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湖水榭中
談了一會兒東線戰事,李福壽與衆臣又聊了一會兒國內經濟建設方面的問題,想到哪說到哪兒,說是議政,其實更像是閒聊天兒。
水榭之外樂曲悠揚,透過輕紗帷幕便是曼妙風景,細品精美茶點,縱論天下大事,當真好不愜意。
“衆愛卿,你們覺得這場戰爭還會持續多長時間?”
“啓奏聖上,微臣竊以爲當今世界戰爭即將進入第5個年頭,規模空前浩大,對社會和經濟的傷害絕無僅有,疆域遼闊的俄羅斯帝國己經承受不住轟然垮塌,隨之而來的便是大規模的內戰。沙俄遇到的困境,在交戰各國中程度不同的存在,微臣預計明年三四季度可見分曉,最遲不會到後年一季度。”
“財相大人此言甚爲有理,不過還稍有保守,明年協約國方面準備的“攤牌行動”,將會打破同盟國勝利的幻想,徹底終結這場史無前例的人類災難。從軍事角度來看,明年底前有希望結束戰爭。”
“對於元帥大人的判斷,我倒有不同意見,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秉承了日耳曼人的不屈戰鬥精神,可不是這麼容易被打敗的,即便戰爭蔓延至德國領土,我也不認爲一年之內可以解決戰爭,至少得兩年。”
“再打上兩年,法國人就先拖垮了,帝國已經對同盟國實行全面禁運,他們撐不了那麼長時間。”
“此言不妥,同盟國在東線戰場上取得勝利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第2集團軍只能困守烏克蘭西部戰場,這場仗還有的打。”
“話說的輕巧,世界大戰爆發至今,參戰的國家高達36個,波及世界15億人口,官方確認的傷亡人數就超過1500萬。實際情況大家都知道,戰爭傷亡人數翻一倍也不止。僅僅俄羅斯帝國在戰前1.6億人口,現在已經不足1.48億,繼續打下去人都要死光了,即便英法這樣的老牌帝國也承受不住如此巨大的消耗。”
“綜合來看,歐洲確實打不下去了,若非在東線戰場取得優勢,對最終勝利還抱有一點期望,同盟國方面的奧斯曼帝國和奧匈帝國早就分崩離析了。”
“我贊同元帥的專業意見,明年底應該是戰爭見分曉的分水嶺,拖不了多久。”
“微臣附議。”
“附議。”
爭論了會兒
衆臣大致取得了一致意見,經過幾年大戰,各方實力水平都擺在明面上。
協約國集團總共32個國家,圍毆同盟國集團德,奧匈,奧斯曼和保加利亞四國,在全面佔據絕對的海上優勢的同時,西線主戰場已經推進到比利時境內與法德邊境地區,將戰火燃燒進德國只是時間問題。
世界大戰主要在東線戰場和西線戰場上,全都位於歐洲。
歐洲南線戰場,北非戰場,西亞戰場,遠東戰場從規模和烈度上看,全都無足輕重,不足以影響大局。
西線戰場是當之無愧的主戰場,德國在這裡投入了8成以上的總兵力,兵員傷亡總人數超過300萬。
東線戰場只是側翼戰場,
以奧匈帝國兵力爲主,德軍爲輔,二者圍毆沙俄,戰爭同樣打得血腥慘烈。
僅奧匈帝國一家,在東線戰場上損失的兵力就達到360餘萬。俄軍損失則超過 900萬。
如此大的傷亡,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是無法承受之重。
wWW ★Tтka n ★¢ Ο
在議論別國傷亡的時候,大洋帝國衆臣相當之理智,這因爲大洋帝國軍隊在歐洲戰場上戰績耀眼,尚未遭受到重大傷亡。
所以,衆臣指點江山的心態相當好,頗有些居高臨下的意味。
帝國遠征軍參戰至今,大大小小戰鬥數百起,損失約4.1萬餘人,其中陣亡約萬餘人,其他都是程度不同的輕重傷。
這對抵達歐洲戰場總計約120餘萬人的遠征兵團而言,只能算輕微損失了。
李福壽環顧衆臣,點出了下一個問題關鍵所在;“既然衆愛卿都認爲戰爭將在明年底左右的時間見分曉,今天已經12月5日,距離聖誕節還有20天,距離18年元旦也不足一個月,那麼是否應該未雨綢繆,提前一步規劃整體國民經濟節奏,以免戛然而止的戰時經濟造成的嚴重衝擊呢?”
