第十五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1)第四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六:京都皇宮第十六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上)第九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④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三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下)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七章 額亦都與范德薩第二十一章 鼎足第七十七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上)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橋硬馬第二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①第七十一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5)第六章 晨鐘暮鼓第五章 夜襲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
第六十四章 明斯克大公國(6)第四十七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大對決(2)第七十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上)第十一章 美洲公司之四:俄勒岡新況第六十三章 明斯克大公國(5)第八十一章 落基山(3) 新嵊州第二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五:犬牙交錯第三十章 大對決(一)讓他動起來,好嗎?第十七章 支奴幹(四)聯姻第八十三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5)第二十四章 來自西邊的消息第十七章 密信(上)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十六章 貝爾湖以南第十三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中)艱難的開始第十九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下)第九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尾聲)(下)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第八章 人啊,不能太過安逸第二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中)第四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三:風吹過第三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2)第三章 土爾扈特(3)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七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②第六十三章 明斯克大公國(5)第四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六:二條宮第三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上)第二十六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四手第六章 韃靼海峽第四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三:林茂春的救贖(下)第八十一章 落基山(3) 新嵊州第六十一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上)第八十六章 惜別/尾聲第十八章 狂飆(1)嶽少保的兵法第五十五章 收官(5):三城記(上)第二十一章 飛龍在天(下)第五十一章 尾聲(上)第二十一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上)第八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9)卡斯特羅儒尼奧爾伯爵第十五章 東邊的消息第十二章 阿茹娜日記之一:謎一般的男人第六十一章 明斯克大公國(3)第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1)追尋陛下的腳步第十二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五)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下)第八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2)南下第七十二章 方濟各第十七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3)第二十九章 立陶宛省(4)維爾紐斯規劃第六十六章 月亮女神聯盟(2)第十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⑦第十三章 土爾扈特(中)第三十五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上)第六十二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中)第六十四章 川藏風雲(8)風雲變幻第八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8)柳川憶興和立花次郎第六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⑦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十七章 三老、嗇夫、遊徼與灰衣衛第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③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五:這個冬天有點冷(新年快樂!)第七章 蝴蝶效應(三)北境三少之風流倜儻王子云第七章 大馬哈魚季,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第四章 邊荒傳說Ⅱ之四:荒漠駝道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六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一:騰籠換鳥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二十二章 亢龍無悔(上)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十三章 霜狼騎兵(9)第十七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1)辛龍子歸來第九章 美洲公司之二:彈指一揮間,煙波萬里第二十五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下)第十九章 支奴幹(六)牧仁的心思第五十五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中)第三十一章 遠洋艦隊(中)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二十三章 新克里米亞(上)第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②第二十二章 冰火島(二)較量第三十章 大對決(一)讓他動起來,好嗎?第五章 蝴蝶效應(一)北境三少之白皙通候最少年第十五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1)第四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六:京都皇宮第十六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上)第九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④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三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下)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七章 額亦都與范德薩第二十一章 鼎足第七十七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上)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橋硬馬第二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①第七十一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5)第六章 晨鐘暮鼓第五章 夜襲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