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

bookmark

第四十二章 曾國藩拒不出兵

廬州戰事,久拖不決,咸豐帝再諭:曾國藩團練各營及江南、江北大營諸軍,不論近遠,務必分兵急馳廬州,怠慢者嚴懲。

恭親王奕忻道:“洪楊生事三載,愈坐愈大,屢剿不克;廬州戰事,雖關大局,然乃一地之得失。江忠源勝或轉圜時局,然敗亦非愈墜愈深。常言道留得青山不怕無柴,吾皇須作長遠之算。”

咸豐帝亦知廬州難保,再諭江忠源:如事急危,廬州可失,而卿必不可死。又以六百里加急諭令曾國藩:朕於三日、五日兩諭爾出兵救援武昌,爾不至。朕今覆命爾即刻馳援廬州,爾切勿不知好歹!

曾國藩連接援廬聖旨,謂諸將道:“發逆已成氣候,八旗、綠營已無能應。戰火五年難熄,十載亦有可能。湘軍成否,事關全局,不得顧友朋之私誼,即君父諭旨所指示,亦有時雖不敢盡逆也。練軍半載,陸師吾已無慮,有羅羅山及衆弟子,且經實戰;塔齊布,吾觀之又觀,的確將才。唯水師,褚汝航練勇,夏鑾造船,楊載福、彭玉麟新招,廣西李孟羣新至,萬事開頭,未經實戰,吾深憂之。毛羽未豐,不可以高飛。與其將來毫無功績,受大言欺君之罪;不如此時據實陳明,受畏葸不前之罪。”

郭嵩燾道:“吾衡州練陸勇,湘潭練水勇,萬事剛開,倉促一出,絕無勝算。”

陳士傑道:“孤軍深入,兵家大忌。黃州、蘄州、九江、湖口、彭澤皆爲賊佔,衡陽廬州,千里遙遠,傾兵相救,後路一堵,全局被動。”

曾國藩道:“張中丞、左季高離湘,吾被迫退至衡陽。國家糜爛至此,駱秉章、鮑起豹之流還念一山不容二虎。湖南提督鮑起豹部,武弁自守備以上,無一人不喪盡天良。左總棠,閒賦湘上,人中翹楚,吾必用之。已邀三次,煩請筠仙再跑一趟。”

郭嵩燾道:“聽聞駱秉章亦邀左總棠。”

曾國藩道:“良禽擇木而棲。左季高其人,高矣!不與張石卿北顧,路遠恐生變數;不依附曾某,恐吾平地激不起風雷。婉拒江岷樵,岷樵強剛,慮一去不返。天下斯人,誰如江岷樵!金戈鐵馬,孤身突前,刀口舔血,有進無退。吾祝岷樵兄屢有十全好運。岷樵如此,吾亦不戀生死,昨日,吾以‘賊逆浩蕩,須四省合防;船炮未齊、不能草率成行’上奏。死則死耳,任憑聖意!”

羅澤南道:“既弗聖意,可有應對之策?聖上急迫,救與不救,一念之間。一拒已是欺君罔上,大人三拒,戰事平息,禍亦及身。”

曾國藩道:“即禍及身,吾志不移!今敵往來洞庭湖南北,所費殆二十萬,彼縱橫江湖,非舟楫無與爭利害,且成師以出,當爲東征不歸之計。九江以上,千里如洗,奈何以倉卒招募之衆,執蠱脆之器,徒步三千里,以當虎狼百萬之強寇乎?江岷樵意,無水師逆賊難平。羅山兄意:欲取九江,先定武昌;欲定武昌,先圖嶽鄂之交。得手,高屋建瓴,引軍東下,奪九江、佔安慶;安慶得,金陵亦失而復得。岷樵與羅兄意,吾固依。此後,誓以此行軍布仗。於此算,廬州,計外之城,只得捨棄。不知季高先生何意,吾再修書一封,恭請左先生出山。”

國藩言畢,再諮左宗棠:弟智慮短淺,獨立難支,欲乞左右野服黃冠,翩然討我,轉講練勇一事。此外,概不關白於先生之前。先生欲聾兩耳,先生自聾也,吾不得而治之也,先生欲盲兩目,任先生自盲焉,吾不得而鑿之也。

曾國藩忤逆,咸豐帝怒斥:安徽待援甚急,切勿偏執己見。朕知汝尚能激發天良,故特命汝赴援,以濟燃眉。觀汝奏,直以四省軍務一身克當,試問汝之才力能乎?否乎?平日漫而矜詡,以爲無出己之右者,及至臨事,果能盡符其言甚好,若稍涉張皇,豈不貽笑於天下?着設法趕緊赴援,能早一步,即得一步之益。汝能自擔重任,迥非畏葸者比。言既出諸汝口,必能盡如所言,辦與朕看。

咸豐帝怒氣沖天,復敕向榮:即刻攻擊金陵,以分賊勢,否即嚴懲不貸。

向榮接旨,斟酌再三,疏曰:微臣近來查觀,金陵城內,廣西真賊不過一千餘人,湖南死黨亦只五六千人,其餘湖北、江西、安徽、江南各處裹挾者,約三萬餘人。微臣正宜乘賊勢之空虛,聲張西北,審我軍之順利,直搗東南。

兵科給事中、淮北剿捻大臣袁甲三接旨奏曰:自古禦敵之道不外防剿,然必能剿而後能防,所謂能戰而後能守也。粵匪竄擾數省,皇上籌兵籌餉無一處不防,究無一處能防者,何哉?地散則難守,兵分則難支。軍興數載,未聞聚各處防兵與粵賊決一死戰,而一隅有警,四隅籌防,左支右絀,賊之所至,徒供一潰。即日取失守者而議之,亦屬於事無濟。此專言防而不言剿者之貽誤事機也。

咸豐帝嘆曰:朕何嘗不知,惟瘡癤遍地,剿不勝剿,防不勝防矣!

