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

bookmark

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國藩坐觀浙滅

垂簾事定,慈禧偕慈安速傳上諭:欽奉兩宮皇太后懿旨,據王大臣等所議,詳加披閱,援據典章,斟酌妥善,著即依議行。

垂簾之舉,本非意所樂爲,惟以時事多艱,該王大臣等不能無所稟承,是以姑允所請,以期措施各當,共濟艱難。一俟皇帝典學有成,即行歸政,王大臣仍當屆時具奏,悉復舊制,欽此。

喜諭傳罷,慈安太后道:肅順等三奸已誅,垂簾既成,朝堂可以安靜矣!查抄諸臣工與肅黨來往信函,妹妹作何處理?

慈祥太后道:既往不咎,付之一炬。

慈安太后道:上月,肅順鋃鐺入獄,少詹事許彭壽請飭察治三奸堂援, 耆英、柏葰之子亦各呈訴其父爲肅順所陷,請昭雪。妹妹可有諭下?

慈禧太后道:陳孚恩已被捕入獄,籍沒其家,追回先皇所贈牌匾,發配新疆戍邊效力。此爲有過必究。然宜適可爲止,毋須再行蔓延。

翌日,慈禧、慈安再傳上諭:許彭壽糾彈各節,朕已早有所聞,用特懲一儆百,期於力振頹靡。至載垣、端華、肅順三人,事權所屬,諸臣等何能與之絕無干涉?此後朕惟以寬大爲心,不咎既往。爾諸臣亦毋須再以查辦黨援等事紛紛陳奏,致啓訐告誣陷之風。惟當各勤厥職,爭自濯磨,守正不阿,毋蹈陳孚恩等惡習,朕實有厚望焉。

另,慶錫、鍾濂各呈訴其父爲肅順構陷案,朕敕命禮部、刑部複審,二部以爲,耆英大節已虧,罪應當誅。

柏葰聽受囑託,罪無可辭。惟載垣、端華、肅順等因律無僅關囑託明文,比賄買關節之例,擬以斬立決。由載垣等平日與柏葰挾有私仇,欲因擅作威福,竟以牽連矇混之詞,致罹重闢。皇考聖諭有不禁垂淚之語,仰見不爲已甚之心。今兩宮太后政令維新,事事務必從寬大平允。柏均不能謂無罪。念柏葰受恩兩朝,內廷行走多年,平日勤慎,雖已置重典,當推皇考法外之仁。着錄其子鍾濂賜四品卿銜,以六部郎中遇缺即選。

恭親王奕忻觀諭,讚歎不已。

退朝之後,兩宮宣留奕忻,吃茶小敘。

慈安太后道:剷除肅黨,垂簾聽政,六爺功卓,必即再賞。

奕忻趕緊道:啓稟兩宮皇太后,萬萬不可再賞。奴才已乃議政王、首席軍機大臣、總理衙門大臣、宗人府總令、內務府大臣,上月奴才固辭雙俸、爵位世襲。再者,剷除肅黨乃奴才本分,垂簾聽政乃諸臣共推,皆爲天經地義。

慈禧太后道:垂簾三日,感念良多。這軍政大事,務必仰仗六爺,六爺名爲議政,實乃輔政也。

奕忻道:豈敢豈敢,議、輔之別,天壤之隔,奴才萬不敢僭越。

慈禧太后道:六爺心苦,哀家與姐姐自知。這軍政大事,是輔是議,其間之差,吾等叔嫂釐清即是。之餘朝堂,以議代之,乃爲絕人口舌,免生歧義。

奕忻道:謹尊皇太后懿旨。

慈安太后道:依六爺看,那粵匪、捻賊、苗練、回患,何時可滅。

奕忻道:曾國藩可扼粵匪,粵匪犯北,捻、回乃成。僧格林沁山東剿捻,敗多勝少;勝保入魯,方乃戡亂。苗沛霖之十萬苗練,乃勝保養癰之遺患,自有勝保除之。勝保宜速至穎上,堅扼苗練;僧格林沁滌清江淮殘捻,即會勝保部,合誅苗逆。

慈禧太后道:這苗沛霖,着實可惡!以私怨困圍壽州,城破屠城,殊屬可恨。

奕忻道:江蘇巡撫薛煥奏言,蕭山、紹興兩城,餉道已斷,杭湖兩郡軍火米糧匱乏難支。萬一曠日持久,力竭不能保全,則淞滬一隅更形孤立。浙江巡撫王有齡奏言,紹興、諸暨、寧波皆失,杭州岌岌可危!兩江總督曾國藩奏言,安慶得獲,水陸各軍攻克無爲、運漕鎮後,距江寧僅二百里,本可乘賊情驚惶之際,直搗金陵老巢,無如曾國荃一軍深入賊之腹地,得一處須守一處,現分守安慶、樅陽、廬江、無爲、運漕、東關六處,人數尚嫌單薄,別無進取之兵。曾國藩頓兵不前,而浙江一省,幾爲李秀成、李世賢逆匪攻佔;省城杭州,正被李匪秀成合圍。援兵不至,杭城必破。

