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周易》問世

兩人閒扯了一會兒,但是都是些不痛不癢的話題,不一會兒就到了懿仁宮。

也不知道是皇后的恭順,還是因爲懷有身孕的緣故,太后對其的態度有了明顯轉變,在簡單的請安之後,安排了一桌家宴,有一搭沒一搭的聊了起來。

但是,其中大部分話題都與孩子和養胎有關,好幾次說得皇后只能低頭吃飯,一邊偷偷瞪向楊沐這位罪魁禍首。

或許是看出了皇后的身體不適,太后笑吟吟的叮囑兩人夫妻恩愛時要節制,還對楊沐一番口頭訓斥,提醒這段時間最好不要同房而眠。

當然,最讓楊沐注意的還是皇后,別看平時一副什麼都不在乎的樣子,但是對於宮廷禮儀,卻是非常的熟悉,舉止優雅得體,很多地方就連禮儀官都不如,這讓人非常意外。

而後,皇后與楊沐一起,來到了萬壽宮。

這是她第一次來到外廷的宮殿,一衆太監和宮女都十分緊張,對這位後宮的女主人,是又敬畏又懼怕,只能小心伺候着,生怕傳言是真的,自己頸上的人頭不保。

因此,整個萬壽宮的氣氛都沉重了許多,就連姬翎兒這個皇帝身邊的貼身侍女都不敢出大聲,該跪的時候跪,該行禮的時候行禮,不敢絲毫怠慢。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在一衆揣測和擔憂中,皇后的表現與傳言大相庭徑,一直呆在楊沐的身旁,洗筆研墨,紅袖添香。

這不僅讓一衆太監宮女大鬆了一口氣,也讓暗中注意的楊沐大爲放心,安靜的抄寫起《周易》。

之所以只是抄寫《周易》這一本書,是因爲這是諸夏文化中影響最爲深遠的經書,被譽爲“羣經之首”“大道之源”,其中包括六十四個卦象共五千多字,貪多嚼不爛,在有限的時間內,僅僅是這一本經書就夠皇后感悟很久。

說起《周易》,世人也稱之爲《易經》,其實《易經》一共分爲三部,夏代的《連山》、商代的《歸藏》、周代的《周易》,並稱爲三易。《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兩書在魏晉之後就下落不明,所以後世的《易經》通常指的就是《周易》和孔子後學所著的《易傳》。

所謂“易”就是變化,“經”就是不變,《易經》闡釋的就是永恆不變的變化,廣大精微,包羅萬象。

寫毛筆字是一個累活,即便是有旁邊這位如花似玉的女神陪着,楊沐也還是累得慌,花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這纔將一本《周易》抄寫完,交到皇后手中。

“這本書……千萬不要流傳出去!”臨走之前,皇后神色嚴肅,特地叮囑:“臣妾……我剛纔在看的時候,就覺得深奧異常,不似凡間所有,其中不僅闡釋了天地至理,更包含着許多變化和本源之道,一旦流傳到武林中,肯定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有這麼誇張?”楊沐驚詫。

不過很快他就想明白過來,《周易》乃是萬經之首,大道之源,可以說是一切經典的母體,不同的人帶着不同的目的,都可以找到不同的答案,諸子百家或多或少都受到它的影響,儒、道兩家更是將其奉爲共同的經典,千百年來不斷從中吸取精華和養分。

一旦這部經書被武林人士得到,那麼從中吸取的就是武學大道,正所謂俠以武犯禁,這勢必會造成天下的一場大動盪,武林的繁榮的就是天下百姓的災難。

“不管如何,這部經書都不能被外人得到,臣妾在參悟之後,一定會將其焚燬。”皇后語氣堅定,下意識的捏緊了手裡的經書。

楊沐點點頭,經過皇后的點醒,他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看來圖書館裡很多書都要有選擇的公佈了,萬一引起別國的覬覦,對蒼國來說是一場大災難。

“回去之後好好參悟,朕晚上會來找你的。”末了,楊沐神秘一笑。

聞言,皇后面色一紅:“昨晚只是爲了補償你,下不爲例,你不要再抱有幻想。”

“你想哪去了?朕只是過去講講故事而已,你馬上就要突破瓶頸了,難道不準備把《西遊記》聽完再走?”

