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北庭

朱慈覺得自己還是很仁慈的。

反正都是當奴隸的人了,那玩意這輩子估計也很難用的到。

割掉之後,荷爾蒙分泌少了,火氣也自然就沒了。

太監?恩,不知道有沒有,反正朱慈還真沒聽說過太監造反的先例。

當聖令傳達下去之後。

一個個蒙古人,被割去了蛋蛋,丟到集中營裡之後,那樣子就跟被去了勢的夜貓一樣……望着漏風的房頂……生無可戀。

去勢有風險,割卵需謹慎。

必不可少的出現了一些感染而死的人,不過還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

朝廷容下的蒙古人大量的被閹割,同時民間的蒙古奴隸主也紛紛效仿。

倒不是因爲無腦的擁護朝廷政策。

只不過是,沒雞雞的蒙古人交易價格再次提升了10個百分點。

利益驅使罷了。

高昂的奴隸價格,衍生出的不僅僅是北方捕奴隊的盛行。

同時還有一些漢人未雨綢繆的組織了奴隸養殖場,挑選身材健壯,賣相比較好的蒙古人,配種生養蒙古人,以便將來賣個價錢。

奴隸買賣這條產業鏈,在一出現,就必定代表着罪惡和黑暗。

不過,誰會關心韃子的死活呢。

捕奴隊肆虐的南部草原,基本已經被漢人清理出了一片蒙古人難以踏足的區域。

駐守在長城以南的九邊重地,基本和大明的腹地,沒有太大區別。

其他的不敢說,至少留守於九邊的衛所明軍,已經不需要提心吊膽,沒人會擔心蒙古人會突然來劫掠。

這就是和以前最大的區別。

王家彥受命,去草原調研。

研究在草原建立統屬的可能性。

在深入瞭解之後,返回京城向朱慈彙報工作。

“長城以北五百里之內,再無蒙古人的聚落,他們大多遷移向北,投奔了喀爾喀蒙古的三大汗,爲了抓捕奴隸,出邊的漢人,形成了錯綜複雜的勢力,並且大多建有小型的聚落,劃分地盤。”

“由於可抓的奴隸越來越少,而北去的漢人越來越多,爲了爭奪地盤,爭搶奴隸,那些漢人捕奴者之間,也多發生大大小小的矛盾。”

“臣北去這兩個月,也和一些漢人的捕奴統領接觸過,他們大多希望朝廷能管轄這片區域,並且建城立塞,以便他們能夠及時得到補給,向更遠的地方,尋找蒙古人……”

王家彥已經是軍方的人了。

早在崇禎時期,就已經體現出了他一定的能力。

除了文官武將之外,還有一種人是朝廷最需要的人。

文武官。

指的就是,內能安邦定國,外能驅逐韃虜。

這樣的人,無論在哪裡都吃的開。

不過,也非常難得。

最爲bug的要數王陽明大神了,還有孫承宗,這種就是次一等的文武官。

王家彥也算是文武官,不過逼格要低上一些。

但對朱慈來說,也用的很舒服。

“臣已經匯同內閣,和範景文範首輔商議過此事,臣等覺得,此時應當在草原上修築城塞,建立統屬。”

王家彥說着,遞上了奏章。

奏章中,關於如何在北邊建立統治的方案,規劃都已經擬定完畢。

包括修築城塞的地點選擇。

包括統治區域的劃分,和府司的職權範圍,設定的官職,以及填補的官僚人選,都已經非常完善的制定完畢。

這就對了嘛,朱慈又不是計算機,什麼事情都需要自己來考慮。

那也只能活脫脫的累死。

方案,很完全。

朱慈基本完全贊同,沒有太多需要修改的地方。

只是這政區的稱呼,讓朱慈不敢苟同。

北庭都司。

所謂的都司,和漢唐時的都護府的存在比較類似。

都是中原王朝對於少數民族管轄的一種政治措施。

最有名的是明初時的奴兒干都司。

那是整個東北的統治中心。

不過在英宗年間,徹底廢棄。

都司本身相比於布政司的統治力就弱上幾分。

稍微有些風吹草動,就容易廢棄崩潰。

向北挺進的步伐,不能慢下來。

最終要將踏足的區域,變成布政司,才能永久穩固。

在奏章上的北庭都司上畫了個圈,批註爲北庭承宣佈政司後,當即交還給了王家彥。

紅色的圈很醒目。

王家彥一眼就看到了,那北庭承宣佈政司的大字,讓王家彥不禁瞳孔一縮。

字裡行間,就已經能看出吾皇的霸氣之處。

“吾皇聖明!”

