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0158【加入炭行】

bookmark

回到家中,朱銘沒打算再做實驗。

他發現如果降低沙土配比,加入木炭粉和鋸末,能讓蜂窩煤更易燃。如果鋸末輕微碳化,蜂窩煤就更好燒了。

但考慮到成本,通通放棄。

直接來簡單粗暴的更好,煤加泥土一樣能燒。還要什麼木炭粉?還要什麼鋸末?

煤80%,泥20%,這是最佳比例,燒得久也容易點燃。

泥土沒有別的選擇,開封附近多爲黃壤土。而且,並非適合做蜂窩煤的黏性黃壤土,是那種黏性稍弱的沙質黃壤土。只能說,可以用。

“相公,家裡有客人等你,正在聽陳先生講學。”白勝接過繮繩,牽着馬兒進去。

朱銘問道:“士子?”

白勝說道:“姓車,自稱是炭行行首。我把家裡的炭爐和炭球,全都搬屋裡藏起來了,沒讓他看見。”

“做得好。”朱銘誇讚道。

白崇彥和閔子順,依舊在看書備考,關試已確定在下月初二舉行。

朱銘得罪了蔡京,蔡黨又掌控吏部。

即便他們考試合格,估計也會遭受打壓,扔去窮鄉僻壤幾年別想挪窩。

朱銘必然連累朋友,也不知該如何安慰。

卻見陳淵坐在廊下,給一個商人講道:“石炭司與官辦場,違背了方矩之論。你們炭行難以畫方,只得尋求罷市,這是對的,無可厚非。”

商人高興道:“在學問上,俺們也佔理?”

陳淵點頭:“自然佔理。天道無非人道,仁者愛人,商賈也是人,朝廷當以仁政待之。”

商人問道:“可那些相公們,卻說商賈是奸猾之徒,朝廷也說咱是工商雜類。”

陳淵反問:“商賈之中,多奸猾之輩,難道不是真的嗎?”

商人對此無法辯駁,因爲這屬於事實,只能比爛道:“商賈多奸猾,難道讀書人就不奸猾?朝堂上那些相公,有幾個不奸猾的?”

陳淵說道:“若想不被鄙夷,商賈應當生財有道。須謹記,是生纔有道,非生財有術。道與術,道爲先,術在後。君乃炭行行首,若無官府盤剝,爾等就不會囤積居奇、哄擡市價嗎?”

商人說道:“自然不會,炭行也是有規矩的。”

陳淵微笑:“既如此虛僞,閣下也不必聽我廢話了。告辭。”

“先生莫走,”商人連忙攔住,“俺喜歡聽先生講大道理。”

陳淵說道:“商賈的壞名聲,並非讀書人強加的,而是千百年來,你們自己給自己戴的帽子。汝可知,南方有儒商?”

商人搖頭:“不知。”

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以及讀書人的泛濫,從北宋中期開始,就有越來越多的落榜士子經商。

其中一部分,將儒道與商道結合,自稱爲“儒商”。他們奉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將儒家“義利之辨”融入商業活動,不管私底下如何,至少表面上無可指摘。

而王安石的新學,對“儒商”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

陳淵說道:“儒家有義利,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是《論語》裡的句子,閣下想必早就讀過。但君子可以言利嗎?可也。君子當以義理財……”

以義理財,是王安石的觀點。

最近一段時間,爲了能在京城講學,陳淵重新翻開王安石的文章。

以前他讀王安石,帶着批判的眼光,純以洛學門人的角度出發。

如今再讀王安石,則以吸收爲目的,摘取新學的可用內容,把“道用學”包裝成新學拿去推廣。

讀書角度不同,觀感就大不一樣。

陳淵發現,王安石的義利之辨,大部分可以給道用論做註腳。

要談義利,先談人性。

王安石推翻了孟子、荀子等人的觀點,直追孔子的“性相近,習相遠”。他認爲天性無所謂善惡,既不善,也不惡,純靠後天學習。

繼而,又說義與利並不對立,而是可以統一的。

公利便是大義,爲國理財談的是利,其結果卻是義。還說“一部《周禮》,理財居其半,周公豈爲利哉?”

