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縣武裝部監獄

用了半天時間,雷昌響被押到縣武裝部,看到武裝部裡面押了10來個地主,大家都是軍人家屬,有士兵的,也有軍官家屬的。(網)

大家對減息運動,頗爲理解。但是一談到減租運動,莫不咬牙切齒痛恨。

大家講起各地農會批鬥情況,在一些地方,有的頑抗的地主被打,有的頑抗地主被拉出去遊街示衆。

不過他們還好,因爲是軍人家屬,大多數雖然被陪着批鬥,但是沒有遭到毒打,沒有遊街示衆,到最後也只是被押解到縣武裝部。

他們比那些遭到毒打的地主,比那些遊街示衆的地主,要幸運得多。??首發 愛閥215

看到真個大英縣關了10多個是地主的軍人家屬,雷昌響反而顯得非常平靜。

但是讓人驚訝的是,在關押期間,大家只是被要求5個人呆在一個房間裡面,大家只是要求在一個小院子裡面活動,不得外出。

在關押期間,沒有誰審問他們,可以說對他們都是不聞不問,正如一些人說那樣,這大概就相當於軟禁吧,反正是軟禁到這一個小院子裡面。

吃的是家人帶來的,若是家人不帶東西來,那麼在出獄的時候,從家裡面扣。

如此關着,在春收、春耕的時候,都不允許回家。

每天被憋在縣武裝部提供的一個小院子裡面,吃完就聊天,聊完天又吃飯睡覺,在最初兩個月大家都感到這種生活非常愜意。

但看到春收的時候,一些小地主坐臥不住了,每天就唉聲嘆氣,自己被關在這裡面,家裡面不知道怎麼樣?

隨後,聽到探班家屬說,在春收的時候,佃農一般按照規定交3成地租,個別心腸好的佃農,還會多交一點。

此外,聽一些家屬口氣,減租減息運動可以說大勢形成,在全川180多個縣,全部都推行起來。

如此,一些人閒不住,在春耕的時候,興匆匆的通過看門人員找到縣武裝部、找到縣農會,同意減租減息,同意與佃農重新簽訂土地租賃契約。

如此,到這年7月份,在大英縣武裝部小院子,就只剩下雷昌響還在負隅頑抗。

雷昌響想不明白,『政府』怎麼會這樣,不要大家發財什麼的?雷昌響想不明白,若是不放高利貸,收這樣的高地租,那麼人民怎麼發家致富。

這天,雷昌響躺在椅子上面,靜靜思考,雖然在看押期間,一些地主商量,大家投資實業,或者承包水塘,聽說在南充、重慶那邊,獲益甚豐,但是雷昌響還是連連搖頭。

承包水塘,辦實業,那可屬於人才啊,這可不是誰想說就能幹的事情啊。這怎麼有買土地收地租來得實在,這怎麼有放高利貸來得實在呢?

正在這時,外面響起一陣馬蹄聲,片刻一個軍人模樣的漢子與一個少『婦』走了進來。

特別是那個少『婦』,看着滿臉消瘦的雷昌響,一把撲了過來,抱着雷昌響大哭流涕。

雷昌響定睛一看,這個可是自己寶貝女兒雷學英,往日『婦』女之間爭吵早已經煙消雲散,兩個人抱在一起,痛哭失聲。

良久,止住哭聲,雷學英向雷昌響介紹傍邊那個軍官,自己丈夫劉大勇。

三人坐下來,再次談起這減租減息運動,雷昌響還是不明白,這個楊督軍,張署理省長多好的一個人,怎麼推行這種混賬政策呢???首發 愛閥215

推行減租減息政策,不是斷了大家財路嗎?大家沒有發財的機會,這個國家不是更窮嗎?