王家彥叩首領旨。

北庭布政司順次建立了起來。

雖然草原上的漢人,還沒有內地人數密集。

但該有的行政劃分,也有模有樣的畫了出來。

北庭,初轄三府十二州,六十三縣……

呃,或許你會覺得很扯,畢竟新佔的草原,立足未穩,人口面積都不大,怎麼可能劃分出這麼多的州縣?

但如果考慮到,內閣和軍部那羣無恥之徒,秉承着無恥皇帝的意思。

讓北庭把喀爾喀蒙古(現外蒙古)那些還沒法直接佔領的地盤都先一步強行划進了大明版圖。

設置出這麼多的府縣……似乎也可以理解了。

就是不知道喀爾喀蒙古的三汗看到了軍部新版校覈的大明北庭區劃圖,會不會召見大明使者,發出嚴正交涉和抗議?

……

南部草原成了漢人的遊樂場。

在此建立政府,沒有任何阻礙。

原察哈浩特的蒙古王廷,已經人去樓空。

北庭布政司的治所便設立在此地。

第一任總督便是王家彥。

五六十歲的他,還是正當壯年。

從李自成危機以來,一步步看着大明蒸蒸日上的感覺,還是很愜意的。

不過他這個總督,做的並不踏實。

北庭雖然說是承宣佈政司。

實際上很難和漢地的布政司相提並論。

最主要的是,這裡的人還是太過於稀少,荒涼。

王家彥能做的就是,帶着來察哈爾府居住的漢人,依靠着大量的奴隸,逐步把北庭這一大塊地方建設起來。

幸運的是。

北庭的狀況比想象的要理想許多。

那些捕奴隊的漢人,在目前來看還是很聽話的。

在王家彥以北庭總督的身份,立足於察哈爾府後,他們捕奴隊之間的矛盾,也在王家彥的努力下,調解掉了。

而察哈爾附近的礦脈被發現後,似乎也能成爲北庭經濟來源的另一個重要增長點。

第四百九十六章 迷路第三百七十一章 佯攻第四百七十八章 消耗第四百三十一章 喪心病狂的閻應元第四百三十九章 舉棋不定第十二章 京城誅奸侫(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南第二百五十九章 痛苦的多爾袞第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賣隊友的濟爾哈朗第七十二章 吳三桂第四百三十六章 張煌言又不安分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京內外第四百零八章 石柱保衛戰(上)第二十五章 最後的清剿(二)第一百零六章 斗轉星移第四百一十八章 無下限的張獻忠第二十八章 最後的清剿(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計取雲南(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革陣列第四百九十九章 回家第三百一十六章 蓄勢待發第三百一十一章 準備背鍋的文臣第四百零六章 孤注一擲的張獻忠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煌言殺降計(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和談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家彥的家務事第三百零二章 有些迷茫的方以智第三百九十四章 向着草原奔跑第一百三十七章 明骨第一百七十八章 似乎會發生有意思的事情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休止的問題(3/3)第一百七十一章 兵臨廣寧城(2/3)第四百五十章 詭異的消息第三百二十一章 逆轉第三十四章 天下之牛耳(三)第四百五十九章 獅子大開口第六十一章 全力生產(五)第四百九十八章 輕鬆搞定第七十三章 亡命天使第四百六十章 尼布楚條約第一百八十九章 陷入絕境的北京城第三百三十八章 有傷天和第三百四十三章 被滅殺的二十萬降軍。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從天意第五十三章 政事決議(一)第九十一章 保衛前的安排第四百九十八章 輕鬆搞定第九十五章 頭戴綠沿帽第四百零七章 生死存亡的石柱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南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陣(首更試水,求首訂)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心思第一百一十二章 李自成逃跑記第六十一章 全力生產(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逆轉第四百七十五章 很不甘心的夏完淳第四十五章 收民心(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烈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心(2/3)第十五章 京城誅奸侫(四)第八章 激情演說(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太祖保佑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國來朝第二百六十二章 和談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不血刃第七十六章 高山流水第二百五十六章 明軍動靜第二百二十一章 幹他丫的棒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前線第一百七十六章 猥瑣的歌謠第八十四章 沙河之畔第三百五十七章 號角第一百零九章 吃雞第二百六十三章 下馬威第三百零六章 黃得功的野望第二十三章 京城誅奸侫(十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出嫁第二百六十九章 更讓人恐懼的動作第三百六十一章 硬仗第三百五十七章 號角第二百零一章 柳如是第三百零三章 軍權革新第二十三章 京城誅奸侫(十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定策山東第十七章 京城誅奸侫(六)第一百二十九章 來自山海關第四百二十四章 西軍殘黨第三百一十九章 危局第一百章 受寵若驚的劉宗敏第三百七十三章 進一步的計劃第二百零九章 現在該怎麼辦?在線等!急!第十七章 京城誅奸侫(六)第三百六十七章 望眼欲穿第一百二十二章 邪教第七十八章 心戰第六十二章 練兵(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張獻忠的結局第九十八章 三月十八第二百七十二章 可不可以來點創新第三百五十五章 西軍動作