又說楊朱只知利己是不義,墨子只知利人是不仁,利人利己相結合纔是仁義。

陳淵最近還在繼續寫文章,“義利篇”就快寫完了,大量引用王安石的觀點。

但有一樣,陳淵不支持王安石。

他認爲“義在利之先”,而王安石認爲“利在義之先”。

王安石太過激進,說人有常性、長壽、常產,又不受騷擾盤剝,纔能有良好的道德情操。沒有安定的物質生活,人就不可能有好的道德,沒有好的道德社會就會動亂。

可以簡單的概括爲:窮逼沒資格談義!窮逼別來扯道德!朝廷必須把窮逼變少,再通過道德教化,君子才能變多,社會纔會安穩。

這個觀點,讓陳淵感到極度不適。

君子固窮還講不講?

這位商賈,下午就來拜訪朱銘,一直聽陳淵講了三個小時。

最後他作揖道:“先生真乃大儒,俺有一子,在府學讀書,不知能否拜於先生門下?”

“可以,”陳淵微笑道,“別的商賈子弟,也儘可來求學。”

商人說:“俺是炭行行首,回去便與他們說,讓炭行商賈都送子弟過來拜師。”

商賈看重的當然不是什麼學問,而是一種社會認同。

雖然社會風氣日趨逐利,對商賈也越來越寬容。但底色依舊是歧視,盤剝起來毫無心理負擔,只把商人當成撈錢的工具。

所以纔有徐驤的父親,帶着貨物到汴梁經商,看到進士排隊從東華門走出,感嘆道:“生子當如此。”於是不再做行商,只保留一些店鋪,全心全意培養兒子讀書科舉。

又有納粟買官的牛監簿,每月靠收房租就賺千餘貫,還另有無數財產。卻自嘆“身跡塵賤,難近清貴”,到處拜訪名師、結交名士,瘋狂砸錢招待讀書人,最後捐糧買了一個小官,每天樂滋滋的去打卡上班。不但不貪,還倒貼錢把工作做好。

眼前這個商人,覺得陳淵願意爲商賈說話,陳淵的學問肯定是好的,於是就把兒子送來拜師。

聽到朱銘的腳步聲,陳淵起身說:“探花郎回來了,伱們自去交談。”

商人連忙朝着朱銘作揖:“小民車貴柔,拜見朱學正!”

朱銘微笑說:“車行首請坐。”

車貴柔捧出木盒,扯下紅布,拉開盒蓋:“朱學正仗義直言,爲我等炭商彈劾貪官,竟被官家罰俸兩月。東京炭商皆傾慕之至,略備薄禮,不成敬意。”

盒子裡躺着兩塊金餅,大約價值二百貫。

北宋末年金價極高,一兩金子,至少價值20貫以上,有時甚至能達到30貫。

朱銘瞥了一眼,將黃金推回去:“不必了。”

車貴柔說道:“此非俺一家之禮,乃炭行商賈所共進。”

朱銘也沒說收不收下,轉而問:“此次炭行罷市,打算罷多久?是爲了擡高炭價嗎?”

車貴柔說:“石炭司一邊逼着俺們低價賣炭,一邊禁止外地炭商賣貨給俺們。炭行罷市,不爲擡價,只爲能夠平價進貨。外地炭商也退無可退,只能相約一起罷運。請朱學正,再上疏彈劾石炭司!”

朱銘笑道:“原來這兩塊金子,我還不能白收,須得再幫你們上疏。”

“豈敢,事成之後,還另有謝禮。”車貴柔說道。

朱銘問道:“炭行幾十家商賈,就沒有別的官員幫忙?”

