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後撤之計

一名老將站了出來,他叫連器。

這是邵國老世族中的一名將領,在軍中頗有人脈,論資歷與勢力來說,並不比公子安這個大將軍要差多少。

而且,這次國內的世族紛紛組建私兵前來協守邊疆,這十幾萬人,同樣也代表着世族的利益,算是他這一方的人。

無論是從國家利益,還是從家族利益上講,在他看來後撤都不是明智之舉。

他看了看公子安,緩緩道:“我等之所以不敢苟同,是因爲大將軍錯估了吳邵大勢。吳國以一國之力而戰諸國,兵力能有多少?末將算計,至多三十萬而已!我軍多少?四十餘萬!以四十萬大軍對三十萬,大將軍還認爲吳國強大而邵弱小,豈不是大謬?”

公子安眉頭一皺,問道:“誰說吳軍是三十萬?”

“斥候連番軍報,大將軍視而不見麼?”

“此乃吳國驕邵奸謀,將軍信了?大軍開拔,綿延數十里,斥候怎麼探得詳盡?就算吳國僅有三十萬大軍,就是我邵國所能敵的麼?諸位不要忘了,大戰之中士卒間的配合可是至關作用的,十幾萬世族私兵平日裡並沒有參加參加什麼戰事,又匆匆趕赴前線,缺乏有效操練,在本將看來,與一羣新兵無異,一旦爆發大型戰事,他們頂得住麼?要是稍有潰退之勢,我邵國再也難以凝聚兵將,豈不是讓吳國大軍長驅直入,一舉覆滅我邵國?”

“危……危言聳聽!”

連器駁斥,但是可以看出他整個人氣勢,已經弱了一大截。

“我等以爲,至少當據守一陣時間,若不然顯得我邵國太過無能,徒漲吳軍氣焰!”

“正是!我邵國南部,乃是國內最爲富庶之地,這麼多年來正是靠着這一片廣袤地區,抵住了吳楚的進攻,若是聽任吳軍蹂躪,非享國之計!”

“沒錯,若是將南部拱手而讓,國賦必將銳減,何以支撐接下來的大戰?”

“還是等陛下回來吧,再拖延幾日,陛下就能趕回來了,到時候再看看那蒼國,到底有何表示。”

這便是邵國,國內沒有一個能鎮得住場子的人,所有的將領都非常地平庸,或者說無法培養出一個強大的將領。

試問,一個被世族把持得如此嚴重的國家,能培養出什麼大將軍?

當然,也不僅僅是有世族把持的原因,普通老百姓大字不識一個,忙着柴米油鹽的事,根本沒機會學到知識,所謂培養人才,也就只有世族有這種能力。

此時,公子安的統帥能力與威望,在軍中便嚴重不足。

雖說,他是皇帝親自任命的大將軍,但是此時這層身份卻沒有多大作用,佈下命令下去,如果那些世族從中作梗,陽奉陰違,對整體的戰局反而不利。

戰法決斷往往牽扯出種種實際利益,統兵主帥難以消除麾下將軍們基於族系利害而生出的歧見,邵國軍隊徒擁數十萬大軍,卻無法進行有效的指揮,這就是邵軍的一個弊端。

當然,這件事關乎邵國存亡,公子安當然不會退讓。

散去帳議,他便上書邵國太子,稟報方略歧見的同時,委婉的表達自己有傷在身,不堪重負,請求辭去大將軍之職,歸家養傷。

倒不是他以此相要挾,而是此時分歧以現,如果不能果斷後撤的話,倒還不如將軍事全權交予連器等人,據關死守,倒還有一些勝算。

奏報一發出,結局如何他還真沒有成算。

一方面,臨陣換將,此乃戰時之大忌,以他對太子的瞭解,也是一個保守之人,不太可能兵行險着,他公子安本身就是皇族中人,太子不太可能因爲世族就真的將之罷免。

另一方面,就得考慮太子的想法了,如果太子是想據關而守,那麼讓連器來頂替他,幾乎就成鐵板釘釘了。

終究,要看太子如何看待這場戰事,公子安本人是又糾結又彷徨。

第三日,太子特使風塵僕僕趕到了大營。

特使召集了諸將,當衆宣讀了太子的旨意。

“邵吳大戰在即,舉凡方略部署皆以大將軍公子安爲決斷,任何部將得奉將令行事,大將軍體有不適,本太子以及諸多廟堂大臣無不憂心如焚,只是如今大戰在即,還須大將軍稍做忍耐,護我大邵疆土!”

宣完了太子的旨意,特使又是一番撫慰。

公子安立即上前詢問朝廷的情形,特使也一一述說了。

只不過,聽完之後,公子安卻更是憂心忡忡了。

這一次,太子倒是支持他的,只不過其餘的皇族世家,卻對撤兵一事看作洪水猛獸,如臨大敵,紛紛要求卸掉他的統帥之權,交由連器處理。

要是連器的方略有用,他倒是無所謂,說退就能退了。

但是現在,吳國恐怕還巴不得進行大戰,邵國要做的就是用空間換取時間,等待楚國等大國的軍隊發力即可。

太子的支持,讓他的心裡吃了一顆安心丸,但是同樣朝廷中世族的反對,亦是讓他憂心。

自古朝堂如果出了變故,那麼肯定會波及到前線軍隊,但願邵國不要出現這種情況。

嘆了一口氣,公子安也是無奈得很。

邵國的皇權並不是很深,權力分合無定,若其他世族大臣鐵心反對,太子縱然支持他,也太可能長時間頂得住壓力,爲了謹防有變,所以撤退必須及時。

“大將軍,務求速速佈置,太子壓力不小,還是及時定局爲好。”臨走之前,太子特使又叮囑了一聲。

公子安抱拳:“特使回去之後,請替某轉告太子,畢竟不負太子的信任,保存全軍力量!”

