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9 觀望

曲佔勇繼續向白南匯報道:“我們判斷美國將要對加拿大出手的主要理由是,在我們大唐開始統一戰爭之後,美國人開始秘密地提高了戰備層級,並且將在各地的部隊調往北方,在五大湖沿岸地區形成了三個戰術軍團。同時,各種戰備物資的調運也變得密集起來。表面上美國看上去風平浪靜,實際上正在醞釀一場對加拿大的吞併戰爭。”

白南微微點頭,詢問道:“英國人對此有察覺嗎?”

牛斌回答稱:“應該有一定的察覺,但還沒有到格外警覺的階段,美國國防部是以年度軍事演習作爲藉口去掩飾戰爭準備的。而英國方面會下意識地判斷美國可能對其發動戰爭,因爲英國現階段不希望在任何地方,進行一場可能消耗巨大的戰爭。”

“可是這是一場英國人不得不應對的戰爭啊。”白南說道。

這個位面由於大唐這個開掛國家的存在,奪取了全球一系列殖民地,北美除了東海岸地區,中部和西部已經完全落入大唐之手,亞洲東部也全部在大唐手中,中東北非,加上一個面積寬闊的處女地大洋洲,英國在這時期所擁有的殖民地已經非常少了。

英國此時還能算是比較大型的殖民地,也只剩下加拿大和南印度了。在本位面中,英國不得不避開大唐擴張殖民地,所以他們此時西非已經有一個面積比較可觀的殖民地了,涵蓋加納到尼日利亞等地區,可是並無太多產出,經濟也不行。

可以說,現在的加拿大和南印度對英國而言,是絕不容失的殖民地。英國的產品相比大唐產品完全沒有優勢,但是在現行的華沙經貿體系之下,英國人卻可以做轉運商。從大唐進口的商品然後販運到殖民地去出售,而大唐直接賣到殖民地的商品,則有相對更高的關稅。再者,殖民地的各種資源產出,對於英國的工業發展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

白南在瞭解相關情況之後,隨即便召集了國安會議。雖然比較確定美國人的軍事行動不是針對大唐的,但是大唐如何處理這個情況,也是對日後大唐北美省份的********和國防安全存在重大影響的。

國安會議上,之前常見的大佬面孔已經沒有了。薛嶽這一批人已經是七十開外的年紀了,雖然在政壇上並不罕見,但也差不多到了該退休的年紀了。副總統由劉天擔任,徐道潤接替劉放吾的國防部長職務,李勝安也從聯合特區總督的位置上轉任議長。

劉天在會議上旗幟鮮明地表示道:“我們與美國之前簽訂的防務同盟協議已經過期了,我們這邊沒有向美國提出續約的意思,而美國那邊也當完全沒有這回事,實際上唐美的軍事同盟關係已經完全崩潰了。所以說,我們根本沒有義務去參加美國的這場戰爭。”

李勝安也表示道:“不管美國這次拿出的是什麼藉口,對加拿大的開戰,這是沒有爭議的入侵行動。”

白南看得出會上大部分人都沒有興趣再跟美國人一同打一次英國。對大唐而言,其實現階段戰爭也是不受歡迎的。大唐利用歐洲大戰,奠定了現行的華沙體系,正是坐在這上面發達的時候,美國人在這時想要搞一把英國,明顯也是不給大唐面子。

唐美關係看似發展良好,雙方交往也比較密切,但實際上兩國之間桌面下的矛盾也是存在而難以解決的。大唐要做北美大陸的主人,美國則處處提防大唐,即便有利益重合之處,但矛盾點也是清晰尖銳的。

已經有資格列席國安會議的胡發奎則比較傾向於介入,他說道:“美國和英國在加拿大開戰,對我們大唐來說,其實也存在機會啊。如何在這個事情中獲得最大的利益,我覺得是我們最重要的考量。”

商務部長林有德笑稱,道:“打一打也好,打得激烈了,咱們的軍火生意便有得賺了。” шшш ¸ttkan ¸c ○

ωwш¸ ⓣⓣⓚⓐⓝ¸ ¢O

儘管大唐牽頭已經簽訂了一系列的國際公約,包括限制某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戰俘優待的辦法,但是唯獨大唐沒有在公約里加進一條,限制向兩個正處於戰爭的國家輸出軍火,倒是有一條不向正處在內戰中的國家提供武器。

徐道潤並不看好林有德所想,他道:“英美兩國都已經基本上建立起了近代的軍工業,能夠提供他們軍隊所需的大部分武器。當然也有一部分如飛機和坦克的武器他們自產能力不足,但是我不覺得這場戰爭會打到出動大規模的戰車和戰機的階段。戰爭形勢上,應該還是老一套的。”

