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援軍覆滅

戰鬥趨近白熱化,但是局勢卻是一邊倒。

對於青龍軍團的士卒來說,一個個興奮得不行,一邊收穫戰功之際,一邊感嘆這是一場奇蹟。

但是,對於讀過一些中國古代兵法和案例的衛忠全來說,雖然心裡抑制不住心裡的激動,但是對於取得的戰果,卻是用平常心看待。

因爲,他的視野的已經大了很多,不再是以前那個帶領着幾千軍隊,守着一個小國家的大將軍,自從讀了幾部兵法後,眼光已經高了很多,立志要做一個名震史冊的名將。

所以,在他的眼裡,這一場大勝並不值得太驕傲,只不過是一場依靠伏擊纔打敗了敵人的戰役罷了,別說是四倍數量的敵人,在那些經典的案例中,正面戰場上擊敗十倍於己方敵人的大戰比比皆是。

名垂青史,還有一段很遠的路要走……

在衛忠全的身邊,是幾十名親衛和傳令兵,一個個左手舉着火把,右手操着利刃,整列整列地朝着前面邁進,在火把的照亮下,用手中的利刃在每一具屍體上補刀。

忽然,其中一名親衛停下了腳步。

因爲在他面前,有一名身中箭矢,僥倖並未死的鄭軍士卒,正滿臉驚恐地望着四周同伴的屍骸。

那名鄭軍士卒很震驚,因爲身邊一個個同伴,除了身中飛矢的人除外,其餘每一個人,都有一隻耳朵都被割下,死狀悽慘。

而一個蒼軍士卒,正舉着利刃,要向自己刺過來。

“饒命呀!饒命呀!我投降!你們蒼國不是願意接受投降者麼!我只是一個被抓來的農民,不是自己要當兵的!”那名鄭軍士卒往後挪了挪,然後驚恐的跪在地上,不斷的磕頭,瑟瑟發抖。

農民兵?

這名親衛略微猶豫了,如果是在戰場上面對面拼殺,就是殺幾十個人他也不會有任何的心裡負擔,但是如果這是一個剛剛扔下鋤頭,現在還在使勁磕頭求饒的農民,他還真有點下不去手。

但是,這是戰場!

戰場無情,對敵人必須要殘忍,這是每一個戰士必須要牢記的鐵律!

這名親衛再次舉起了手中的利刃,正要刺下。

“慢着!”衛忠全的聲音響起。

“大帥!”親衛不敢怠慢,連忙收起了兵刃,抱拳拱手。

衛忠全緩緩走到這個自稱農民兵的士卒眼前,皺着眉頭看了看,然後望向遠處追擊正酣的士卒們,搖了搖頭。

“罷了,就到此結束吧。”衛忠全嘆了一口氣,然後對身邊的傳令兵道:“立即下令,對敵軍勸降!”

“是——”

傳令兵恭聲接令,然後揮舞着手中的旗幟大喊:“大帥有令,放下武器,投降不殺——”

“投降不殺——”

“投降不殺——”

“投降不殺——”

命令下達後,青龍軍團的士卒全都停止了殺戮,只是將敵軍圍困。

“我投降!”

“我願意投降!”

“老天有眼,可以投降了!”

被殺破了膽鄭軍,一個個全都大喜過望,蒼軍不殺俘虜的先例早在一個月前就傳開了,當大家面臨絕路的時候,聽到這一聲命令,簡直如同天籟!

“哐當——”

“叮鐺——”

一個個鄭軍士卒,全都如蒙大赦,將兵器丟在地上,灰頭土臉的跪在泥地裡,額頭點地,一動不都不敢動。

對於勸降押解,青龍軍團早已經不陌生了,於是有序的將兵器收繳,將一個個降卒聚集在一起,然後遵照衛忠全的命令,開始收斂敵軍屍體,並且回收射出去的連弩箭矢。

畢竟這種特殊的弩矢,需要特殊的工藝的製作,而且箭頭上帶有金屬,造價不低,能省則省。

待等天矇矇亮,這片戰場便已清理完畢,爲了不引起瘟疫和疾病,衛忠全下令將那些鄭軍的屍體進行簡單的掩埋。

不得不說,就算是心理素質過硬的老兵,在見到這些受到連弩洗禮,身上到處都是孔洞的鄭軍的屍體,仍然難免從心底泛起陣陣涼意,在掩埋全部的屍體後,都有些手腳發軟,坐在地上歇息。

