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

陳正匯是在重和元年七月到達流求的。歐陽適試用了他三個月後,覺得他很能幹,開始讓他助理流求政務,並在暫時離開的那段時間裡把庶政交給了他。那時候,意氣風發的陳正匯雖然在老部民口中聽說過他們有個什麼“第一代部民的聚會”,但對這個“聚會”的底細卻還不是很清楚。

在歐陽適離開流求的那段時間裡,雖然這個書生已經開始延引大宋的士人,但辦的卻都是對流求、對漢部都有正面影響的好事。他還算沉着,不至於初來乍到就去觸動流求已有的人事任命,所以在流求的元部民們都十分配合,而陳正匯也因此感到做事十分流暢。果然不久後歐陽適回到流求,看見島內欣欣向榮的景象倍感高興,和陳正匯之間的互相信任日漸增強。

在這種情況下,陳正匯開始着手,要將一些自己信任的人安插到一些要害部門,可就在這時,他觸到了漢部的花崗岩。

他去問歐陽適,歐陽適說了這樣一句話:“這些人,還得再看看。”從此之後,陳正匯留了心,慢慢地,他發現部內有一羣人特別團結,相互間的往來溝通也多,而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元部民!

元部民的存在,在漢部內部其實並非一個秘密。不過,由於類似的政治情況在中原已經消失了一千多年,如今大宋的政治生活中並沒有類似的情況,所以陳正匯在來到流求的前半年裡纔沒有特別留心!透過對元部民組織的重新審視,陳正匯再一次改變了他對漢部的看法。

“原來,我還是把漢部看輕了。”想到這裡他忽然汗流浹背。原來漢部的諜報系統雖然對內不對外,但對內部卻另有一套監督的路子。假如當初自己貿然投書朝廷,後果只怕不堪設想!

“這件事情,得慢慢來……”

他知道,自己若想在流求大展手腳,第一件事情,就是成爲元部民,否則的話他便始終是一個副手或者臨時代理人的角色!職業經理人再出色,不成爲股東是無法真正掌控公司的。

他才萌生這樣的念頭,正準備北上參加元部民會議的歐陽適來找他了。

——————“老四今年在元部民會議上,推薦了不少新人進元籍,領頭的一個叫陳正匯。”曹廣弼問楊應麒:“這個名字,你聽過沒?”

楊應麒沉吟道:“四哥好像說過這個名字,但……”但當初歐陽適當時提到這個人的說話方式只是略略點到,一語帶過,並沒有將之作爲一件重要的事情來講。

曹廣弼又道:“最近一年裡老四在南邊招了不少讀書人,而這陳正匯,好像是來得最早的一個。老四試用了他幾個月,後來看他還老實,便在上來看你的時候把流求的庶政交付給他打理!”

楊應麒哦了一聲道:“幾個月就做上四哥的副手了,這樣說來,這個陳正匯想必是個很有本事的人了。”

曹廣弼點頭道:“確實很了不起。據流求的元部民描述,如今那裡的秩序極有條理!雖然看得出治理的法子是從遼南搬過去的,但到了那裡之後顯然又有改善!現在流求說到政務通暢,可未必不如遼南!”

“有這樣的事!”楊應麒聽了這話眉毛軒動:“四哥爲人,志向遠大而才能略嫌疏闊,當初他料理津門,公家財政便弄得錯漏百出。四哥能牢牢掌控水兵、整合各方面的勢力、保持東海航路暢通我不奇怪。但流求島內也整治得這樣出色,可就大出我意料了。”

曹廣弼問:“你原本以爲會如何?”

楊應麒道:“我原本以爲在他四哥的治下,聰明的人、貪便宜的人、有野心的人都會特別高興,新附民衆在混亂自由中也會很活躍,卻沒奢望他領導下的內政秩序能有多少條理!我原來的計劃是:等三五年後遼東的事情漸漸穩了,再物色一個利害的內政好手過去幫忙!”

曹廣弼微微一笑道:“有權力的人,並不一定要自己有那個才能方能辦好事情的!津門既能來一個李階,流求爲何就不能?”說到這裡,遙望南方道:“我沒去過流求,甚至沒去過江南!不過聽你說流求和福建也就一水之隔,想必那裡沾染東南風流也比這邊容易。那裡的老部民都說流求現在是‘小江南’了,有機會真想去看一看!”

——————當曹廣弼南望的時候,陳正匯也正面向北方出神。

幾個月前歐陽適經推薦以後,他現在已經是漢部的準元部民了。漢部早期的元部民入籍手續十分快捷——基本上是幾個首領覺得可以信任,在村子裡說起,老部民們同意便延引進來了——那是小國寡民時代纔有的事情。但漢部大了以後,便多了許多的手續和關口,楊樸加入以後經過一年才成爲元部民,而如今陳正匯已經到流求一年多了,既有政績,又得歐陽適信任,卻還要經過一年的考察期。和他同時提名的準元部民也一樣。不過對這樣一個流程,平心而論,陳正匯覺得很公平,也很必要。

忽然之間,他和曹廣弼動了同樣的心思,很想北上看看津門,看看那裡又是怎樣一番景象——當然最重要的,是會會其他的幾位將軍,特別是那個楊應麒!

“二哥,看來,我得選個時機下去走一趟了。”

——————楊應麒的話讓曹廣弼有些吃驚:“你不是說最近吧?”

“嗯,最遲明年!具體的時間等我回津門把所有情況弄清楚了再說。”

曹廣弼道:“如今北邊諸事臨頭,你怎麼能走開!”

楊應麒道:“北邊打仗的事情雖大,我反而覺得沒什麼懸念。這半年我不理事,但漢部也能照常運作,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事情若是太過順利,也是要擔心的。流求的發展比我預料中快太多,馬車走得太快,萬一繮繩斷了可是要失控的!”

尾聲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194章 正名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346章 南行(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下)第16章 入女真(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141章 陷燕京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15章 誓約(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27章 得文吏(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233章 宗澤之逝(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17章 建村落(上)第347章 嶽幕(上)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189章 國債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350章 迎敗(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27章 得文吏(上)第150章 國之樑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176章 詔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170章 安撫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150章 國之樑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4章 過冬(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164章 請辭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11章 夜遁(上)第170章 安撫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190章 名妓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
尾聲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194章 正名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346章 南行(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下)第16章 入女真(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141章 陷燕京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15章 誓約(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27章 得文吏(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233章 宗澤之逝(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17章 建村落(上)第347章 嶽幕(上)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189章 國債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350章 迎敗(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209章 河套局(下)第27章 得文吏(上)第150章 國之樑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176章 詔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170章 安撫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150章 國之樑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4章 過冬(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164章 請辭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第11章 夜遁(上)第170章 安撫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190章 名妓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