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朝廷的籌建本身是非常歡樂的,至少包括嘉慶和諸位大臣們,似乎都看到了自己手中都是權力,他們盡情地在揮灑着“才情”,制定着各種新的制度,當然很多都是在大唐遠征軍總指揮部的“指導”下進行的。
新朝廷在軍制上改革可謂是雄心勃勃,雖然現在他們尚未實際控制除直隸之外的任一一省,但卻不妨礙他們按照乾隆朝的版圖開始規劃。
新軍總共編制地方駐軍五十個鎮,兵力五十萬人左右,還極爲近代地採用了大軍區制度。其中,京直晉魯豫五省編入華北軍區,軍區共駐紮陸軍十三鎮;黑吉奉編入東北軍區,總共三鎮兵力駐三省;蘇皖贛閩浙兩湖,編入東南軍區,總共十五鎮兵力;西南軍區編有兩廣雲貴藏,十三鎮兵力,西北軍區有陝甘新,六鎮兵力。
地方駐軍以軍區和序號爲番號,例華北陸軍第三鎮、西南陸軍第十一鎮等。
嘉慶終究對於自己的安全有些難以釋懷,所以地方駐軍之外,他還要求兵部編制了一支三萬人的禁衛軍。而且永琰的計劃中,這支禁衛軍必須裝備全火器,擁有清軍中最強大的實力,而且他沒有明說但是暗自打算好的一條還有,禁衛軍將以滿人子弟爲主。
除禁衛軍之外,嘉慶仍覺不足,還編制了武毅軍,同樣也是三鎮的規模,只不過袁守侗等重臣表示了極力反對,認爲改八旗和綠營爲地方駐軍五十萬,朝廷的財政已經受到嚴重地挑戰,三萬全火器的禁衛軍更是雪上加霜,如果再編制一個什麼武毅軍,那麼朝廷就不用過了。
這個時候,白南橫插了一腳,表示武毅軍的組建可以仿照武衛軍的例子,由大唐出錢出力,由兩國雙重領導。這個提議居然還得到了朝廷中一些臣子的同意,讓嘉慶差點把鼻子氣歪了。他編制禁衛軍和武毅軍,那是爲了制衡軍力強大的唐軍,現在武毅軍也被唐人給撬了過去,等於他作繭自縛了。
不過什麼禁衛軍、武毅軍的,都是八字沒一撇的事情,嘉慶也屬於白生氣。
倒是白南倒有些羨慕這個新朝廷了,即便是沒錢沒人,他們也能計劃一個總計六十多萬人的陸軍部隊,而大唐現在人口也就是六十多萬。如果大唐完全吞下清國的土地和人口,能產生的力量,絕對是令人震驚的。只不過,現在也只能想想,飯要一口一口的吃。
除陸軍之外,永琰還雄心勃勃地準備打造新水師。唐軍自海上來,須臾間覆滅乾隆朝,讓人心有餘悸。沒有強力海防,已經讓這個國家處於極度的危險中。試想,如果大清水師夠強,哪怕能在海上與唐人海軍周旋一段時日,也不至於讓清軍陸軍輸得那麼快。
於是,也不知道是誰建議的,永琰決定打造北洋和南洋兩大水師,徹底統合水師的力量。當然,這也只是紙面上的事情,因爲水師怎麼搞,用什麼樣的船,用什麼炮,朝廷中都沒有絲毫的概念。
這是以後的事情,也只能從長計議。
雖然計劃了關於軍事、地方等許多的改革和施政,但很多其實就是想當然,唐人在背後有着不小的作用。不過現在,最重要的事情,還是恢復朝廷在全國地方的權威。
在緊張籌備了一個月之後,也不管還剩下多少沒有解決的問題,八月五日一身龍袍的嘉慶正式登基稱帝,嘉慶頗有志得意滿之感,可是看着滿朝文官,他又有些高興不起來了。還是禮制的事情,由於唐人的干涉,嘉慶覺得他這個新朝廷已經是道德淪喪了。雖然整個登基的典禮仍舊繁雜而高貴,但是從頭至尾,他的朝臣們都不會跪拜他這位新皇帝。
儘管嘉慶仍舊穿着大清禮制下的明黃色龍袍,但是他面前的臣子們,卻提醒着他,這個大清朝廷跟以前,再也不一樣了。
朝臣們仍舊穿着補服,但是樣式跟之前已經大相徑庭。這是一種盤領右衽長袍,袍衩兩側有擺,朝服居然沒有馬蹄袖,而且還加了一條玉帶,袖口竟然寬三尺。大臣們頭頂上也不是戴着流蘇的暖帽了,而是玄冠。袍子不是簡單以帶子固定的,而是有鈕釦的,這鈕釦也不是滿人服飾中常見的布質盤扣,而是塑料圓鈕釦。這套服飾上身,乍一看絕對不會認爲他們是滿清的官員,反而認爲是明代官員了。當然跟明代服裝也不是決然類似,其實明清兩代官服補服有一定相似性,一般人區分點實際上最直觀的是冠帽。
