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忠義還鄉

39 忠義還鄉

月19日忠義還鄉

經過四十多天的奔波,曾國華,曾貞幹帶領族人六百餘戶,終於到達南昌,曾國藩本在九江,聽到消息,特地趕回南昌來。

曾國華,曾貞乾等人,都是從湘贛邊界翻山越嶺而來,所帶全族六百餘戶,只有十數人走失,也多虧了他們兄弟沿途指揮照顧

曾貞幹一見曾國藩,曾國荃兩人,便放聲大哭。

“哭什麼?”曾國藩責問,“真沒有志氣。隨我見幾個人。”

曾國藩現在在南昌巡撫衙門裡借住,他帶着幾個兄弟來到一個大房間裡,裡面有十餘人早就等着,曾國華一看,大多數認識,江忠源家三兄弟等等,還有幾個不認識

“這位,是潮勇的首領朱啓仁,他在髮匪起事的時候,就與髮匪作戰。”

“潮勇?潮州不是在髮匪起事之前,就陷落於匪共了嗎?”

“着啊,廣東陷落之後,匪共就在廣東全境賤賣糧食,壓低糧價,趁機兼併良田,士紳動輒得罪,被罰沒田產。由於廣東北面的韶關被匪共封鎖,從廣東出逃的士紳就都逃到廣西。髮匪作亂,這些對亂匪深惡痛絕的廣東流亡士紳就自發結團,與髮匪作戰。”

“那爲何叫做潮勇?”

“小可是潮州人,”朱啓仁說,“本在廣州幹行商,匪共的南洋總局,兼併了小可的身家性命,小可與匪共勢不兩立,就暗中支助廣東士紳逃亡廣西,後來事情敗露,我也去了廣西,髮匪作亂,廣東流亡士紳起團,裡面許多人都記着小可的好處,又因爲小可跑過海外,見過世面,就推小可爲頭領,我們這個民團,按着小可的籍貫,也就叫做潮勇。”

朱啓仁說着說着,流下淚來:“小可在廣東,城裡有鋪面,鄉下有田。可恨楚劍功、李穎修作亂,毀了大夥的生計,我們這一團人,人人都記着,終有一日要衣錦還鄉,拿了我的地,給我退回來,並了我的生意,給我分回來。”

曾國華在一旁大呼:“說得好,剪了的辮子,給我長回來,放了的小腳,給我纏回來。還鄉,還鄉!”

曾貞乾等人也跟着大呼:“還鄉,還鄉。”一時間,屋裡十數人都叫了起來,羣情激憤。

這時候,就聽見門外一聲乾笑:“還鄉,好啊,好事情啊。”

大家擡頭一看,原來是江西巡撫陳啓邁。他九月得了清廷的任命,現在纔到任不久。

“見過撫臺。”

“免禮,免禮。我聽見你們要還鄉?好啊。曾署制,這一個多月,你們湖南人來了可不少,眼看就要把我這江西吃窮了。底下的鄉紳都鬧起來了。就算鄂督和粵督是當代名儒,只怕也壓不下去啊。”陳啓邁故意點出曾國藩是署理總督,而且他和江忠源都是外省的總督,意思就是“別看你倆是總督,可管不到我江西。也別在江西賴吃賴喝啦。”

“陳大人,你這是什麼話!”江忠源大喝,“我們都是爲皇上分憂,難道要分江西湖南?這江西還是不是大清的天下啊?你想割據稱王不成?”

陳啓邁一下子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曾國藩故意打圓場:“陳大人也是爲江西父老着想,口不擇言。岷樵,你就不要追究了。”

陳啓邁訕訕而退。

曾國藩面有憂色:“雖然斥退了這昏官,然而我們在江西,終究是客軍,恐怕勢不能久。”

“我等破家爲國,只要舉起忠義大旗,滌生兄你素有儒名,以名教爲號,何愁江西人不服。”

“說得也是,且容我細細思量。國華,我爲你等引見幾位英雄,剛纔說到還鄉,都忘了。這位是丁銳義,你早就認識了的,這是他的好友孫守信,本在湖北爲官……”

三日後,曾國藩,江忠源在南昌整軍。兩人仔細商量,原先“守鄉保土”的旗號,在江西恐怕行不通,江西人憑啥支持你湖南人守鄉保土?於是,他們決定混編流亡的湖南、湖北、廣東、江蘇人,以及江西本地人,高舉名教的大旗。