在這次大變革中,沒有建立起新型農業經濟,廣大民衆還處於貧困生活之中,社會矛盾還十分尖銳。

爲了發展國家經濟,建立起強大實業,只有推行減租減息,減緩農村地主與佃農、半自耕農的矛盾,增加佃農、半自耕農抵抗災荒的能力。

在1905年同盟會成立的時候,大家盟誓爲: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辛亥革命後雖然驅逐滿清政權,恢復漢家天下,建立民國。

但是,在這次大變革中,只是推翻了封建統治表象,正如一些評論家所說那樣:牆上掛着共和、民主,而施行的還是,獨裁統治。

在這次大變革中,沒有建立起新型農業經濟,廣大民衆還處於貧困生活之中,社會矛盾還十分尖銳。

爲了發展國家經濟,建立起強大實業,只有推行減租減息,減緩農村地主與佃農、半自耕農的矛盾,增加佃農、半自耕農抵抗災荒的能力。

劉大勇說道:岳丈大人,督軍政策對地主階層,是有莫大好處的。岳丈大人,你想想,人這一輩子,誰不有什麼意外,通過降低民間借貸利息,增加民衆抗擊風險的能力。通過農會,建設農田水利,推廣新型農業技術,如此廣大民衆通過勤勞致富,逐漸擺脫赤貧狀態,逐漸生產農村經濟作物,爲工業發展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啊。

還有,岳丈大人,你想想,孫文過去提的什麼,是平均地權,就相當於李闖王那樣,將岳丈這樣地主的土地平均分給普通老百姓。

但是督軍則不這樣,督軍創造『性』發明了土地所有權,使用權,認爲在土改後,土地所有權仍然歸屬地主,民衆每年向地主交30%的地租,土地所有者向『政府』交土地產出10%的田賦,如此保證了地主的土地所有權啊。

岳丈,若是督軍不搞這樣一個示範,在未來,萬一那個施行平均地權,按照人口數量,或者戶數均分了土地,如此你們這些地主不是虧大了嗎?

雷昌響聽得『迷』『迷』『惑』『惑』的,驚訝道:大勇,你說說,這平均地權,還不是督軍的主張?

劉大勇點點頭,安慰道:岳丈,不是。岳丈,在辛亥革命後,我加入了同盟會,我們當時就宣誓: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

岳丈大人,你不知道,督軍爲推行這個政策,不但受到你們地主的責難,就是在川的革命黨人,也頗多非議,他們認爲孫文要求施行的是平均地權。

誰知道這個督軍竟然只是減租減息而已,明顯與革命黨人的要求有所差距。

還有,督軍一直宣稱,自己施行的也是平均地權,是在保障土地所有權的基礎上,平均土地經營權(寫道這裡,東方感嘆,中國有的人真的聰明,一定要分什麼所有權、經營權、使用權、管理權什麼的,將普通百姓腦袋搞糊塗)。

雷昌響長嘆一聲,感到非常不明白,這個楊興推行減租減息,竟然是幫助自己這幫地主階層。

如此爭論良久,雖然還是犯糊塗,雖然還是聽不明白,但在女兒女婿勸說下,對土改,對減租減息運動,不再如過去那樣牴觸了,認爲呆在縣武裝部大院裡面數個月,耗不起,也改變不了什麼,同意減租運動,離開縣武裝部。

其後,劉大勇向雷昌響建議,現在放高利貸要被抓,買土地地租又這樣低了,現在只能投資實業,可以承包水塘,可以買機器打米,打麪粉什麼的,或者與人合資辦一個小型絲綢廠什麼的。

對這些新東西,縣城纔來過5次的雷昌響當然不明白。

在這之後,女兒女婿爲了補償老父被關押4個月所遭的罪

這是雷昌響第一次走出大英縣,外面世界花花綠綠,用了半年時間,特別是在重慶、在成都、在南充,看到一家家新型工廠得以建立後,雷昌響才慢慢理解減租減息運動。??首發 愛閥215

當然,雷昌響不是最後一個被釋放出來的地主,在減租運動中,最後一個被釋放出來的地主是在兩年後,在減租減息運動早已經深入民心後,在廣元一個朱姓地主終於耗不起,同意『政府』推行減租減息運動,走出看押地,重新回到民間。

在歷史上,對減租減息,正反意見都非常強烈,一些人認爲由於施行減租減息的推行,隨着新型農業經濟體制的建立,改變農業經濟結構,人民在保障最基本生活需求後,有更大精力發展深耕農業,發展農業經濟作物,爲工業,特別是輕工業發展提供了引擎。就像楊興所說那樣,美國在南北戰爭結束後五年,成爲西方最強大經濟體。中國工業發展,離不開減租減息,離不開土地改革運動。