第四百九十六章 迷路第三百七十一章 佯攻第四百七十八章 消耗第四百三十一章 喪心病狂的閻應元第四百三十九章 舉棋不定第十二章 京城誅奸侫(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南第二百五十九章 痛苦的多爾袞第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賣隊友的濟爾哈朗第七十二章 吳三桂第四百三十六章 張煌言又不安分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京內外第四百零八章 石柱保衛戰(上)第二十五章 最後的清剿(二)第一百零六章 斗轉星移第四百一十八章 無下限的張獻忠第二十八章 最後的清剿(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計取雲南(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革陣列第四百九十九章 回家第三百一十六章 蓄勢待發第三百一十一章 準備背鍋的文臣第四百零六章 孤注一擲的張獻忠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煌言殺降計(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和談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家彥的家務事第三百零二章 有些迷茫的方以智第三百九十四章 向着草原奔跑第一百三十七章 明骨第一百七十八章 似乎會發生有意思的事情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休止的問題(3/3)第一百七十一章 兵臨廣寧城(2/3)第四百五十章 詭異的消息第三百二十一章 逆轉第三十四章 天下之牛耳(三)第四百五十九章 獅子大開口第六十一章 全力生產(五)第四百九十八章 輕鬆搞定第七十三章 亡命天使第四百六十章 尼布楚條約第一百八十九章 陷入絕境的北京城第三百三十八章 有傷天和第三百四十三章 被滅殺的二十萬降軍。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從天意第五十三章 政事決議(一)第九十一章 保衛前的安排第四百九十八章 輕鬆搞定第九十五章 頭戴綠沿帽第四百零七章 生死存亡的石柱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南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陣(首更試水,求首訂)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心思第一百一十二章 李自成逃跑記第六十一章 全力生產(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逆轉第四百七十五章 很不甘心的夏完淳第四十五章 收民心(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慘烈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心(2/3)第十五章 京城誅奸侫(四)第八章 激情演說(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太祖保佑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國來朝第二百六十二章 和談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不血刃第七十六章 高山流水第二百五十六章 明軍動靜第二百二十一章 幹他丫的棒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前線第一百七十六章 猥瑣的歌謠第八十四章 沙河之畔第三百五十七章 號角第一百零九章 吃雞第二百六十三章 下馬威第三百零六章 黃得功的野望第二十三章 京城誅奸侫(十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出嫁第二百六十九章 更讓人恐懼的動作第三百六十一章 硬仗第三百五十七章 號角第二百零一章 柳如是第三百零三章 軍權革新第二十三章 京城誅奸侫(十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定策山東第十七章 京城誅奸侫(六)第一百二十九章 來自山海關第四百二十四章 西軍殘黨第三百一十九章 危局第一百章 受寵若驚的劉宗敏第三百七十三章 進一步的計劃第二百零九章 現在該怎麼辦?在線等!急!第十七章 京城誅奸侫(六)第三百六十七章 望眼欲穿第一百二十二章 邪教第七十八章 心戰第六十二章 練兵(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張獻忠的結局第九十八章 三月十八第二百七十二章 可不可以來點創新第三百五十五章 西軍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