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

華元一六七九年的最後半個月裡,漢部與金國都發生了大規模的兵力調動。?

楊應麒接連簽發了五道調兵備戰令:第一道命令是給津門駐軍,要這兩萬足以和金軍主力硬撼的精兵隨時準備進入山東支援;第二道命令是給塘沽的兩萬守軍,命他們隨時準備進擊燕京以牽宗輔之勢;第三道命令是給遼口駐軍,命他們隨時準備截斷遼西走廊;第四道是給流求駐軍,命他們嚴密監視大宋的行動;第五道是給阿魯蠻,命他相機行動準備直取會寧!?

與此同時,宗翰則開始收縮陝西方面的兵力,命婁室分兵向太原開進,從中山、燕京相州調出一萬五千人進入平定州、邢州,又從山東調兵進入磁州、相州,從三個方向圍堵太原和上黨,銀術可則在其中相機而動,曹廣弼出現破綻則擊曹,王彥後退則擊王——從這個佈局可以看出宗翰是在懷疑折彥衝很可能已經逃入太原和曹廣弼會合,所以纔會不顧一切要把太原的出路堵死,然後再圍而殲之。當然,另外一個很可能接應到折彥衝的地方——蕭鐵奴所在的雲內,則由完顏希尹率領雲中府駐軍嚴密監視,撻懶甚至還調遣了中京道的兵馬向豐州進發。?

金軍這樣的安排不但是一次戰術調整,更是一次戰略調整!之前金軍放着蕭鐵奴和曹廣弼未滅也要先對付山東軍勢,遵循的是先全局後局部、先心腹後手足的戰略思想。?

應該說這種戰略思想也有它的道理,因爲蕭鐵奴猾如泥鰍,所在的草原又正能發揮他來去如風的作戰風格,而曹廣弼硬如鐵石,所在的上黨不但地勢利於防守而且物資頗爲充足,所以這兩處兵力雖較弱,但宗翰要想徹底枚平他們也需要不短的時間。如果他先對付蕭、曹,那山東軍勢和南宋政權就會得到休養生息的時間,等趙構和山東軍勢一穩定下來,金軍再想徹底擊垮他們就難了,如果金軍打不下山東、江南,那天下將可能呈現大陸南北割據、東海漢部獨秀的三分格局,這是金軍不願意看到的,也不符合宗翰“中外一統”的初衷。?

所以,金人最終選擇了先宋後漢,先除心腹之患、後除手足之疾的戰略。在這個戰略推行的前期階段,金軍確實也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戰果,無論是漢部還是大宋都已被逼到了進退兩難的地步。?

但是,折彥衝“意外”的脫逃卻把這一切全扭轉了過來!?

這兩年金軍的力量之所以能壓倒抗金勢力,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漢部的主力部隊一直遊離在中原戰場之外!在漢部主力還沒有參戰的情況下,金軍打山東時便已感到頗爲吃力,如果楊開遠率領漢部大軍正式登陸山東,或者阿魯蠻以騎兵襲擊金軍的後方,那整個北國的戰爭格局將完全顛倒過來!?

對宋戰爭過份輕易的勝利讓許多金軍將領產生了“不敗者”的自豪,這種自豪雖有提高士氣的作用,但同時也矇蔽了他們的眼睛!折彥衝的脫逃就像一盆冷水當頭淋下,金人再回頭時忽然發現,再次面對漢部的他們已經處處都是破綻:會寧方面的兵力,能單獨抵擋住漢部的主力麼?燕京方面的駐軍,抗得住漢部主力的圍攻麼?山東方面的軍力,能夠在漢部加入的情況下繼續取得勝利麼??

金軍仍然很強,但他們的精華部隊卻已經分得太散!這時就是想再次集聚起來也很難實現了!因爲要把派往各地的兵力重新集中到一個地方就意味着對這些佔領地區的放棄!河套的兵力一撤,蕭鐵奴和西夏就會進入;陝西的兵力一撤,大宋西兵就會反攻;河東的兵力一撤,曹廣弼就會進犯雲中;山東的兵力一撤,劉、趙、王等人就會乘機規復整個中原!?

如果這個時候,金國的首腦人物能夠以壯士斷臂的決心將東路軍、西路軍和會寧一系的兵力集中起來,那也許還可以與漢部一戰,可是宗翰拋得下陝西、河東麼?要回守東北的話,宗輔拋得下燕京、河北麼?要集中於燕京的話,吳乞買總不能放棄會寧老家吧??

一想到這個問題,金國最麻煩也最嚴重的難題出現了——這幾年不斷的勝利並沒有增強女真內部的團結,反而讓金國國內的派系彼此之間越走越遠。儘管折彥衝的脫逃讓金國各派系都產生了被漢部各個擊破的危機感,但積重難返的規律仍然讓女真內部很難恢復到阿骨打時代的團結。?