但即便如此,在歷史上,也有一些人公開批評減租減息運動,一些人認爲地主很多是勞動致富的,與佃農是一種契約關係,『政府』強制干預,雖然保證了佃農在土地租賃過程中平等權利,但沒有保障地主的勞動產權。特別是爲了推行減租減息運動,一些地方對不服從的地主拉出去站高板凳,遊街示衆,甚至有的被關押數年,在川省,在推行減租過程中,有十一個地主非正常死亡,更是觸目驚心,一些人認爲,減租減息運動雖然是一個好政策,但是明顯違揹人權。

即便面對批評聲音,楊興也感到非常幸運,雖然在減租減息運動中死了一些人,但是總比戰爭死亡人數要少得多。

減租減息運動推行後,雖然沒有在根本上改變土地所有權,但是也保障了佃農土地經營權,保障了佃農、地主之間合法權益。

有的時候,楊興感嘆不已,在歷史上,大革命時期,若是國g雙方能夠精誠團結,將減租減息的影響控制在地主、佃農都能接受的範圍內,如果是這樣,國g矛盾沒有激化,沒有爆發內戰,那對中國,絕對是一個福音啊。

在抗日戰爭中,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國內軍閥相互猜忌,明爭暗鬥。國g之間爲了爭奪國家主導權,那更是衝突不斷。

即便如此,小日本侵入中國,也損失頗大,一些資料評估戰死戰傷3百萬,戰死6十萬餘人。

若是中國國內沒有勢同水火的政治紛爭,就像《亮劍》中李雲龍所說那樣,我們有四萬萬人,每個人就是拿一個燒火棍,也夠日本人嗆的。

另外,即使中國各方面一沓糊塗,我們再沒有辦法,我們就像伊拉克那樣,通過人肉炸彈來襲擊小日本,小日本也受不了啊。

在伊拉克戰爭中,美隊訓練有素,裝備多好,醫療水平更不是小日本所可比擬的,再加上伊拉克正規軍在開戰後不到一個月損失殆盡,完全依靠『自殺』襲擊方式,造成了美國4400人傷亡。

我們以20餘倍伊拉克的國土面積(伊拉克面積爲44萬平方公里,考慮到小日本從來沒有佔領中國西部,如此交戰區域中國是伊拉克的10倍),10倍於伊拉克的人口(當時中國人口爲4萬萬5千萬,在伊拉克戰爭中伊拉克人口爲4千餘萬),在正規軍在前面支撐對峙,在後方,消滅鬼子的人數,也應該比美國傷亡人數4400人多十倍,百倍吧(若是多一百倍,就相當於小日本公開宣稱在中國八年戰爭中傷亡人數之和)。

每每想到這裡,楊興就內心充滿感慨。每每想到這裡,楊興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排除萬難,推行減租減息這一最爲溫和的土地改革方式。h!~!

