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兵向齊國

?這一仗雖然是張燕贏了,但是張燕卻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就在剛纔的這場小仗之中,他損失了三千六百兵戰士,並且另外還有三百多

人受了輕重不一的刀傷。自己的兵力是敵人的十五倍,居然比敵人多損耗了近一倍的兵力。這樣的戰果嚴格說來是自己敗了,而且敗得很慘

。相信如果敵人的兵力能夠達到自己的一半的話,自己這一仗肯定是會輸掉的。

剛纔張燕已經向嚮導問過了,阿拉達只不過是義渠衆多部族中的一支,義渠像這樣的部族有很多個,阿拉達只不過是很普通的一個部族

,在義渠的諸多部族之中他們不是最厲害的,義渠王的部族纔是最厲害的軍隊。其他的部族都在義渠軍隊下吃過虧,若非如此,這些膘悍的

遊牧民族也不會聽從義渠王的領導。

張燕這次算是明白了什麼才叫做真正的騎兵。以前他所帶領的騎兵大多隻做擾敵之用,士兵所帶多爲弓箭,雖然每人都佩一把長劍,但

是騎兵卻很少有用劍砍殺敵人的時候,他們大多數只是利用戰馬的速度和弓箭的遠距離攻擊出其不意的打擊敵人,一般沒有遇到過兩支大的

騎兵相以對衝鋒。當初白起要求每一們戰士都必須配備一把河東郡出產的鐵製馬刀,張燕起初還覺得這種裝備沒什麼必要,在騎兵對射之中

馬刀還沒有好的弓箭有用。而現在張燕已經知道白起爲什麼一定要他們配備馬刀了。因爲在兩軍相對衝鋒之中弓箭並不能完全發揮他的做用

。而等到敵人近身之後,只有利於馬上劈砍的馬刀纔是最好用的武器。

想通了這一點張燕命所有的人把弓箭都掛回馬頸上去,統一把雪亮的馬刀抽了出來。張燕看着這兩萬五千多把馬刀組成的刀林向手下的

士兵們說道:“前面就是敵人的居住地,那裡有我們所需要的糧食。但是他們是不會乖乖的把糧食拿出來的,我們倒在這裡的幾千兄弟已經

告訴了我們這個事實。那麼,我們現在要做什麼!”

“殺光他們,爲兄弟們報仇!搶光他們!我們要吃肉!”士兵們吼了起來。

“好!兄弟們,前面阿拉達牧民區,雞犬不留。殺!”“殺!”隨着震天的喊殺之聲一支超過萬人的牧民居住區永遠的消失在了秦國西

北的草原之上。戰爭是殘酷的,雖然張燕並不願意那麼做,但是這次秦兵還是把所有的牧民全部殺光了。沒有留下一個活口。

就這樣,張燕的軍隊得到了他們來到草原上的第一份來自敵方的糧食。從此,最殘酷的戰爭在義渠人居住的草原上展開了。這場戰爭並

沒有打多長時間,決不超過六個月,但是僅僅在這不到六個月的時間之中,死在秦人刀下的義渠平民就達十三萬。這是後話暫且不說,且說

眼前的白起又有了一個很大的難題。

這個難題就是對齊用兵之事。白起手中的兵力雖然不少,但是真正能抽掉出來的兵力並不是很多。河東的兵馬在被王林帶走三萬之後已

經所剩不多,而許渡的大軍又必須留守在咸陽。新城那邊的軍隊就更不必說了,自從白起奪了洛陽之後韓人沒有一天可安枕的,他們無時無

刻不想着如何奪回洛陽,白起若是敢動那裡的兵馬,韓人必會趁機奪回洛陽。白起手中的這些兵力都不能動。雖然除白起自己的兵力之外其

他的將軍們手中也都有些兵力,但是現在白起還不知道這些將領之中哪個可靠,哪個不可靠,如何敢派他們出去?

想來想去,白起還是覺得向壽最合適,不過向壽的兵馬都在北界防禦義渠王和趙人,那裡的兵馬也不宜亂動。眼下只有任鄙手上的軍隊

還可以調動一些,不過絕不能太多。想到這裡白起又範起難來。答應了燕國要派十萬兵馬的,若是不能履行約定的話必會被他國看成是沒有

信義的人,而且還會讓人對秦國的實力發生懷疑。所以答應燕國的這十萬兵馬是不能短缺的。可是一時又到哪裡去弄這些兵馬呢?