天色逐漸大亮,青龍軍團從孤狼坳撤出,押解着上萬名降卒,緩緩歸營。

而每一個青龍軍團士卒的臉上,都有一股興奮之色。

這一次,五千士卒設下伏擊,傷亡僅僅幾十,雖然說是藉助了地形以及新式連弩的助力,但是能以如此微小的代價覆滅一支足足有兩萬人的敵軍,這份戰績足以自傲,讓整個青龍軍團的士氣大漲。

“將士們!都記好自己的軍功,押解好降卒,我們回去把好消息稟報給皇帝陛下!”衛忠全策馬在前,呼喊道。

“萬歲!”

“萬歲!”

“萬歲!”

шшш.тт kǎn.co

……

十月初四,上午。

一個消息如颶風一般,迅速在康城傳開。

兩萬援軍,覆滅!

石破天驚!

康城內外,老百姓們歡欣鼓舞,雖然不敢明目張膽的慶祝,但是背地裡的高興卻是真真實實的,口口相傳,生動的講述着鄭國大軍如何被擊敗,而且越來越離譜,甚至有人說蒼國皇帝向上天祈求,結果一陣大風就把兩萬大軍全都颳走了!

這些當然不是真的,但是老百姓就是吃這一套,傳得越來越神乎,越是不靠譜就越是有人信,津津樂道。

畢竟,誰也沒有見過真實的戰況,所有的消息都是從沿途一些百姓的口中傳開的,怎麼編都沒事。

再加上,今天早上有很多人看到蒼軍押解着一大批俘虜聚集在營寨外面,似乎在訓導着什麼。

這一幕,非但沒有打消老百姓們的好奇心,反而成了各種各樣離奇傳言的有力證據,甚至還傳出了一個版本——兩萬鄭軍壓根就沒抵抗,只是被蒼國皇帝瞪了一眼,就全都無地自容,扔下兵器投降……

市井傳言如此,康城內的駐軍也好不到哪去。

士卒們人心惶惶,看着圍着城外的一萬義軍,如同面臨末日一般,內心充滿了絕望。

援軍斷絕,康城已經沒有任何希望!

守城?

開玩笑,兩萬援軍一夜之間就被滅了,其中還包括一半的精銳正規軍,這樣都能被滅,城內這五六千農民兵出身的守軍,能折騰個什麼花樣?

很多人想到了逃,這是人類的本能,特別是一些從來沒有戰場廝殺的士卒,更是無法克服這種恐懼,抵抗不了死亡一點點臨近的煎熬。

但是,一想到當逃兵被抓到後,不僅是要被處斬,而且還要連累家人,很多人又都退怯了。、

這個時候,城內的守軍中,又有小部分人嘀咕着,如果蒼軍攻進了城裡,大家能趁亂逃跑,或者加入義軍就好了……

趁亂?

消息一傳開,所有人都豁然開朗,像是受到了啓發一般,心裡升起相同的念頭,反正大家都是平民百姓出身,又不欠那些貴族大老爺什麼,何必要替他們賣命呢?

守城的時候做做樣子抵抗一下,完全是可以的嘛!

