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薇,你陪着譚師傅,我去做點吃的。”夏枯草忙對林薇道,她沒想把譚四娘惹哭。
而且看着譚四娘這樣,雖然有王三爺寵着,但在大宅門裡過日子,只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在京中待了近三年了,夏枯草也知道大宅門裡頭的複雜,婆媳妯娌長輩小輩的,幾代同堂,妻妻妾妾的,矛盾肯定是避免不了的。
雖然王三爺沒有妾侍,但王三爺有兄長有庶弟,而且王三爺的兄長早都當爺爺了,這一大家子裡住在一起,勾心鬥角也是有的。
不過譚四娘還算是xìng yùn的,至少王三爺靠的住,不然在大宅門裡,沒有家世背景,沒有兒子,沒有寵愛,一個女人是很難生存的。
林薇陪着譚四娘,夏枯草去下廚做吃的,她自然不可能做一大家子人的,只不過加神水煮了一蔬菜肉片粥。
夏枯草煮的這一鍋粥看起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但到底是夏枯草親自下廚做的,譚四娘再沒胃口也吃一點。
卻沒有想到,味道還不錯,而且也沒有再反胃,所以譚四娘笑眯眯的一連吃了三碗,可把大家給驚了。
都怕譚四娘把肚子給脹了,譚四娘輕揉着肚子,吃的倒是滿足。
剩下的粥便是夏枯草和林薇還有夏枯草的幾個孩子,林薇帶來的劉燕,還有譚四孃的女兒欣然一起吃,剩下的兩份便讓下人送到了王三爺和王胤然那裡。
夏枯草和林薇陪着譚四娘聊着,劉燕和王欣然則和安安康康樂樂一起玩,不一會王胤然便過來了。
夏枯草看着眉清目秀,一表人才的王胤然,心裡不由讚歎,三王爺這兒子長的還真沒得挑。
這會王胤然和安安康康樂樂一起玩着,也很耐心,就如同以前和小雨涼茶還有守定守時一起玩那樣。
忍不住的,夏枯草便朝着譚四娘問道:“然少爺年紀也不小了,可有定親了?”
這話一出,譚四娘一怔,王胤然也看了過來。
譚四孃的笑容就有幾分的不自然了,夏枯草和林薇見此,也不好再問。
倒是譚四娘嘆了口氣道:“我那公公前兩年就把胤然的婚事給定下了。”
王胤然揹着身子,夏枯草看不到他的表情,但也感覺出他心情並不好。
“定的是哪家的女兒?”夏枯草問道。
“樑男爵的嫡次女。”譚四娘扯了扯嘴角,這還是王家高攀了。
可一個閒散男爵的嫡次女,譚四娘想到王三爺打聽到樑男爵家裡的情況,也替繼子可惜了。
樑男爵?
夏枯草一頓,怎麼覺得有些熟悉,譚四娘便道:“荊縣嚴家的表xiǎo jiě現在就是樑男爵的繼室。”
夏枯草恍然大悟,總算知道爲什麼這麼熟悉了,嚴猛的表妹江沛柔嫁給了樑男爵當繼室。
那王胤然定的就是江沛柔的繼女了。
“這,我聽說樑男爵娶了四任妻子了。”夏枯草都差點忘了江沛柔這個人了。
“可不是,那家裡,我們爺也查了,妻妾嫡庶一團亂的。”譚四娘在心裡搖頭,現在王胤然在這裡,譚四娘也不好多說。
夏枯草也可惜了,之前覺得王胤然配自己的mèi mèi還不錯的,甚至她心裡也存過這樣的想法,沒有想到王胤然定親了。
譚四娘問道:“小雨涼茶也到了說親的年紀了,也不知道你父母有什麼打算。”
夏枯草笑了,“小雨涼茶今年十四吧,明年就要及笄了。”
說到這裡,夏枯草不由一嘆,沒有想到小雨涼茶竟然快及笄了,她這個做姐姐的,差點就忽略了此事了。
幸好還有一年,自己兩個親mèi mèi及笄,這可是大事,她得好好準備才行。
王胤然那邊已經豎起了耳朵,心也跟着提起來了。
“也不知道哪家好兒郎能娶到小雨涼茶了。”譚四娘想到那個見了一面的樑家六xiǎo jiě,私心裡還是喜歡小雨做兒媳。
譚四娘和夏家走的近,自然偏着夏家這邊。
可惜,王三爺和譚四娘就幫王胤然去夏家說親,卻不想王知府卻定下了樑家xiǎo jiě。
王胤然爲此沒少鬧,可這婚事都定下了,還真不好退親。
所以這一次進京,王胤然是悶悶不樂的,腦裡就想着怎麼推掉這個婚事。
“看我爹孃吧。”夏枯草沒有再多提着小雨涼茶的事情,王胤然都定親了,夏枯草心裡還是有些可惜的。
譚四娘也沒有再提,便揭開了話題。
等到夏枯草和林薇離開,譚四娘便和王胤然提着婚事,“你也定親了,小雨的事情你也別再想了。”
譚四娘也知道自己的繼子心屬小雨,可是家公都把親事定下了,樑男爵家這邊的親事可不好退。
王胤然沉默。
夏枯草和林薇這邊一離開,林薇便出聲道:“嫂嫂,我以前看王胤然對小雨有幾分心思的,沒有想到王胤然就定親了。”
“是啊,不過這也是沒有緣分吧。”夏枯草也只能把事情歸於緣份了。
自古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王胤然的婚事由祖父定下,也不好改。
這會夏枯草反而擔心自己的mèi mèi,畢竟王胤然在夏家待這麼多年,萬一小雨喜歡上了王胤然,知道王胤然定親了,心裡定很傷心了。
這個時候,夏枯草又遺憾小雨不在身邊,離的遠,姐妹之間也不好談心。
不過回到了家裡,夏枯草便給小雨去信了,還是想知道小雨的心事。夏枯草自然不會明着問明小雨的心思,只是提到了王胤然定親的事情,如果小雨真對王胤然有心思,知道王胤然定親了,也該知難而退了。
樑家是在京城的,但樑男爵前幾年丁憂,回了祖地,所以也遇上了王知府。
那麼今年樑男爵一家子也許該回京了。
夏枯草覺得她很快要遇上江沛柔了,可惜蘭易真不在京中,要是在京中就好了。
而夏枯草不知道的是,樑家在祖宅那邊過了年,但這個時候已經在回京的路上了。
王家這邊,王三爺看着兒子心情不好,也只有勸兒子相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