正在白起爲難之際,忽然靈光一閃,白起頓時有了主意,趕緊命人把許渡叫來。許渡不知白起有何要事,急急忙忙的趕了過來。白起向

許渡問道:“新城君新招的那五萬兵馬可還有備註名冊?”白起這句話問得沒頭沒尾,把許渡給問住了,不知他所說的是哪路兵馬。白起見

他不明白又說道:“就是新城君私自招收的那五萬兵馬,不是讓我們給解散了嗎?可還有名冊留下?”

許渡這才明白過來白起所指的是哪路人馬。“軍隊既然已經解散了名冊也沒什麼用處了,按說應該已經被銷燬了吧。不過這也難說,事

情剛過去沒多長時間,再加上這幾天大家都忙着大王繼位這件事,說不定他們還未顧得上銷燬也說不定。”許渡想了想說道。

“那你快去問問,這名冊我有大用,最好他們還沒來得及銷燬。”白起急忙道。

“大王要那名冊有何用處?”許渡有些不理解了。

“那可是五萬兵馬啊,而且還受過一定的訓練。招集起來就能用的。我們不是要與燕趙等國聯兵破齊的嗎?我想了想也只有這支軍隊能

用了。”白起說道。

當初白起把這麼多軍隊解散也是迫不得已。那個時候他還沒有繼位,咸陽的形勢非常不明顯,在這上時候,這支五萬人的軍隊放在誰的

手下白起都不放心,而且白起他自己也沒有可用的將領管轄他們。像這種敵方的軍隊可不只是把領頭的人一換就可以了事的,最低限度也要

把那些低級的軍官一起換掉,要麼就用自己的親信部隊與之融合。不過在當時的情形而言,白起最多隻能消化新城君的一半軍隊。與之相比

較而言,新城君從秦楚邊境帶回來的那支軍隊戰鬥力要強些,所以白起選擇了留下他們。還有就是新城君的這支親信部隊與新城君與着千絲

萬縷的聯繫,白起即使強行解散了他們,新城君仍舊能夠很快的把他們集結起來。這也是白起不得不放棄那五萬新軍的原因之一。

許渡弄明白了白起的意思之後立即去查問關於名冊的事。事情也算是湊巧,負責徵兵的官員也是機敏靈巧之人。雖然這次新招來的五萬

軍隊被大王給遣散了回去,但是他想着現在各國之間戰事不斷說不準什麼時候大王又要徵兵呢,不防把這些新兵的名冊地址留下來,以後徵

兵的時候也可以省些力氣。所以這人就暗自做主把那些新名的戶籍名冊都留了下來。

白起大喜,重賞了那官員之後立即命他把那些被遣散的士兵都招集回來。所幸的是所隔時日不多,那些士兵雖然稍有流失但卻不多,五

萬多人到也找回來四萬大多。白起大喜過望,把任鄙的弟弟任緒叫來,封他爲虎威將軍,把這四萬軍隊一股腦的塞給了他。白起又從任鄙那

裡調來了五萬多軍隊,連着任緒剩下的那些人馬一共湊足了六萬之數,都交給了向壽,以向壽爲帥,以任緒爲副,領兵十萬過韓魏之境向齊

國開了過去。

向壽本有五萬兵馬留在長城左近,現在向壽東進,留在長城邊上的五萬軍隊無人領導,於是白起就命任鄙派人把那裡的軍隊接收了過來

。任緒是任鄙的部下兼親弟弟,但是爲人忠誠可信,白起對他非常放心。白起把四萬軍隊交給任緒實際上等若把這些軍隊交給任鄙。任鄙若

是用這些軍隊爲秦國出力,任緒決無二話,但是他若用這些兵力對白起不利,任緒是決不會答應的。

任鄙不同於其他將領,他本身就是魏冉親手提拔起來的將軍,歷經三朝,資歷深厚且手握重兵,白起雖然與他結爲了異性兄弟,但是仍

然對他不是十分的放心。只看昭王命白起回援咸陽之時任鄙對他的警告就知道任鄙是絕不會因爲他與白起兩人之間的私交而不顧大局的,所

以白起對任鄙並沒有多大的信心。白起這一次借對齊用兵之際,把任鄙的本部五萬兵馬調走,換成了向壽的本部五萬兵馬,並又白送了四萬

新兵,表面上是增強了任鄙手中的實力,事實上從這一舉動當中白起可以得到許多好處,而向壽和任鄙則什麼也得不到。

先說向壽,得五萬兵馬,失五萬兵馬,一得一失之間看似不曾損失什麼,但是留在長城以內的那五萬兵馬是他的本部親信,多年來辛苦

培養的人才都因爲白起的一句話落在了任鄙的手中。雖然這對於大秦來說並沒什麼損失,但是向壽卻失去了他的貼心班底。他即使是想反也

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反得起來的了。任鄙的情形與之差不多。白起換走了他的五萬本部兵馬當然也是意在於此。;

