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 嘉慶

新朝廷的籌建本身是非常歡樂的,至少包括嘉慶和諸位大臣們,似乎都看到了自己手中都是權力,他們盡情地在揮灑着“才情”,制定着各種新的制度,當然很多都是在大唐遠征軍總指揮部的“指導”下進行的。

新朝廷在軍制上改革可謂是雄心勃勃,雖然現在他們尚未實際控制除直隸之外的任一一省,但卻不妨礙他們按照乾隆朝的版圖開始規劃。

新軍總共編制地方駐軍五十個鎮,兵力五十萬人左右,還極爲近代地採用了大軍區制度。其中,京直晉魯豫五省編入華北軍區,軍區共駐紮陸軍十三鎮;黑吉奉編入東北軍區,總共三鎮兵力駐三省;蘇皖贛閩浙兩湖,編入東南軍區,總共十五鎮兵力;西南軍區編有兩廣雲貴藏,十三鎮兵力,西北軍區有陝甘新,六鎮兵力。

地方駐軍以軍區和序號爲番號,例華北陸軍第三鎮、西南陸軍第十一鎮等。

嘉慶終究對於自己的安全有些難以釋懷,所以地方駐軍之外,他還要求兵部編制了一支三萬人的禁衛軍。而且永琰的計劃中,這支禁衛軍必須裝備全火器,擁有清軍中最強大的實力,而且他沒有明說但是暗自打算好的一條還有,禁衛軍將以滿人子弟爲主。

除禁衛軍之外,嘉慶仍覺不足,還編制了武毅軍,同樣也是三鎮的規模,只不過袁守侗等重臣表示了極力反對,認爲改八旗和綠營爲地方駐軍五十萬,朝廷的財政已經受到嚴重地挑戰,三萬全火器的禁衛軍更是雪上加霜,如果再編制一個什麼武毅軍,那麼朝廷就不用過了。

這個時候,白南橫插了一腳,表示武毅軍的組建可以仿照武衛軍的例子,由大唐出錢出力,由兩國雙重領導。這個提議居然還得到了朝廷中一些臣子的同意,讓嘉慶差點把鼻子氣歪了。他編制禁衛軍和武毅軍,那是爲了制衡軍力強大的唐軍,現在武毅軍也被唐人給撬了過去,等於他作繭自縛了。

不過什麼禁衛軍、武毅軍的,都是八字沒一撇的事情,嘉慶也屬於白生氣。

倒是白南倒有些羨慕這個新朝廷了,即便是沒錢沒人,他們也能計劃一個總計六十多萬人的陸軍部隊,而大唐現在人口也就是六十多萬。如果大唐完全吞下清國的土地和人口,能產生的力量,絕對是令人震驚的。只不過,現在也只能想想,飯要一口一口的吃。

除陸軍之外,永琰還雄心勃勃地準備打造新水師。唐軍自海上來,須臾間覆滅乾隆朝,讓人心有餘悸。沒有強力海防,已經讓這個國家處於極度的危險中。試想,如果大清水師夠強,哪怕能在海上與唐人海軍周旋一段時日,也不至於讓清軍陸軍輸得那麼快。

於是,也不知道是誰建議的,永琰決定打造北洋和南洋兩大水師,徹底統合水師的力量。當然,這也只是紙面上的事情,因爲水師怎麼搞,用什麼樣的船,用什麼炮,朝廷中都沒有絲毫的概念。

這是以後的事情,也只能從長計議。

雖然計劃了關於軍事、地方等許多的改革和施政,但很多其實就是想當然,唐人在背後有着不小的作用。不過現在,最重要的事情,還是恢復朝廷在全國地方的權威。

在緊張籌備了一個月之後,也不管還剩下多少沒有解決的問題,八月五日一身龍袍的嘉慶正式登基稱帝,嘉慶頗有志得意滿之感,可是看着滿朝文官,他又有些高興不起來了。還是禮制的事情,由於唐人的干涉,嘉慶覺得他這個新朝廷已經是道德淪喪了。雖然整個登基的典禮仍舊繁雜而高貴,但是從頭至尾,他的朝臣們都不會跪拜他這位新皇帝。

儘管嘉慶仍舊穿着大清禮制下的明黃色龍袍,但是他面前的臣子們,卻提醒着他,這個大清朝廷跟以前,再也不一樣了。

朝臣們仍舊穿着補服,但是樣式跟之前已經大相徑庭。這是一種盤領右衽長袍,袍衩兩側有擺,朝服居然沒有馬蹄袖,而且還加了一條玉帶,袖口竟然寬三尺。大臣們頭頂上也不是戴着流蘇的暖帽了,而是玄冠。袍子不是簡單以帶子固定的,而是有鈕釦的,這鈕釦也不是滿人服飾中常見的布質盤扣,而是塑料圓鈕釦。這套服飾上身,乍一看絕對不會認爲他們是滿清的官員,反而認爲是明代官員了。當然跟明代服裝也不是決然類似,其實明清兩代官服補服有一定相似性,一般人區分點實際上最直觀的是冠帽。