白南開口說道:“美國在這個時候發動一場戰爭,企圖吞併加拿大,不排除是看準了我們現在主要精力轉移到了華夏建設上面。長久以來美國在北美大陸上的壓力是非常大的,他們也不具備跟我們進行抗衡的能力。從華盛頓開始的幾任美國總統都不得不正視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唐有能力隨時消滅他們。在北美獨立戰爭時期,他們所看到的大唐還遙遠而弱小,雖然有強大的軍事科技,但是發展潛力遠不如他們。現如今,大部分美國人都在恐懼着我們。他們覺得,也許在幾十年內,美國都無法獲得跟大唐抗衡的實力,但是隻要自己實力更強,那麼大唐如果對美國不利所付出的代價也就更大,從而抵消了戰爭的可能性,保護了他們的安全。而當下美國的國土、人口處於全面的劣勢,如果可以吞併加拿大,他們就可以掌握整個北美大陸東部最爲精華的一部分,假以時日,與大唐一爭長短也不是不可能的。”

李勝安問道:“那麼我們要打斷美國人的這個計劃嗎?去協助英國?”

白南微微一笑,道:“暫時不必要我們出手,先讓他們打打看,打到一半才能看出最適宜我們的方案。”

718 華沙會戰(十六):遮斷586 南聖胡安671 小打226 大沽口之戰(中)593 蒂****特斯778 拳亂(四)762 伊斯坦布爾和約897 航天150 波士頓海戰267 傷者549所求879 亞歐大陸橋450 推翻825 購物廣場316 德意志傭兵407 用命379 中華特區的一年(下)877 德國斡旋035 順利和不順利的貿易185 借兵674 初戰英吉利(下)616 抵賴498 報應不爽(上)406 軍費申請919 前總統的未來學(上)464 無情491 脅迫091 重商主義625 撤之已晚466 遁走237 擒龍(六)002 走不了就殖民吧457 二子780 拳亂(六)682 再戰英吉利(預)072 遇船416 紅皮書938 黑化774 引咎837 三條法令324 辦薩載183 陽奉陰違243 擒龍(十二)721 華沙會戰(十九):輝煌勝利570 萊比錫戰役(二)946 次大陸戰役(下)483 墨西哥城之戰(補)865 電子工業(修正)705 華沙會戰(三):三面合圍532 競選037 返國241 擒龍(十)310 修路375 上海生意(中)075 抵達香港390 吞武裡之戰(六)019 報復244 長纓在手蒼龍得縛847 新移民潮079 稱臣納貢?626 反擊572 萊比錫戰役(四)264 滾突擊168 搶攻彭薩科拉218 穿越衆百態726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下)958 德意志之死113 送完再賣745 賊窩317 民意洶洶738 高等教育639 梅斯戰役(上)278 產能再調626 反擊762 伊斯坦布爾和約680 突破防線629 新的三個條件289 戰山海(下)404 告官潮707 華沙會戰(五):焦灼661 挺進柏林441 入境325 聖女941 新年轟炸行動421 六海外領897 航天371 妥協的英國人921 工業狂潮楔子074 轉運的出洋人784 拳亂(十)281 兵源466 遁走079 稱臣納貢?033 不小心233 擒龍(二)261 古北口337 教育909 低地戰役(一)
718 華沙會戰(十六):遮斷586 南聖胡安671 小打226 大沽口之戰(中)593 蒂****特斯778 拳亂(四)762 伊斯坦布爾和約897 航天150 波士頓海戰267 傷者549所求879 亞歐大陸橋450 推翻825 購物廣場316 德意志傭兵407 用命379 中華特區的一年(下)877 德國斡旋035 順利和不順利的貿易185 借兵674 初戰英吉利(下)616 抵賴498 報應不爽(上)406 軍費申請919 前總統的未來學(上)464 無情491 脅迫091 重商主義625 撤之已晚466 遁走237 擒龍(六)002 走不了就殖民吧457 二子780 拳亂(六)682 再戰英吉利(預)072 遇船416 紅皮書938 黑化774 引咎837 三條法令324 辦薩載183 陽奉陰違243 擒龍(十二)721 華沙會戰(十九):輝煌勝利570 萊比錫戰役(二)946 次大陸戰役(下)483 墨西哥城之戰(補)865 電子工業(修正)705 華沙會戰(三):三面合圍532 競選037 返國241 擒龍(十)310 修路375 上海生意(中)075 抵達香港390 吞武裡之戰(六)019 報復244 長纓在手蒼龍得縛847 新移民潮079 稱臣納貢?626 反擊572 萊比錫戰役(四)264 滾突擊168 搶攻彭薩科拉218 穿越衆百態726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下)958 德意志之死113 送完再賣745 賊窩317 民意洶洶738 高等教育639 梅斯戰役(上)278 產能再調626 反擊762 伊斯坦布爾和約680 突破防線629 新的三個條件289 戰山海(下)404 告官潮707 華沙會戰(五):焦灼661 挺進柏林441 入境325 聖女941 新年轟炸行動421 六海外領897 航天371 妥協的英國人921 工業狂潮楔子074 轉運的出洋人784 拳亂(十)281 兵源466 遁走079 稱臣納貢?033 不小心233 擒龍(二)261 古北口337 教育909 低地戰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