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車晨等人沒有在乎琉球王國的感謝,琉球那邊卻因此出現了變動。
琉球的政治架構分爲國王及王族、國相還有寨社三個層次。內中因爲明朝早期遷徙了大量漢人,所以國內風俗基本以漢家爲主,也保留了本土特色,基本上就跟大明邊遠地區的少民一樣。
這時候無論是島國還是南洋一帶的國家,都是十分心慕大明文化的,畢竟是天朝上國嘛!地位就跟後世美利加一樣,成爲很多周邊國家人們嚮往和偷渡的對象。
琉球別看面積狹小,加起來不過數千平方公里,但全國也有十萬人以上,不過大多數人口都分佈在幾個主要大島之上,之前主島琉球島被島津家設立的藩奉行,進行鳩佔鵲巢的統治,所以不少島民都逃散到其它島上,現在琉球王室恢復了統治,薩摩藩和五合會這兩個臥榻之側最大的威脅都被解決或者暫時解決了,這些島民也都陸續迴歸了本島。
不過通過這些年尚氏王朝的軟弱表現,很多島民都對琉球王國的未來不抱希望,於是紛紛打算移民離開,而移民的目標就是相隔不遠的東寧島。
一者東寧島屬於大明治下,去了那邊也算是大明人了。
二來東寧島這一年以來的發展除了來往海商之外,也只有琉球這樣的緊鄰最爲熟知了,尤其是東寧島的發展還建立在取代琉球成爲東亞的遠洋貿易中轉站的前提之下。
以往琉球人還自詡爲大明藩國子民而不屑於東寧島這個暴發戶,但是現在琉球暴露了自家的虛弱本質,而東寧島則展現出自身的強大武力,這讓大多數小有資產的琉球人感到安全感,而底層的平民也嚮往東寧島的富足與島上領民的待遇,所以紛紛駕船前往東寧島討生活。
這個世界的東寧島距離琉球主島不過數百里遠,即使是慢悠悠的中式硬帆船,順風的話一個白天就到了,甚至只要沒有大風大浪,駕上小舢板也能渡海而至。
短短半個月時間,東寧這邊據統計就接收了數千名琉球島民,雖然之後數量逐漸減少,但想必破一萬隻是時間問題。
本來也就十幾萬人的琉球島國,一下子就流失了將近十分之一的人口,對於琉球王國來說也算是元氣大傷了,再加上之前這些年島津家從琉球這邊掠奪的利益,琉球王國恐怕十年之內都無法恢復曾經的元氣。
琉球王室對此也無可奈何,甚至還有一絲慶幸,因爲走的不少都是被薩摩藩禍害的難民,這些人返回之後沒有了生計,也還得琉球王室去賑濟,王室也窮啊!
太陰派這邊也不可能將已經吸收的島民還回去。有着四萬餘平方公里面積的領地,土地都差不多追上後世歐洲一些中等國家的面積了。
以穿越者們的資源,養活幾百萬人口不成問題。
所以東寧島上缺人缺的厲害,基本上只要不是居心不良之輩,穿越者們是來者不拒。
不光是琉球移民,當年突虜入關的時候,也有不少漢人東渡島國、高麗,南渡南洋、暹羅等地避禍的,通過這一次東寧艦隊在島國九州島那邊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一次武力展示,不少島國內部的漢人移民都知道了原來的東番、夷洲、小琉球,現在的東寧島崛起了一股大明貴爵勢力。
心有鬼祟的薩摩藩已經得到了琉球藩奉行覆滅的消息,爲這個強鄰惴惴不安,但是島國一些心向故國的漢人移民們卻有不少來到東寧打探消息的。
於是東寧島四大港口中紛紛出現了相似的一幕,但凡見識到東寧島這片海外王道樂土的繁盛景象的外來人,再打聽明白了東寧的移民政策之後,就沒有一個不爲之震撼羨慕,心生回去帶來家人移民東寧的念頭。
可以說琉球國一戰和在島國那一圈耀武揚威帶來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果然什麼誇張的辭藻,也比不上通過戰爭展現自己的實力。
這一半月以來,眼瞅着東寧島的總人口正在一點一點朝着二十萬的關口前進。
主管島上民政商貿的鄭一平和普特曼等官員笑的眼睛都看不到了。
……
三藩平叛之戰立功,回京之後的徐承信過來一個月,終於確定了自己在此次封賞名單之中,並且是唯一一個封爵的功臣。
定國公府舉家歡慶,廣邀賓朋,徐承信陪酒醉了幾天之後,才結束歡宴,然後就開始思考自己的封地選擇。
以徐家在大明的勢力和皇家的關係,想要謀取某一處固定封地位置並不是很難。
反覆思考之後,這小子決定放棄分封在中土內陸,而是像太陰派一樣,尋一處邊疆地區或一個東寧島那樣的海外封地。
這一點還是受到穿越者的影響,之前在平叛大營的時候,徐承信就沒少跟高朗他們請教,高朗也沒有吝嗇的給這位定國公府的公子分析領地選擇的利弊。
這方面穿越者們很有經驗,如果想要做一個世代安穩的富家翁,那麼將封地選擇在大明內陸是最好不過的。
這種選擇的缺點是領地面積不會太大,沒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優點是能立竿見影的得到不少的人口和出產。畢竟這種封地一般都會有着現成的土地與產業。
如果有着更大的野心,那麼可以選擇在邊疆一帶甚至海外獲取封地,這種選擇相當於在大明旗下的自立諸侯,優點是無人管束,封地面積也能儘可能的擴張。
不過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招攬移民會很困難,畢竟大明子民都更喜歡富足安全的大明繁華之地,而不會想要去蠻荒的新領地進行開拓。
而且選擇這種封地也會面臨大明之外的威脅,朝廷能夠給與的幫助也有限,不過相對的,如果你能打下額外的領土,那麼朝廷也不吝於讓你擴大封地,甚至最終建立封國。
因爲有着諸多諸侯貴爵頂在邊疆之外,對於大明朝廷也是一種極大的安全與減負的好事。
每年朝廷都可以減少一部分邊軍的糧餉,這樣中央的財政收入就會更加充足,因爲大明建國以來,最大的支出往往就是邊軍的軍費。一般軍鎮的一年軍費開支就東則幾十萬兩。
所以,以戶部爲首的官員們恨不得所有封爵的人都選擇封在邊疆地區。這樣就能裁撤大量的邊軍,至少每年省去百萬兩以上的支出。
只是自從隆武帝時候一位軍功封爵的貴爵在南疆地區被蠻族下山搶掠而全家死難之後,選擇這種封地的新晉貴族就基本沒有了。
所以徐承信還是幾十年來第一個不怕死的,自然受到了朝廷和皇家的優待,想要把他豎立爲典型。
其實太陰派也應該算是第一個典型,但是誰讓車晨他們選擇的是與大明不挨着的海外封地,大明上下本來就不重視海洋,而且本身還是出身於方外修行門派,所以就被朝臣們有意無意的給忽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