第419章 收回遺老控制財產第340章 開拔費第276章 袁祖銘冤魂不散第652章 中蘇競爭第25章 改土歸流第747章 叛國的張學良第31章 功虧一簣第29章 訓練場上第388章 國民幣假鈔案第598章 神秘的朝鮮抗日義勇軍第535章 哲布尊丹巴汗第249章 高工資重文科的“新學”第105章 最慘烈一仗第365章 關餘問題第707章 蘇軍內部 矛盾第279章 老戰友第166章 就任川督第213章 減租大會第255章 建立黨校第725章 烏魯木齊協議第231章 明目張膽的黑幫第388章 國民幣假鈔案第355章 利誘日本第310章 國民銀行--央行雛形第543章 中東鐵路第228章 帝制禍首追殺法案第73章 以訛傳訛第375章 第一次國民黨大會第632章 鬱悶的斯大林第92章 按潮涌動第455章 袖珍版坦克第349章 衣服破舊的海軍第393章 光榮北伐武昌城下2第411章 緊急異常第322章 進入南寧第269章 國家主義第86章 挖空心思籌錢第644章 損人不利己的白銀政策第229章 中國人民黨第149章 三個半軍事家第570章 我心痛是制度沒有執行第216章 國仇家恨的孫文第293章 生猛的手槍部隊第734章 惡德同盟的影響第736章 猛攻烏蘭烏德第713章 軍備與擴軍並重第473章 被逼無奈的閻錫山第418章 特權化的中國進步黨第343章 強渡三水第414章 革命精神第316章 哎,非常大總統第670章 新絲綢之路論壇第217章 楊興何許人呢?第103章 反應(2)第203章 大興土木第514章 對蘇對日兩手準備第412章 死守不退第146章 黃興到第636章 備戰與改組第240章 漸禁鴉片第396章 老虎仔立威第200章 譭譽參半之地租第96章 反袁潛在同盟第233章 燒錢的鋼鐵廠第401章 大軍入皖第11章 野外拉練3第394章 和平壓力第68章 改良農作物品種第676章 最後的外交努力第685章 中國的命運第672章 張鼓峰事件第17章 反夜襲戰第412章 困守孤城第430章 先行者病逝第61章 川軍第3混成旅第710章 獨裁者欺瞞手段第161章 羣魔亂舞-張勳復辟第287章 軍隊正規化第504章 事實真相第415章 交鋒租界第405章 直取南京第644章 損人不利己的白銀政策第615章 身體怎麼賤了?第287章 軍隊正規化第445章 誰是下一個馮煥章第416章 公僕貪官不兩立第389章 麻煩的孫文第637章 航母派第640章 大發展第413章 吳佩孚被俘第244章 構建農村基層結構第733章 歐美援助第56章 血戰浮屠關第340章 開拔費第124章 楊森劉湘心結第84章 以工代賑 大興土木第700章 戰略大轟炸第11章 野外拉練3第234章 生財之道第362章 神秘民國暗殺團
第419章 收回遺老控制財產第340章 開拔費第276章 袁祖銘冤魂不散第652章 中蘇競爭第25章 改土歸流第747章 叛國的張學良第31章 功虧一簣第29章 訓練場上第388章 國民幣假鈔案第598章 神秘的朝鮮抗日義勇軍第535章 哲布尊丹巴汗第249章 高工資重文科的“新學”第105章 最慘烈一仗第365章 關餘問題第707章 蘇軍內部 矛盾第279章 老戰友第166章 就任川督第213章 減租大會第255章 建立黨校第725章 烏魯木齊協議第231章 明目張膽的黑幫第388章 國民幣假鈔案第355章 利誘日本第310章 國民銀行--央行雛形第543章 中東鐵路第228章 帝制禍首追殺法案第73章 以訛傳訛第375章 第一次國民黨大會第632章 鬱悶的斯大林第92章 按潮涌動第455章 袖珍版坦克第349章 衣服破舊的海軍第393章 光榮北伐武昌城下2第411章 緊急異常第322章 進入南寧第269章 國家主義第86章 挖空心思籌錢第644章 損人不利己的白銀政策第229章 中國人民黨第149章 三個半軍事家第570章 我心痛是制度沒有執行第216章 國仇家恨的孫文第293章 生猛的手槍部隊第734章 惡德同盟的影響第736章 猛攻烏蘭烏德第713章 軍備與擴軍並重第473章 被逼無奈的閻錫山第418章 特權化的中國進步黨第343章 強渡三水第414章 革命精神第316章 哎,非常大總統第670章 新絲綢之路論壇第217章 楊興何許人呢?第103章 反應(2)第203章 大興土木第514章 對蘇對日兩手準備第412章 死守不退第146章 黃興到第636章 備戰與改組第240章 漸禁鴉片第396章 老虎仔立威第200章 譭譽參半之地租第96章 反袁潛在同盟第233章 燒錢的鋼鐵廠第401章 大軍入皖第11章 野外拉練3第394章 和平壓力第68章 改良農作物品種第676章 最後的外交努力第685章 中國的命運第672章 張鼓峰事件第17章 反夜襲戰第412章 困守孤城第430章 先行者病逝第61章 川軍第3混成旅第710章 獨裁者欺瞞手段第161章 羣魔亂舞-張勳復辟第287章 軍隊正規化第504章 事實真相第415章 交鋒租界第405章 直取南京第644章 損人不利己的白銀政策第615章 身體怎麼賤了?第287章 軍隊正規化第445章 誰是下一個馮煥章第416章 公僕貪官不兩立第389章 麻煩的孫文第637章 航母派第640章 大發展第413章 吳佩孚被俘第244章 構建農村基層結構第733章 歐美援助第56章 血戰浮屠關第340章 開拔費第124章 楊森劉湘心結第84章 以工代賑 大興土木第700章 戰略大轟炸第11章 野外拉練3第234章 生財之道第362章 神秘民國暗殺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