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他是范雎

白起向這些人望了過去,只見這些人中坐在最前的一個年近二十的小夥子看上去氣宇不凡,就向他問道:“你是何人?是何來歷?”那人起身向白起行了個禮說道:“小人名叫張祿是魏國人,魏國大夫須賈的門客,因爲得不到重用所以就向主人告假出來遊歷。半年前路經薛郡,聽說凌陽夫人要爲百姓辦學塾,張祿以爲此舉可比當年魯國之孔丘,甚至尤有過之。所以張祿自薦留了下來。”

“張祿?這個名字好像在哪兒聽過。”白起自言自語地說道。張祿聽言不解地說道:“大人聽說過小人?”白起把張祿這個名字唸了兩遍,突然失聲叫道:“范雎!你是范雎!”張祿被白起這一叫嚇了一大跳,不過轉眼之間他就恢復了鎮定,朗聲向白起說道:“大人認錯人了,小人叫張祿,不叫范雎。”

這是范雎可不是普通的人物,他可是歷史上做過秦朝的相邦的人,而且非常厲害。歷史上的白起就是栽在他的手上的。不過現在白起卻一點兒也不擔心他。爲什麼?歷史上的范雎可是靠着秦昭王那棵大樹纔有出息的。現在連秦昭王都掛了,他還用擔心他嗎?再說了,現在的范雎只不過是個二十來歲的毛頭小夥子,現在只要能把他給收服了,將來必定是一大臂助。

“先生信不過白起麼?既然先生認爲白起不足爲信,又何必要隨大家一起來見我呢?”白起笑着向范雎說道。“大人如何知道範雎呢?”范雎苦笑着說道。白起大笑說道:“我如何認出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肯不肯幫助我。”“大人要范雎幫你做什麼呢?”范雎問道。“奪天下,治天下。”白起說道。“請大人恕小人直言。大人應該從未見過小人,而且小人也並非名滿天下的名士,而大人似乎很看得起在下。大人認爲范雎有奪天下,治天下的才能嗎?”

“那範先生自己以爲呢?”白起說着向范雎望了過去,他的眼睛緊緊的注視着范雎的眼睛,彷彿要通過范雎那洞天的心靈的窗戶看到他心裡去一樣。范雎一臉正容,認真的向白起說道:“大人可以給我多大的權利?”白起說道:“除我之外最大的權利。”范雎聽言一愣,他沒有想到初次見面白起就能這麼看得起他。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這可是人臣的極至啊。范雎一跪到地伏下身子向白起說道:“范雎誓死追隨大人。”

“好,范雎先生,你跟我到秦國去。到了秦國之後我要你在秦國爲我組建一隻自己的班底,你能辦得到嗎?”白起問道。“不知大人所說的班底是指什麼?”范雎不解地問道。“先生應該明白,無論是奪天下,還是治天下都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工作,尤其是治理天下,須要各種人才各司其職,你的任務就是把這些人才給我找到並組織起來。”白起說道。

“這個小人可以辦到,但是將軍,河東郡是嫺公主的封地,河東郡的舊人會否聽我的呢?”范雎擔心地說道。白起明白他的意思,這河東郡是嫺公主的地盤,雖然嫺公主是你白起的老婆,但是你能不能做主?凌陽夫人聽到這話笑着說道:“這個你不用擔心,莫說是公主的河東郡,就是這薛郡和方與郡他也可以做得一切的主。”范雎聽了凌陽夫人的話心裡這纔有了底,原來現在這薛郡和方與郡等若已經落入白起手中的秦國飛地,難怪齊王會對凌陽夫人暗中下手。

隨後,凌陽夫人又向白起介紹了其他的人,這些人都是一方纔俊,不過他們也並非都是齊國人。在這些人中有很多都是出學遊歷的年青人,他們看到了薛郡和方與郡不衆不同的新氣象,被吸引留在了這裡。凌陽夫人又注重人才,並且出手大方,所以很多人來到這裡以後就不再離開了。正因爲如此,白起纔可以輕易的得到這許多的人才。

入夜的時候,那些追着白起奪取方與郡的將領都趕了回來。這方與郡雖然不是白起的領地,但是每一個知根知底的人都知道白起正是這裡最有權利的人。無論是方與的文臣武將,還是凌陽夫人自己都不曾違背過他的任何命令。事實上白起下達得每一個命令都給方與郡和薛郡帶來了莫大的好處。所以漸漸得,衆人已經不再對白起的命令產生懷疑。白起的每一個命令都會在第一時間得到執行。

至於凌陽夫人就更不會反對白起的任何命令了。白起對於她來說已經是她生命的全部了。若說白起的毅然離去讓她的心中有一絲絲的怨恨的話。白起這次冒險不遠千里隻身前來探望足以讓她感動千百次。要知道現在的白起是出征在外的將軍,像他這樣私離前線可不是鬧着玩得。若以軍法論處的話,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是必死之罪。像這種爲了探望自己連性命都不顧的男人怎麼能不讓她感動。更何況這一年多的思念早把她對白起的那一絲怨恨碾磨成了飛灰,當她再次見到白起的時候恨不能自己可以化成水融化到白起的身體裡去,又怎麼會做出任何使白起不高興的事兒?

