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 赤字(下)

縱觀世界歷史,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的技術封鎖,或者對己身重要技術信息的保密,都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在冷戰時期人所皆知的巴統,曾經使得中國等紅色國家很難從西方發達國家購入先進的技術產品。當然這種禁制也是完全服務於國家利益的,當八十年代中美蜜月期時,幾乎所有西方國家都嘗試着跟中國進行先進技術,尤其是軍事技術上的交流,最主要的目的自然就是賺錢。即便是冷戰後的時代,美國雖然頑固地執行着這種禁令,但是很多歐洲國家卻爲了自身利益變着法子地繞開禁制,出售中國一些先進的可用於軍事的技術。比如德國人出售給中國先進的船用柴油機,法國人出售給中國直升機在軍艦上的起降系統。

如今看大唐的情況,其實跟另一位面中情況全部相似。大唐在幾乎所有的技術產品門類上都有着嚴格的出口禁制,像是對這時代人猶如天頂星科技的半導體產品,就連一個發光二極管都不允許出售,甚至絕大部分熟知大唐工業技術的歐洲知唐派,都不曉得有電子工業這樣的一個東西。國防軍事裝備上面,大唐實際上是開放了一系列落後唐軍現役裝備不止一個世代的東西在出售,當然唐軍的現役裝備也是決不允許流入市場的。

不僅僅是可用於軍事的技術,實際上大唐對於本國技術產品的限制可以用變態來形容。大面積的民用生產技術,比如最基本的一些鍊鋼、化工、機械等門類,大唐都不希望將其出口。這裡面還有一些區分,比如說輪船、汽車這樣的最終成品,很多都是被允許出口的,但是如重型裝備,就像之前內閣成員所提的鍊鋼轉爐之類的東西,大唐是不允許進行出口的。

最早這一系列的出口禁令的制定,實際上是體現了穿越衆來到這個位面,勢單力薄,擁有超前的技術水平以及理念,但是仍舊十分緊張和恐懼遭到本位面勢力的侵害,爲了保證自己的相對優勢,所以才訂立的相關禁令。那個時候還有一個特徵,就是大量的設備機械滿足本國需求都尚有不足,不要說來滿足其他國家的需求了。

但是時過境遷,大唐已經發展成人口兩千多萬、幅員遼闊的大國了,可以說唐人可以自信地表示,除非什麼外星人入侵、異世界居民亂入,他們能夠很好地保衛自己。而同時大唐在近年來的發展中,就發現了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那就是相對於大唐這種社會文明形態,即便是最文明的歐洲都十分落後了,即便是歐洲國家有錢能夠採購大唐的產品,但是他們完全沒有采買的必要,或者需求比較有限。

舉個例子,就像是買一個要買殼要貼膜一樣,一個人連都沒有,自然不需要消費膜和殼。現在的歐洲人也是一樣的,他們的生活方式比較簡單,生產生活也不需要太多複雜的技術產品,所以對於大唐一些出口商品的需求就比較有限。

而就以出口鍊鋼裝備產品來說,假設英國企業購買了一套大唐的鍊鋼設備,那麼他們生產出來的鋼鐵顯然需要再加工,也許是作爲建築材料,那麼就需要軋鋼的設備;也許是生產成某種特殊的機械,那自然需要切削機牀和其他一系列的產品來打造;如果要生產普通工具,那麼至少也需要有模具。

總之只要是英國人在自己鍊鋼之後,他們就需要更多的機械和配套產品,來完成其他的業務,而這些大唐都能夠向他們提供,從而一塊錢的生意能夠做成一千塊錢的生意。

很多有眼光的人其實都已經看到這個問題了,大唐已經沒有必要爲了自己的安全感或者優越感,而可以保持其他國家生活在近代,只有具有一定的近似性和可比性,那麼大唐才能夠獲得更大的出口空間,賺取更多超額利潤。確實,歐洲國家獲得鋼鐵、化工等基礎工業,必然對其國力的增長是極爲明顯的,也能夠體現到安全領域,比如英國人也許在不久地將來也能夠建造上萬噸的戰艦,並挑戰大唐在公海大洋上的統治地位,或者歐洲國家生產的產品可能跟大唐的產品形成競爭。不過自信地來看,就算歐洲人的國力進步、軍事實力進步了,那麼大唐的國力和軍力進步則會更多,仍能夠保持對潛在威脅國家巨大的相對優勢。而商業競爭上,更不能擔心競爭,通過增強自身質量,培養自身品牌,獲得競爭的優勢,比起靠着一種畸形的壟斷而獲得的獨霸,來的更加有價值。

白南在這個問題上也體現出了比較明顯的傾向性,最終白南促成了一系列二手國內設備,以及上百個門類的大唐商品對外出口的禁令解除。這個消息傳出之後,使得國內諸多企業不由歡欣雀躍、彈冠相慶,也成爲了白南在接任總統後帶來的第一個經濟領域上的重大利好。許許多多的企業都磨刀霍霍,準備在外貿領域大幹一番了。並且,由於大部分擁有二手設備的都是國有企業,國資委還成立了一些二手倒賣的經紀公司,來尋找二手設備的外國買家。