慈禧太后道:闔國之下,惟浙省事急。杭州恃紹興爲左臂,諸暨實杭、紹之咽吭,紹、諸皆失,杭州無獨全之理,浙省大局壞矣!杭州一城,惟曾國藩可救,速傳上諭,欽差大臣兩江總督曾國藩,加授太子太保銜,着統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並浙江全省軍務,所有四省巡撫、提鎮以下各官,悉歸節制。

奕忻道:如此,曾國藩必救杭州。

慈禧太后曰:曾臣國藩,原乃肅順拔薦;肅死抄家,諂媚阿諛之信多如牛毛,唯不見其片言隻語,殊屬可嘆。

曾國藩接旨,不喜反憂,致信左宗棠道:昨奉廷寄諭旨,謬以鄙人兼辦浙江軍務。位太高,權太重,虛望太隆,才智太短,殆無不顛蹶之理。即日當具折請辭,而推閣下督辦浙江軍務。

信發不久,國藩即奏:紹興即失,杭州乃危,以臣遙制浙軍,尚隔越於千里之外,不若以左宗棠專辦浙省,可取決於呼吸之間。左宗棠才實可獨當一面,應請皇上明降諭旨,令左宗棠督辦浙江全省軍務,所有該省主客各軍,均歸節制。即毋庸臣兼統浙省。

慈禧太后接奏,即諭:曾臣言之有理,述之有據;浙江軍務,着杭州將軍瑞昌幫辦。並着速飭太常寺卿左宗棠馳赴浙江剿辦賊匪,浙省提鎮以下各官,均歸調遣。

左宗棠接旨,大喜過望,即行啓程。

曾國藩急遣趙烈文阻止。

左宗棠道:救人如救火,只爭朝夕!

趙烈文道:滌帥臨行囑託,萬千世事,不破不立。此與胡潤芝公援救武昌,如出一轍。大軍行至,救得,浙撫彈冠相慶;救不得,吾皇必慍言相向。杭城即破,提兵收復;疆圻之任,舍君其誰?再者,王有齡、何桂清原本一家,二人督辦蘇浙,吾部一米一文未得。

左宗棠道:滌老言之有理,吾險火中取粟,就依滌老意。聽聞胡潤芝公逝後,多隆阿、楊載福、彭玉麟、鮑超諸公皆怨恨曾沅甫,彭玉麟甚有殺沅之心。真否假否?

趙烈文道:確有此事,曾國荃屠城,世人皆恨。上月,三河鎮克復;曾國葆冀屠鎮以祭兄魂。遊擊程學啓橫刀阻止,險又火併。

左宗棠道:這程學啓,雖乃降將,然亦爲一流人物。戰場殺伐,人皆紅眼,死則死耳。這城破屠戮,確非良人所爲。

趙烈文道:兵多餉乏,城破,大索三日,激軍之道也。

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九十八章 曾國荃攻擊景德鎮第八十七章 李昭壽出爾反爾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6)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2)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1)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八十章 和春困圍天京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元醇折震殿陛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宗棠攻佔金華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四十七章 塔齊布力挽狂瀾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一百七十章 彭毓橘戰歿麒麟凹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秀成繞越羊棧嶺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1)第一百七十章 彭毓橘戰歿麒麟凹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2)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五十一章 曾國藩進兵武昌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秀成繞越羊棧嶺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前言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一百四十七章(2) 李秀成無力迴天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2)第一百七十章 彭毓橘戰歿麒麟凹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三章 林則徐虎門銷煙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3)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一百六十八章 張樹珊殞命倒樹灣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7)
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四十四章 石祥禎兵進楚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六十三章 羅澤南援救武昌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第九十八章 曾國荃攻擊景德鎮第八十七章 李昭壽出爾反爾第八十九章 官文兩面三刀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6)第一百零一章 曾國藩、胡林翼併力逐皖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2)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五十八章 陳得才慘敗黑石渡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1)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十八章 咸豐帝臨政伊始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八十章 和春困圍天京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元醇折震殿陛第一百六十七章 曾國藩欲罷還休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一百二十章 劉瑲琳大戰赤崗嶺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宗棠攻佔金華第一百三十章 左宗棠興兵入浙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四十七章 塔齊布力挽狂瀾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鴻章扼地兜剿(1)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一百七十章 彭毓橘戰歿麒麟凹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秀成繞越羊棧嶺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1)第一百七十章 彭毓橘戰歿麒麟凹第一百一十六章 曾國藩逢凶化吉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玉成大戰掛車河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九十七章 僧格林沁揚威大沽口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2)第二章 黃爵滋折挽狂瀾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五十一章 曾國藩進兵武昌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秀成繞越羊棧嶺第七十二章 太平軍潰如潮退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前言第十九章 楊秀清神機妙算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2)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5)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3)第二十九章 石達開搶佔龍回潭第一百四十七章(2) 李秀成無力迴天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2)第一百七十章 彭毓橘戰歿麒麟凹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2)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3)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三章 林則徐虎門銷煙第九十一章 都興阿大戰陳玉成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3)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1)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二十八章 左宗棠初出白水洞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3)第一百六十四章 僧格林沁殞命曹州(3)第十一章 奕經連戰連敗第八十八章 太平軍二破江北大營第三十八章 沈如潮鏖戰滄州第十二章 陳化成以身殉國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11)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2)第一百六十章 汪海洋一意入粵第一百六十八章 張樹珊殞命倒樹灣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