車貴柔感慨道:“三十年前,炭行還算能說上話。後來就日漸衰弱,哪裡還能結交清貴?”

官辦企業擠佔煤炭市場,是從仁宗朝開始的,官員直接下場撈錢,當然比商人孝敬得到的更多。

如今,炭行商賈被搞得財力薄弱,只能買通朱銘這種小官。

而小官敢於上疏言事者,除了朱銘還又有誰?

朱銘說道:“我想開一家石炭鋪子,可以加入炭行嗎?”

車貴柔先是一怔,隨即一喜:“歡迎之至!”

私營煤炭商,不怕官員開店競爭,只怕官辦企業來砸場子。

他們當然樂意接受朱銘,恨不得多拉幾個官員進來,今後更好對付石炭司的盤剝!

朱銘問道:“炭行有什麼規矩嗎?”

車貴柔說道:“不能私自漲價或降價,須得同進同退。若遇官府盤剝,不得私下與官府溝通,也必須同進同退。除此之外,都是些小規矩。”

朱銘說道:“我欲在南薰門外開炭鋪,能否幫忙聯繫外地炭商?”

“包在俺身上!”車貴柔笑道。

東京的煤炭市場足夠大,私營企業的競爭不激烈,真正敵人是那些官辦場。

這麼說吧,無家可歸的東京百姓,只能跑去十多裡外的漕河兩岸搭窩棚。因爲城牆周邊數裡,全都屬於正常聚居區。

《清明上河圖》裡,船隻過橋害怕撞到,被做成動圖非常有名。這個地方,在城外七裡處,依舊非常繁華。

朱銘的煤炭鋪子,只需在城外某個片區,擁有足夠的客戶,就已經能賺到錢了,沒必要跟城內的鋪子搶市場。

朱銘把金子退回去:“錢我就不要了,幫我聯繫運炭商便可。你們罷市鬧大了,我再去上疏彈劾。”

車貴柔由衷佩服道:“都說探花郎清廉如水,俺今日方知不是虛言!”

朱銘又說:“我是官員,按制不能經商,所以炭鋪由親隨經營。我還得罪了開封府尹,不方便出面,煩請閣下幫忙辦理文書。”

車貴柔說:“俺還認識幾個胥吏,這個交給俺便是。”

開店也要執照,炭行幫忙申請最好,否則多半要被故意卡住。

另外,宋代雖有無數官員經商,但法律規定是不準的。朱銘不想被人留下把柄,所以煤炭鋪子的法人,肯定要寫上白勝的名字。

本地炭行罷市,外地炭商罷運。

開封市民瘋狂搶購,但凡有點存款的,都一擔一擔往家裡挑煤。

不到十天時間,官辦場就扛不住了,不僅沒按朝廷的命令降價,反而把煤價給漲到15文以上。

越是漲價,百姓搶購就越起勁。

半個月以後,存貨銷售一空,整個東京陷入煤荒。

石炭司求助於開封府尹,開封府尹帶着官差,強令私營煤炭鋪開門營業。

反正煤價飛漲,這些商人樂於出售。

但很快也賣光存貨,炭行組織起來,老闆們帶着夥計去圍堵蔡京的宅子。

蔡京沒法出門,派人呼叫支援,殿前司帶着禁軍出動。

可那些禁軍士兵,同樣買不到煤炭,一個個到了現場只是看熱鬧。

“反了,都反了,這些奸商!”蔡京大怒,而且還有點害怕。

蔡相公被堵在家裡沒法上班,事情終於鬧得足夠大,甚至有太監跑去報告皇帝。

宋徽宗的第一反應,竟是大笑:“哈哈,甚是有趣。”

隨即大怒:“俺的詔令也不聽,戶部那些人好大的膽子!”

