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 中華特區的一年(上)

對不少來上海做生意的人來說,這座城市已經不僅僅單用異域風情能形容得了了。儘管這裡聽到的語言仍舊是漢語,見到的人也仍舊是中國人,但是周邊的一切都讓人覺得光怪陸離。對於初次來上海的宋忠橋來說,從街邊徹夜點亮的路燈,到酒店裡的抽水馬桶,能夠千里傳音的電話電報,馬路上奔馳的小汽車。這是一個全新的社會,到處都充滿了便捷,更讓一個從舊時代來的人感到恐懼和慌張。

不僅僅是他這樣的外來者會有這些情緒,即便居住在上海的白南,在這裡呆了大半年的光陰,也驚歎上海建設得快速。與洛杉磯那時的建設不同,由於上海特區的建設能夠就地吸收當地的勞動力,再加上大唐能夠供應的各種物資更是充足,所以這裡繁榮的速度是驚人的。

行政區劃上,上海特區共分三區三縣,分別爲虹口區、閘北區和黃浦區,而實際上這三個區就佔了另一位面中魔都的市區的所有面積。這裡也是特區的都市地帶,唐人在此修建了林立的高樓,建設了各種設施,使其成爲了一個近現代化的都市。原本的上海縣被改爲了閔行縣,上海也徹底成爲了特區獨有的名稱。寶山縣如故,另外黃浦江以東的川沙則立爲浦東縣。

僅僅一年的發展時間,已經讓原本一些村鎮迅速擴張成了一個人口數十萬的城市。已經逐步成氣候的黃浦江碼頭,已經開始成爲清國和大唐進行貿易最重要的港口。江南的商品經濟,幾乎都要被這個新生城市網絡,如劉南潯和宋忠橋這樣的商人,紛紛來到上海,要麼進貨要麼出貨,使得此地的商貿高度發達起來。

這也使得“闖上海”成爲了此時江南一個流行的詞語,無數懷抱夢想的人,爲了出人頭地,或者賺得萬金,紛紛來到上海闖蕩。最早來到上海的一批人應該算是幸運的,因爲據特區政府估計,用不了多少年,上海就無法無限制地去直接吸收人口入籍。當地的人口密度將會真正朝着魔都的方向前進。當然特區政府也可以把他們向周邊地區分流,不過更多的人應該傾向於呆在繁華的市區,而不是還比較荒涼的幾個縣裡。

爲了使得上海擁有廣闊的經濟腹地,財貨和人口的流動更加充分,白南還提出了修建京滬線鐵路的想法。不過出於安全和其他更多方面的考慮,清廷委婉地用拖延的手段,並不希望京滬線這麼快地上馬。清廷通過跟大唐的接觸,已經不再是乾隆時期那個對於諸多事務看不明白的朝廷了。他們已經知道一條鐵路有着什麼作用。儘管對於大唐商貨依靠鐵路能夠享受的便利,他們沒有太多考慮。不過顯然,京滬鐵路將會使得上海的唐軍能夠更快地前往京城,如果有什麼重大變故,對於清軍是絕對不利的。

當然清軍是無法阻止唐軍海上行動的,所以鐵路案的阻止,其實本質能夠起到的作用不大。白南也相信,清廷對於京滬線的抗拒不可能持續下去。這條鐵路的最終建成是大勢所趨。同時,唐人還在清國境內建設一些短程的鐵路線,比如從塘沽到京城的京塘線,已經開始興建,在1781年就能夠建成通車。而白南也考慮利用一條鐵路,將江寧、杭州和上海完全貫通起來。

上海周邊道路的平整工作也持續地在進行着。清國境內的官道大部分都是土路,顯然對於大唐的汽車運輸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上海特區不僅在市區內建設一條條的柏油馬路,而且還把公路修往四周。他們的舉動也比較霸道,往往就跟當地清政府打一個招呼,然後馬路就修過來了。地方政府也不敢反駁或者抗拒,而且修路這種事也算是好事。

相比上海特區,位於華南的香港特區也不遑多讓。早在楊真的佔領時期,香港島就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並聚集了上萬的人口。不過設施什麼的相對簡陋。胡發奎來到廣東之後,接手了香港水寨。並利用國內的物資和廣東的人力,開始對香港特區進行脫胎換骨。

跟上海是差不多的路子,香港首先發展的也是航運和商貿。由於香港的港口條件比廣州更好,而且大唐也有意識地將貿易業務從廣州轉移到香港來,所以這一年的時間中,大批的廣東商貨都是來到香港,然後登船售賣。大唐的商船現在也是直航香港,然後貨物分散到各地去。香港特區着重發展的是九龍地區,商船在此地卸貨之後,可以直接裝車運走,而到香港島的話,還隔着海。

香港的興起,也使得原本在廣州的很多船運從業者,紛紛轉移到了香港。廣州十三行的壟斷權利取消,也並未讓原本的牙行們一蹶不振,如潘家同文行等大商行,雖然在之前天地會之亂中,損失比較慘重,但是仍有殷實的家底。靠着以前的門路,商行們繼續進行貿易公司的業務,雖然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但是復甦也比較快。