好在這些官服還是統一的暗藍色,不是明代官服那種分品級不同顏色,加上補子,看上去也不是太違和。
最違和的是,官員的玄冠下面,是一條長長的豬尾巴,很多人甚至無法戴好自己的玄冠。當然對於嘉慶來說,最違和的莫過於,有些官員更徹底,居然將辮子給剪了。嘉慶心中暗罵,這些剪了辮子的,他決心不重用他們。
這一套已經帶有濃厚漢族特色的朝服,按照新頒佈的大清禮制,屬於禮服的一種,而日常工作中,官員們將穿正裝,也就是大唐的正裝了。不僅官員穿正裝,他出席朝會的時候,也是要穿正裝而不是龍袍的。嘉慶對此十分抗拒,甚至想聯絡朝臣一起反對,可是最後還是在白南的威壓下妥協了。嘉慶從來都不是一個有膽氣有魄力的人。
好在白南多少照顧了一下這位新任皇帝,從大唐來到京城的裁縫,爲嘉慶製作了幾身明黃色,帶有九龍刺繡的正裝,這正裝價值不菲,不過嘉慶還是接受了。其實嘉慶也明白,穿正裝在工作中絕對比龍袍方便,既然那是黃的,又有龍紋,他也捏着鼻子認了。
官員們在工作場合穿着正裝,都是黑色的,無法區分其地位,於是遠總指一位女性軍官想了個辦法,給他們配胸針,不同材質的胸針代表不同的品級,一品官用紅寶石,二品官用藍寶石,三品官用翡翠,四品官用黑曜石,五品官嘿嘿,用玻璃。
大唐遠總指的重要成員也都參加了登基儀式,甚至白南等高級軍官也跟着百官一起向嘉慶鞠躬了,雖然不是什麼太大的禮節,但是嘉慶也暗爽了好久,平息了他積攢了不少的怨氣。不論如何,他已經是帝國的皇帝了,這就是最令人高興的事情。
登基之後,嘉慶連續下了多道詔書,包括解除強制性的剃髮易服令,廢除八旗制度,朝廷和地方政權的各項改革等,當然最重要的,莫過於對各封疆大吏和地方官,進行新的敕封和留任嘉獎。
很顯然,如果接受了嘉慶的敕封的,那就是認可嘉慶的君權,服從他的命令了,而如果頂風作案、無視他的,顯然那就是亂黨叛逆了。
可以說,這些詔書發出去,嘉慶自己本身就是很猶豫的。接下來的時間裡,嘉慶忐忑不安,他幾乎一條要問幾十次,有沒有地方反饋過來的消息。
最近南直隸地區,是最先傳回消息的。幾個地方知府、道臺一類的官員,都明確地表示擁戴新君。其實這些人也沒有辦法,直隸的兵力已經被唐軍瓦解,他們能夠坐着現在的官位,完全是因爲唐軍沒有出兵攻打他們。如果他們旗幟鮮明地反對新登基的嘉慶,恐怕立即就有兵禍。反正現在朝廷還是朝廷,皇帝雖然換了,但那也算是先帝爺正經的子嗣,甭管新君跟唐人現在是什麼關係,起碼他們這些官員是沒有能耐進行任何反對的。
然後,第一個最大級別表示擁戴嘉慶的官員是山西巡撫巴延三。這一位本身就沒有太多能耐,典型的奴才性子,現在又沒有乾隆了,他想要找別人表忠心也沒辦法。況且混元教現在在晉南聲勢浩大,官軍屢戰屢敗,他已經吃不消,正好靠着對新君的擁立,好求得援兵解了他現在的危局。至少,巴延三絕對不可能從任何別的地方找到援兵了,只能靠新朝廷了。
嘉慶得知巴延三擁立之後,心花怒放,立即封巴延三爲子爵,並且許諾,混元教平定之後,直接提拔巴延三爲都察院國卿,直入內閣。至於巴延三的求援,嘉慶沒有什麼太多辦法,他只能先行撥了一批軍費,送了一批糧草和軍備去山西。武衛軍尚未練成,而唐軍暫時沒有計劃深入晉南去作戰,嘉慶只能告知巴延三,再等一個月朝廷才能派兵到山西去。
然而,嘉慶剛高興了沒多久,就有人讓他氣得砸東西了。山東巡撫國泰,在接到他的詔書之後,直接將其撕毀,怒斥嘉慶枉爲人子、枉爲人臣,苟存於唐人之下,賣國害民。國泰號稱已起精兵十萬,準備入京勤王,廢僞帝,迎真龍。嘉慶一氣之下,將原本都已經封了爵位的文綬,也就是國泰他親爹給囚禁起來了。結果國泰更加起勁,號稱什麼忠孝難兩全,爲了大清國勢要與嘉慶的僞朝一戰。
嘉慶氣得七竅生煙,立即找來了首相袁守侗,讓他親自帶話去內城的大唐遠總指,求白南出兵幫他教訓國泰這個逆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