好在這些官服還是統一的暗藍色,不是明代官服那種分品級不同顏色,加上補子,看上去也不是太違和。

最違和的是,官員的玄冠下面,是一條長長的豬尾巴,很多人甚至無法戴好自己的玄冠。當然對於嘉慶來說,最違和的莫過於,有些官員更徹底,居然將辮子給剪了。嘉慶心中暗罵,這些剪了辮子的,他決心不重用他們。

這一套已經帶有濃厚漢族特色的朝服,按照新頒佈的大清禮制,屬於禮服的一種,而日常工作中,官員們將穿正裝,也就是大唐的正裝了。不僅官員穿正裝,他出席朝會的時候,也是要穿正裝而不是龍袍的。嘉慶對此十分抗拒,甚至想聯絡朝臣一起反對,可是最後還是在白南的威壓下妥協了。嘉慶從來都不是一個有膽氣有魄力的人。

好在白南多少照顧了一下這位新任皇帝,從大唐來到京城的裁縫,爲嘉慶製作了幾身明黃色,帶有九龍刺繡的正裝,這正裝價值不菲,不過嘉慶還是接受了。其實嘉慶也明白,穿正裝在工作中絕對比龍袍方便,既然那是黃的,又有龍紋,他也捏着鼻子認了。

官員們在工作場合穿着正裝,都是黑色的,無法區分其地位,於是遠總指一位女性軍官想了個辦法,給他們配胸針,不同材質的胸針代表不同的品級,一品官用紅寶石,二品官用藍寶石,三品官用翡翠,四品官用黑曜石,五品官嘿嘿,用玻璃。

大唐遠總指的重要成員也都參加了登基儀式,甚至白南等高級軍官也跟着百官一起向嘉慶鞠躬了,雖然不是什麼太大的禮節,但是嘉慶也暗爽了好久,平息了他積攢了不少的怨氣。不論如何,他已經是帝國的皇帝了,這就是最令人高興的事情。

登基之後,嘉慶連續下了多道詔書,包括解除強制性的剃髮易服令,廢除八旗制度,朝廷和地方政權的各項改革等,當然最重要的,莫過於對各封疆大吏和地方官,進行新的敕封和留任嘉獎。

很顯然,如果接受了嘉慶的敕封的,那就是認可嘉慶的君權,服從他的命令了,而如果頂風作案、無視他的,顯然那就是亂黨叛逆了。

可以說,這些詔書發出去,嘉慶自己本身就是很猶豫的。接下來的時間裡,嘉慶忐忑不安,他幾乎一條要問幾十次,有沒有地方反饋過來的消息。

最近南直隸地區,是最先傳回消息的。幾個地方知府、道臺一類的官員,都明確地表示擁戴新君。其實這些人也沒有辦法,直隸的兵力已經被唐軍瓦解,他們能夠坐着現在的官位,完全是因爲唐軍沒有出兵攻打他們。如果他們旗幟鮮明地反對新登基的嘉慶,恐怕立即就有兵禍。反正現在朝廷還是朝廷,皇帝雖然換了,但那也算是先帝爺正經的子嗣,甭管新君跟唐人現在是什麼關係,起碼他們這些官員是沒有能耐進行任何反對的。

然後,第一個最大級別表示擁戴嘉慶的官員是山西巡撫巴延三。這一位本身就沒有太多能耐,典型的奴才性子,現在又沒有乾隆了,他想要找別人表忠心也沒辦法。況且混元教現在在晉南聲勢浩大,官軍屢戰屢敗,他已經吃不消,正好靠着對新君的擁立,好求得援兵解了他現在的危局。至少,巴延三絕對不可能從任何別的地方找到援兵了,只能靠新朝廷了。

嘉慶得知巴延三擁立之後,心花怒放,立即封巴延三爲子爵,並且許諾,混元教平定之後,直接提拔巴延三爲都察院國卿,直入內閣。至於巴延三的求援,嘉慶沒有什麼太多辦法,他只能先行撥了一批軍費,送了一批糧草和軍備去山西。武衛軍尚未練成,而唐軍暫時沒有計劃深入晉南去作戰,嘉慶只能告知巴延三,再等一個月朝廷才能派兵到山西去。

