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 紐芬蘭海戰(上)

英國皇家海軍派往北美的艦隊中,主力艦的數量其實還比美國海軍少一艘。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美國人畢竟積累了二十年的時間,而英國則在受技術出口限制的情況下還打輸了海戰,沉了不少船。

皇家海軍五艘主力艦,除去已經明顯落後了的君權號戰列艦,一艘自建的無畏號和三艘柏勒羅豐級都是戰鬥力十分強的。這四艘戰列艦噸位都在二萬噸以上,無畏號慢一些,只有19節,三艘柏勒羅豐級都能跑到21節的速度。君權號則是一艘鐵甲艦,噸位只有四艘戰列艦的一半,好歹改裝了新的動力,勉強能跑到16節的速度。

戰艦速度脫節這個問題同樣困擾着美國海軍,美國海軍中不輸無畏號和柏勒羅豐級的康涅狄格級,也是21節的速度,可是其餘幾艘艦就慢了,他們的奇沙治級,跟皇家海軍的君權級差不了太多,都是包着鐵皮的鐵甲艦。

兩支艦隊的主力艦在總噸位上是差不多的,相對來說,皇家海軍佔優。比較巡洋編隊和護衛編隊,美國海軍本土作戰,規模就略大一些了。但是巡洋艦質量和數量上,又是皇家海軍佔優。英國皇家海軍的畢竟是有着上百年海軍底蘊的老牌強國,美國就算開着掛,也還是有一段差距的。

皇家海軍特混編隊裡面編制有巡洋艦14艘,其中最輕的巡洋艦噸位4700多噸,最重的9300噸,三分之一是裝備有203毫米艦炮的重巡洋艦。

單純比較艦隊規模,並不能真正得出實際的戰力,皇家海軍氣勢洶洶,就是盯着美國海軍去找決戰的。英國人不打算使用任何的花招,他們認爲必須在海面上用正面地交鋒,讓世人重新正視皇家海軍的力量。

皇家海軍雖然尋求決戰,但卻一點都沒有馬虎大意,相反他們格外仔細地在覈實每一個情報,做出最理智的選擇。皇家海軍的艦隊司令正是納爾遜,這也是他第一次帶領皇家海軍這麼大規模的艦隊參戰,作爲天生的海軍將才,納爾遜沉着冷靜。他研究了之前皇家海軍的失敗,美國人取巧利用了轟炸機打亂了皇家海軍的陣腳。不過納爾遜明白,那些轟炸機的航程有限,特別是美國人根本也沒有多少架,只要保持他的艦隊的機動,這些轟炸機就對他的艦隊沒有什麼威脅造成。

納爾遜也同樣重視對飛機的使用,英國的巡洋艦有一部分是帶水上飛機的,能夠對大範圍海域進行偵察。同時納爾遜還帶來了不少護衛艦。皇家海軍的護衛艦在設計上就跟大唐和美國的護衛艦不太一樣。這些護衛艦被認定爲消耗品,他們噸位不大,幾百噸到一千噸,防禦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卻裝備着十聯裝的魚雷發射管和射速驚人的速射炮。特別是這些護衛艦的速度可以達到29節,也是英國皇家海軍中速度最快的船。

這些護衛艦的主要作用是,發動快速突襲,爲己方的主力艦擋槍眼,擁有一定的偵察能力。可惜這種定位下的護衛艦遠洋能力並不好,問題也不少。但英國人可以每年造好幾艘,也迅速地充實起了自己的艦隊。

在戰役之前,納爾遜的水上偵察機首先在紐芬蘭島以東七十多海里的位置發現了美國海軍的巡洋編隊,二艘巡洋艦和四艘護衛艦。可是納爾遜並沒有直接撲上去,反而命令偵察機繼續擴大搜索範圍,又派遣了快速護衛艦過去。

事實證明,納爾遜的謹慎是必要的。因爲這支巡洋編隊是美國海軍扔出來給英國人的誘餌。一旦英國人咬鉤,那麼這支速度很快的巡洋編隊,就會將皇家海軍誘入自己的伏擊海域,提前擺好陣勢的美國海軍將會用炮彈招呼英國人。

美國人則因爲納爾遜沒有咬鉤而變得比較焦躁,他們的水上偵察機也在擴大偵察範圍,但仍未發現皇家海軍的主力所在。反而,美國海軍令作爲誘餌的巡洋編隊,追擊那艘噸位只有700噸左右的雷擊護衛艦。

可是,這艘雷擊護衛艦根本沒跑,就當美國海軍以爲敵人嚇尿了的時候,碧藍的海水中突然出現了幾道白線,巨大的爆炸聲響起,水花迸濺,美國海軍巡洋艦連中兩枚魚雷,大量進水!