曾國藩在九江開設一家書院,成爲“理學書院”,曾國藩自認山長,江忠源爲祭酒,理學書院地主階層出身、專攻理學、有良心的青年知識分子爲學生。理學書院的口號是“真學、真信、真懂、真用”,被書生出身的軍官們在開展士兵教育時形象地改成“耐的煩、吃的苦、霸得蠻、捨得死”。

江忠源部設爲五個“忠字”營,以及潮勇

江忠源的親兵營號稱“忠孝營”,該營骨幹,均是江家的族人。全營皆視江忠源如父兄。

他的幼弟江忠濟統帶稱爲“忠義營”,這個營由大量的湖南練勇加上一部分江西人組成。其中很大部分是反正得江西會黨,故而以“忠義”號召。

江忠源的二弟江忠浚帶領“忠信營”,這個營以湖南人爲骨幹,大量的江西人組成。

劉長佑,字印渠,湖南新寧人。道光二十九年拔貢。與同縣江忠源友。忠源援湖北,遇賊崇、通間,長佑自長沙馳援,戰於通城,大破之,自是獨領一營。他這一營以江西人補滿編制,號稱“忠友營”。

楚勇的悍將,舉人白能帶領由大量湖北人組成的“忠誠營”,又稱“二程營”。蓋因湖北是宋代理學大師程氏兄弟的故鄉,二程鎮也因此得名。爲了方便白能的指揮,曾國藩以湖廣總督的名義給白能加了湖北按察使,反正只是個頭銜,想來朝廷一定會準。其他的頭銜也照此辦理。

朱啓仁的潮勇,加上新遷來的廣東人,保留了“還鄉團”的名號,矢志還鄉。朱啓仁加廣東按察使銜。

曾國藩部有羅澤南,塔奇布兩大統領,分作十三個陸營,二個水營。

曾國藩的本軍叫做“國字軍”,親兵營叫做“護國營”,又直轄親弟的三個營。

曾國荃,加湖北布政使銜,這個營以湖南人爲骨幹,輔以大量的湖北人,號“荃國營”。他和塔奇布一樣,有指揮別營的權力。

曾國華加廣東布政使銜,統領一營,湖南人爲骨幹,廣東、海南來投的士紳鄉農爲主力,號“甫國營”。

曾貞幹爲廣東學臺銜,領族中子弟,並選取兩江難民中健壯者,成一營,號“保國營”

塔奇布的親兵營喚作“布民營”,除了湖南江西人,還收容了許多從湖廣江寧逃出來的旗人旗丁。他統領左翼,號“救民軍”下轄:

李元度,爲湖南按察使,帶領滯留江西的黔勇,並補足了大量的江西人,號“度民營”。

劉坤一,字峴莊,湖南新寧人。加湖南糧道。他本從曾國藩辦團練,自領一營,匪共佔據湖南後,陸續有族中健壯子弟來投,後又舉族遷來。他自領族中子弟,輔以大量江西人。號“坤民營”。

丁銳義,字伯冕,長沙人。治鄉團有聲。匪共突襲湖南,丁銳義留守,淬不及防,潛逃鄉間。上個月,舉族遷江西。他和好友孫守信統帶自己族人,加上大量的江西人,組成一營。號“銳信營”。丁銳義加兵備道銜。孫守信加同知銜。

羅澤南的帶領右翼,稱“義理軍”,親兵營叫做“澤義營”。以原來的湘軍爲主體,補充了大量量的江西人。下轄:

李續賓,李續宜兄弟同領一營,以是原湘軍主力,補充了少量江西人,號“續義營”。李續賓加道臺銜。

王鑫,字璞山,湖南湘鄉人。從羅澤南學。舉族遷江西,自帶族人爲骨幹,取江西人成一營,號“珍義營”。弟王開化爲輔。

劉騰鴻,字峙衡,湖南湘鄉人。少讀書,未遇,服賈江湖間。爲羅澤南點化,拜其爲師。領一營,號“鴻義營”

蔣益澧,字薌泉,湖南湘鄉人。少不羈,不諧於鄉里,客遊四方。湖南軍事起,從王珍攻嶽州,以功敘從九品。復隸羅澤南部下。澤南異之,許列弟子籍。他領“澧義營”