咸豐帝感嘆良久,再敕向榮:現勢,揚州之賊久則已竄,金陵之賊斷無自竄之理。向榮株守紫金山,自謂東南屏弊,不知果能奮力進攻,賊必懼而返顧,不但南不能竄蘇常,北亦何能肆擾淮齊。此人人共知之理,向榮豈不知之!現今,鎮江匪情尤爲窮蹙,何以但事堵御,並不攻剿?爾若死攻,各地賊匪返而顧之,當獲與賊決一死戰之機!

清帝令嚴,向榮不敢再忤,飭令:福興、張國樑攻右,秦定三、德安居中,吉順、明安泰擊左,兵分三路,攻擊朝陽門;又令鄧紹良領一軍密伏明孝陵,以作機動。

1854年1月2日,向榮兵至金陵城下,搶越溝壕,架登雲梯,攀緣而上。韋昌輝急令軍士施放彈炮箭矢、拋砸磚石瓦塊,以阻攻勢。向榮攻擊二日,未沾城垣。

3日,太平軍一部五千人,自明陵山後迂迴,堵截向軍之後。鄧紹良見狀,急出戰之,向榮亦分兵助攻,太平軍不敵,敗退城內。

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3)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一百四十章 洪秀全進北攻南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2)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7)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1)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二十一章 洪秀全東鄉稱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四十七章(2) 李秀成無力迴天第八章 琦善虎頭蛇尾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二十五章 烏蘭泰兵敗昭平谷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1)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1)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5)第六十一章 曾國藩執守江西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一十二章 奕忻北京簽約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一百五十章 洪秀全坐京觀天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3)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秀成折戟江浦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1)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二十一章 曾國荃安慶屠城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3)第八十一章 額爾金兵臨大沽口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一百二十八章 譚紹光兵臨上海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
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2)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2)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3)第一百二十二章 胡林翼積勞成疾第六章 英吉利兵臨大清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3)第三十七章 林鳳祥轉戰豫晉第一百四十章 洪秀全進北攻南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劃河圈圍(5)第六十九章 天京城諸王紛爭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6)第六十八章 楊秀清一破江南大營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九十四章 曾國藩統籌贛皖(2)第七十四章 陳玉成旱地拔蔥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2)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秀成圍攻雨花臺(2)第八十五章 曾國藩重見天日(1)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7)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2)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1)第五十三章 咸豐帝恩威並施第二十一章 洪秀全東鄉稱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零九章 額爾金北塘登陸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四十七章(2) 李秀成無力迴天第八章 琦善虎頭蛇尾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四十三章 江忠源命殞廬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汪海洋誅殺李世賢(3)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2)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3)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4)第二十五章 烏蘭泰兵敗昭平谷第三十九章 勝保拱衛京畿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1)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1)第一百七十三章 西捻軍窮途末路(1)第五十九章 林鳳祥全軍覆沒第二十二章 江忠源嫩竹蓄根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4)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一百二十七章 李秀成二攻杭州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鴻章未雨綢繆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一百六十三章 左宗棠滌盪天國(5)第六十一章 曾國藩執守江西第三十三章 向榮、琦善南北分營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一百二十五章 慈禧辛酋垂簾(1)第一百八十七章 倭國明治維新(5)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國藩畫河圈圍(1)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8)第一百章 韋俊皖江路斷第一百一十章 僧格林沁慘敗八里橋第七十九章 石達開躑躅贛東第一百一十八章 左宗棠樂平封神第一百一十二章 奕忻北京簽約第十七章 金田村風雲突變第一百四十八章 程學啓蘇州殺降(1)第一百五十章 洪秀全坐京觀天第一百五十六章 曾國荃急流勇退(3)第八十四章 石達開興兵攻浙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秀成折戟江浦第七十三章 福濟皖域逞強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5)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1)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秀成迴天乏力(1)第一百一十一章 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秀成兵進皖北(1)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學啓殞命嘉興第一百六十九章 賴文光大戰尹隆河(1)第一百二十一章 曾國荃安慶屠城第四十章 賴漢英援救揚州第一百零五章 李秀成奔襲杭州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松山殞命馬五寨(3)第八十一章 額爾金兵臨大沽口第二十六章 馮雲山殞命蓑衣渡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1)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鴻章滬上展翼第一百二十八章 譚紹光兵臨上海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國藩臨機斷案(4)第六十四章 石達開兵進江西第一百八十章 左宗棠陝甘平亂(4)第七十七章 石達開出走避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