“那……那好。”皇后點點頭,帶着毓靈宮的隨從,一路離去。

楊沐享受了一會兒姬翎兒的捏肩捶背,短暫的休息之後,又開始忙碌起來。

主要還是安排戰後的事,封賞和撫卹只是其一,但是一連串的相關問題,卻是多如牛毛。

本來這些事情可以交給範宏濟和兵部去處理,但畢竟現在整個蒼國的軍權都掌握在楊沐的手裡,所以都要他一一做出批示,其餘的官員纔敢具體執行。

一會兒之後,楊沐在一堆奏摺中翻了一下,找出衛忠全的奏章。

杵着下巴,沉思了許久,楊沐這才提起硃紅大筆,在上面畫了個圈,表示已閱。

但是,對於奏章上所述的事,他還是陷入了思考。

出征之前,他曾經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徵召一萬名新兵士卒,現在已經基本上完成了,這幾天沈安有事沒事總是往軍營跑,就是在傳授一些將領軍訓的經驗。

問題是,目前蒼**隊的編制太少了,一萬名新兵士卒的加入,讓蒼國的正規軍總量直接達到了兩萬人,而且秋收之後,肯定是要在全國範圍內再一次徵召新兵的,到時候整個蒼國將會達到三四萬兵力,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將領的數量太少了,最高的大將軍職位,只有衛忠全這麼一個。

這是一個突出的問題,士卒可以源源不斷的招募,但是將領的培養卻不是一朝一夕,軍隊一旦壯大,管理和調動都是一個大問題,還有就是戰事來臨時,直接在一個軍隊中抽調兵力太散亂,難以統一調動。

所以,衛忠全在奏章的末尾提起過,應當效仿鄭國,多添置幾位大將軍,形成幾個獨立的軍團,這樣的話就能不僅僅是防禦,更能職責分明,隨時能夠主動出擊。

對於這個建議,楊沐深表贊同的,因爲這次出征,他也感覺到了這個問題。

本來,皇城一共駐守着六千兵力,司馬宏帶領一千人配合孔尚賢,押解戰俘開墾渠道和農田,剩餘的五千士卒全都被調走,若不是有衛忠全這位大將軍,還真不好統一發號施令。

所以,組建成幾個獨立的軍團,非常有必要。

問題就是,該怎麼組建?由誰來統領?

