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

爲了和太原、雲中一帶的曹廣弼、耶律餘睹等通傳消息,楊應麒派出了五個秘密使者,分別僞裝成商人、乞丐、流民,一個取道大定府,在邊境上就被捉住自殺了,兩個取道遼西走廊,一個滯留於亂軍之前,一個慘死於亂軍之中,剩下兩個取道海路,一個從塘沽混入燕雲,一個從山東進入淮北。

這時宗弼已經佔據了河北西路的大部分與河北東路的一部分,部分先鋒兵馬突入了山東,而他旗下的漢兒軍馬則突入汴梁,與佔據洛陽的李彥仙相持。至此新漢政權在太行山以西的軍勢已完全被金軍隔絕,東部要和西部取得聯繫,要麼就得秘行通過金國佔領區,要麼就得必須取道山東,入淮北,從開封府南邊的陳州、汝州一帶過去,不過陳州、汝州乃是漢、宋、金三國相爭的地方,道路極不安全,所以如果要確保無失的話,則得借道大宋控制下的襄、鄧地區——當然,這又必須得到南宋政權的同意。可以說在中原這裡,是金攻漢守的形勢。在這種情況下,東北的消息傳到太原,通常都要好幾個月,甚至一年。

取道淮北的那個使者要在半年之後才能到達太原,而取道燕京的那個假商人則幸運地穿過燕雲,進入雲中地區,並在當地漢部密子的幫助下潛入雁門關。

漢軍東北大捷的消息傳到燕雲和南宋,基本上和這兩個秘密使者的足跡同步。

“會寧打下了!會寧打下了!”

當這個消息傳到大定府時,完顏氏一族留在會寧者幾乎已無遺種;傳到燕京時,黃龍府也已陷落,宗磐、宗幹也已相繼授首;傳到太原時,東北的戰事實際上已接近尾聲。

世事有時候很奇怪,上次折彥衝攻到黃龍府時,新漢政權離得到必勝之勢其實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但那時候一個接一個的勝利卻來得令人目不暇接,以至於境內無論士農工商都沉浸在一種近乎迷醉的盲目樂觀之中,而境外無論是金國還是大宋所受到的衝擊也是有如雷霆。

而這次會寧陷落,女真在東北的勢力完全覆滅,按理說應該是一個更加令人振奮的消息,但或許是由於前車之鑑不遠,或許是由於真定之敗尚近,新漢政權各個地區、各個階層對此的反應竟理性得近乎保守,大部分人都小心翼翼地觀望着,以防再次發生“塞翁得馬、焉知非禍”的變故。

所以當東北軍勢高歌猛進的時候,新漢政權的中原諸軍勢卻顯得有些消極。楊開遠是最早得到確切消息的,但他卻只是派小部人馬襲擾遼西走廊和河北東西路,並作勢攻擊以牽制燕京軍隊,並未大肆進逼。而曹廣弼那邊由於對東北的戰況還沒完全掌握也不敢妄動,王宣也只是在濟水、黃河沿河設防。

“中原需要一個首腦!”如果沒有一個首腦,那中原地區的力量就很難統合起來。這一點折彥沖和楊應麒都知道,可他們一時卻沒有妥善的辦法來解決,因爲在地理上被隔絕的情況下,如果中原那邊出現了一個強有力的首腦,短期之內或許不會出什麼事情,若是持續的時間稍長,新漢政權便很可能會變成兩個!

楊開遠在塘沽,趙立王宣在山東,曹廣弼在河東,劉錡、種彥崧、曲端等在陝西,這些人個個都獨當一面,也都能夠互相呼應,但卻沒有真正地統一起來。尤其是陝西與河東,這兩片領土本來是可以統合起一份直追東北的軍事、政治、經濟力量,但曹廣弼卻沒有這麼做,因爲他有顧慮。至今爲止,陝西諸軍州也基本處於自防自治狀態,雖然劉錡、種彥崧、曲端等都唯曹廣弼馬首是瞻,但曹廣弼都沒有自命爲晉、陝軍政之首。所以這段時間來河東和陝西由於實現了內部的和平,民間經濟恢復得很快,但對金人來說晉陝一帶的漢軍軍力卻始終只是一種牽制,而未構成致命的威脅。

楊應麒理解曹廣弼的這種顧慮,而折彥衝也相當欣賞曹廣弼的這種顧慮。在當下的時局中,處在曹廣弼這種位置上還能自我剋制是相當難得的,折彥衝對他這份剋制的欣賞,甚至還在對蕭鐵奴破壞力的欣賞之上。

不過,漢軍中原將帥的躊躇一方面固然是出於自身隱憂的考慮,一方面也是因爲這時候大多數將帥都還不能充分理解會寧的陷落對金軍來說意味着什麼!