特使點了點頭,很快就走了。

翌日,公子安便召集了全軍主要的將領,當着連器的面,宣佈了自己的決定,同時把將令下達全軍,交待全軍有秩序地撤退,同時讓人通知後方城池的百姓往北逃難,讓部分軍隊提前去後方佈防。

不久,吳軍就得到了消息。

吳國皇帝立即召集諸將,匯聚一堂,商討接下來該怎麼辦。

第126章 連弩顯威第131章 投石車第175章 機械紡織第202章 進擊的麒麟軍第155章 諾妃有身孕了第408章 風靡的紙鈔第327章 國師第152章 聰明的女子第93章 吮吸毒素第570章 康國大勢已去第495章 獻降主使第192章 風雲詭譎第403章 唐艾的計謀第546章 端王使蒼第92章 妙曦第575章 莽國覆滅第36章 瘋狂的戰歌第296章 合盟相商第421章 玻璃鑑賞大會第211章 與洞國合作第144章 龍輦入城第242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359章 阮國女帝與天子第212章 報復性的戰鬥第456章 焦慮與朝議第278章 二帝同朝第540章 排兵佈陣第163章 識字大會第66章 皇后會武功第397章第587章 武國君臣的待遇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553章 貨幣戰的設想第114章 義軍第206章 決戰!第349章 遠交近攻第589章 設想和佈置第3章 神仙顯靈第131章 投石車第143章 塵埃落定第359章 阮國女帝與天子第577章 太子歷練第569章 謀劃第491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92章 妙曦第557章 功勳爵改革第581章 謀天下第219章 國情和局勢第327章 國師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365章 募兵制第88章 村長第451章 沒有資格的楚國商隊第273章 新版投石車第2章 亡國氣象第30章 談判結盟第398章第287章 特殊的禮物第563章 貨幣戰收穫第183章 取道之難第222章 議事第234章 俘虜之爭第463章 碾壓第347章 大朝會第485章 雲毅躊躇第483章 密信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105章 小太監第177章 兩國碰撞第569章 謀劃第45章 一封書信第613章 絕處逢生第288章 諸國態度第73章 怎麼是你!第518章 火藥?第589章 設想和佈置第536章 朱雀軍敗了第446章 交易(上)第409章 皇帝愛聽故事?第62章 欲封爵第594章 推恩令第13章 進擊的《西遊記》第460章 蒼楚宣戰(二)第514章 激動的武國皇帝第583章 阮軍敗第39章 初次交戰第553章 貨幣戰的設想第177章 兩國碰撞第169章 禪國大典第496章 破城第77章 鄭康的書信第388章 女帝之劫第540章 排兵佈陣第385章 深夜有事第531章 魏軍氣惱第492章 運兵船第96章 民間反應第507章 慘劇第199章 伏兵第552章 對附屬國的策略
第126章 連弩顯威第131章 投石車第175章 機械紡織第202章 進擊的麒麟軍第155章 諾妃有身孕了第408章 風靡的紙鈔第327章 國師第152章 聰明的女子第93章 吮吸毒素第570章 康國大勢已去第495章 獻降主使第192章 風雲詭譎第403章 唐艾的計謀第546章 端王使蒼第92章 妙曦第575章 莽國覆滅第36章 瘋狂的戰歌第296章 合盟相商第421章 玻璃鑑賞大會第211章 與洞國合作第144章 龍輦入城第242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359章 阮國女帝與天子第212章 報復性的戰鬥第456章 焦慮與朝議第278章 二帝同朝第540章 排兵佈陣第163章 識字大會第66章 皇后會武功第397章第587章 武國君臣的待遇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553章 貨幣戰的設想第114章 義軍第206章 決戰!第349章 遠交近攻第589章 設想和佈置第3章 神仙顯靈第131章 投石車第143章 塵埃落定第359章 阮國女帝與天子第577章 太子歷練第569章 謀劃第491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92章 妙曦第557章 功勳爵改革第581章 謀天下第219章 國情和局勢第327章 國師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365章 募兵制第88章 村長第451章 沒有資格的楚國商隊第273章 新版投石車第2章 亡國氣象第30章 談判結盟第398章第287章 特殊的禮物第563章 貨幣戰收穫第183章 取道之難第222章 議事第234章 俘虜之爭第463章 碾壓第347章 大朝會第485章 雲毅躊躇第483章 密信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105章 小太監第177章 兩國碰撞第569章 謀劃第45章 一封書信第613章 絕處逢生第288章 諸國態度第73章 怎麼是你!第518章 火藥?第589章 設想和佈置第536章 朱雀軍敗了第446章 交易(上)第409章 皇帝愛聽故事?第62章 欲封爵第594章 推恩令第13章 進擊的《西遊記》第460章 蒼楚宣戰(二)第514章 激動的武國皇帝第583章 阮軍敗第39章 初次交戰第553章 貨幣戰的設想第177章 兩國碰撞第169章 禪國大典第496章 破城第77章 鄭康的書信第388章 女帝之劫第540章 排兵佈陣第385章 深夜有事第531章 魏軍氣惱第492章 運兵船第96章 民間反應第507章 慘劇第199章 伏兵第552章 對附屬國的策略