此言一出
衆臣皆恍然大悟,左右環顧了一下,齊齊站起身來,拱手做禮道;“陛下聖明,明見萬里,臣等愧不如也。”
“衆愛卿都坐下吧,一國就是一家,我這個當家人考慮的未免就多一些,凡事預則立,不欲則廢,就是這個道理。”李福壽神情和煦的招呼大家都坐下,端起茶杯飲了一口,這纔不慌不忙的說道;“既然坐而論道,那麼大家就議一議吧,該當如何穩妥的退出戰時經濟。”
這個話題點出來,衆臣紛紛坐下細思起來。
當前雖然是亭臺水榭閒談,但依然有皇室秘書官記錄衆臣言行,意見達成一致的事宜,隨後將由內閣及各部門推行。
所以,也不能信口開河。
細思一會兒
財政大臣唐昭儀率先開口說道;
“啓稟聖上;
微臣竊以爲,退出戰時經濟政策應當財政先行,帝國聯邦儲備銀行應當逐漸收緊錢袋子,推行保守經濟政策,逐步降低當前經濟熱度。
這包括提高銀行準備金率,縮減貨幣發行規模,分幾步提高銀行利率,給市場釋放明確的降溫信號。
爲了配合金融政策,內閣各部門都應該出臺相關措施,包括並不限於規範市場行爲,嚴厲打擊相關金融違法犯罪活動,梳理廠礦企業按章納稅行爲,嚴格進出口管理制度,收緊對於軍工武器生產出口的銀行貸款,收緊對於盲目擴大產能的某些行業貸款,比如鋼鐵,礦山,軍工領域機械設備和生產爆炸品的化工廠。
通過以上措施
可以給社會發出明確信號,提前一步擺脫戰時經濟狀態,恢復到正常社會經濟運行中。
帝國財政部方面,將會就此進行全面研究,部署針對性的財政政策,統一規範市場,促使整體經濟平穩着陸。
微臣一點愚見,請陛下指正。”
唐昭儀說的這番話很有些乾貨,得到李福壽和內閣衆臣的高度評價。
聖上言道;“昭儀所言,甚合吾心,此爲老成謀國之言也!”
這個評價不可謂不高,立馬激起了席下衆臣的攀比之心,爭搶着諫言獻策,一時間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鬧非凡。
貴族院議長範仲齋伯爵表示;“當前戰時經濟宛若烈火烹油,出現了許許多多的違法亂紀行爲,經濟亂象叢生,有必要加強立法工作,儘快推行審議中的《大洋帝國商標法》《進出口管制法》《商業產品質量法》《帝國戶籍法》《交通法》《菸酒槍支管制法》等法案儘快出臺,讓相關部門有法可依,依法行政,進一步促成法治社會體系完善……”
殖民地部大臣賈東河子爵表示;
“鑑於從戰時經濟向和平經濟的轉變,從過熱經濟中退出,絕不能小覷由此帶來的巨大沖擊。
帝國從事軍工行業的數百萬人口,以及相關產業鏈高達1600餘萬從業人員,難免會遭受嚴重影響。消失的海外訂單和需求,可能造成大量企業破產,人員失業。
具體情況需要殖民地部與相關內閣各部門緊密配合,進行一次全面摸底篩查,才能得出權威性結論。
。但是在此之前
帝國方面應該全面收緊移民政策,降低外來勞動人口衝擊,爲帝國內部工人留下更多的工作機會。
。暫時的用工緊張情況,一定會隨着從戰時經濟中退出產生的大量失業人口,從而得到根本性緩解,降低對帝國經濟和社會的衝擊。
根據上一年度的統計
帝國本土新出生人口一年達到369萬餘人,已經具備很強的人口增長能力,在經濟面臨轉型的情況下,有必要控制大量低素質移民進入。
當前移民人口約在每年200~210萬之間,採取有效措施之後,每年可以控制流入40~50萬高素質人口。
這樣一來
預計明年和後年將會減少約300萬成年就業需求,極大的增強帝國抵禦經濟轉型風險能力,是一項有力的舉措。
待到帝國經濟全面恢復後,再逐步放開移民嚴格控制政策……”
賈東河子爵歷任工業大臣和交通大臣,曾經常年從事帝國宏觀經濟領域工作,是內閣一位資深閣僚,他的話非常有見地,措施果斷老辣,贏得了內閣衆臣的一致附合聲。
所謂低素質移民,就是沒錢沒文化的年輕人,在工廠只能從事簡單的重複性勞動,或者在社會上從事碼頭運輸,城市清潔或者農牧業等低薪勞動,屬於社會底層民衆。
從經濟發展角度來看
如今大洋帝國進入高度工業化社會,對低素質勞動力的需求相應的減少,對有文化中高素質勞動力的需求增強,這是不爭的事實。
而所謂高素質移民,特指華夏大陸一些赴澳洲留學深造的學子,滿清遺老遺少,富有的商人子女家眷,地主戲子,文人墨客,家境較好且受過教育的新移民。
所以這個高素質移民概念,指的是有一定文化程度和經濟能力的移民,而並不涵蓋道德水準及政治傾向,那已經超出了殖民地部管理的範疇。
打開窗戶
隨着風兒涌入的不但有鳥語花香,也有灰塵和糟粕,這是難以避免的情況。
李福壽看到此議得到大多數閣臣的附議,心中躊躇了會兒,便點頭應允了。
這兩年來
。他很少推翻廷議結果,即便有些不符合他的治國理念,也不會輕易動用帝君威權否決,而是充分的尊重民主議程,悉心維護逐步放權大趨勢。
帝國在戰後將實施重大政治改革,進入全面放權的過程,逐步走向英式君主立憲制度。
還將有幾項重大的舉措,這包括關係帝國公民每一個人切身利益的《平權法條》,旨在促使貴族和平民同權,在法律面前不分高低,在人權面前不分高低,在公民責任和義務上不分高低,在享受政治和社會資源上不分高低,這一切都在醞釀中。
在這個時候,不適合鬧什麼大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