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大慶薨

玉京城淪陷,是斷斷續續的。

因爲從玉京城的規模來看,與新蒼城其實是差不多的。

只不過受制於材料的限制,沒有鋼筋水泥的加持,沒有那麼雄偉壯觀罷了。

大軍連續攻城,激戰了三天,從正面交戰轉到了巷戰,哪怕是李馭這種善於指揮的統帥,也是打起十二分精神,感到十分地吃力。

畢竟,這裡是一個王朝幾百年的都城呀,裡三層外三層被經營得如同鐵桶一般,即便是擁有先進的裝備,但是在巷戰這種靈活的拉鋸中,也十分不好打。

況且,兩軍混戰之後敵我不分,紅衣大炮這種大殺器就沒辦法使用了,無疑讓青龍軍失去了一個十分強大的助力。

“轟隆!”

終於,在三日之後,第一支蒼軍攻入了皇宮,就像是一把尖刀,插入了大慶王朝的心臟。

而這一支軍隊,並不求建功,轉而佔據了幾處高地,憑藉火槍優勢,如同吸血蟲一般,牢牢吸附在大慶皇宮中,策應着一支又一支攻城軍隊。

大軍圍城,又有大軍殺進皇宮,大慶王朝終究是走到了末日。

一封招降書,便在李馭的手下,炮製而出,送到了姬容的面前。

是夜,姬容癡癡看着守在榻前的兩個皇子,長嘆一聲,兩行淚水無聲地流下兩頰。

三人默然相對良久,姬容哽咽一聲,道:“蒼軍已經攻入了皇宮,雖然有十萬禁軍將士周旋,然而終究是不能力撐,爲今之計,只有設法存得社稷餘脈,再做後圖……”

周圍一干皇族人等,皆嘆息點頭。

最後一夜,姬容是在太廟度過的。

他已經派出了密使與李馭約定:姬容君臣降蒼,待李馭稟明大蒼皇帝后而後封定祭祀社稷之地,李馭軍不殺皇族,不傷百姓,不劫掠財貨,不進入太廟。

也就是說,姬容以投降換得了殘存皇族與剩下大慶王朝國土的平和易主,姬容反覆思慮,這是唯一的了結大慶的出路了,滄海桑田世事變換,大慶氣數已盡,他又能如何?

就算是李馭撕毀了諾言,對皇族痛下殺手,他也無可奈何。

雖然,心中十分不甘心,但是他唯一能告於先人者,就是宗廟猶存,血脈不滅罷了。

燈燭明亮,香菸繚繞。

祭祀長案上,豬牛羊三牲整齊排列着,姬容一身素衣,頭上帶着琉冕珠冠,一頭青絲多了許多白髮,肅然跪倒在長案前。

“列祖列宗在上,姬容伏惟以告:天下格局鉅變,國事幾經迭起,終致大慶四百歲崩矣!子孫不肖,雖有心護國,然無力迴天。前線將士死難殉國,朝無能臣,國無大軍,府庫空虛,姬容爲存社稷餘脈,唯有降楚一途,明朝之期,姬容便非大慶天子。今夜,姬容最後以天子之身,行祭祀列祖列宗之大禮。大慶皇族,此後不復在矣!列祖列宗之神位,亦當遷往異地安置。國亡家破,姬容無能,愧對先人矣!”

禱告完畢,遙遙傳來太廟鍾室的一聲悠長鐘鳴。

姬容艱難地站起,彷彿瞬間蒼老了十歲,緩慢地走向了大殿深處。

這一夜,姬容就像是一個迴歸母親的孩子,蜷縮在大殿中,雙眼沉閉,一陣陣鼾聲響起。

“陛下,五更末刻了,不能耽延了。”

周圍的侍從輕聲呼喚驚醒了姬容。

姬容步履蹣跚地扶杖出來,太廟庭院的森森松柏林已經顯出了霜霧朦朧的曙色。

姬容慘淡一笑,這也許就是他見過的最後一次朝陽了吧。

國家已滅,皇族與社稷的命運一體,息息相關,所有人都性命都在李馭的一念之間,即便是他不遵守約定,執意要殺戮殘存王族,大慶皇族也只能是認了。

霧霾霾籠罩中,整個皇宮開始悄無聲息地忙碌起來。

投降的禮儀,他之前在書信就就已經與李馭軍約定過了,姬容心中一片悲涼,請以國葬之禮出降。

李馭哈哈大笑,歷來滅國之戰都是直來直去,也有一些小國家也要去保持宗廟,但是以國葬之禮對待,就十分的另類了。

不過,這也無關大局,李馭便也就接受了。

卯時一到,當沉重悠長的號角聲從皇城傳出時,周圍數十里的城頭,代表大慶的大旗一齊消失了。

守軍士卒們放下了手中兵器,默默地走下了雄峻的城垣,各官署僅存的大臣吏員,人人一身布衣,無冠無劍,默默地走出了玉京城的南門。

皇族後裔與有官爵的內侍侍女,則是人人白衣散發,無聲地匯聚在路邊,似乎在等待命運的審判。

“國薨!皇城落旗開門——”

隨着司禮官一聲嘶啞悲愴的呼聲,皇城內外所有的旗幟儀仗都消失了,將士們丟下了手中的兵器,悄無聲息地匯進了一片人羣中,隨波流動一般。

原本平靜麻木的人羣,隨着這一呼聲與儀仗旗幟的消逝,突然哭聲大起,有剛烈一些的,直接撞牆而死。

血泊之地……

姬容視若不見,領着殘存的人羣緩緩流淌出皇城,玉京城街市整個空了,從皇城出來直到南門,一條長長的大道上空蕩蕩杳無一人。

萬人空巷。

直到姬容車馬人羣流出南門與大臣人羣會合,依然沒有一個庶民身影。

這一天,整個玉京城都像是死寂了一般,與前段時間的炮火連天相比,簡直是天差地別。

姬容懷中抱着裝有皇帝印璽的玉匣,他獻出的印璽是天子六璽。

分別爲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天子之璽。

加起來,剛好是三皇帝璽、三天子璽,共六方印璽。

當布衣散發的姬容將天子六璽高高捧於頭頂,一步步向李馭戰車前走來時,李馭笑了。

第一次,大蒼王朝真正滅掉了一個王朝!