在對付可能出現的財政赤字問題上,白南還要求在今後的國家投資上面,要增強審覈的力度,同時設計更完備更加優秀的方案,增加資金的利用率,也就是少花錢多辦事,如果說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是開源,那麼這個方法就是節流了。

大唐新一屆內閣針對未來的財政問題做了相當多的研討和應對,白南也相信基本能夠保證大唐在今後的一個成長爆發期內,不會出現嚴重的財政問題從而限制國家的發展速度。除了財政問題之外,內閣也開始設計了一些新的產業的發展計劃以及地區發展計劃,適應新時期的新發展。

008 密林中的原住民552海外領改革805 中心333 陸奧出羽州632 惘345 江南(七)413 阿姆斯特丹條約282 薛嶽出山663 小規模殖民816 百大廠建設257 當唐軍(下)918 四面受敵837 三條法令753 合同298 嘉慶026 大唐187 禁鳥槍479 墨西哥城之戰(上)037 返國675 擴大化076 潘振承299 兵部尚書665 攔截915 低地戰役(七)557 第一國際大會(中)115 人非166 真正的野望360 紅顏醉(十一)326 廢帝590 文化發展422 一七七八(上)876 地面壓迫762 伊斯坦布爾和約067 候鳥起航之前198 技術出口263 伏擊703 華沙會戰(一):緊缺的彈藥490 馬尼拉灣海戰(下)426 魔都001 迷途331 獻計934 決戰日德蘭(九)263 伏擊747 迷思與現實478 罪魁330 貧瘠的日本053 約庫茲戰爭551武士處理361 紅顏醉(十二)280 應對天地會526 升龍城下072 遇船039 百貨公司說點跟本書沒關係的509 海軍壯大計劃404 告官潮187 禁鳥槍941 新年轟炸行動276 美國大商人(下)041 土包子737 貿易經濟369 新兵團490 馬尼拉灣海戰(下)614 盛怒675 擴大化846 Z計劃378 中華特區的一年(中)445 跳火車(上)539 赤字(下)439 遭遇戰454 洛佩茲368 東南亞海外領297 新朝新體(下)105 陳福仔在大唐120 馬德里之行(下)249 遷移402 聖母之心847 新移民潮014 僱傭292 友好的新皇帝704 華沙會戰(二):無畏的騎兵489 馬尼拉灣海戰(中)825 購物廣場805 中心671 小打491 脅迫112 軍事援助431 協商289 戰山海(下)693 美國商人(下)813 宗族瓦解(上)221 接近札幌213 禁唐貨335 遣唐使(中)400 暹羅立制190 天花危機(中)604 因應879 亞歐大陸橋683 再戰英吉利(上)778 拳亂(四)
008 密林中的原住民552海外領改革805 中心333 陸奧出羽州632 惘345 江南(七)413 阿姆斯特丹條約282 薛嶽出山663 小規模殖民816 百大廠建設257 當唐軍(下)918 四面受敵837 三條法令753 合同298 嘉慶026 大唐187 禁鳥槍479 墨西哥城之戰(上)037 返國675 擴大化076 潘振承299 兵部尚書665 攔截915 低地戰役(七)557 第一國際大會(中)115 人非166 真正的野望360 紅顏醉(十一)326 廢帝590 文化發展422 一七七八(上)876 地面壓迫762 伊斯坦布爾和約067 候鳥起航之前198 技術出口263 伏擊703 華沙會戰(一):緊缺的彈藥490 馬尼拉灣海戰(下)426 魔都001 迷途331 獻計934 決戰日德蘭(九)263 伏擊747 迷思與現實478 罪魁330 貧瘠的日本053 約庫茲戰爭551武士處理361 紅顏醉(十二)280 應對天地會526 升龍城下072 遇船039 百貨公司說點跟本書沒關係的509 海軍壯大計劃404 告官潮187 禁鳥槍941 新年轟炸行動276 美國大商人(下)041 土包子737 貿易經濟369 新兵團490 馬尼拉灣海戰(下)614 盛怒675 擴大化846 Z計劃378 中華特區的一年(中)445 跳火車(上)539 赤字(下)439 遭遇戰454 洛佩茲368 東南亞海外領297 新朝新體(下)105 陳福仔在大唐120 馬德里之行(下)249 遷移402 聖母之心847 新移民潮014 僱傭292 友好的新皇帝704 華沙會戰(二):無畏的騎兵489 馬尼拉灣海戰(中)825 購物廣場805 中心671 小打491 脅迫112 軍事援助431 協商289 戰山海(下)693 美國商人(下)813 宗族瓦解(上)221 接近札幌213 禁唐貨335 遣唐使(中)400 暹羅立制190 天花危機(中)604 因應879 亞歐大陸橋683 再戰英吉利(上)778 拳亂(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