天下爭衡之時,最難得的就是“得勢”,大勢一旦形成,處於劣勢的一方縱然智絕無所用其謀,縱然勇絕無所用其膽,縱然強絕無所用其力!?

一子之易,整個中原的棋局都已變得面目全非!折彥衝脫逃前宗翰等還在想着怎麼“全勝”這個最高目標,但聽到這個消息後所有人都在想着如何“自保”這個最低目標了!?

可是金人想保住這個最低目標只是他們一廂情願的意願,楊應麒根本就沒打算給他們這個機會!小麒麟的劍還沒有出鞘,因爲他在等待折彥衝回到漢部的那一剎那!?

中原局勢的這種變化讓山東方面所承受的壓力大爲減緩,如今仍然壓在登州軍、汴梁軍頭上的就只剩下宗輔的主力和宗翰的一部,這兩支兵力顯然沒法全面壓制劉錡、趙立和王宣,雖然時當冬日,但劉、趙、王三人都是面對金兵打出勇氣的悍將了,所以竟然踏雪進逼,成功地在一六七九年最後的半個月裡收復了京東東路。?

宋室政權雖然也和金人打了好些年的交道了,但對金國情況的把握仍然較弱,眼見金國出現異狀一時還想不透其中的原因。這倒也不能完全怪責其無能,因爲宋室廷臣沒能像漢部首腦那樣做出迅速準確的判斷,主要還是情報不足所致。這時候江南大大小小的武將叛亂和農民起義多如牛毛,趙構還需要集中精力來料理後方、樹立權威,加上由於搞不清楚狀況,所以趙構對這件事情的反應十分謹慎,只是命前鋒大將進駐徐州,密切關注中原的情報。?

在山東、江南因爲金兵兵力轉移舒緩了危機的同時,分居太原、上黨的忠武軍卻面臨着有史以來最嚴峻的考驗!王彥方面還好些,畢竟忠武軍在上黨經營已久,上黨的地勢又險要,只要防禦得法,便是二十萬大軍同時擁上圍攻,短期內也未必能下。但身處太原的曹廣弼就難受了!?

這時的太原,已經不是被金兵打破之前的太原,縱然金軍有心將這座城市作爲控制河東的重要據點,但那些殘垣斷壁也不是一兩年內可以修復的。何況曹廣弼進入太原日子甚短,新近來歸的軍民人心未附,加上戰略物資十分有限,因此曹廣弼雖然號稱善守,卻也自知打不贏這場死仗!宗翰調兵的速度迅疾而隱秘,等到曹廣弼發現東北、東南、西南三路大軍齊聚的時候,各條道路都已經被堵死,他再想放棄太原、突破銀術可回上黨也已不可能了。?

“曹統制,怎麼辦?”種彥崧問。?

“沒辦法了。死守吧!”曹廣弼嘆道:“殺得一個,算一個!”?

少部分將領聽了後頗露懼色,但大部分卻激昂起來,紛紛叫道:“不錯!殺一個夠本!殺兩個有賺!”?

曹廣弼看了種彥崧一眼道:“我本答應過種少保要好好照顧你的,沒想到……”?

種彥崧一聽慍道:“軍人戰死沙場,有什麼好後悔的!何況我們這次是和金人打!曹統制這樣說,是打算侮辱彥崧麼?”?

曹廣弼嘿了一聲道:“不錯!軍人戰死沙場,沒什麼大不了的!”?

種彥崧道:“上次太原城破之時我便已深深後悔,悔恨自己沒能衝進來與守城的兵將同面大難!這次若是戰死在這裡,也算是了了未成的心願!”?

曹廣弼撫了撫城牆道:“死?嘿!金兵的大軍如今還沒合圍,只要我們抱懷必死之心,或許便死不了!自古善攻者有生有死,善守者有生無死!”?

李成道:“但我們也沒法永遠守下去。”?

“不必永遠!”曹廣弼道:“只要守到我大哥現身,我們便得救了!”

第341章 聚首(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146章 故人矣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176章 詔第156章 帶月歸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8章 伏擊(上)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17章 建村落(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342章 議戰(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341章 聚首(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203章 鉅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194章 正名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351章 囚君(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2章 部勒(上)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355章 姻幻(上)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上)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347章 嶽幕(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七十二章 下第15章 誓約(上)第170章 安撫第203章 鉅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143章 塘沽問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下)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164章 請辭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356章 蝶夢(上)第22章 立法規(上)
第341章 聚首(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146章 故人矣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下)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176章 詔第156章 帶月歸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8章 伏擊(上)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17章 建村落(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342章 議戰(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341章 聚首(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203章 鉅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194章 正名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351章 囚君(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2章 部勒(上)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355章 姻幻(上)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上)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347章 嶽幕(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七十二章 下第15章 誓約(上)第170章 安撫第203章 鉅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143章 塘沽問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下)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164章 請辭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356章 蝶夢(上)第22章 立法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