然而,嘉慶剛高興了沒多久,就有人讓他氣得砸東西了。山東巡撫國泰,在接到他的詔書之後,直接將其撕毀,怒斥嘉慶枉爲人子、枉爲人臣,苟存於唐人之下,賣國害民。國泰號稱已起精兵十萬,準備入京勤王,廢僞帝,迎真龍。嘉慶一氣之下,將原本都已經封了爵位的文綬,也就是國泰他親爹給囚禁起來了。結果國泰更加起勁,號稱什麼忠孝難兩全,爲了大清國勢要與嘉慶的僞朝一戰。

嘉慶氣得七竅生煙,立即找來了首相袁守侗,讓他親自帶話去內城的大唐遠總指,求白南出兵幫他教訓國泰這個逆賊。

635 法德摩擦778 拳亂(四)215 輿情(上)234 擒龍(三)213 禁唐貨279 戰事總結033 不小心908 搶先865 電子工業(修正)901 橙色革命(上)264 滾突擊823 兜售(中)569 萊比錫戰役(一)785 拳亂(十一)030 出使292 友好的新皇帝144 利益的競逐396 吞武裡之戰(十二)958 德意志之死262 南天門073 爲我所用357 紅顏醉(八)876 地面壓迫381 財政727 瓜分瑞士147 希望的方向156 統一西婆羅洲139 夏威夷王國戰爭(中)171 鹿皮貿易040 訪問團784 拳亂(十)143 躊躇010 晚會籌備616 抵賴515 晚餐147 希望的方向450 推翻774 引咎840 羣體性脫離199 新的軍事改革823 兜售(中)441 入境576 萊比錫戰役(六)217 輿情(下)721 華沙會戰(十九):輝煌勝利181 鄭信422 一七七八(上)065 父子704 華沙會戰(二):無畏的騎兵298 嘉慶895 改裝055 出鋼461 西海岸戰區(中)018 獵騎解圍585 運河286 守關不出693 美國商人(下)296 新朝新體(中)292 友好的新皇帝769 孫先生773 營救917 低地戰役(九)588 移民之議(中)629 新的三個條件635 法德摩擦456 災難648 國王之死832 哈利法克斯414 坑119 馬德里之行(上)078 解釋(下)456 災難881 應對歐洲923 海外領之助366 婆羅洲戰爭(中)879 亞歐大陸橋006 組建獵騎679 陸戰二團458 緊急091 重商主義883 大和149 波士頓攻城戰559 統一計劃195 五輪之後你再上497 治理墨西哥200 一七七八巴黎和約561 多特蒙德的鐵匠216 輿情(中)519 清軍備戰551武士處理766 練拳406 軍費申請593 蒂****特斯640 梅斯戰役(下)602 上秘魯歸屬537 赤字(上)422 一七七八(上)673 初戰英吉利(中)215 輿情(上)509 海軍壯大計劃
635 法德摩擦778 拳亂(四)215 輿情(上)234 擒龍(三)213 禁唐貨279 戰事總結033 不小心908 搶先865 電子工業(修正)901 橙色革命(上)264 滾突擊823 兜售(中)569 萊比錫戰役(一)785 拳亂(十一)030 出使292 友好的新皇帝144 利益的競逐396 吞武裡之戰(十二)958 德意志之死262 南天門073 爲我所用357 紅顏醉(八)876 地面壓迫381 財政727 瓜分瑞士147 希望的方向156 統一西婆羅洲139 夏威夷王國戰爭(中)171 鹿皮貿易040 訪問團784 拳亂(十)143 躊躇010 晚會籌備616 抵賴515 晚餐147 希望的方向450 推翻774 引咎840 羣體性脫離199 新的軍事改革823 兜售(中)441 入境576 萊比錫戰役(六)217 輿情(下)721 華沙會戰(十九):輝煌勝利181 鄭信422 一七七八(上)065 父子704 華沙會戰(二):無畏的騎兵298 嘉慶895 改裝055 出鋼461 西海岸戰區(中)018 獵騎解圍585 運河286 守關不出693 美國商人(下)296 新朝新體(中)292 友好的新皇帝769 孫先生773 營救917 低地戰役(九)588 移民之議(中)629 新的三個條件635 法德摩擦456 災難648 國王之死832 哈利法克斯414 坑119 馬德里之行(上)078 解釋(下)456 災難881 應對歐洲923 海外領之助366 婆羅洲戰爭(中)879 亞歐大陸橋006 組建獵騎679 陸戰二團458 緊急091 重商主義883 大和149 波士頓攻城戰559 統一計劃195 五輪之後你再上497 治理墨西哥200 一七七八巴黎和約561 多特蒙德的鐵匠216 輿情(中)519 清軍備戰551武士處理766 練拳406 軍費申請593 蒂****特斯640 梅斯戰役(下)602 上秘魯歸屬537 赤字(上)422 一七七八(上)673 初戰英吉利(中)215 輿情(上)509 海軍壯大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