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1 萊比錫戰役(三)

同樣被布呂歇爾部署在易北河防線上的還有國際縱隊的兩個大隊。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主義戰士們組成的國際縱隊,規模在一個旅左右,五千多人,其中唐人佔了一大半,不過其中卻甚少唐軍的正規軍,即便有也更多是退役之後加入國際縱隊的志願者。國際縱隊的編制是縱隊-大隊-中隊和小隊的編制,由於規模不大,所以縱隊相當於旅,大隊爲加強營,人員在600-800人;中隊實際等於連,有一百多人,有些中隊也經過了加強;小隊則等於排,基本都是三十多人的編制。

兩個部署在易北河防線的國際縱隊大隊,人數在1500人左右,這使得德軍在易北河防線擁有七千多人近八千人的兵力了。當然這個加強也只能算是聊勝於無,因爲普軍在另一面的實力也得到了加強,薩克森將約一萬殘軍置於了普軍元帥卡爾一世的統領之下,使得對面也擁有了四萬多人的兵力,也就是說卡爾一世統帥的部隊是德軍防禦力量的六倍到七倍之間。

經過多日的行軍,普軍的前鋒部隊已經抵達了易北河沿岸,卡爾一世臨河而望,聽取着偵察的報告。

“叛軍在一週之前已經全面控制了易北河的西岸,並且組織了當地的暴民,強行破壞了八十公里寬幅內,河道上面所有的橋樑。叛軍擁有不少的起爆物,所以這一點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難度。我軍如果要進行渡河的話,必須臨時搭設浮橋。”

易北河的水流並不算是湍急,舟橋作業的難度並不算高,但是卡爾一世仍舊比較憂慮,對面的德軍指揮官的名字雖然他聽都沒有聽過,但是明顯不是易與之輩。德軍在整條防線上打造了數個據點,能夠做到攻守相望,雖然卡爾一世可以選擇在整條河段的任意一點搶渡,但德軍都能夠迅速反應然後做出反制措施。更何況,在隨便一個位置渡河只是純理論上的情況,進行舟橋作業的話,普軍需要考慮地質、河流寬度等多方面的問題。卡爾一世一直留心軍事科技上的進步,即便是很多東西普軍並沒有裝備,但是他卻有所耳聞。

讓他十分眼饞而又擔憂的一件東西,就是產自大唐的步兵電臺。此時在歐洲唐人掌握無線電通訊已經不是一件秘密了,然而唐人並沒有向歐洲國家開放無線電的技術,只向歐洲國家出售有線電報。卡爾一世早已聽說,在唐軍的部隊中,基層部隊是普遍裝備步兵電臺的,這使得步兵單位之間進行協同作戰的能力大大提高。

普軍如果攻擊易北河上的一點,那麼負責防禦的德軍很快就能在短時間內招引大量的友軍前來支援,這種能力讓卡爾一世還是十分忌憚的。

不過,深沉老辣的卡爾一世畢竟帶兵多年,雖然對於德軍還有一定顧忌,但是卻極爲盡職專業,會打好自己指揮的每一場戰鬥。在帶領先鋒部隊抵達之後,卡爾一世立即着手安排數個步兵團,發起搶渡作戰。

普軍在初次作戰中並未嘗試在寬度在1-2哩的易北河上建設浮橋,這顯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即便易北河的水文條件比較好,流速並不快,但要完成一條上千米長的浮橋,對於在這方面並沒有多少特長的普軍來說難度很大。所以普軍能夠利用的只有易北河上的一部分渡口。德軍當然不傻,在他們進駐易北河之前,就已經破壞了河對岸的所有渡口,這個行動得到了當地居民的廣泛支持。甚至一些以擺渡爲生的從業者,也積極地支持德軍的行動,親手將自己的渡口和船隻焚燬了。

這也使得普軍在準備發動進攻的時候,面臨了一個十分尷尬的情況,那就是他們難以在河面上架設浮橋,同時又缺少渡口和船隻進行渡河。一條易北河就這樣將普軍生生地阻攔在了東岸,上萬的普軍只能吹鬍子瞪眼。

卡爾一世下令他的士兵們開始伐木建造簡易的舟船,用於渡河。原本卡爾一世還想徵召當地的農民和船工們進行協助,可是在普軍抵達之前,當地大部分人都已經逃離了這一地區,德軍將這些民衆帶到了河西岸,完成了一次堅壁清野,這使得卡爾一世的普軍部隊很難在河東岸得到補給,也不能利用當地的人力爲他們服務。就連打造舟船這樣的事情,都得讓普魯士的士兵自己去做。爲了避免出現麻煩,普軍的造船行動十分低調,儘量不被德軍發現。

不過,卡爾一世還是低估了德軍的能力,德軍在整條防線上兵力雖然不足,但是卻有大量的革命羣衆的支持與幫助,大量的革命羣衆就在河岸邊上,潛藏着進行偵察。普軍的造船行動沒有逃出羣衆們的眼睛,並迅速彙報給了前線坐鎮的尤利烏斯將軍。