第182章 霸主之爭第250章 喘不過氣的盛國第453章 遭黑的楚國第471章 大運河的考量第491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436章 沉寂還是出擊第230章 大軍圍城第545章 反應第17章 三王進宮第282章 蒼國主導會盟第350章 阮國女帝抵達第111章 可願歸順?第161章 劃分封地第371章 閱兵進行時(三)第107章 君臣謀算第165章 焦急的異國商人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599章 舊戲重演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83章 登記造冊第488章 向蒼國投降第165章 焦急的異國商人第185章 玩點情調?第516章 互換質子第502章 焦慮的朱雀軍團?第201章 將帥謀算第393章 半喜半憂的邵國第582章 冬日大雪第498章 天下爲敵第341章 遷都與爭霸第365章 募兵制第444章 提審第553章 貨幣戰的設想第21章 與皇后做個交易第557章 功勳爵改革第107章 君臣謀算第87章 小村莊的補貼第364章 糧食問題第378章 機關第362章 冊立太子第16章 皇城沸騰第364章 糧食問題第88章 村長第560章 貨幣戰開打!第255章 一羣女子第48章 一字長蛇陣第270章 妙曦的心思第460章 蒼楚宣戰(二)第315章 兩路夾擊第76章 鍊鋼法第103章 行刑第567章 降軍成主力第381章 多贏第490章 留給陛下的時間不多了第457章 兩軍對壘第368章 軍種與軍團第388章 女帝之劫第9章 利益分配第473章 主動出擊第612章 懵了第250章 喘不過氣的盛國第602章 浩蕩大勢第577章 太子歷練第132章 冬陽城陷落第20章 擺駕毓靈宮第380章 動人心的提議第26章 謀劃新軍第497章 楚國徹底滅亡第442章 天子璽第564章 攻範遇阻第4章 城門戰局第216章 皇子名鈞第496章 破城第111章 可願歸順?第509章 圍困第93章 吮吸毒素第408章 風靡的紙鈔第218章 郡縣第566章 勸降第44章 構築營寨第186章 爲什麼要這樣做第431章 遷都第272章 亂局第42章 收服第385章 深夜有事第340章 工業污染第425章 被擒第61章 班師回朝第472章 熱火朝天的發展第264章 推銷皇帝第544章 撤退?潰逃!第536章 朱雀軍敗了第573章 壯烈莽皇第522章 父與子第465章 窮寇莫追第151章 後宮等級第474章 得重騎兵者得天下!第178章 騎兵第176章 盜版和過路費第276章 烈火焚城
第182章 霸主之爭第250章 喘不過氣的盛國第453章 遭黑的楚國第471章 大運河的考量第491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436章 沉寂還是出擊第230章 大軍圍城第545章 反應第17章 三王進宮第282章 蒼國主導會盟第350章 阮國女帝抵達第111章 可願歸順?第161章 劃分封地第371章 閱兵進行時(三)第107章 君臣謀算第165章 焦急的異國商人第330章 拒之門外第599章 舊戲重演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83章 登記造冊第488章 向蒼國投降第165章 焦急的異國商人第185章 玩點情調?第516章 互換質子第502章 焦慮的朱雀軍團?第201章 將帥謀算第393章 半喜半憂的邵國第582章 冬日大雪第498章 天下爲敵第341章 遷都與爭霸第365章 募兵制第444章 提審第553章 貨幣戰的設想第21章 與皇后做個交易第557章 功勳爵改革第107章 君臣謀算第87章 小村莊的補貼第364章 糧食問題第378章 機關第362章 冊立太子第16章 皇城沸騰第364章 糧食問題第88章 村長第560章 貨幣戰開打!第255章 一羣女子第48章 一字長蛇陣第270章 妙曦的心思第460章 蒼楚宣戰(二)第315章 兩路夾擊第76章 鍊鋼法第103章 行刑第567章 降軍成主力第381章 多贏第490章 留給陛下的時間不多了第457章 兩軍對壘第368章 軍種與軍團第388章 女帝之劫第9章 利益分配第473章 主動出擊第612章 懵了第250章 喘不過氣的盛國第602章 浩蕩大勢第577章 太子歷練第132章 冬陽城陷落第20章 擺駕毓靈宮第380章 動人心的提議第26章 謀劃新軍第497章 楚國徹底滅亡第442章 天子璽第564章 攻範遇阻第4章 城門戰局第216章 皇子名鈞第496章 破城第111章 可願歸順?第509章 圍困第93章 吮吸毒素第408章 風靡的紙鈔第218章 郡縣第566章 勸降第44章 構築營寨第186章 爲什麼要這樣做第431章 遷都第272章 亂局第42章 收服第385章 深夜有事第340章 工業污染第425章 被擒第61章 班師回朝第472章 熱火朝天的發展第264章 推銷皇帝第544章 撤退?潰逃!第536章 朱雀軍敗了第573章 壯烈莽皇第522章 父與子第465章 窮寇莫追第151章 後宮等級第474章 得重騎兵者得天下!第178章 騎兵第176章 盜版和過路費第276章 烈火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