“老家沒了……”

按出虎水成了漢人的天下,會寧完全變成一片瓦礫,在燕雲的女真將士,幾乎每一個都有親人在蕭鐵奴造就的那場災難中喪生!燕雲的精兵依然是強大的,可他們的根卻已被完全拔起。如果說上次會寧受到威脅女真人感到的更多是震驚,那這次他們感到的就完全是悲痛和恐懼!那棵叫女真的大樹在根系被拔起之後,就像一棵百年老樹被拔起後一樣,給每個女真將士心中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空蕩蕩的坑!

“老家沒了……”

聽到這個消息,很多殺人不眨眼的女真人竟然當衆哭泣起來。這個野蠻勇武的民族忽然之間變得很脆弱,他們甚至覺得那些契丹兵、漢兵連看他們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確實,聽說會寧被一把火燒了個乾淨後,金軍中的大多數非女真將士心裡也都產生了微妙的變化,在前一刻女真人還騎在他們頭上作威作福,但在後一刻這些統治着他們的女真人在他們眼裡就都變成了一頭頭的喪家之犬!

“金國滅亡了……”

不管許多女真人怎麼不願意承認都好,他們的首都會寧也已經變成了廢墟,他們的皇帝吳乞買身死刀下,連開國皇帝阿骨打的屍骨也被那羣漠北兵挖了出來!這些事情,一件件都在撕裂女真人的自信!

由於仍有大片的地盤,失去東北之後的金軍仍然能夠維繫他們在物質方面的給養,但他們在精神方面的支柱卻已經淪喪。直到這一刻宗翰、宗輔才意識到混同江對他們來說有多重要!才意識到他們因爲不滿吳乞買而一直將注意力聚焦於中原的戰略有多麼愚蠢!

後悔是後悔,可是如果時間能回到一年以前,他們會作出另外一種選擇麼?

“聽說了麼?太祖皇帝的墳墓也被人掘了。”

“是啊,聽說是那羣漠北盜賊乾的,整個墳墓都被糟蹋得不成樣子。”

宗輔聽到這個消息時,當場暈厥在王府的階梯上,醒來後第一句話,就是高呼:“救……救——救會寧!”

這當然只是一時的激憤,如今曹廣弼在太原、楊開遠在塘沽都虎視眈眈,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就算金軍真能不顧一起起兵向東,等他們到達遼河折彥衝早收拾好東北在等他們了,最後燕雲金軍只會被折彥衝以逸待勞地擊破。增援會寧是他們在真定大勝之後也做不到的事情,何況現在?就算是中下層的兵將,也大多明白這個道理。

“你說,駙馬會怎麼待我們呢?”

“噓——你不要命了!說這種話!”

可是當這種想法開始出現,金軍的心理狀態便已可想而知了。

燕雲對他們來說畢竟是客地,這個地方再怎麼富庶,纔到這裡不過十年的女真人是找不到歸屬感的。身爲駙馬的折彥衝一旦佔據了整個東北又宣佈繼承金國的所有事業,則他在女真將士心目中的正統地位便已隱隱超過了在外征戰的宗翰、宗輔!北國,畢竟是以力取勝的世界!

“報仇!報仇!報——”

鎮守雁門關的婁室聽到消息,不顧病軀已重,衝到關上對着東北大吼三聲,最後那個仇字沒說出來,卻嘔出了半升的鮮血,暴斃在衆目睽睽之下。

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190章 名妓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3章 論武(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168章 偶遇第217章 窺九鼎(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351章 囚君(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341章 聚首(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179章 亂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9章 塞外(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174章 逆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353章 屠營(上)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342章 議戰(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23章 整軍備(上)第341章 聚首(下)第182章 諾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351章 囚君(上)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11章 夜遁(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355章 姻幻(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354章 審判(上)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50章 進退的選擇(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154章 蒙古謠
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190章 名妓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下)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3章 論武(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168章 偶遇第217章 窺九鼎(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351章 囚君(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下)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341章 聚首(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179章 亂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323章 修羅之戰(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9章 塞外(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174章 逆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上)第353章 屠營(上)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342章 議戰(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23章 整軍備(上)第341章 聚首(下)第182章 諾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351章 囚君(上)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11章 夜遁(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355章 姻幻(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354章 審判(上)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50章 進退的選擇(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154章 蒙古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