尤利烏斯在得知這一情況之後,立即做出了反應。他調動了德軍第三師108團的炮兵營,也是裝備了原唐軍使用的105毫米榴彈炮的炮兵部隊,在普軍的造船地點對岸建成了炮兵陣地,18門榴彈炮立即開始對普軍造船地點進行轟擊。

突如其來的炮擊打懵了普軍,士兵們不得不放下各種木料和已經半成品的船隻後撤。卡爾一世希望普軍的炮兵能夠對德軍炮兵進行反擊,但是卻被告知他們無法做到,因爲隔着河對射的情況下,平均射程只在三四公里的普軍炮兵,根本是射不到在西岸距河岸三公里位置上設置炮兵陣地的德軍炮兵的。而且如果他們要在東岸設置炮兵陣地的話,那麼也直接在德軍炮兵的火炮籠罩之下,必然難以作業並造成損失。

卡爾一世也並沒有想到德軍的反應如此迅速,而且良好地利用了射程和火力的優勢,破壞了普軍的造船行動。整個炮兵坐鎮的射程半徑內,普軍難以立足,被德軍形成了真空。

493 失親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839 巧舌如簧313 新戰區新裝備727 瓜分瑞士192 陰暗面783 拳亂(九)733 進展神速390 吞武裡之戰(六)533 票選749 波斯291 皇子711 華沙會戰(九):兇殘!哥薩克126 閃電快馬279 戰事總結145 接近紐約560 國際縱隊的小戰士372 不列顛買買買820 特殊組織(番外)163 大唐遠征軍準備出征(下)281 兵源884 海軍競賽424 一七八八(下)766 練拳311 西海岸三州844 方案127 關於一夫多妻和生育的歪理383 連長559 統一計劃374 上海的生意(上)350 紅顏醉(一)392 吞武裡之戰(下)285 山海關887 接替者616 抵賴939 大空襲伊始942 火箭軍035 順利和不順利的貿易281 兵源783 拳亂(九)331 獻計363 殖民大洋洲329 攻打仙台403 治中南558 第一國際大會(下)022 譁衆取寵860 大山之中187 禁鳥槍769 孫先生224 登州水師177 海軍雄心(上)725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中)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315 購地958 德意志之死900 烏克蘭026 大唐235 擒龍(四)875 空襲莫斯科414 坑911 低地戰役(三)956 大毀滅者(下)724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上)922 大徵兵795 武昌546擔憂614 盛怒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338 知識229 喜聞樂見帶路黨729 英國決心347 江南(九)316 德意志傭兵578 萊比錫戰役(十)220 老艦重登332 火力支援艦720 華沙會戰(十八):空襲875 空襲莫斯科441 入境673 初戰英吉利(中)838 青年說799 要挾455 炸藥833 加拿大民兵368 東南亞海外領367 婆羅洲戰爭(下)241 擒龍(十)789 西逃路(上)668 真正圖謀(中)901 橙色革命(上)883 大和479 墨西哥城之戰(上)952 法國戰役775 拳亂(一)549所求744 除盜915 低地戰役(七)100 杜鵑計劃(下)285 山海關135 擒拿
493 失親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839 巧舌如簧313 新戰區新裝備727 瓜分瑞士192 陰暗面783 拳亂(九)733 進展神速390 吞武裡之戰(六)533 票選749 波斯291 皇子711 華沙會戰(九):兇殘!哥薩克126 閃電快馬279 戰事總結145 接近紐約560 國際縱隊的小戰士372 不列顛買買買820 特殊組織(番外)163 大唐遠征軍準備出征(下)281 兵源884 海軍競賽424 一七八八(下)766 練拳311 西海岸三州844 方案127 關於一夫多妻和生育的歪理383 連長559 統一計劃374 上海的生意(上)350 紅顏醉(一)392 吞武裡之戰(下)285 山海關887 接替者616 抵賴939 大空襲伊始942 火箭軍035 順利和不順利的貿易281 兵源783 拳亂(九)331 獻計363 殖民大洋洲329 攻打仙台403 治中南558 第一國際大會(下)022 譁衆取寵860 大山之中187 禁鳥槍769 孫先生224 登州水師177 海軍雄心(上)725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中)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315 購地958 德意志之死900 烏克蘭026 大唐235 擒龍(四)875 空襲莫斯科414 坑911 低地戰役(三)956 大毀滅者(下)724 國際金融和貿易體系(上)922 大徵兵795 武昌546擔憂614 盛怒872 伊斯坦布爾危機338 知識229 喜聞樂見帶路黨729 英國決心347 江南(九)316 德意志傭兵578 萊比錫戰役(十)220 老艦重登332 火力支援艦720 華沙會戰(十八):空襲875 空襲莫斯科441 入境673 初戰英吉利(中)838 青年說799 要挾455 炸藥833 加拿大民兵368 東南亞海外領367 婆羅洲戰爭(下)241 擒龍(十)789 西逃路(上)668 真正圖謀(中)901 橙色革命(上)883 大和479 墨西哥城之戰(上)952 法國戰役775 拳亂(一)549所求744 除盜915 低地戰役(七)100 杜鵑計劃(下)285 山海關135 擒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