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西北傳來了太子重傷的消息,文皇后受不住打擊病倒了。
文持後心裡恨啊,直接就問,“林俊才呢,他死了沒有,去給本宮查查。”
得知安安爲護着太子受傷的消息,文皇后心裡還是氣憤的很,她的兒子啊。
這會文皇后對道熙帝是怨氣深重,道熙帝不同意太子回來,文皇后直接求到了太上皇那裡去。
本來道熙帝是瞞着太上皇的,太上皇身體不好,又受了成親王和賢郡王的打擊,幾乎是臥病在牀,所以道熙帝也不讓戰事讓太上皇繁憂。
卻不想文皇后把太子重傷的消息一告知太上皇,太上皇直接吐血了。
道熙帝匆匆趕到,直接命人把文皇后禁於鳳儀宮。
“父皇,太子是受傷了,但無性命之憂。蠻夷狄戎狼子野心,但大漢無懼他們。狄戎已經是強弓之駑,至於蠻夷,兒子保證不出一年,蠻夷就會退兵。”
道熙帝的話一落,太上皇幽幽一嘆,他倒是不怕戰爭,也對大漢對道熙帝有信心,但戰場上瞬息莫變,太上皇心裡不擔心是假的。
只是身體每況日下,太上皇覺得自己時日不多了,有一點有心無力的感覺。
太子重傷 ,太上皇心裡是極爲擔心的,不過太上皇也知道道熙帝對太子的重視。
可以說,若不是道熙帝對太子重視,即便太上皇喜歡這個孫子,也不會非太子不可的。
道熙帝看中太子,那就證明太子有帝命,這點太上皇倒是不擔心。
若是太子在西北抗的下來,以後繼位,那也是天命所歸。
若是抗不下來,便是太子福氣不夠了。
ωωω▪ тtκan▪ ¢ ○ 這點,太上皇倒看的開一些。
但太上皇是真的盼着太子好的,雖然道熙帝還有兩子,可他們年紀還小,看不出什麼,到底不如太子在太上皇心中重要 。
“多派些人在太子身邊保護。”太上皇也只說了這麼一句,語氣還是很虛弱的。
道熙帝從前對文皇后不喜,但這一次,看着太上皇這般,對文皇后是厭惡了。
若不是看在太子的份上,道熙帝廢了文皇后的心都有了。
道熙十年,冬天,太上皇於壽康宮駕崩。
舉國大喪,道熙帝並沒有讓文皇后操持着太上皇的喪事,反而是讓玉鳳大長公主柳氏爲太上皇操辦後事。
文皇后在文家的求情下,被放暫時入出來了。
但這之後,道熙帝再沒踏入後宮,二皇子三皇子也被遷出後宮,住到皇子所。
后妃們覺得道熙帝徹底變了,從前還會到後宮走走坐坐,現在視後宮無物了。
道熙十一年,狄戎提出議和,還想求娶京華公主。
何貴妃受驚了,求到文皇后這裡,文皇后如今是不受道熙帝待見,但誰讓文皇后生了個好兒子呢。
太子在西北的表現不錯,人雖沒有回京,但也樹立了聲望,這裡面肯定有道熙帝的手筆。
文皇后拒絕了何貴妃,她自是巴不得何貴妃倒下的,哪裡會幫何貴妃。
反而文皇后支持京華公主去和親,只希望京華公主和親能平息戰事,讓太子早日歸京。
文家和何家當即在朝中鬥了起來,朝中分成兩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戰,爭論不休。
西北這邊,太子得知了狄戎竟然還想求娶公主,直接就打上去了。
安安康康還有青瀾他們自然不會讓太子有事,開陽公這裡就有些惱太子不守軍規,自私跑出去。
太子若是在西北出事了,他們這些人全都要被清算的。
而且太子這般衝動,若是被狄戎兩國給抓住了,於大漢更爲不利。
開陽公當下命人去保護太子,勿必不能讓太子出事。
狄戎是提出和親,但結果如今還得看道熙帝。
在開陽公看來,狄戎已經是強弓之駑了,比起大漢,狄戎更焦急。
只是狄戎狼子野心,胃口又大,明明就打不下去,還敢獅子大開口,只有打到他們怕了,服了,往後才能安寧。
不然,一旦和親,也不過緩和十幾幾十年的事,到時候又捲土從來。
開陽公已經寫信給道熙帝了,至於如今決定,那得看道熙帝。
這會開陽公要保住的就是太子。
雖然答應文皇后不上陣殺敵,但太子還是找機會殺敵的。所以這兩年來,太子在西北歷練成長了不少。
林晉這邊收到了消息,眉頭一皺,上輩子太子和京華公主感情並沒那麼好的,但這輩子林晉的教法不一樣了,又受着林家影響,雖然文皇后和何貴妃關係不好,但太子和京華公主的關係還不錯。
所以一聽到狄戎想和親,太子就坐不住了,直想殺過去,把狄戎給滅了。
擒賊先擒王,這是自古不變的真理。
太子如今也有這個打算。
所以等到他們一羣人把狄國大將的頭給砍下來後,那也是九死一生。
這一次不止太子一個人受傷,就是安安康康還有青瀾他們身上大大小小的傷都有。
而且若不是開陽公派人來救援,情況還不知道如何。
不過狄國大將一死,開陽公趁勢派兵打過去,打的狄國落荒而逃。
太子功過相抵,開陽公到底也沒有再追究,不過還是好好和太子說一番。
軍中自有一套規矩,要是人人都像太子衝動行事,一時不慎就能給軍隊帶來危險。
太子也知道自己衝動了,也吃了教訓。
狄國大敗,戎國這裡,原先還不甘心議和,現在也認了。
京中這邊,道熙帝也駁回狄戎兩國和親的的提議,要麼戰,要麼俯首稱臣,要麼滾。
這一次,道熙帝的霸氣,深得大漢民心。
狄戎徹底息鼓了,這兩年的戰爭讓他們傷亡慘重,人口也大幅減少,生活就更加的困苦了。
西北一勝,大漢更加氣勝了,蠻夷那邊自然也受了影響。
蠻夷雖然不如狄戎驍勇善戰,但他們會用蠱毒,這是極危險的。
只是大漢人才濟濟,能人備出,會醫毒的人也不少,也有專門攻克蠱毒的,讓蠻夷大爲吃虧。所以道熙十二年,蠻夷僵持不下,也識趣的認敗,俯首稱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