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和殿來到乾清宮,剛進門,一擡頭就看見正中央懸掛的牌匾,正大光明!
樑海生看着魯善工笑道:“1644年滿清入關,年輕的順治皇帝,成爲清朝入住紫禁城的第一位皇帝。把寢宮就選在乾清宮,在殿中央掛這塊匾額正大光明,這是新王朝的治國宣言。”
“所有後宮的建築以乾清宮爲首,很多關乎國家命運的決策,從這裡下發全國。順治帝的治國宣言,後來逐漸演化出另一種味道。”
“就在這塊匾額下,康熙的衆多皇子爲爭奪皇位,兄弟反目,明爭暗鬥,耗盡老皇帝的心力,最終的勝出者雍正,也許太有感觸,痛定思痛,創建秘密建儲制度。”
魯善工看過這段歷史,所謂的秘密建儲,就是皇位繼承人的選定,從此不再公開討論,而由皇帝將自己選中的人名書寫兩份,一份隨身攜帶,一份封入匣子,放在正大光明匾額背後,等皇帝駕崩後,取出匣子,兩份對照,擁戴新皇即位。
雍正,可以說是清代歷史上最具爭議的皇帝。
生性多疑,手段殘酷,刻薄寡恩,擅弄權術,喜怒無常的雍正。他也是剛毅果決,勤於理政,勇於革新,講求實際,承先啓後的英明君主。
兩種截然相反的評價,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說明雍正本身,具有極強的矛盾性。正大光明,和它背後的匣子,尤其凸顯這種矛盾。最公正的宣言,卻隱藏着一個最不公開的秘密。
“不光如此,乾清宮的傳說還有很多。”樑海生邊走邊道:“這裡是明清十多位皇帝的居所,自從四百多年前火災重建後,這座宮殿就一直保存到今天,見證兩個王朝的滄桑變遷。”
“乾清宮重修後,住進來的主人是以藩王身份繼承大統的嘉靖皇帝。據說嘉靖皇帝在此居住期間,曾經放置過27張牀。皇帝一人休息,何以需要如此衆多的牀榻?”
“其實現在咱們看見的這個乾清宮是清代修建,在明代跟這個格局完全不一樣,明代這個柱子後面是暖閣,一共有9間房子,每間房子裡面擺了3張牀,一共裡面有27張牀。”
“這樣的閣樓在明代共有9間,均勻分佈在大殿的柱子之間。崇禎皇帝就寢的地方,是在一個木臺上面,這個木臺高一丈多,梯子爬上去,裡面擺的就是牀榻,崇禎皇帝睡的是在高的地方,那就跟嘉靖時候的27張牀在高處是一樣。”
“嘉靖住進乾清宮十幾年後,紫禁城發生一件驚天大案,十幾名宮女合謀刺殺皇帝,史稱壬寅宮變。正史中的說法,是嘉靖沉迷煉丹術,修煉手段神秘而殘酷,甚至給身邊的宮女帶來性命之憂,宮女們不堪忍受,終於鋌而走險。”
“反正都是死,先下手爲強更好,但是因爲繩子打了一個死結,沒有成功,嘉靖皇帝倖免於難。慌亂中的宮女,最終沒能勒死嘉靖,失敗後被處以極刑。”
“由於事涉宮闈隱私,皇家極力掩蓋此事,但終歸無法阻止傳言的滋生,壬寅宮變之後,嘉靖皇帝害怕,乾脆在裡面設置27張牀,睡在哪個地方以後別人找不到。”
“就這樣還是做噩夢,只在受不了只能不顧大臣的反對,搬出乾清宮。二十多年間,嘉靖駁回大臣們一次又一次移駕乾清宮的請求,但終究無法徹底違背祖制。皇帝去世,靈柩必須停放在乾清宮。終於在彌留之際,回到回到當初他登上皇位時的居所,一個帶給他終身夢靨的地方。”
“等到乾隆的時候,他最喜歡在這裡用膳,一隊穿戴整齊的太監擡着各式膳桌,手捧幾十個金龍朱漆膳盒,從內御膳房浩蕩而出。御膳房是紫禁城裡專門伺候皇帝吃飯的機構,裡面主要管理事務的大臣都由皇帝欽點。”
“紫禁城裡的御膳房並非只有一處,最大的在景運門外,稱爲外御膳房,不過這裡很少爲皇帝制作膳食,一般只負責宴請羣臣。另一處設在養心殿旁,稱爲內御膳房。這裡纔是專爲皇帝做飯的地方。”
“皇帝吃飯的第一道程序是傳膳,由專人詳細記錄下當天用膳的時間、地點和菜名。傳膳之後就是進膳,進膳之前還有一個不被記載的程序:嘗膳。”
“每道菜上來後,先有太監用銀牌測試是否有毒,再親口嘗試,確定沒有問題皇帝方可使用。不論是日常用膳還是宴請,皇帝膳桌上總是冷熱、甜鹹、葷素、乾鮮一應俱全,以此達到營養合理搭配,膳食平衡。”
“在所有膳品中,像燕窩、鹿脯絲這樣的山珍海味自然不可缺少。即使像白菜這樣最普通的食材也要用珍貴輔料精心烹製,以此彰顯天子的尊貴。”
“皇家菜譜中以鴨子爲主料製作的壽行鴨方,首先要將鴨子煮熟,接着燒成醬鴨,再拍成肉泥,然後塗上蝦肉,再在蝦肉上鋪滿核桃,最後放入油鍋煎炸而成。”
“有時皇帝會將吃不完甚至絲毫未動的膳品賜予大臣,這對大臣來說將是無上的光榮。御膳除菜品的極致講究,餐具更是人間最奢華的搭配。”
“除金、銀、官窯瓷器、琺琅器之外,還有玉石、瑪瑙、玳瑁、象牙等各種名貴材料做成的碗碟。皇帝用膳完畢後,隨着太監的一聲傳令,來時的隊伍又浩浩蕩蕩的返回內御膳房。”
“這就是大禹治水圖?”
魯善工走到巨大美玉前,崑崙山脈的密勒塔山,海拔將近五千米,山頂終年積雪,空氣稀薄。這裡因盛產大塊玉料和水中的籽玉而聞名天下。
乾隆皇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亂,從此開闢一條玉石之路。所有的玉料都變成皇家獨享,十年後的一個夏日,隨着一聲響徹山谷的聲音一塊碩大的石料從山體脫離下來。
這塊石料有五千多公斤重,採石工人用三年的時間才把它運到山下,被裝上一輛軸長三丈五尺的特大號專車,前面用一百多匹馬拉車,後面還有一千個工人扶把推運,一場長途跋涉的旅程開始。
一路上工人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冬天則潑水成路,在冰上拽運,每天最多走四五里路,三年後他們終於到達目的地: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