可是美國人好好地盯着那艘輕型護衛艦,沒有看到她做出任何的攻擊動作。

直到這時候,美國海軍才如夢方醒,這是潛艇。

納爾遜派出的偵察力量根本不僅是一艘護衛艦,在水面下他還佈置了總共四艘潛水艇。英國人造潛艇的技術並不成熟,相比大唐的潛艇差了不少,可是英國人還是憑藉自己的操船技術,愣是把幾艘小潛艇開到了紐芬蘭的海域,並且成功地伏擊了美國的巡洋艦。

最後連輕型護衛艦也發出了魚雷,兩艘美國巡洋艦和一艘護衛艦都在這場突然襲擊中被擊沉。

美國海軍開局不利,損失了兩艘重要的巡洋艦,而卻沒有對敵人造成任何損傷。更大的麻煩是,英國人已經知道了他們的主力艦隊在哪兒,但美國人卻尚沒有掌握對方的行蹤。

爲了抓到對手,美國人希望用水上飛機跟蹤對方的水上飛機,因爲對方的水上飛機一定會返航的。同時美國海軍動用一切可能動用的手段擴大搜索範圍,另外加緊進行反潛。畢竟這時候的潛艇在水下活動的時間其實極其有限,而且速度很慢,剛纔英國潛艇攻擊之後,以其不超過4節的航速,根本不可能跑太遠。而過一會兒這些潛艇就必須上浮換氣,美國人不清楚英國潛艇的設計指標,實際上英國人的小潛艇在水下最長活動時間甚至不超過6小時。二大唐最新入役的海豚級潛艇,已經能在水下持續潛行72個小時了。

美國海軍並沒有多少反潛戰的經驗,但他們清楚不把這幾艘小魚抓出來,他們可能會在戰鬥中變成最危險的鯊魚。

261 古北口623 龍驤149 波士頓攻城戰173 拿騷之戰650 炮兵指揮官820 特殊組織(番外)071 澄清435 南亞692 美國商人(上)111 最終抵達423 一七八八(中)957 沙俄已殺651 困難與克服困難403 治中南281 兵源849 唐人紐約393 吞武裡之戰(九)491 脅迫628 事變再演?320 收買313 新戰區新裝備765 行程625 撤之已晚667 真正圖謀(上)325 聖女827 新聞輸出793 新局228 路況150 波士頓海戰241 擒龍(十)827 新聞輸出948 遊牧民640 梅斯戰役(下)587 移民之議(上)728 意大利統一001 迷途725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中)096 風變218 穿越衆百態790 西逃路(中)347 江南(九)859 噴氣式226 大沽口之戰(中)684 再戰英吉利(中)178 海軍雄心(下)114 揉圓搓扁的命617 威脅與妥協497 治理墨西哥020 剿滅371 妥協的英國人540出口增長130 蘭芳460 西海岸戰區(上)327 幕府之使554音樂家778 拳亂(四)949 察裡津戰役799 要挾100 杜鵑計劃(下)887 接替者890 卸職428 武毅軍出戰037 返國694 橫貫線477 大崩潰623 龍驤楔子886 核190 天花危機(中)115 人非943 導彈戰657 婦女運動626 反擊888 願景775 拳亂(一)957 沙俄已殺913 低地戰役(五)677 軍國894 思維040 訪問團656 大采購030 出使026 大唐045 攻打聖迭戈280 應對天地會703 華沙會戰(一):緊缺的彈藥496 墨西哥特區466 遁走173 拿騷之戰774 引咎347 江南(九)664 獅子號490 馬尼拉灣海戰(下)940 大轟炸845 三八艦隊815 宗族瓦解(下)271 晉南286 守關不出749 波斯125 吉普VS甲殼蟲
261 古北口623 龍驤149 波士頓攻城戰173 拿騷之戰650 炮兵指揮官820 特殊組織(番外)071 澄清435 南亞692 美國商人(上)111 最終抵達423 一七八八(中)957 沙俄已殺651 困難與克服困難403 治中南281 兵源849 唐人紐約393 吞武裡之戰(九)491 脅迫628 事變再演?320 收買313 新戰區新裝備765 行程625 撤之已晚667 真正圖謀(上)325 聖女827 新聞輸出793 新局228 路況150 波士頓海戰241 擒龍(十)827 新聞輸出948 遊牧民640 梅斯戰役(下)587 移民之議(上)728 意大利統一001 迷途725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中)096 風變218 穿越衆百態790 西逃路(中)347 江南(九)859 噴氣式226 大沽口之戰(中)684 再戰英吉利(中)178 海軍雄心(下)114 揉圓搓扁的命617 威脅與妥協497 治理墨西哥020 剿滅371 妥協的英國人540出口增長130 蘭芳460 西海岸戰區(上)327 幕府之使554音樂家778 拳亂(四)949 察裡津戰役799 要挾100 杜鵑計劃(下)887 接替者890 卸職428 武毅軍出戰037 返國694 橫貫線477 大崩潰623 龍驤楔子886 核190 天花危機(中)115 人非943 導彈戰657 婦女運動626 反擊888 願景775 拳亂(一)957 沙俄已殺913 低地戰役(五)677 軍國894 思維040 訪問團656 大采購030 出使026 大唐045 攻打聖迭戈280 應對天地會703 華沙會戰(一):緊缺的彈藥496 墨西哥特區466 遁走173 拿騷之戰774 引咎347 江南(九)664 獅子號490 馬尼拉灣海戰(下)940 大轟炸845 三八艦隊815 宗族瓦解(下)271 晉南286 守關不出749 波斯125 吉普VS甲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