水師兩個營,仍舊是楊載福的“福”字營和彭玉麟的特務龍舟團。

曾國藩、江忠源、羅澤南、塔奇布,四部各取一字,合稱“忠義救國團”。共計十九個陸營,兩個水營,每營多則一千九百人,少則一千三百人,營下設標,每標等同神機軍一個甲喇。全軍總計三萬五千戰兵,又有長夫一萬五千人。

曾國藩以理學治軍,將標目以上的軍官,都納入“理學書院”,軍官們都成了曾國藩的門生,稱曾國藩爲“山長”,稱江忠源爲“祭酒”。聯軍的兵源來自湘鄂贛蘇粵五省,故而曾國藩又號“五省聯軍曾聯帥”。

忠義救國團仍舊是劈山炮,火銃,刀矛的混編軍隊,但曾國藩、江忠源都見識了洋槍洋炮的厲害,已經寫信給廈門道臺沈葆楨,讓他代購洋槍洋炮。同時,根據彭玉麟的建議,請沈葆楨考慮購買洋火輪。

就在湘軍融合五省人整軍的關口,一騎驛馬從京師飛馳而來,體仁閣大學士林則徐,領班軍機大臣肅順聯名下令,傳達了“同光改制”的命令。

,!

57 恐嚇5 預算104 還價83 使節59 南洋實業58 簽字27 平衡44 納爾遜的名言22 旗餉11 月25日購炮3 上司18 分權10 開拔37 前途18 黃梅會戰103 銀行36 伏擊12 月26日鹽梟103 銀行71 廣西局勢56 蔡李佛10 天外飛雷103 銀行27 慈溪6 除夕53 十萬衛隊53 宴會22 虎門要塞9 坑好多坑87 西化46 奏摺級的真相21 外交11 固若金湯24 搬運44 開局的結束108 名言28 初戰58 簽字41 顛地14 道不同103 銀行65 梟雄18 資本家31 僵持76 佛山56 蔡李佛56 十三行9 長沙之戰16 絕域輕騎催戰雲101 羽檄爭馳無稍停節選67 遙遠的威脅11 瞿香玉13 金門31 僵持7 婆羅洲14 對陣7 熊已上路33 子彈與刺刀30 初回23 缺錢62 聖旨12 月26日鹽梟12 月23日長沙30 敢死59 愛情與帝國65 梟雄17 敗退4 天命自由2 開營11 威廉堡17 各奔東西53 宴會7 熊已上路39 名號3 上司15 勢如破竹7 婆羅洲1 怡良36 軍機處專權18 分權30 刺史24 搬運59 愛情與帝國107 友誼55 財權41 折騰24 密信5 三千衛門42 孤兒近衛軍101 羽檄爭馳無稍停節選30 援兵41 募兵3 三年計劃1842年度摘要16 機器8 蘇家33 密謀22 江南36 熊掌二從廟街到海蘭泡19 建衙
57 恐嚇5 預算104 還價83 使節59 南洋實業58 簽字27 平衡44 納爾遜的名言22 旗餉11 月25日購炮3 上司18 分權10 開拔37 前途18 黃梅會戰103 銀行36 伏擊12 月26日鹽梟103 銀行71 廣西局勢56 蔡李佛10 天外飛雷103 銀行27 慈溪6 除夕53 十萬衛隊53 宴會22 虎門要塞9 坑好多坑87 西化46 奏摺級的真相21 外交11 固若金湯24 搬運44 開局的結束108 名言28 初戰58 簽字41 顛地14 道不同103 銀行65 梟雄18 資本家31 僵持76 佛山56 蔡李佛56 十三行9 長沙之戰16 絕域輕騎催戰雲101 羽檄爭馳無稍停節選67 遙遠的威脅11 瞿香玉13 金門31 僵持7 婆羅洲14 對陣7 熊已上路33 子彈與刺刀30 初回23 缺錢62 聖旨12 月26日鹽梟12 月23日長沙30 敢死59 愛情與帝國65 梟雄17 敗退4 天命自由2 開營11 威廉堡17 各奔東西53 宴會7 熊已上路39 名號3 上司15 勢如破竹7 婆羅洲1 怡良36 軍機處專權18 分權30 刺史24 搬運59 愛情與帝國107 友誼55 財權41 折騰24 密信5 三千衛門42 孤兒近衛軍101 羽檄爭馳無稍停節選30 援兵41 募兵3 三年計劃1842年度摘要16 機器8 蘇家33 密謀22 江南36 熊掌二從廟街到海蘭泡19 建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