第46章 欲歸第52章 入秦第43章 深藏第29章 色誘第152章 收服人心第6章 驅逐第2章 回秦第102章 天外神石第134章 終成秦王第84章 人頭換金銀第76章 脫身第132章 安抵宮中第45章 請援第94章 韓營之戰第37章 教育第85章 奇怪的敵人第106章 特種戰士(2)第31章 就國第104章 藏有一招第58章 風雨第141章 漯水殲敵第79章 過繼第58章 風雨第18章 較技第82章 提升士氣第47章 入城第130章 深夜被襲第139章 兵向齊國第24章 逼供第116章 太后中毒第58章 風雨第54章 遺將第40章 絕糧第78章 控制第90章 雨中偷襲第18章 較技第53章 宴會第73章 罵降第53章 宴會第86章 我就不追第21章 公主第76章 脫身第118章 分頭準備第7章 柳清第128章 從燕下手第70章 中計第57章 創新第145章 再奪碭郡第98章 豔清中毒第31章 就國第44章 彭城第21章 公主第143章 兵圍臨淄第26章 相助第39章 遊擊第20章 獻身第41章 琴音第15章 報仇第55章 青樓第60章 團練第125章 欲加之罪第96章 在逃名將第19章 山上第100章 另有伏兵第33章 兵疑第22章 起程第112章 當街被刺第3章 門客第138章 義渠騎兵第141章 漯水殲敵第81章 弔唁使者第115章 欲伐義渠第32章 移民第70章 中計第15章 報仇第131章 血戰長街第139章 兵向齊國第82章 提升士氣第56章 禍心第127章 暗中的敵人第147章 助魏奪城第37章 教育第21章 公主第70章 中計第35章 擒將第106章 特種戰士(2)第27章 夜襲第60章 團練第46章 欲歸第68章 奪橋第65章 相見第64章 楚人第55章 青樓第120章 咸陽兵馬第81章 弔唁使者第144章 攻打陶郡第132章 安抵宮中第6章 驅逐第122章 身世問題
第46章 欲歸第52章 入秦第43章 深藏第29章 色誘第152章 收服人心第6章 驅逐第2章 回秦第102章 天外神石第134章 終成秦王第84章 人頭換金銀第76章 脫身第132章 安抵宮中第45章 請援第94章 韓營之戰第37章 教育第85章 奇怪的敵人第106章 特種戰士(2)第31章 就國第104章 藏有一招第58章 風雨第141章 漯水殲敵第79章 過繼第58章 風雨第18章 較技第82章 提升士氣第47章 入城第130章 深夜被襲第139章 兵向齊國第24章 逼供第116章 太后中毒第58章 風雨第54章 遺將第40章 絕糧第78章 控制第90章 雨中偷襲第18章 較技第53章 宴會第73章 罵降第53章 宴會第86章 我就不追第21章 公主第76章 脫身第118章 分頭準備第7章 柳清第128章 從燕下手第70章 中計第57章 創新第145章 再奪碭郡第98章 豔清中毒第31章 就國第44章 彭城第21章 公主第143章 兵圍臨淄第26章 相助第39章 遊擊第20章 獻身第41章 琴音第15章 報仇第55章 青樓第60章 團練第125章 欲加之罪第96章 在逃名將第19章 山上第100章 另有伏兵第33章 兵疑第22章 起程第112章 當街被刺第3章 門客第138章 義渠騎兵第141章 漯水殲敵第81章 弔唁使者第115章 欲伐義渠第32章 移民第70章 中計第15章 報仇第131章 血戰長街第139章 兵向齊國第82章 提升士氣第56章 禍心第127章 暗中的敵人第147章 助魏奪城第37章 教育第21章 公主第70章 中計第35章 擒將第106章 特種戰士(2)第27章 夜襲第60章 團練第46章 欲歸第68章 奪橋第65章 相見第64章 楚人第55章 青樓第120章 咸陽兵馬第81章 弔唁使者第144章 攻打陶郡第132章 安抵宮中第6章 驅逐第122章 身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