第1052章 1047【遭殃的永遠是百姓】第50章 0048【造反要從娃娃抓起】第758章 0753【塞爾柱來使】第264章 0259【狀元王爺】第1233章 後記八十九拉良家下水,勸風塵從良第665章 0660【貼臉紮營】第925章 0920【高麗寒門的出路】第670章 0665【各自打算】第1128章 1123【大明侯爺,在日本做太上皇】第747章 0742【白三郎回京】(等待更新)第941章 0936【自古以來】第691章 0686【有人要做教育家】第481章 0476【易安居士】第403章 0398【李寶閃亮登場】(爲盟主往事第237章 0232【五條人命】第481章 0476【易安居士】第290章 0285【大戰序曲】第809章 0804【駙馬人選?】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第124章 0119【未來可期】第1073章 1068【盤剝百姓】第777章 0772【臺北臣服】第589章 0584【各有所圖】第1024章 1019【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986章 0981【精神病人思路廣】第736章 0731【真就是敵羞脫他衣】第1005章 1000【官員漲工資】第881章 0876【清田總督和王命旗牌】第513章 0508【地下世界】第1197章 後記五十三老房子着火了第257章 0252【寡婦收割者?】第183章 0178【當衆表揚】第289章 0284【征討蠻夷】第1008章 1003【高麗之事】第1090章 1085【人皆思明】第660章 0655【孤注一擲】第310章 0305【二十七人】第1122章 1117【電報在漠北】第396章 0391【蠢萌帝姬】第1123章 1118【猛人層出不窮】第148章 0143【繁華東京的另一面】第289章 0284【征討蠻夷】第642章 0637【都在備戰】第793章 0788【朱院長最後的功績】第1064章 1059【東羅馬要學大宋?】第262章 0257【昏君送錢來了】第1107章 1102【澳大利亞】第864章 0859【英明且昏庸的大越皇帝】第251章 0246【殺民立威】第813章 0808【人心渙散】第557章 0552【大石林牙】第742章 0737【金銀島】第742章 0737【金銀島】第560章 0555【李寶又在發神經】第1027章 1022【總有人找死】第178章 0173【勾欄聽曲】第845章 0840【皆大歡喜】第406章 0401【虛張聲勢,裡應外合】第1172章 後記二十八學術大佬們的文藝匯演第744章 0739【日版徽宗】(等待更新)第1034章 1029【馬六甲海戰】第229章 0224【要跟蠻夷打交道】第1141章 1136【鑄幣流水線】第292章 0287【大獲全勝】第722章 0717【西夏獻土?】第77章 0073【陸提學】第670章 0665【各自打算】第439章 0434【可憐夜半虛前席】第208章 0203【提學使駕臨】第455章 0450【誰輸誰贏?】第1072章 1067【大理滅國倒計時】第78章 0074【真假夜襲】(求首訂)第999章 0994【教育系統也有人】第1128章 1123【大明侯爺,在日本做太上皇】第883章 0878【義門陳氏】第1006章 1001【懷璧其罪】第762章 0757【有人活膩了】第722章 0717【西夏獻土?】第136章 0131【古代也有硬筆】第780章 0775【在開封搞交易所?】第621章 0616【趙鼎外放】第300章 0295【烏龍再烏龍】第827章 0822【最後的衝鋒】第629章 0624【金國內部分裂】第19章 0018【家父當年駕船出海】第1161章 後記十七天竺世子的偉大志向第542章 0537【西夏之憂】第650章 0645【火炮版卻月陣】第613章 0608【招降納叛】第1167章 後記二十三宰相門前七品官第1134章 1129【經濟確實日漸繁榮】第537章 0532【刀劈鐵炮】第180章 0175【李浪子】第221章 0216【今非昔比】第398章 0393【金州之戰】第369章 0364【夔州與夔門】第979章 0974【混得不好的從龍功臣】第166章 0161【造船尋仙】第480章 0475【蔡京與高俅】第688章 0683【古代高爾夫】