第143章 塵埃落定第300章 沸騰的魏國第460章 蒼楚宣戰(二)第184章 燭光晚餐第30章 談判結盟第332章 絕路第106章 伐鄭第106章 伐鄭第430章 公交車第412章 女帝懷孕了第540章 排兵佈陣第59章 會面第410章 徐樂水第433章 混戰開始第328章 圍城第192章 風雲詭譎第450章 增加關稅第272章 亂局第135章 燎原之勢第28章 澤王斷臂第68章 補償第362章 冊立太子第28章 澤王斷臂第194章 皇見皇第550章 筵席爭論第258章 卷軸第401章 瀕臨滅國第4章 城門戰局第507章 慘劇第535章 組成聯軍?第91章 魔教妖女?第341章 遷都與爭霸第309章 聲東擊西第380章 動人心的提議第607章 大慶薨第214章 盛國使臣第150章 獻美人第454章 楚皇的憤怒第126章 連弩顯威無標題章節第593章 功勳爵改革第531章 魏軍氣惱第129章 這叫禪讓第509章 圍困第214章 盛國使臣第452章 楚國的無恥行經第21章 與皇后做個交易第618章 大德王朝第61章 班師回朝第595章 阮貴妃第193章 軟禁?第223章 一戰定乾坤?第191章 繁華晉城第109章 爲蒼國之崛起而讀書第194章 皇見皇第47章 潰敗第326章 慌亂的晉國皇帝第147章 大禮史書第232章 洗劫皇宮第336章 族議第366章 大閱兵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285章 火鍋外交第290章 劍擊比試第170章 皇帝生病了!第190章 怠慢第152章 聰明的女子第438章 右丞相的人選第299章 軍備第245章 軍制與產能第63章 論功行賞第308章 成功第140章 大勢已去第448章 熊敏訥的憋屈第156章 老嬤嬤第38章 流匪十八寨第169章 禪國大典第368章 軍種與軍團第165章 焦急的異國商人第499章 六國攻蒼第142章 申國之變第35章 御駕親征第278章 二帝同朝第586章 武國降伏第205章 決戰之前第41章 投名狀第114章 義軍第594章 推恩令第192章 風雲詭譎第605章 前途之戰第529章 鏖戰第67章 太極第606章 攻入玉京第168章 商務部的新工作第409章 皇帝愛聽故事?第23章 失職領罰第82章 賣個人情第38章 流匪十八寨第299章 軍備第450章 增加關稅
第143章 塵埃落定第300章 沸騰的魏國第460章 蒼楚宣戰(二)第184章 燭光晚餐第30章 談判結盟第332章 絕路第106章 伐鄭第106章 伐鄭第430章 公交車第412章 女帝懷孕了第540章 排兵佈陣第59章 會面第410章 徐樂水第433章 混戰開始第328章 圍城第192章 風雲詭譎第450章 增加關稅第272章 亂局第135章 燎原之勢第28章 澤王斷臂第68章 補償第362章 冊立太子第28章 澤王斷臂第194章 皇見皇第550章 筵席爭論第258章 卷軸第401章 瀕臨滅國第4章 城門戰局第507章 慘劇第535章 組成聯軍?第91章 魔教妖女?第341章 遷都與爭霸第309章 聲東擊西第380章 動人心的提議第607章 大慶薨第214章 盛國使臣第150章 獻美人第454章 楚皇的憤怒第126章 連弩顯威無標題章節第593章 功勳爵改革第531章 魏軍氣惱第129章 這叫禪讓第509章 圍困第214章 盛國使臣第452章 楚國的無恥行經第21章 與皇后做個交易第618章 大德王朝第61章 班師回朝第595章 阮貴妃第193章 軟禁?第223章 一戰定乾坤?第191章 繁華晉城第109章 爲蒼國之崛起而讀書第194章 皇見皇第47章 潰敗第326章 慌亂的晉國皇帝第147章 大禮史書第232章 洗劫皇宮第336章 族議第366章 大閱兵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285章 火鍋外交第290章 劍擊比試第170章 皇帝生病了!第190章 怠慢第152章 聰明的女子第438章 右丞相的人選第299章 軍備第245章 軍制與產能第63章 論功行賞第308章 成功第140章 大勢已去第448章 熊敏訥的憋屈第156章 老嬤嬤第38章 流匪十八寨第169章 禪國大典第368章 軍種與軍團第165章 焦急的異國商人第499章 六國攻蒼第142章 申國之變第35章 御駕親征第278章 二帝同朝第586章 武國降伏第205章 決戰之前第41章 投名狀第114章 義軍第594章 推恩令第192章 風雲詭譎第605章 前途之戰第529章 鏖戰第67章 太極第606章 攻入玉京第168章 商務部的新工作第409章 皇帝愛聽故事?第23章 失職領罰第82章 賣個人情第38章 流匪十八寨第299章 軍備第450章 增加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