年關將近,另外一件大事業即將在本地發生。那就是之前爲平天地會之亂,清廷委任唐軍代管廣東,期限爲一年。天地會已經被徹底平息,連海島上的林爽文也被擒拿,廣東實際上已經穩定了一年的時間。清廷曾經多次提出要收回廣東的治權,不過唐人一直以履行條約爲由,拒絕提早轉交治權。

大唐在廣東的佈局是很深遠的,雖然軍管政府並沒有按照完整的大唐體制進行治理,但很多大唐的治政理念和原則還是影響到了當地人。比較突出的是,廣東人深信大唐本土生活更加幸福,所以出現了規模龐大的移民潮,甚至在一些客鄉還出現了全村移民的神奇現象。

一些廣東人也嘗試利用唐人的方式,開設自己的公司,或者經營自己的小生意。而更多的是,在廣東境內流傳的大量唐人的書籍,和開設起來的大唐教育學校。比起江南人仍有戒心,廣東這邊似乎態度更加開放,而商業化的浪潮也更加洶涌。

002 走不了就殖民吧817 交通建設805 中心181 鄭信654 敵友轉換219 軍事儲備145 接近紐約883 大和894 思維507 最終停戰(中)681 跟裝甲兵一起戰鬥的權利333 陸奧出羽州196 逗你玩823 兜售(中)535 搬家038 擴軍445 跳火車(上)195 五輪之後你再上880 歐洲聯合年100 杜鵑計劃(下)098 風平670 被擺一道056 創業的夢想535 搬家948 遊牧民786 拳亂(十二)790 西逃路(中)460 西海岸戰區(上)269 是破壞者也是拯救者916 低地戰役(八)104 再擴軍648 國王之死522 疆域549所求871 俄土再戰146 多舛艦長的初戰041 土包子279 戰事總結473 巴亞爾塔港暴亂(下)728 意大利統一151 放風箏780 拳亂(六)142 半殖民地793 新局631 善後562 漢堡的小青年512 大革命的開幕950 葡萄牙政變330 貧瘠的日本200 一七七八巴黎和約677 軍國941 新年轟炸行動566 普魯士的國王861 阻撓535 搬家012 盛宴579 萊比錫戰役(十一)216 輿情(中)760 亂來902 橙色革命(中)277 直布羅陀350 紅顏醉(一)585 運河496 墨西哥特區557 第一國際大會(中)495 編列071 澄清008 密林中的原住民757 英法聯軍246 京中人心332 火力支援艦527 頹勢296 新朝新體(中)094 真正的國力644 恐懼與機會507 最終停戰(中)747 迷思與現實412 轉讓609 青州案(三)334 遣唐使(上)611 青州案(五)281 兵源770 返鄉439 遭遇戰163 大唐遠征軍準備出征(下)958 德意志之死151 放風箏880 歐洲聯合年367 婆羅洲戰爭(下)036 不信576 萊比錫戰役(八)648 國王之死624 對棋396 吞武裡之戰(十二)098 風平501 蹤跡353 紅顏醉(四)703 華沙會戰(一):緊缺的彈藥314 英國人的求購297 新朝新體(下)
002 走不了就殖民吧817 交通建設805 中心181 鄭信654 敵友轉換219 軍事儲備145 接近紐約883 大和894 思維507 最終停戰(中)681 跟裝甲兵一起戰鬥的權利333 陸奧出羽州196 逗你玩823 兜售(中)535 搬家038 擴軍445 跳火車(上)195 五輪之後你再上880 歐洲聯合年100 杜鵑計劃(下)098 風平670 被擺一道056 創業的夢想535 搬家948 遊牧民786 拳亂(十二)790 西逃路(中)460 西海岸戰區(上)269 是破壞者也是拯救者916 低地戰役(八)104 再擴軍648 國王之死522 疆域549所求871 俄土再戰146 多舛艦長的初戰041 土包子279 戰事總結473 巴亞爾塔港暴亂(下)728 意大利統一151 放風箏780 拳亂(六)142 半殖民地793 新局631 善後562 漢堡的小青年512 大革命的開幕950 葡萄牙政變330 貧瘠的日本200 一七七八巴黎和約677 軍國941 新年轟炸行動566 普魯士的國王861 阻撓535 搬家012 盛宴579 萊比錫戰役(十一)216 輿情(中)760 亂來902 橙色革命(中)277 直布羅陀350 紅顏醉(一)585 運河496 墨西哥特區557 第一國際大會(中)495 編列071 澄清008 密林中的原住民757 英法聯軍246 京中人心332 火力支援艦527 頹勢296 新朝新體(中)094 真正的國力644 恐懼與機會507 最終停戰(中)747 迷思與現實412 轉讓609 青州案(三)334 遣唐使(上)611 青州案(五)281 兵源770 返鄉439 遭遇戰163 大唐遠征軍準備出征(下)958 德意志之死151 放風箏880 歐洲聯合年367 婆羅洲戰爭(下)036 不信576 萊比錫戰役(八)648 國王之死624 對棋396 吞武裡之戰(十二)098 風平501 蹤跡353 紅顏醉(四)703 華沙會戰(一):緊缺的彈藥314 英國人的求購297 新朝新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