第1052章 1047【遭殃的永遠是百姓】第50章 0048【造反要從娃娃抓起】第758章 0753【塞爾柱來使】第264章 0259【狀元王爺】第1233章 後記八十九拉良家下水,勸風塵從良第665章 0660【貼臉紮營】第925章 0920【高麗寒門的出路】第670章 0665【各自打算】第1128章 1123【大明侯爺,在日本做太上皇】第747章 0742【白三郎回京】(等待更新)第941章 0936【自古以來】第691章 0686【有人要做教育家】第481章 0476【易安居士】第403章 0398【李寶閃亮登場】(爲盟主往事第237章 0232【五條人命】第481章 0476【易安居士】第290章 0285【大戰序曲】第809章 0804【駙馬人選?】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第124章 0119【未來可期】第1073章 1068【盤剝百姓】第777章 0772【臺北臣服】第589章 0584【各有所圖】第1024章 1019【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986章 0981【精神病人思路廣】第736章 0731【真就是敵羞脫他衣】第1005章 1000【官員漲工資】第881章 0876【清田總督和王命旗牌】第513章 0508【地下世界】第1197章 後記五十三老房子着火了第257章 0252【寡婦收割者?】第183章 0178【當衆表揚】第289章 0284【征討蠻夷】第1008章 1003【高麗之事】第1090章 1085【人皆思明】第660章 0655【孤注一擲】第310章 0305【二十七人】第1122章 1117【電報在漠北】第396章 0391【蠢萌帝姬】第1123章 1118【猛人層出不窮】第148章 0143【繁華東京的另一面】第289章 0284【征討蠻夷】第642章 0637【都在備戰】第793章 0788【朱院長最後的功績】第1064章 1059【東羅馬要學大宋?】第262章 0257【昏君送錢來了】第1107章 1102【澳大利亞】第864章 0859【英明且昏庸的大越皇帝】第251章 0246【殺民立威】第813章 0808【人心渙散】第557章 0552【大石林牙】第742章 0737【金銀島】第742章 0737【金銀島】第560章 0555【李寶又在發神經】第1027章 1022【總有人找死】第178章 0173【勾欄聽曲】第845章 0840【皆大歡喜】第406章 0401【虛張聲勢,裡應外合】第1172章 後記二十八學術大佬們的文藝匯演第744章 0739【日版徽宗】(等待更新)第1034章 1029【馬六甲海戰】第229章 0224【要跟蠻夷打交道】第1141章 1136【鑄幣流水線】第292章 0287【大獲全勝】第722章 0717【西夏獻土?】第77章 0073【陸提學】第670章 0665【各自打算】第439章 0434【可憐夜半虛前席】第208章 0203【提學使駕臨】第455章 0450【誰輸誰贏?】第1072章 1067【大理滅國倒計時】第78章 0074【真假夜襲】(求首訂)第999章 0994【教育系統也有人】第1128章 1123【大明侯爺,在日本做太上皇】第883章 0878【義門陳氏】第1006章 1001【懷璧其罪】第762章 0757【有人活膩了】第722章 0717【西夏獻土?】第136章 0131【古代也有硬筆】第780章 0775【在開封搞交易所?】第621章 0616【趙鼎外放】第300章 0295【烏龍再烏龍】第827章 0822【最後的衝鋒】第629章 0624【金國內部分裂】第19章 0018【家父當年駕船出海】第1161章 後記十七天竺世子的偉大志向第542章 0537【西夏之憂】第650章 0645【火炮版卻月陣】第613章 0608【招降納叛】第1167章 後記二十三宰相門前七品官第1134章 1129【經濟確實日漸繁榮】第537章 0532【刀劈鐵炮】第180章 0175【李浪子】第221章 0216【今非昔比】第398章 0393【金州之戰】第369章 0364【夔州與夔門】第979章 0974【混得不好的從龍功臣】第166章 0161【造船尋仙】第480章 0475【蔡京與高俅】第688章 0683【古代高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