這個王朝,極爲的盛大,與這個比起來,過去什麼晉國楚國,可都算是小意思罷了。

這是他李馭,第一次帶兵滅了一個國家。

而且,還是一個王朝!

便是在這燦爛的笑容中,大慶王朝宣告結束。

滅!

6

第414章 應對第415章 舊武器的二次利用第348章 銀本位制的思考第413章 嚴華的猜測第208章 死志第85章 落魄母子第560章 貨幣戰開打!第165章 焦急的異國商人第441章 攝政帝姬第486章 雲國大亂第573章 壯烈莽皇第284章 進擊的火鍋第82章 賣個人情第30章 談判結盟第267章 輔政內臣第42章 收服第457章 兩軍對壘第338章 算計第226章 山寨版騎兵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460章 蒼楚宣戰(二)第501章 將計就計第97章 宮禁之變第226章 山寨版騎兵第578章 中計第482章 雲國變故第228章 大戰落幕第75章 巡視工部第499章 六國攻蒼第226章 山寨版騎兵第228章 大戰落幕第316章 主次第483章 密信第93章 吮吸毒素第259章 三國使臣覲見第261章 楚國的請求第11章 戰爭賠償第580章 晉降第38章 流匪十八寨第576章 欲取晉第365章 募兵制第234章 俘虜之爭第218章 郡縣第520章 軍中謠言第34章 再次沸騰!第415章 舊武器的二次利用第333章 牆倒衆人推第169章 禪國大典第618章 大德王朝第217章 邦交等級第250章 喘不過氣的盛國第223章 一戰定乾坤?第117章 武者之論第579章 晉國驚第337章 出兵西境第61章 班師回朝第305章 造船第70章 《周易》問世第428章 新都建成第186章 爲什麼要這樣做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121章 流言四起第457章 兩軍對壘第218章 郡縣第130章 九十萬兩第244章 大變革的前奏第350章 阮國女帝抵達第417章 玻璃問世第600章 大蒼六年第5章 甕中捉鱉第382章 邦國貿易聯盟第345章 三種劍第149章 貧民窟第396章 割地賠款第51章 奔襲糧草第295章 會盟開始第574章 莽軍士氣第495章 獻降主使第583章 阮軍敗第184章 燭光晚餐第82章 賣個人情第441章 攝政帝姬第609章 破關而出第548章 君臣討論第387章 談條件第316章 主次第328章 圍城第131章 投石車第259章 三國使臣覲見第166章 銀票第311章 不對勁第496章 破城第324章 伊水城下第502章 焦慮的朱雀軍團?第400章 後撤之計第5章 甕中捉鱉第53章 絕境中的申國第352章第233章 押解俘虜第394章 當世強國
第414章 應對第415章 舊武器的二次利用第348章 銀本位制的思考第413章 嚴華的猜測第208章 死志第85章 落魄母子第560章 貨幣戰開打!第165章 焦急的異國商人第441章 攝政帝姬第486章 雲國大亂第573章 壯烈莽皇第284章 進擊的火鍋第82章 賣個人情第30章 談判結盟第267章 輔政內臣第42章 收服第457章 兩軍對壘第338章 算計第226章 山寨版騎兵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460章 蒼楚宣戰(二)第501章 將計就計第97章 宮禁之變第226章 山寨版騎兵第578章 中計第482章 雲國變故第228章 大戰落幕第75章 巡視工部第499章 六國攻蒼第226章 山寨版騎兵第228章 大戰落幕第316章 主次第483章 密信第93章 吮吸毒素第259章 三國使臣覲見第261章 楚國的請求第11章 戰爭賠償第580章 晉降第38章 流匪十八寨第576章 欲取晉第365章 募兵制第234章 俘虜之爭第218章 郡縣第520章 軍中謠言第34章 再次沸騰!第415章 舊武器的二次利用第333章 牆倒衆人推第169章 禪國大典第618章 大德王朝第217章 邦交等級第250章 喘不過氣的盛國第223章 一戰定乾坤?第117章 武者之論第579章 晉國驚第337章 出兵西境第61章 班師回朝第305章 造船第70章 《周易》問世第428章 新都建成第186章 爲什麼要這樣做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121章 流言四起第457章 兩軍對壘第218章 郡縣第130章 九十萬兩第244章 大變革的前奏第350章 阮國女帝抵達第417章 玻璃問世第600章 大蒼六年第5章 甕中捉鱉第382章 邦國貿易聯盟第345章 三種劍第149章 貧民窟第396章 割地賠款第51章 奔襲糧草第295章 會盟開始第574章 莽軍士氣第495章 獻降主使第583章 阮軍敗第184章 燭光晚餐第82章 賣個人情第441章 攝政帝姬第609章 破關而出第548章 君臣討論第387章 談條件第316章 主次第328章 圍城第131章 投石車第259章 三國使臣覲見第166章 銀票第311章 不對勁第496章 破城第324章 伊水城下第502章 焦慮的朱雀軍團?第400章 後撤之計第5章 甕中捉鱉第53章 絕境中的申國第352章第233章 押解俘虜第394章 當世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