其實凌陽夫人與白起的這種關係是非常尷尬的,不能被理解的。白起要自已打下一片江山來正是爲了淡化他與凌陽夫人的關係。只有這樣,別人纔不會認爲白起是依傍着凌陽夫人的,纔不會時時的提及他與凌陽夫人的關係。凌陽夫人也明白白起的這種想法,所以她雖然不捨得離開白起,但是她也只能滿懷深情的支持他。不過那些明眼的人都猜出方與郡和薛郡最後都會無可避免的成爲白起的領地。

正是因爲白起在方與郡和薛郡的這種地方,才使得那些守在各城的將領會這麼急着趕回來。他們一方面是因爲想念這位善於創造奇蹟的朋友,一方面也是出於對於這位未來的主子的尊敬。李雲飛、王林、張讓、等一衆將領都來了,尤其是李雲飛,他是薛郡和方與郡的兵馬大元帥,白起把所有的兵力都交在了他的手上。這一年來他已經吞下了大半個宋郡,從白起離開到現在只是消滅楚國軍隊就已經超過了十二萬之數。不但有力的保護了薛郡和方與郡,更爲凌陽夫人奪來了大片的土地。

第132章 安抵宮中第141章 漯水殲敵第86章 我就不追第7章 柳清第137章 兩郡安危第3章 門客第44章 彭城第33章 兵疑第149章 秦朝空軍第68章 奪橋第58章 風雨第90章 雨中偷襲第39章 遊擊第150章 攻打三晉第38章 遣計第27章 夜襲第5章 受傷第56章 禍心第106章 特種戰士(2)第60章 團練第126章 栽贓陷害第53章 宴會第11章 傷逝第47章 入城第14章 重劍第124章 山中激戰第97章 異地驚夢第54章 遺將第73章 罵降第58章 風雨第37章 教育第76章 脫身第126章 栽贓陷害第111章 形勢紛亂第100章 另有伏兵第17章 更名第39章 遊擊第118章 分頭準備第144章 攻打陶郡第88章 戰雲密佈第56章 禍心第51章 奪新城第38章 遣計第151章 兵出三晉第113章 太后晚宴第35章 擒將第38章 遣計第65章 相見第137章 兩郡安危第22章 起程第89章 天降大雨第46章 欲歸第93章 魏軍闖營第144章 攻打陶郡第10章 學習第39章 遊擊第109章 團聚之夜第133章 魏冉的心意第115章 形式多變第109章 團聚之夜第115章 形式多變第32章 移民第8章 結婚第93章 魏軍闖營第11章 傷逝第126章 栽贓陷害第129章 圍剿刺客第8章 結婚第79章 過繼第2章 回秦第62章 驚心第54章 遺將第136章 誰做東宮第81章 弔唁使者第46章 欲歸第9章 莊周第146章 請君攻楚第46章 欲歸第147章 助魏奪城第113章 太后晚宴第71章 潛入第120章 咸陽兵馬第129章 圍剿刺客第19章 山上第131章 血戰長街第101章 西方之毒第73章 罵降第61章 襲營第115章 欲伐義渠第90章 雨中偷襲第70章 中計第100章 另有伏兵第100章 另有伏兵第31章 就國第54章 遺將第79章 過繼第124章 山中激戰第123章 山中的敵人第117章 請君爲王第6章 驅逐
第132章 安抵宮中第141章 漯水殲敵第86章 我就不追第7章 柳清第137章 兩郡安危第3章 門客第44章 彭城第33章 兵疑第149章 秦朝空軍第68章 奪橋第58章 風雨第90章 雨中偷襲第39章 遊擊第150章 攻打三晉第38章 遣計第27章 夜襲第5章 受傷第56章 禍心第106章 特種戰士(2)第60章 團練第126章 栽贓陷害第53章 宴會第11章 傷逝第47章 入城第14章 重劍第124章 山中激戰第97章 異地驚夢第54章 遺將第73章 罵降第58章 風雨第37章 教育第76章 脫身第126章 栽贓陷害第111章 形勢紛亂第100章 另有伏兵第17章 更名第39章 遊擊第118章 分頭準備第144章 攻打陶郡第88章 戰雲密佈第56章 禍心第51章 奪新城第38章 遣計第151章 兵出三晉第113章 太后晚宴第35章 擒將第38章 遣計第65章 相見第137章 兩郡安危第22章 起程第89章 天降大雨第46章 欲歸第93章 魏軍闖營第144章 攻打陶郡第10章 學習第39章 遊擊第109章 團聚之夜第133章 魏冉的心意第115章 形式多變第109章 團聚之夜第115章 形式多變第32章 移民第8章 結婚第93章 魏軍闖營第11章 傷逝第126章 栽贓陷害第129章 圍剿刺客第8章 結婚第79章 過繼第2章 回秦第62章 驚心第54章 遺將第136章 誰做東宮第81章 弔唁使者第46章 欲歸第9章 莊周第146章 請君攻楚第46章 欲歸第147章 助魏奪城第113章 太后晚宴第71章 潛入第120章 咸陽兵馬第129章 圍剿刺客第19章 山上第131章 血戰長街第101章 西方之毒第73章 罵降第61章 襲營第115章 欲伐義渠第90章 雨中偷襲第70章 中計第100章 另有伏兵第100章 另有伏兵第31章 就國第54章 遺將第79章 過繼第124章 山中激戰第123章 山中的敵人第117章 請君爲王第6章 驅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